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午後,突然被一陣沉悶的震動攪亂了。
不是春雷的轟鳴,是從地底傳來的“嗡嗡”震顫,像有巨蟲在地下爬行,帶著股陰寒的力道,順著屋基、牆根往上鑽。最先遭殃的是村東頭的老磨坊,磨坊的石碾子突然自己轉了起來,“咕嚕咕嚕”響得怪異,碾盤和碾軸碰撞的聲音裏,混著細微的“哢嚓”聲,像是木頭在開裂。守磨坊的老漢剛想去停碾子,腳下的地麵突然晃了晃,他踉蹌著扶住門框,卻見門框上的裂縫正一點點擴大,木屑簌簌往下掉。
“地動了!是地動了!”老漢的喊聲剛落,村裏的震動更厲害了。王屠戶家的豬圈牆“嘩啦”塌了一角,磚塊滾得滿地都是,豬嚇得嗷嗷叫;張嬸家的灶台晃得厲害,鍋裏的米湯灑了一地,碗碟在案板上跳著“碎步”,眼看就要摔下來;最嚇人的是糧倉,木柱“咯吱咯吱”作響,屋頂的茅草簌簌掉落,之前加固的地基在震動中竟微微下陷,牆角的裂縫裏滲出黑泥水,和蝕地煞時的模樣如出一轍。
“是‘歸墟震魂煞’!”玄誠子扶著搖晃的門框,臉色比灶台的煙灰還白,手裏的羅盤在震動中“哐當”摔碎,碎片上的銅鏽混著黑泥水,“焚天宮這是要毀了咱們的屋舍根基!這煞能引動地下煞氣震動,專搖房屋、裂地基,震得人頭暈心慌、魂魄不穩!長期震動,屋舍會塌,人會被震得失魂,最後整個村子都會隨著地基塌陷,掉進煞氣引來的地縫裏!”
他指著糧倉下陷的地基:“震魂煞和之前的蝕地煞是一對!蝕地煞鬆地基,震魂煞搖屋舍,雙煞齊下,就是要讓咱們無家可歸!古籍上說‘震魂煞過,屋倒人散,地裂成墟’!”
村民們看著搖晃的屋舍、開裂的牆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有人想往外跑,可地麵震動得站不穩,剛邁出門就摔了跤;有人想撐住門框,可木頭在震動中“咯吱”作響,生怕一用力就塌了;阿木抱著院裏的老槐樹,樹身也在微微晃動,樹葉嘩嘩掉落,他抬頭看著自家的屋頂,茅草在震動中翻飛,嚇得眼圈都紅了:“師父,房子會塌嗎?”
“房子是土壘的、木架的,實打實地立在地上,沒那麽容易塌。”李長生的聲音從震動中傳來,他正扶著糧倉的木柱,手掌按在開裂的柱身上,不知怎的,他按住的地方,震動竟輕了些。他喊來後生們:“把村裏的石碾、大青石、老磨盤都搬到屋舍牆角!越重的東西越好,壓住震動的根!”
石碾是老青石鑿的,重千斤,幾個後生合力把它推到糧倉牆角,石碾一落地,糧倉的震動竟肉眼可見地減弱了,木柱的“咯吱”聲輕了,牆根的裂縫也不再擴大。李長生又讓人把麻繩、秸稈擰成粗繩,一頭綁在屋梁上,一頭拴在院外的老槐樹上,“用繩子把房子和老樹連起來,樹紮根深,能拉住搖晃的屋舍,就像給房子安了‘韁繩’!”
