青石村的雪後初晴,沒等來暖陽,卻被一層詭異的冰霧罩住了。
這霧不像尋常的晨霧輕薄,是帶著冰碴的“凍霧”,白中泛青,濃得化不開,五步之外看不清人影,霧裏的寒氣比寒煞更甚,吸進肺裏像吞了冰碴,連呼出的白氣都在嘴邊凝成細小的冰粒。最先被困住的是去後山拾柴的張大爺,他熟悉的山路在霧裏變得陌生,明明記得轉過那塊大青石就是下山的路,卻怎麽走都在原地打轉,腳下的積雪被踩得硬邦邦的,雪地裏的腳印繞成個圈,像被無形的線牽著。
“這霧……邪門得很!”張大爺的喊聲在霧裏飄不遠,帶著回音,聽起來像是從好幾個方向傳來。很快,村裏的驚呼聲四起——去溪邊打水的後生在霧裏迷路,繞到了村外的墳地,嚇得腿軟,聽見霧裏有人叫他名字,聲音像過世的奶奶,卻帶著冰碴子的寒意;王屠戶家的黃狗追著霧裏的影子跑,跑著跑著就沒了聲,等找到時,狗趴在雪地裏發抖,眼裏滿是恐懼,見了人都躲;最嚇人的是,霧裏偶爾會閃過模糊的人影,穿著破爛的衣裳,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像是要拉人進霧裏,靠近時能聞到一股腐冰的腥氣。
“是‘歸墟冰霧幻煞’!”玄誠子裹著厚圍巾趕來,睫毛上都結了冰,他舉著銅鏡想照清霧影,可鏡光剛透出就被冰霧吞沒,鏡麵結了層薄冰,“焚天宮這是用寒煞混著霧氣造了幻象!這煞能借冰霧化出冤魂虛影,專引路人迷路,用恐懼勾人魂魄!霧裏的人影是‘煞影’,看著像親人或熟人,其實是想把人騙進霧深處,被煞氣凍僵、吞噬!”
他指著雪地裏狗趴過的地方:“您看這雪印,狗是被幻象嚇癱的!人要是被煞影引走,不出半個時辰就會凍得意識模糊,跟著幻象走,最後凍死在荒郊野外,連屍首都找不到!冰霧鎖村,連太陽都透不進來,這是想把咱們困在霧裏,活活耗死!”
村民們看著濃得化不開的冰霧,聽著霧裏若有若無的呼喚聲,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寒冬本就路滑難行,冰霧一來,連家門都不敢出,生怕一腳踏錯就迷了歸途。張嬸守在院門口哭,她男人去鄰村借糧,到現在沒回來,怕是在霧裏迷了路;有後生想組隊去找人,剛走出村口就被冰霧裹住,看不清方向,隻能退回村裏,急得直跺腳。
“冰霧幻煞怕熱、怕響、怕實在的標記。”李長生扛著一捆燃燒的鬆枝走來,鬆枝火光熊熊,冰霧在他身前半尺就被逼退,融化成細小的水珠,“霧是虛的,幻象是假的,咱們用實的東西破它——篝火照路,銅鑼辨向,紅布做記,讓冰霧藏不住幻象,讓迷路的人能找到歸途。”
他讓後生們在村口、十字路口、主要岔路都點燃篝火,火堆裏多加鬆脂和柏葉,讓火勢旺、煙量大,“煙火能衝散冰霧,火光能照清幻象,煙柱能給迷路的人當路標,看見煙就往村裏走。”李長生邊說邊敲響銅鑼,“哐當”一聲,霧裏的呼喚聲瞬間弱了些,遠處的煞影晃了晃,像是被震得不穩,“銅鑼聲能破幻象,讓煞影顯形,聽著鑼聲走,就不會被假聲音騙。”
