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糧倉,近日有些“坐不住”了。
糧倉是村裏共用的,青磚砌牆,茅草蓋頂,裏麵囤著今年剛收的稻穀、玉米和紅薯幹,本是滿滿當當的暖香,可這幾日卻飄出股淡淡的腥氣。最先發現不對的是管糧倉的張大爺,他打開倉門想翻曬糧食,剛邁進門檻就被一股寒氣逼退——糧倉角落的稻穀堆上,竟結著層薄薄的白霜,霜花裏纏著青黑色的細絲,稻穀粒泛著幽幽的綠光,像被什麽東西附了身。
“糧……糧食發光了!”張大爺嚇得手裏的木耙都掉了,指著綠光處,“你看那玉米,皮上全是黑紋,跟柴房殘卷上的符文一樣!還有紅薯幹,硬得像石頭,掰都掰不開!”
玄誠子聞訊趕來,剛靠近糧倉,羅盤就“嗡”地一聲炸響,指針碎成了兩半。他臉色煞白,盯著稻穀堆上的綠光:“是殘卷的煞氣滲進糧倉了!糧食吸了煞氣,成了‘怨糧’!怨糧會滋生糧魂,糧魂聚多了會變成凶煞,不僅糟蹋糧食,還會順著糧道往全村蔓延!”
他撿起一粒發光的稻穀,稻穀剛觸到指尖就冒出白煙,指尖瞬間冰涼:“古籍上說‘歸墟煞侵倉廩,萬糧化怨魂,民無食則亂,村無糧則亡’!這是焚天宮的毒計,想用煞氣毀了咱們的存糧,逼咱們交出殘卷!”
村民們慌了神。秋收的糧食是過冬的指望,誰也舍不得扔,可看著發光的稻穀、結霜的玉米,又不敢碰。王屠戶想把發光的稻穀挑出來,剛用木鍁鏟了一下,稻穀堆裏就鑽出幾條青黑色的小蛇,蛇身全是稻穀粒組成的,張口就咬,嚇得他趕緊後退,木鍁上沾著的蛇鱗竟在冒煙。
“糧是根本,毀不得。”李長生扛著把木叉走進糧倉,木叉齒上纏著艾草繩,“煞氣侵糧,是想斷咱們的活路,可糧有糧魂,倉有倉神,哪能讓邪祟撒野。”
他讓張大爺打開糧倉所有的窗戶,讓陽光照進來,又指揮後生們搬來幾塊大青石,石麵上鑿了淺淺的凹槽,凹槽裏鋪著曬幹的艾草和菖蒲。“把結霜的稻穀挪到青石上。”李長生邊說邊用木叉翻動稻穀,木叉齒的艾草繩劃過稻穀堆,白霜遇著艾草香,像雪遇暖陽般融化,青黑細絲簌簌落下,被陽光曬得冒煙。
阿木抱著個陶罐跟在後麵,罐裏裝著鹽巴和草木灰的混合物,他學著師父的樣子,往稻穀堆上撒灰——鹽巴的燥性混著草木灰的清氣,落在發光的稻穀上,綠光瞬間暗了幾分,稻穀粒不再泛幽光,恢複了金黃的本色,隻是表皮多了層淡淡的白霜,那是灰末留下的痕跡。
“師父,玉米硬得像石頭,怎麽辦?”張大爺指著牆角的玉米堆,玉米棒上的黑紋越來越密,像在蠕動,有的玉米粒竟自己從棒上脫落,在地上滾成小團,隱隱要聚成蛇形。
李長生搬來個大陶缸,缸裏倒了半缸井水,撒了把粗鹽,又扔進幾塊燒紅的火炭,井水“咕嘟咕嘟”冒泡,冒出的熱氣帶著鹹香。他讓後生們把硬邦邦的玉米棒扔進陶缸,玉米棒剛沾到鹽水,就發出“滋滋”的聲響,黑紋遇著熱氣,像被燙到似的往回縮,硬殼漸漸變軟,脫落的玉米粒在鹽水裏翻滾,很快沉到缸底,不再聚團。
“糧魂喜暖怕燥,喜實怕虛。”李長生用木蓋蓋住陶缸,隻留條縫透氣,“稻穀要曬,玉米要泡,紅薯幹要掛在房梁上通風,讓陽光、鹽氣、草木香鑽進糧裏,壓住煞氣,糧魂自然就穩了。”
最關鍵的是糧倉深處的紅薯幹。那裏離柴房最近,殘卷的煞氣滲得最凶,紅薯幹竟自己縮成一團,表麵結著層黑殼,像塊硬炭,碰一下就掉渣,渣子裏還纏著小股煞氣。李長生沒動它,反而讓人把柴房裏……
16. 黑雲壓城天幕懸
青石村的天,在午時突然暗了下來。
不是烏雲蔽日的昏暗,是像被一塊巨大的黑布罩住,連陽光都透不過一絲。黑雲上翻滾著青黑色的浪濤,浪濤裏裹著無數扭曲的人影,像是被吞噬的冤魂,發出“嗚嗚”的哭嚎,聽得人心頭發緊。更詭異的是,黑雲低得仿佛壓在房頂上,村口的老槐樹梢都能觸到雲底,樹葉被黑氣一沾,瞬間枯成了灰。
“是‘歸墟天幕’!”玄誠子望著黑雲,聲音都在發顫,手裏攥著最後一塊沒碎的羅盤碎片,“焚天宮請來了歸墟的‘黑雲煞’,這煞能遮天蔽日,吸走天地間的陽氣,讓村子變成死域!他們想逼咱們在黑雲中交出殘卷,否則就困死咱們!”