阿木和幾個孩子找來家裏的石磨盤,搬到自家屋角,磨盤沉甸甸的,壓在地基上,地麵的震動果然輕了些。他學著大人的樣子,用細麻繩把窗台和院裏的石墩綁在一起,繩子繃緊後,窗台的搖晃幅度小了,之前要掉的碗碟被他扶住,穩穩地放回案板。“師父,磨盤壓住了!房子不晃了!”他仰著小臉喊,聲音裏帶著哭腔卻透著勁。
李長生指揮村民們在屋舍地基周圍挖淺溝,溝裏填上石灰、草木灰和炒熟的糯米,再澆上滾燙的井水,石灰遇水“咕嘟”冒泡,熱氣混著米香往上冒,滲入地基的泥土裏。“石灰硬化,糯米粘牢,草木灰鎖氣,這三樣混著埋進土裏,能給地基‘加層骨’,讓煞氣震不動!”他邊說邊用鋤頭夯實溝裏的混合物,夯土的力道帶著節奏,竟和震動的頻率慢慢錯開,地基的震顫越來越弱。
王屠戶家的豬圈塌了一角,他幹脆借著震動,用石塊、秸稈和糯米石灰漿重新壘牆,新牆剛壘到半人高,就比之前的舊牆還結實,震動中穩穩地立著,豬在新牆內安靜下來,不再亂撞。張嬸則和婆娘們一起,往灶台的裂縫裏塞秸稈,再澆上糯米漿,漿汁凝固後,灶台的晃動輕了,她甚至能重新生火,鍋裏的米湯又開始冒熱氣。
震動中,村民們的吆喝聲、夯土聲、搬重物的號子聲混在一起,像一首粗糲卻堅韌的歌。老槐樹上拴著的粗繩繃得筆直,牆角的石碾、磨盤穩穩地壓著地基,新填的石灰糯米漿在震動中漸漸凝固,整個村子像被一張無形的網兜住,雖然還在微微晃動,卻再無崩塌的跡象。
玄誠子扶著被石碾壓住的牆根,感受著漸漸減弱的震動,看著村民們用石碾、麻繩、糯米漿加固屋舍的樣子,突然明白:震魂煞能搖撼屋舍,卻搖不動實在的根基;能引動地下煞氣,卻敵不過人間的“鎮物”——石碾的重、老槐的根、麻繩的韌、石灰糯米的硬,這些藏在鄉村生活裏的實在物件,本就是對抗震動的法寶。
日頭偏西時,震動漸漸平息了。最後一絲震顫消失時,村裏靜悄悄的,隻有村民們粗重的喘氣聲和偶爾掉落的樹葉聲。大家看著穩穩立著的屋舍、牆角的石碾、繃緊的麻繩,都鬆了口氣——糧倉沒塌,豬圈修好了,自家的屋頂還好好的,連之前開裂的牆根,在石灰糯米漿的作用下,都凝上了一層硬殼。
王屠戶拍著新壘的豬圈牆,牆身結實,震紋都沒了:“這煞再能搖,也搖不動咱們用石頭、麻繩壘的家!”
李長生鬆開按在糧倉柱上的手,柱身的裂縫裏,滲進的石灰漿已經凝固,像給木頭添了道骨。他望著村裏的屋舍,炊煙又從煙囪裏升起,雖然有些歪斜,卻穩穩地飄向天空。“房子立在地上,靠的是地基實、梁柱硬;人心定在村裏,靠的是彼此扶、手腳勤。”他對村民們說,“震魂煞能搖屋舍,卻搖不動咱們實打實過日子的根基。”
阿木從槐樹上下來,跑回院裏,看著自家的屋頂,茅草雖然亂了些,卻沒塌,他撿起地上的樹葉,笑著說:“師父,樹沒倒,房子也沒倒!”
