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雞犬,在卯時突然失了常性。
往日這個時辰,村裏該是雞啼犬吠的熱鬧,公雞打鳴清亮,黃狗守門溫順,連豬圈裏的豬都哼得安穩。可今日的雞犬卻像中了邪——王屠戶家的蘆花雞突然瘋了似的撲騰,羽毛倒豎,見人就啄,嘴角還掛著白沫;張嬸家的黃狗對著空蕩的牆角狂吠,喉嚨裏發出“嗚嗚”的低吼,眼神發直,尾巴夾得緊緊的,像是見了惡鬼;最嚇人的是村西頭的老黃牛,平日裏溫順得能讓人摸牛角,此刻卻用頭撞牛欄,蹄子刨得地麵冒火星,鼻孔裏噴出的氣帶著濃烈的腥臭味,牛欄的木柵欄都被撞裂了縫。
“是畜瘟!是邪祟帶來的畜瘟!”放牛的老漢急得直跺腳,他剛想靠近老黃牛,就被牛一尾巴掃倒在地,牛眼赤紅,竟帶著要傷人的凶光,“牛瘋了!雞也瘋了!這可咋整啊?家裏的蛋還指望母雞下,耕地還指望黃牛拉啊!”
村民們圍在雞欄、狗窩、牛欄外,個個愁眉不展。王屠戶舉著扁擔想把瘋雞趕進籠,可蘆花雞撲騰得更凶,翅膀掃過的木欄,竟留下幾道黑痕,像是被煞氣染過;有戶人家的小豬崽開始發抖,渾身起紅疹,哼哼唧唧地擠在牆角,眼看就要沒了氣,豬娘急得用鼻子拱,卻被小豬崽不耐煩地躲開。
“是‘歸墟畜瘟煞’!”玄誠子背著藥簍趕來,剛靠近牛欄就被一股腥氣嗆得皺眉,他翻開藥簍裏的古籍,書頁上的“畜瘟煞”三字旁,畫著瘋癲的鳥獸,“焚天宮竟用煞氣染了畜生!這煞專侵禽畜魂魄,讓它們狂躁發瘋,還會通過禽畜的糞便、唾液傳播,人沾了會頭暈發熱,跟中了邪似的!他們知道咱們靠雞下蛋、靠牛耕地、靠狗守門,這是想斷了咱們的活計,讓禽畜成了傳播煞氣的引子!”
他指著發抖的小豬崽:“您看這紅疹,是煞氣入體的征兆!再拖下去,全村的禽畜都會瘋的瘋、死的死,煞氣順著禽畜蔓延到人間,到時候人也會染上‘瘟病’,比之前的夢魘煞、喪魂音更難治!”
村民們看著瘋癲的雞犬、發抖的豬崽,心都沉了下去。禽畜是農家的半條命,雞下蛋換油鹽,牛耕地種莊稼,狗看家護院,哪樣都離不得。有人想把瘋禽畜殺了深埋,可剛舉起刀,就被李長生攔住:“不能殺!煞氣附在禽畜身上,殺了隻會讓煞氣散得更快,汙染土地水源!”