阿木和幾個孩子提著紅布燈籠,燈籠裏的燭火裹著棉布,不怕風吹,紅布在霧裏格外顯眼。他們跟著大人在路邊插竹杆,竹杆上綁著紅布條和艾草束,紅布條在霧裏飄動,艾草的青煙順著竹杆往上飄,像給路係了條紅繩。“師父說,紅布顯眼,艾草驅邪,迷路的人看見紅布條,就知道往哪走!”阿木邊插邊喊,聲音清亮,霧裏的幻象被他的喊聲驚得退了退。
李長生帶著後生們組隊尋人,每人手裏舉著燃燒的鬆枝,腰間係著紅布條,嘴裏喊著迷路村民的名字,銅鑼聲、呼喊聲、鬆枝的劈啪聲混在一起,在霧裏織成一張網。鬆枝的火光照處,霧裏的煞影顯出原形——不是親人的模樣,而是青黑色的虛影,瘦骨嶙峋,見了火光就往後縮,發出“滋滋”的怪響,碰著鬆枝的火星就化成白煙。
王屠戶在霧裏找到了他男人,男人正跟著個“老婆婆”的幻象往山溝裏走,眼神發直,凍得嘴唇發紫。王屠戶一鑼敲在旁邊的石頭上,“哐當”巨響,男人猛地一顫,眼神清明了些,王屠戶趁機把鬆枝遞給他,火光一暖,男人打了個寒顫,終於清醒過來,抱著王屠戶直哭:“那婆婆……要拉我去凍著……”
張嬸家男人也被找到了,他在霧裏繞到了村東的老槐樹下,靠著樹發抖,看見紅布條和煙柱才敢挪動。村民們把迷路的人都扶回村裏,圍在篝火旁烤火,喝著薑湯,凍僵的手腳漸漸暖和,恐懼也慢慢散去。
玄誠子跟著李長生在霧裏走,鬆枝的火光映著紅布條,銅鑼聲在霧裏回蕩,他發現隻要盯著紅布條、聽著鑼聲、跟著煙火走,幻象就近不了身,冰霧也仿佛薄了些。他看著村民們互相攙扶、彼此呼喚的樣子,突然明白:冰霧幻煞能造虛像、迷歸途,卻迷不了人間的實在——篝火的暖、銅鑼的響、紅布的醒、還有那份“你等我、我找你”的牽掛,這些藏在寒冬裏的人間熱乎氣,本就是破幻象、引歸途的最亮“燈塔”。
日頭偏西時,冰霧在煙火和銅鑼聲的衝擊下漸漸淡了,陽光終於透進霧層,灑在雪地上,泛著金光。霧裏的煞影徹底消失,隻留下被鬆枝火星燒過的焦痕,像融化的冰漬。村民們聚在篝火旁,看著彼此凍紅的臉和沾雪的紅布條,都鬆了口氣,笑聲、咳嗽聲、柴火的劈啪聲混在一起,比任何時候都踏實。
張嬸給男人端來熱薑湯,男人喝著湯,指著村東的老槐樹:“要不是那紅布條,我真就跟著幻象走了……”
李長生往篝火裏添了把柴,火苗竄得更高,暖意融融。“霧再濃,有火就有光;路再迷,有標記就有方向;人再遠,有情就有牽掛。”他對村民們說,“冰霧幻煞能造虛像,卻造不出人間的實在——這紅布條、銅鑼聲、鬆枝火,還有咱們彼此的惦記,就是最牢的歸途。”
阿木舉著紅布燈籠,燈籠裏的燭火還亮著,他看著遠處雪地上的紅布條,像一串糖葫蘆,在陽光下格外鮮豔。“師父,霧散了!路都看見了!”
