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地基,在一場夜雨過後,悄悄“鬆”了。


    最先發現異常的是修補籬笆的張大爺,他一鋤頭下去,沒碰到硬土,反而“噗”地陷進半尺深,泥土軟得像爛泥塘,還泛著青黑色的泡沫,腥氣順著裂縫往上冒。他扒開泥土一看,嚇得手一抖——原本結實的黃土層,竟被蝕出了蜂窩狀的小孔,小孔裏纏著青黑色的細絲,像無數小蟲子在蠕動,連埋在地下的石頭都被蝕得坑坑窪窪,用手一碰就掉渣。


    “不好了!地在爛!”張大爺的喊聲驚動了全村。村民們跑到自家屋前,果然發現院角的地麵裂了縫,裂縫裏滲出黑泥水;王屠戶家的豬圈牆根往下陷,青磚錯開了縫,豬嚇得在圈裏亂撞;最嚇人的是糧倉,牆角的地麵塌陷了一小塊,露出底下發黑的泥土,糧倉的木柱晃了晃,像隨時會塌下來。


    “是‘歸墟蝕地煞’!”玄誠子踩著泥濘趕來,他剛靠近裂縫就被一股寒氣逼退,羅盤掉在地上,指針插進泥土裏,瞬間被蝕成了黑渣,“焚天宮的邪術!這煞能蝕穿地脈,軟化地基,讓房屋塌陷、田地潰裂!地脈一斷,村子的根基就毀了,殘卷藏得再深也會隨著地陷暴露,到時候整個村子都會掉進煞氣坑!”


    他指著糧倉塌陷的地麵:“您看這黑泥水,是煞氣蝕穿地下陰河引來的‘歸墟濁流’!再這樣下去,不出一日,糧倉就得塌,田裏的莊稼會跟著地陷爛在土裏,連村裏的井水都會被濁流汙染!”


    村民們看著裂開的地麵、下陷的牆根,心都揪緊了。有人想往裂縫裏填石頭,可石頭剛放進去就被黑泥水裹住,很快被蝕得冒白煙;有人想夯土加固,可軟泥根本夯不實,鋤頭下去就陷,越夯裂縫越大,黑泥水滲得更凶。阿木蹲在自家院角,看著裂縫裏的黑泥水,小手攥著衣角:“師父,地會不會塌呀?房子塌了我們住哪裏?”


    “地是活的,蝕了就給它補;基土鬆了,就用實料夯。”李長生扛著一捆秸稈走來,秸稈上還沾著露水,他往裂縫裏撒了把石灰粉,粉末遇著黑泥水“滋滋”冒泡,青黑色的泡沫瞬間變成灰白色,不再蠕動,“咱們祖祖輩輩種莊稼,修房子,最懂怎麽讓土結實——石灰能殺毒,秸稈能拉筋,糯米漿能粘牢,三樣混著用,比石頭還硬。”


    他讓後生們把石灰、草木灰、糯米漿按比例調成稠糊狀,又把秸稈剪成小段,和著粗沙、碎石子拌勻。“先往裂縫裏填碎石和秸稈,再澆糯米石灰漿,一層一層填,填實了再夯!”李長生邊說邊拿起夯土的石碾,石碾是老青石做的,重千斤,他喊著號子,和後生們一起把石碾往填好的地基上壓,“夯得越實,煞氣越蝕不透!”


    阿木提著水桶,桶裏是摻了艾草汁的糯米漿,是他和婆娘們在灶台熬了一上午的,漿汁黏稠,帶著米香和艾草的清苦。他學著大人的樣子,往牆根的裂縫裏澆漿汁,漿汁滲進泥土,原本發軟的地麵竟慢慢變硬,黑泥水被漿汁裹住,凝成硬塊,不再滲出。“師父!漿汁管用!地不陷了!”他驚喜地喊,小手拍著剛填好的地基,硬邦邦的,比之前還結實。


    李長生指揮村民們在糧倉周圍挖了深溝,溝裏鋪了三層秸稈,每層都澆足糯米石灰漿,最後填上夯實的黃土,像給糧倉打了個“護基”。“糧倉是村子的命脈,地基必須穩。”他用鋤頭把護基拍得平平整整,夯土的號子聲在村裏回蕩:“夯啊夯,夯到地老硬邦邦!填啊填,填得邪祟沒處鑽!”


    王屠戶帶著幾個後生加固豬圈,他們往牆根埋了幾根粗棗木,棗木是辟邪的,再澆上糯米漿,用石碾夯實,原本錯開的青磚竟慢慢歸位,豬圈不再晃動,豬也安靜下來,開始拱食槽裏的飼料。


    玄誠子跟著夯土,手掌磨出了水泡,卻越幹越有勁。他看著糯米漿裹著秸稈和碎石,把鬆軟的地基填得結結實實,黑泥水被石灰和草木灰壓在地下,不再冒頭,才明白:蝕地煞能蝕穿石頭,卻蝕不透人間的“實料”;能斷地脈,卻斷不了村民們侍弄土地的法子——這些祖祖輩輩傳下的夯土、調漿、護基的手藝,藏著土地的韌性,本就是最牢的“鎮煞符”。


    日頭偏西時,裂縫被填實了,下陷的牆根穩住了,糧倉的木柱不再晃動,連之前發軟的地麵都變得硬邦邦的,踩上去踏踏實實。村民們用剩下的糯米石灰漿,在村子周圍的田埂上抹了一層,像給村子鑲了道“護牆”,黑泥水被牢牢鎖在地下,再也滲不出來。


    張大爺踩著剛夯好的地基,跺了跺腳,硬得能硌疼腳:“這地啊,你對它實誠,它就對你結實!”


    李長生擦了擦額頭的汗,望著夕陽下的村子,炊煙嫋嫋升起,填好的地基在餘暉裏泛著土黃色的光,踏實又溫暖。“地脈連著人脈,地基穩了,人心就穩了。”他對村民們說,手裏的鋤頭還沾著石灰和泥土,“邪祟能蝕土,卻蝕不透咱們用實料、實勁、實心護著的根基。”


    阿木在自家院角撒了把穀種,種子落在填實的土裏,他拍了拍土:“師父,明年這裏會長出穀子嗎?”


    李長生笑著點頭,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落在結實的地基上。焚天宮的蝕地煞雖狠,卻沒能毀了青石村的根基,因為這裏的土有村民們填的實料,地有大家夯的實勁,人心有彼此護著的實心——這些藏在地基裏的實在,從來不是煞氣能蝕穿的。


    村基上的石灰漿漸漸幹透,和黃土融為一體,像給村子係了條結實的腰帶。而這護基的守護,就像祖輩傳下的規矩,會隨著房子的修繕、土地的耕耘,一直紮在青石村的根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芥子長生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定鬧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定鬧鍾並收藏芥子長生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