“禽畜染了煞,就跟人受了寒一樣,得治,得隔。”李長生提著半桶艾草水走來,水裏還泡著菖蒲和生薑,是他天不亮就在溪邊熬的,藥香濃烈,“艾草驅邪,菖蒲解毒,生薑散寒,用這水給禽畜擦洗,能逼出煞氣;再把病畜隔開,用石灰粉圈出幹淨欄舍,不讓煞氣傳。”
他讓王屠戶把瘋雞趕進竹籠,籠底鋪著曬幹的艾草和石灰,再用艾草水往雞身上潑。奇妙的是,藥水一沾蘆花雞的羽毛,雞的撲騰就弱了些,嘴角的白沫漸漸少了,羽毛上的黑痕遇著藥水,“滋滋”冒白煙,沒多久,雞竟安靜下來,耷拉著腦袋打蔫,卻不再啄人了。“這是煞氣被逼出來了,讓它在幹淨籠裏歇著,喂點米湯拌草木灰,過幾日就好了。”
阿木抱著個陶罐,罐裏是熬好的草藥湯,裏麵有蒲公英、紫蘇葉,是他跟著村裏的老藥農采的。他學著師父的樣子,往發抖的小豬崽嘴裏灌藥湯,藥湯帶著微苦的草木香,小豬崽起初掙紮,喝了幾口後,發抖竟輕了些,開始主動舔舐陶罐邊緣。“師父!小豬不抖了!”他驚喜地喊,小手摸著小豬崽的背,之前發燙的皮膚漸漸涼了些。
李長生指揮村民們在禽畜欄舍周圍撒滿石灰粉,畫出一道道白圈,把病畜和健康的禽畜隔開。他讓婆娘們燒艾草水,給健康的雞犬擦洗身子,往欄舍裏鋪幹草和草木灰,保持幹燥;讓後生們加固新欄舍,欄柱上纏上艾草繩,欄底墊上生石灰,連食槽、水盆都用沸水燙過,再撒上粗鹽消毒。
王屠戶家的黃狗對著白圈外的瘋雞吠了幾聲,李長生用艾草水往狗身上擦,邊擦邊輕聲說話:“老黃,別怕,洗幹淨就好了,還得靠你看家呢。”奇怪的是,平日裏凶巴巴的黃狗,竟溫順地任由他擦洗,藥水流過皮毛,狗眼裏的赤紅漸漸褪去,尾巴慢慢鬆開了些。
玄誠子跟著給老黃牛灌草藥湯,牛雖然還在喘氣,卻不再撞欄了。他看著村民們給禽畜擦洗、喂藥、換欄,看著石灰圈外的病畜漸漸安靜,看著健康的雞犬在艾草香裏踱步,突然明白:畜瘟煞能染禽畜,卻染不透人間的草藥香;能讓雞犬瘋癲,卻敵不過農家侍弄禽畜的法子——這些喂米湯、鋪幹草、熬藥湯的日常照料,藏著最實在的生機,是煞氣最侵不透的“護命符”。
日頭過午,瘋癲的雞犬安靜了,發抖的豬崽開始吃食,老黃牛趴在新欄舍裏反芻,眼神溫順了許多。欄舍周圍的石灰圈白得刺眼,艾草的清香混著米湯的甜氣,蓋過了之前的腥臭味。村民們提著空藥桶往回走,路過欄舍時,能聽見健康的雞咯咯叫,狗輕輕搖尾巴,心裏踏實了不少。
王屠戶看著籠裏安靜的蘆花雞,笑著說:“還是李老有法子!連雞都懂草藥香,比咱們還機靈!”
李長生擦了擦手上的藥漬,望著陽光下的欄舍,石灰圈在光裏泛著白,艾草繩在風裏輕搖。“禽畜跟人一樣,認家,認煙火氣。”他對村民們說,“你對它好,給它治病,給它幹淨窩,它就不會被煞氣纏死。這畜欄裏的守護,跟家裏的守護一樣,靠的是心細,是勤快,是不丟不放棄。”
阿木抱著陶罐跑來,罐底還沾著藥渣,他指著欄舍裏的小豬崽:“師父,它們在搶食呢!好像胖了點!”