李長生點頭,夕陽灑在屋舍的牆麵上,給土牆鍍上了層金邊。焚天宮的震魂煞雖烈,卻沒能搖塌青石村的屋舍,因為這裏的房子有實在的根基,有老槐的牽掛,有村民們用雙手加固的守護——這些藏在磚瓦草木裏的踏實,從來不是虛無的煞氣能撼動的。
牆角的石碾還立著,樹上的麻繩還繃著,像在告訴暗處的邪祟:青石村的屋舍,是用土、木、石壘的,是用雙手、牽掛、日子撐的,再烈的震動,也搖不散這穩穩的家。
不是春雷的轟鳴,是從地底傳來的“嗡嗡”震顫,像有巨蟲在地下爬行,帶著股陰寒的力道,順著屋基、牆根往上鑽。最先遭殃的是村東頭的老磨坊,磨坊的石碾子突然自己轉了起來,“咕嚕咕嚕”響得怪異,碾盤和碾軸碰撞的聲音裏,混著細微的“哢嚓”聲,像是木頭在開裂。守磨坊的老漢剛想去停碾子,腳下的地麵突然晃了晃,他踉蹌著扶住門框,卻見門框上的裂縫正一點點擴大,木屑簌簌往下掉。
“地動了!是地動了!”老漢的喊聲剛落,村裏的震動更厲害了。王屠戶家的豬圈牆“嘩啦”塌了一角,磚塊滾得滿地都是,豬嚇得嗷嗷叫;張嬸家的灶台晃得厲害,鍋裏的米湯灑了一地,碗碟在案板上跳著“碎步”,眼看就要摔下來;最嚇人的是糧倉,木柱“咯吱咯吱”作響,屋頂的茅草簌簌掉落,之前加固的地基在震動中竟微微下陷,牆角的裂縫裏滲出黑泥水,和蝕地煞時的模樣如出一轍。
“是‘歸墟震魂煞’!”玄誠子扶著搖晃的門框,臉色比灶台的煙灰還白,手裏的羅盤在震動中“哐當”摔碎,碎片上的銅鏽混著黑泥水,“焚天宮這是要毀了咱們的屋舍根基!這煞能引動地下煞氣震動,專搖房屋、裂地基,震得人頭暈心慌、魂魄不穩!長期震動,屋舍會塌,人會被震得失魂,最後整個村子都會隨著地基塌陷,掉進煞氣引來的地縫裏!”
他指著糧倉下陷的地基:“震魂煞和之前的蝕地煞是一對!蝕地煞鬆地基,震魂煞搖屋舍,雙煞齊下,就是要讓咱們無家可歸!古籍上說‘震魂煞過,屋倒人散,地裂成墟’!”
村民們看著搖晃的屋舍、開裂的牆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有人想往外跑,可地麵震動得站不穩,剛邁出門就摔了跤;有人想撐住門框,可木頭在震動中“咯吱”作響,生怕一用力就塌了;阿木抱著院裏的老槐樹,樹身也在微微晃動,樹葉嘩嘩掉落,他抬頭看著自家的屋頂,茅草在震動中翻飛,嚇得眼圈都紅了:“師父,房子會塌嗎?”
“房子是土壘的、木架的,實打實地立在地上,沒那麽容易塌。”李長生的聲音從震動中傳來,他正扶著糧倉的木柱,手掌按在開裂的柱身上,不知怎的,他按住的地方,震動竟輕了些。他喊來後生們:“把村裏的石碾、大青石、老磨盤都搬到屋舍牆角!越重的東西越好,壓住震動的根!”
石碾是老青石鑿的,重千斤,幾個後生合力把它推到糧倉牆角,石碾一落地,糧倉的震動竟肉眼可見地減弱了,木柱的“咯吱”聲輕了,牆根的裂縫也不再擴大。李長生又讓人把麻繩、秸稈擰成粗繩,一頭綁在屋梁上,一頭拴在院外的老槐樹上,“用繩子把房子和老樹連起來,樹紮根深,能拉住搖晃的屋舍,就像給房子安了‘韁繩’!”