他指著黑雲邊緣——那裏的黑氣正往下滴落,落在地上凝成黑色的冰粒,冰粒觸到泥土,泥土瞬間變黑,連最耐貧瘠的苔蘚都枯萎了。“這冰粒叫‘噬魂珠’,沾到皮膚會被吸走生機,若是被黑雲完全罩住,不出三個時辰,全村的陽氣都會被吸光,人會變成行屍走肉!”
村民們嚇得臉色慘白。有人想往山裏跑,剛到村口就被黑雲上垂下的氣絲纏住,氣絲像黑色的蛛絲,越掙紮纏得越緊,被纏的人很快眼神渙散,腳步虛浮,差點往黑雲裏走;有老婆婆跪在院子裏燒香,香剛點燃就被黑氣撲滅,香灰在地上扭成鬼臉,嚇得她癱坐在地。
“別慌。”李長生站在曬穀場中央,手裏握著一把火鐮,火鐮是老銅做的,邊緣磨得發亮,他從懷裏掏出一團幹燥的艾草絨,是今早剛曬好的,帶著清冽的草木香。“黑雲怕火,更怕活人的煙火氣。”
他舉起火鐮,對著艾草絨“哢嚓”一擦,火星濺在絨上,“呼”地燃起一小簇火苗。火苗剛起,周圍的黑氣就像退潮般往後縮,火苗周圍竟形成一圈淡淡的金光,將哭嚎的冤魂影子擋在外麵。“王屠戶,把你家的豬油燈都點上!張嬸,讓後生們抱柴火來,越多越好!”
王屠戶應聲跑去,他家的豬油燈是粗陶碗做的,燈芯是棉線搓的,浸了豬油,點起來火苗又亮又穩,帶著油脂的暖香。後生們抱來的柴火堆在曬穀場,有鬆木、棗木,還有去年的玉米秸稈,這些木頭帶著天然的油脂和陽氣,一點就著,“劈啪”作響,火焰竄起丈高,黑煙被火苗卷著往上飄,竟在黑雲中燒出一個個小洞,漏下幾縷陽光。
“把油燈分下去!每人一盞,舉在手裏!”李長生指揮著,自己則用長竹竿挑著捆幹艾草,在曬穀場周圍走動,艾草燃燒的青煙帶著濃烈的香氣,與柴火的煙火混在一起,形成一道淡黃色的屏障,屏障所過之處,黑氣“滋滋”冒白煙,噬魂珠落在屏障上,瞬間融化成水珠,滴在地上,竟滋潤了之前發黑的泥土。
阿木舉著一盞油燈,燈芯跳動的火苗映著他的小臉,他發現隻要舉著燈往黑氣濃的地方走,黑氣就會乖乖讓開,連纏人的氣絲都不敢靠近。“師父!燈管用!”他舉著燈跑向村口,把被氣絲纏住的村民拉回來,油燈的暖光一照,氣絲就像冰雪遇暖陽般融化了。
玄誠子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明明是最普通的柴火和油燈,竟在黑雲中撐起一片天地。他試著舉起草火靠近黑雲,火苗舔舐著黑氣,黑氣發出淒厲的尖叫,那些扭曲的冤魂影子在火焰中消散,露出原本的星辰微光。“原來……歸墟的天幕,怕的不是仙法,是這人間最實在的煙火氣!”