李長生點頭,陽光灑在他身上,帶著鬆脂的清香。焚天宮的冰霧幻煞雖詭,卻沒能迷了青石村的歸途,因為這裏有篝火的暖、紅布的醒、銅鑼的響,有那份“你喚我應、你迷我找”的牽掛——這些藏在寒冬裏的人間煙火,從來不是虛幻的冰霧能鎖住的。
篝火未熄,紅布未收,銅鑼聲還在村口回蕩,像在告訴每一個歸途人:青石村的燈亮著,火暖著,人等著,再遠的路,終有歸處。
冰霧已散,歸途已明,而這冰霧裏的守護,就像那串紅布條,牢牢係著青石村的人心,係著每一個歸家的腳步。
這霧不像尋常的晨霧輕薄,是帶著冰碴的“凍霧”,白中泛青,濃得化不開,五步之外看不清人影,霧裏的寒氣比寒煞更甚,吸進肺裏像吞了冰碴,連呼出的白氣都在嘴邊凝成細小的冰粒。最先被困住的是去後山拾柴的張大爺,他熟悉的山路在霧裏變得陌生,明明記得轉過那塊大青石就是下山的路,卻怎麽走都在原地打轉,腳下的積雪被踩得硬邦邦的,雪地裏的腳印繞成個圈,像被無形的線牽著。
“這霧……邪門得很!”張大爺的喊聲在霧裏飄不遠,帶著回音,聽起來像是從好幾個方向傳來。很快,村裏的驚呼聲四起——去溪邊打水的後生在霧裏迷路,繞到了村外的墳地,嚇得腿軟,聽見霧裏有人叫他名字,聲音像過世的奶奶,卻帶著冰碴子的寒意;王屠戶家的黃狗追著霧裏的影子跑,跑著跑著就沒了聲,等找到時,狗趴在雪地裏發抖,眼裏滿是恐懼,見了人都躲;最嚇人的是,霧裏偶爾會閃過模糊的人影,穿著破爛的衣裳,伸出瘦骨嶙峋的手,像是要拉人進霧裏,靠近時能聞到一股腐冰的腥氣。
“是‘歸墟冰霧幻煞’!”玄誠子裹著厚圍巾趕來,睫毛上都結了冰,他舉著銅鏡想照清霧影,可鏡光剛透出就被冰霧吞沒,鏡麵結了層薄冰,“焚天宮這是用寒煞混著霧氣造了幻象!這煞能借冰霧化出冤魂虛影,專引路人迷路,用恐懼勾人魂魄!霧裏的人影是‘煞影’,看著像親人或熟人,其實是想把人騙進霧深處,被煞氣凍僵、吞噬!”
他指著雪地裏狗趴過的地方:“您看這雪印,狗是被幻象嚇癱的!人要是被煞影引走,不出半個時辰就會凍得意識模糊,跟著幻象走,最後凍死在荒郊野外,連屍首都找不到!冰霧鎖村,連太陽都透不進來,這是想把咱們困在霧裏,活活耗死!”
村民們看著濃得化不開的冰霧,聽著霧裏若有若無的呼喚聲,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寒冬本就路滑難行,冰霧一來,連家門都不敢出,生怕一腳踏錯就迷了歸途。張嬸守在院門口哭,她男人去鄰村借糧,到現在沒回來,怕是在霧裏迷了路;有後生想組隊去找人,剛走出村口就被冰霧裹住,看不清方向,隻能退回村裏,急得直跺腳。
“冰霧幻煞怕熱、怕響、怕實在的標記。”李長生扛著一捆燃燒的鬆枝走來,鬆枝火光熊熊,冰霧在他身前半尺就被逼退,融化成細小的水珠,“霧是虛的,幻象是假的,咱們用實的東西破它——篝火照路,銅鑼辨向,紅布做記,讓冰霧藏不住幻象,讓迷路的人能找到歸途。”
他讓後生們在村口、十字路口、主要岔路都點燃篝火,火堆裏多加鬆脂和柏葉,讓火勢旺、煙量大,“煙火能衝散冰霧,火光能照清幻象,煙柱能給迷路的人當路標,看見煙就往村裏走。”李長生邊說邊敲響銅鑼,“哐當”一聲,霧裏的呼喚聲瞬間弱了些,遠處的煞影晃了晃,像是被震得不穩,“銅鑼聲能破幻象,讓煞影顯形,聽著鑼聲走,就不會被假聲音騙。”