阿木和幾個孩子找來家裏的石磨盤,搬到自家屋角,磨盤沉甸甸的,壓在地基上,地麵的震動果然輕了些。他學著大人的樣子,用細麻繩把窗台和院裏的石墩綁在一起,繩子繃緊後,窗台的搖晃幅度小了,之前要掉的碗碟被他扶住,穩穩地放回案板。“師父,磨盤壓住了!房子不晃了!”他仰著小臉喊,聲音裏帶著哭腔卻透著勁。
李長生指揮村民們在屋舍地基周圍挖淺溝,溝裏填上石灰、草木灰和炒熟的糯米,再澆上滾燙的井水,石灰遇水“咕嘟”冒泡,熱氣混著米香往上冒,滲入地基的泥土裏。“石灰硬化,糯米粘牢,草木灰鎖氣,這三樣混著埋進土裏,能給地基‘加層骨’,讓煞氣震不動!”他邊說邊用鋤頭夯實溝裏的混合物,夯土的力道帶著節奏,竟和震動的頻率慢慢錯開,地基的震顫越來越弱。
王屠戶家的豬圈塌了一角,他幹脆借著震動,用石塊、秸稈和糯米石灰漿重新壘牆,新牆剛壘到半人高,就比之前的舊牆還結實,震動中穩穩地立著,豬在新牆內安靜下來,不再亂撞。張嬸則和婆娘們一起,往灶台的裂縫裏塞秸稈,再澆上糯米漿,漿汁凝固後,灶台的晃動輕了,她甚至能重新生火,鍋裏的米湯又開始冒熱氣。
震動中,村民們的吆喝聲、夯土聲、搬重物的號子聲混在一起,像一首粗糲卻堅韌的歌。老槐樹上拴著的粗繩繃得筆直,牆角的石碾、磨盤穩穩地壓著地基,新填的石灰糯米漿在震動中漸漸凝固,整個村子像被一張無形的網兜住,雖然還在微微晃動,卻再無崩塌的跡象。
玄誠子扶著被石碾壓住的牆根,感受著漸漸減弱的震動,看著村民們用石碾、麻繩、糯米漿加固屋舍的樣子,突然明白:震魂煞能搖撼屋舍,卻搖不動實在的根基;能引動地下煞氣,卻敵不過人間的“鎮物”——石碾的重、老槐的根、麻繩的韌、石灰糯米的硬,這些藏在鄉村生活裏的實在物件,本就是對抗震動的法寶。
日頭偏西時,震動漸漸平息了。最後一絲震顫消失時,村裏靜悄悄的,隻有村民們粗重的喘氣聲和偶爾掉落的樹葉聲。大家看著穩穩立著的屋舍、牆角的石碾、繃緊的麻繩,都鬆了口氣——糧倉沒塌,豬圈修好了,自家的屋頂還好好的,連之前開裂的牆根,在石灰糯米漿的作用下,都凝上了一層硬殼。
王屠戶拍著新壘的豬圈牆,牆身結實,震紋都沒了:“這煞再能搖,也搖不動咱們用石頭、麻繩壘的家!”
李長生鬆開按在糧倉柱上的手,柱身的裂縫裏,滲進的石灰漿已經凝固,像給木頭添了道骨。他望著村裏的屋舍,炊煙又從煙囪裏升起,雖然有些歪斜,卻穩穩地飄向天空。“房子立在地上,靠的是地基實、梁柱硬;人心定在村裏,靠的是彼此扶、手腳勤。”他對村民們說,“震魂煞能搖屋舍,卻搖不動咱們實打實過日子的根基。”
阿木從槐樹上下來,跑回院裏,看著自家的屋頂,茅草雖然亂了些,卻沒塌,他撿起地上的樹葉,笑著說:“師父,樹沒倒,房子也沒倒!”
李長生點頭,夕陽灑在屋舍的牆麵上,給土牆鍍上了層金邊。焚天宮的震魂煞雖烈,卻沒能搖塌青石村的屋舍,因為這裏的房子有實在的根基,有老槐的牽掛,有村民們用雙手加固的守護——這些藏在磚瓦草木裏的踏實,從來不是虛無的煞氣能撼動的。
牆角的石碾還立著,樹上的麻繩還繃著,像在告訴暗處的邪祟:青石村的屋舍,是用土、木、石壘的,是用雙手、牽掛、日子撐的,再烈的震動,也搖不散這穩穩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