李長生讓村民們把油燈連成圈,火把插在四周,中間堆起最大的火堆,火堆上扔了幾把粗鹽和艾草,鹽遇火“劈啪”炸響,濺出的火星像煙花,艾草的青煙隨著熱氣升騰,在黑雲中織成一張大網,將整個村子罩在裏麵。
黑雲上的哭嚎漸漸微弱,噬魂珠落得越來越少,原本低懸的雲層竟開始往上抬升,邊緣的青黑色慢慢變淡,露出裏麵隱約的藍天。李長生舉著火鐮,站在火堆旁,火焰映著他的白發,卻映出比仙光更溫暖的光:“黑雲再凶,也擋不住人間的煙火。人要吃飯,要取暖,這煙火氣就是活人的底氣,歸墟的邪祟再厲害,也耗不過咱們的柴米油鹽。”
日頭偏西時,黑雲被逼退到村口外百丈,像一張被撐住的黑布,再也無法靠近。曬穀場的火堆還在燃燒,柴火的劈啪聲、油燈的跳動聲、村民們的談笑聲混在一起,蓋過了黑雲中最後的嗚咽。被煙火熏過的村子,空氣裏彌漫著煙火的暖香和艾草的清香,之前發黑的泥土竟冒出點點綠意,像是春天要來了。
玄誠子收起羅盤碎片,望著漸漸稀薄的黑雲,心裏終於徹底明白:所謂的歸墟天幕,看似能遮天蔽日,卻最怕這人間煙火的韌性。一盞油燈的暖,一堆柴火的熱,一群凡人的守,就足以在黑雲中撐起一片晴空。
李長生添了把柴火,火苗竄得更高,在暮色中像一顆跳動的心髒。他知道黑雲隻是暫時退去,但隻要村裏的煙火不斷,人心不散,這壓城的黑雲,終究遮不住青石村的日月星辰。
煙火未熄,人心未散,天幕雖懸,卻已擋不住人間的生機。
糧倉是村裏共用的,青磚砌牆,茅草蓋頂,裏麵囤著今年剛收的稻穀、玉米和紅薯幹,本是滿滿當當的暖香,可這幾日卻飄出股淡淡的腥氣。最先發現不對的是管糧倉的張大爺,他打開倉門想翻曬糧食,剛邁進門檻就被一股寒氣逼退——糧倉角落的稻穀堆上,竟結著層薄薄的白霜,霜花裏纏著青黑色的細絲,稻穀粒泛著幽幽的綠光,像被什麽東西附了身。
“糧……糧食發光了!”張大爺嚇得手裏的木耙都掉了,指著綠光處,“你看那玉米,皮上全是黑紋,跟柴房殘卷上的符文一樣!還有紅薯幹,硬得像石頭,掰都掰不開!”
玄誠子聞訊趕來,剛靠近糧倉,羅盤就“嗡”地一聲炸響,指針碎成了兩半。他臉色煞白,盯著稻穀堆上的綠光:“是殘卷的煞氣滲進糧倉了!糧食吸了煞氣,成了‘怨糧’!怨糧會滋生糧魂,糧魂聚多了會變成凶煞,不僅糟蹋糧食,還會順著糧道往全村蔓延!”
他撿起一粒發光的稻穀,稻穀剛觸到指尖就冒出白煙,指尖瞬間冰涼:“古籍上說‘歸墟煞侵倉廩,萬糧化怨魂,民無食則亂,村無糧則亡’!這是焚天宮的毒計,想用煞氣毀了咱們的存糧,逼咱們交出殘卷!”