李長生笑著點頭,陽光灑在禽畜欄舍上,暖融融的。焚天宮的畜瘟煞雖毒,卻沒能毀了青石村的雞犬牛羊,因為這裏的禽畜記得草藥的香,記得米湯的暖,記得村民們擦洗、喂藥時的耐心——這些藏在畜欄裏的牽掛,從來不是煞氣能斬斷的。
欄舍裏的艾草還在散發清香,石灰圈還在守護幹淨,禽畜的哼唧聲、啄食聲混著村民的談笑聲,在村裏回蕩。這畜瘟煞裏的守護,就像欄舍的木柵欄,雖樸素,卻牢牢護著農家的半條命,護著青石村生生不息的煙火氣。
往日這個時辰,村裏該是雞啼犬吠的熱鬧,公雞打鳴清亮,黃狗守門溫順,連豬圈裏的豬都哼得安穩。可今日的雞犬卻像中了邪——王屠戶家的蘆花雞突然瘋了似的撲騰,羽毛倒豎,見人就啄,嘴角還掛著白沫;張嬸家的黃狗對著空蕩的牆角狂吠,喉嚨裏發出“嗚嗚”的低吼,眼神發直,尾巴夾得緊緊的,像是見了惡鬼;最嚇人的是村西頭的老黃牛,平日裏溫順得能讓人摸牛角,此刻卻用頭撞牛欄,蹄子刨得地麵冒火星,鼻孔裏噴出的氣帶著濃烈的腥臭味,牛欄的木柵欄都被撞裂了縫。
“是畜瘟!是邪祟帶來的畜瘟!”放牛的老漢急得直跺腳,他剛想靠近老黃牛,就被牛一尾巴掃倒在地,牛眼赤紅,竟帶著要傷人的凶光,“牛瘋了!雞也瘋了!這可咋整啊?家裏的蛋還指望母雞下,耕地還指望黃牛拉啊!”
村民們圍在雞欄、狗窩、牛欄外,個個愁眉不展。王屠戶舉著扁擔想把瘋雞趕進籠,可蘆花雞撲騰得更凶,翅膀掃過的木欄,竟留下幾道黑痕,像是被煞氣染過;有戶人家的小豬崽開始發抖,渾身起紅疹,哼哼唧唧地擠在牆角,眼看就要沒了氣,豬娘急得用鼻子拱,卻被小豬崽不耐煩地躲開。
“是‘歸墟畜瘟煞’!”玄誠子背著藥簍趕來,剛靠近牛欄就被一股腥氣嗆得皺眉,他翻開藥簍裏的古籍,書頁上的“畜瘟煞”三字旁,畫著瘋癲的鳥獸,“焚天宮竟用煞氣染了畜生!這煞專侵禽畜魂魄,讓它們狂躁發瘋,還會通過禽畜的糞便、唾液傳播,人沾了會頭暈發熱,跟中了邪似的!他們知道咱們靠雞下蛋、靠牛耕地、靠狗守門,這是想斷了咱們的活計,讓禽畜成了傳播煞氣的引子!”
他指著發抖的小豬崽:“您看這紅疹,是煞氣入體的征兆!再拖下去,全村的禽畜都會瘋的瘋、死的死,煞氣順著禽畜蔓延到人間,到時候人也會染上‘瘟病’,比之前的夢魘煞、喪魂音更難治!”
村民們看著瘋癲的雞犬、發抖的豬崽,心都沉了下去。禽畜是農家的半條命,雞下蛋換油鹽,牛耕地種莊稼,狗看家護院,哪樣都離不得。有人想把瘋禽畜殺了深埋,可剛舉起刀,就被李長生攔住:“不能殺!煞氣附在禽畜身上,殺了隻會讓煞氣散得更快,汙染土地水源!”