阿木和幾個孩子提著紅布燈籠,燈籠裏的燭火裹著棉布,不怕風吹,紅布在霧裏格外顯眼。他們跟著大人在路邊插竹杆,竹杆上綁著紅布條和艾草束,紅布條在霧裏飄動,艾草的青煙順著竹杆往上飄,像給路係了條紅繩。“師父說,紅布顯眼,艾草驅邪,迷路的人看見紅布條,就知道往哪走!”阿木邊插邊喊,聲音清亮,霧裏的幻象被他的喊聲驚得退了退。
李長生帶著後生們組隊尋人,每人手裏舉著燃燒的鬆枝,腰間係著紅布條,嘴裏喊著迷路村民的名字,銅鑼聲、呼喊聲、鬆枝的劈啪聲混在一起,在霧裏織成一張網。鬆枝的火光照處,霧裏的煞影顯出原形——不是親人的模樣,而是青黑色的虛影,瘦骨嶙峋,見了火光就往後縮,發出“滋滋”的怪響,碰著鬆枝的火星就化成白煙。
王屠戶在霧裏找到了他男人,男人正跟著個“老婆婆”的幻象往山溝裏走,眼神發直,凍得嘴唇發紫。王屠戶一鑼敲在旁邊的石頭上,“哐當”巨響,男人猛地一顫,眼神清明了些,王屠戶趁機把鬆枝遞給他,火光一暖,男人打了個寒顫,終於清醒過來,抱著王屠戶直哭:“那婆婆……要拉我去凍著……”
張嬸家男人也被找到了,他在霧裏繞到了村東的老槐樹下,靠著樹發抖,看見紅布條和煙柱才敢挪動。村民們把迷路的人都扶回村裏,圍在篝火旁烤火,喝著薑湯,凍僵的手腳漸漸暖和,恐懼也慢慢散去。
玄誠子跟著李長生在霧裏走,鬆枝的火光映著紅布條,銅鑼聲在霧裏回蕩,他發現隻要盯著紅布條、聽著鑼聲、跟著煙火走,幻象就近不了身,冰霧也仿佛薄了些。他看著村民們互相攙扶、彼此呼喚的樣子,突然明白:冰霧幻煞能造虛像、迷歸途,卻迷不了人間的實在——篝火的暖、銅鑼的響、紅布的醒、還有那份“你等我、我找你”的牽掛,這些藏在寒冬裏的人間熱乎氣,本就是破幻象、引歸途的最亮“燈塔”。
日頭偏西時,冰霧在煙火和銅鑼聲的衝擊下漸漸淡了,陽光終於透進霧層,灑在雪地上,泛著金光。霧裏的煞影徹底消失,隻留下被鬆枝火星燒過的焦痕,像融化的冰漬。村民們聚在篝火旁,看著彼此凍紅的臉和沾雪的紅布條,都鬆了口氣,笑聲、咳嗽聲、柴火的劈啪聲混在一起,比任何時候都踏實。
張嬸給男人端來熱薑湯,男人喝著湯,指著村東的老槐樹:“要不是那紅布條,我真就跟著幻象走了……”
李長生往篝火裏添了把柴,火苗竄得更高,暖意融融。“霧再濃,有火就有光;路再迷,有標記就有方向;人再遠,有情就有牽掛。”他對村民們說,“冰霧幻煞能造虛像,卻造不出人間的實在——這紅布條、銅鑼聲、鬆枝火,還有咱們彼此的惦記,就是最牢的歸途。”
阿木舉著紅布燈籠,燈籠裏的燭火還亮著,他看著遠處雪地上的紅布條,像一串糖葫蘆,在陽光下格外鮮豔。“師父,霧散了!路都看見了!”
李長生點頭,陽光灑在他身上,帶著鬆脂的清香。焚天宮的冰霧幻煞雖詭,卻沒能迷了青石村的歸途,因為這裏有篝火的暖、紅布的醒、銅鑼的響,有那份“你喚我應、你迷我找”的牽掛——這些藏在寒冬裏的人間煙火,從來不是虛幻的冰霧能鎖住的。
篝火未熄,紅布未收,銅鑼聲還在村口回蕩,像在告訴每一個歸途人:青石村的燈亮著,火暖著,人等著,再遠的路,終有歸處。
冰霧已散,歸途已明,而這冰霧裏的守護,就像那串紅布條,牢牢係著青石村的人心,係著每一個歸家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