“禽畜染了煞,就跟人受了寒一樣,得治,得隔。”李長生提著半桶艾草水走來,水裏還泡著菖蒲和生薑,是他天不亮就在溪邊熬的,藥香濃烈,“艾草驅邪,菖蒲解毒,生薑散寒,用這水給禽畜擦洗,能逼出煞氣;再把病畜隔開,用石灰粉圈出幹淨欄舍,不讓煞氣傳。”
他讓王屠戶把瘋雞趕進竹籠,籠底鋪著曬幹的艾草和石灰,再用艾草水往雞身上潑。奇妙的是,藥水一沾蘆花雞的羽毛,雞的撲騰就弱了些,嘴角的白沫漸漸少了,羽毛上的黑痕遇著藥水,“滋滋”冒白煙,沒多久,雞竟安靜下來,耷拉著腦袋打蔫,卻不再啄人了。“這是煞氣被逼出來了,讓它在幹淨籠裏歇著,喂點米湯拌草木灰,過幾日就好了。”
阿木抱著個陶罐,罐裏是熬好的草藥湯,裏麵有蒲公英、紫蘇葉,是他跟著村裏的老藥農采的。他學著師父的樣子,往發抖的小豬崽嘴裏灌藥湯,藥湯帶著微苦的草木香,小豬崽起初掙紮,喝了幾口後,發抖竟輕了些,開始主動舔舐陶罐邊緣。“師父!小豬不抖了!”他驚喜地喊,小手摸著小豬崽的背,之前發燙的皮膚漸漸涼了些。
李長生指揮村民們在禽畜欄舍周圍撒滿石灰粉,畫出一道道白圈,把病畜和健康的禽畜隔開。他讓婆娘們燒艾草水,給健康的雞犬擦洗身子,往欄舍裏鋪幹草和草木灰,保持幹燥;讓後生們加固新欄舍,欄柱上纏上艾草繩,欄底墊上生石灰,連食槽、水盆都用沸水燙過,再撒上粗鹽消毒。
王屠戶家的黃狗對著白圈外的瘋雞吠了幾聲,李長生用艾草水往狗身上擦,邊擦邊輕聲說話:“老黃,別怕,洗幹淨就好了,還得靠你看家呢。”奇怪的是,平日裏凶巴巴的黃狗,竟溫順地任由他擦洗,藥水流過皮毛,狗眼裏的赤紅漸漸褪去,尾巴慢慢鬆開了些。
玄誠子跟著給老黃牛灌草藥湯,牛雖然還在喘氣,卻不再撞欄了。他看著村民們給禽畜擦洗、喂藥、換欄,看著石灰圈外的病畜漸漸安靜,看著健康的雞犬在艾草香裏踱步,突然明白:畜瘟煞能染禽畜,卻染不透人間的草藥香;能讓雞犬瘋癲,卻敵不過農家侍弄禽畜的法子——這些喂米湯、鋪幹草、熬藥湯的日常照料,藏著最實在的生機,是煞氣最侵不透的“護命符”。
日頭過午,瘋癲的雞犬安靜了,發抖的豬崽開始吃食,老黃牛趴在新欄舍裏反芻,眼神溫順了許多。欄舍周圍的石灰圈白得刺眼,艾草的清香混著米湯的甜氣,蓋過了之前的腥臭味。村民們提著空藥桶往回走,路過欄舍時,能聽見健康的雞咯咯叫,狗輕輕搖尾巴,心裏踏實了不少。
王屠戶看著籠裏安靜的蘆花雞,笑著說:“還是李老有法子!連雞都懂草藥香,比咱們還機靈!”
李長生擦了擦手上的藥漬,望著陽光下的欄舍,石灰圈在光裏泛著白,艾草繩在風裏輕搖。“禽畜跟人一樣,認家,認煙火氣。”他對村民們說,“你對它好,給它治病,給它幹淨窩,它就不會被煞氣纏死。這畜欄裏的守護,跟家裏的守護一樣,靠的是心細,是勤快,是不丟不放棄。”
阿木抱著陶罐跑來,罐底還沾著藥渣,他指著欄舍裏的小豬崽:“師父,它們在搶食呢!好像胖了點!”
李長生笑著點頭,陽光灑在禽畜欄舍上,暖融融的。焚天宮的畜瘟煞雖毒,卻沒能毀了青石村的雞犬牛羊,因為這裏的禽畜記得草藥的香,記得米湯的暖,記得村民們擦洗、喂藥時的耐心——這些藏在畜欄裏的牽掛,從來不是煞氣能斬斷的。
欄舍裏的艾草還在散發清香,石灰圈還在守護幹淨,禽畜的哼唧聲、啄食聲混著村民的談笑聲,在村裏回蕩。這畜瘟煞裏的守護,就像欄舍的木柵欄,雖樸素,卻牢牢護著農家的半條命,護著青石村生生不息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