村民們慌了神。秋收的糧食是過冬的指望,誰也舍不得扔,可看著發光的稻穀、結霜的玉米,又不敢碰。王屠戶想把發光的稻穀挑出來,剛用木鍁鏟了一下,稻穀堆裏就鑽出幾條青黑色的小蛇,蛇身全是稻穀粒組成的,張口就咬,嚇得他趕緊後退,木鍁上沾著的蛇鱗竟在冒煙。
“糧是根本,毀不得。”李長生扛著把木叉走進糧倉,木叉齒上纏著艾草繩,“煞氣侵糧,是想斷咱們的活路,可糧有糧魂,倉有倉神,哪能讓邪祟撒野。”
他讓張大爺打開糧倉所有的窗戶,讓陽光照進來,又指揮後生們搬來幾塊大青石,石麵上鑿了淺淺的凹槽,凹槽裏鋪著曬幹的艾草和菖蒲。“把結霜的稻穀挪到青石上。”李長生邊說邊用木叉翻動稻穀,木叉齒的艾草繩劃過稻穀堆,白霜遇著艾草香,像雪遇暖陽般融化,青黑細絲簌簌落下,被陽光曬得冒煙。
阿木抱著個陶罐跟在後麵,罐裏裝著鹽巴和草木灰的混合物,他學著師父的樣子,往稻穀堆上撒灰——鹽巴的燥性混著草木灰的清氣,落在發光的稻穀上,綠光瞬間暗了幾分,稻穀粒不再泛幽光,恢複了金黃的本色,隻是表皮多了層淡淡的白霜,那是灰末留下的痕跡。
“師父,玉米硬得像石頭,怎麽辦?”張大爺指著牆角的玉米堆,玉米棒上的黑紋越來越密,像在蠕動,有的玉米粒竟自己從棒上脫落,在地上滾成小團,隱隱要聚成蛇形。
李長生搬來個大陶缸,缸裏倒了半缸井水,撒了把粗鹽,又扔進幾塊燒紅的火炭,井水“咕嘟咕嘟”冒泡,冒出的熱氣帶著鹹香。他讓後生們把硬邦邦的玉米棒扔進陶缸,玉米棒剛沾到鹽水,就發出“滋滋”的聲響,黑紋遇著熱氣,像被燙到似的往回縮,硬殼漸漸變軟,脫落的玉米粒在鹽水裏翻滾,很快沉到缸底,不再聚團。
“糧魂喜暖怕燥,喜實怕虛。”李長生用木蓋蓋住陶缸,隻留條縫透氣,“稻穀要曬,玉米要泡,紅薯幹要掛在房梁上通風,讓陽光、鹽氣、草木香鑽進糧裏,壓住煞氣,糧魂自然就穩了。”
最關鍵的是糧倉深處的紅薯幹。那裏離柴房最近,殘卷的煞氣滲得最凶,紅薯幹竟自己縮成一團,表麵結著層黑殼,像塊硬炭,碰一下就掉渣,渣子裏還纏著小股煞氣。李長生沒動它,反而讓人把柴房裏……
16. 黑雲壓城天幕懸
青石村的天,在午時突然暗了下來。
不是烏雲蔽日的昏暗,是像被一塊巨大的黑布罩住,連陽光都透不過一絲。黑雲上翻滾著青黑色的浪濤,浪濤裏裹著無數扭曲的人影,像是被吞噬的冤魂,發出“嗚嗚”的哭嚎,聽得人心頭發緊。更詭異的是,黑雲低得仿佛壓在房頂上,村口的老槐樹梢都能觸到雲底,樹葉被黑氣一沾,瞬間枯成了灰。
“是‘歸墟天幕’!”玄誠子望著黑雲,聲音都在發顫,手裏攥著最後一塊沒碎的羅盤碎片,“焚天宮請來了歸墟的‘黑雲煞’,這煞能遮天蔽日,吸走天地間的陽氣,讓村子變成死域!他們想逼咱們在黑雲中交出殘卷,否則就困死咱們!”
他指著黑雲邊緣——那裏的黑氣正往下滴落,落在地上凝成黑色的冰粒,冰粒觸到泥土,泥土瞬間變黑,連最耐貧瘠的苔蘚都枯萎了。“這冰粒叫‘噬魂珠’,沾到皮膚會被吸走生機,若是被黑雲完全罩住,不出三個時辰,全村的陽氣都會被吸光,人會變成行屍走肉!”
村民們嚇得臉色慘白。有人想往山裏跑,剛到村口就被黑雲上垂下的氣絲纏住,氣絲像黑色的蛛絲,越掙紮纏得越緊,被纏的人很快眼神渙散,腳步虛浮,差點往黑雲裏走;有老婆婆跪在院子裏燒香,香剛點燃就被黑氣撲滅,香灰在地上扭成鬼臉,嚇得她癱坐在地。
“別慌。”李長生站在曬穀場中央,手裏握著一把火鐮,火鐮是老銅做的,邊緣磨得發亮,他從懷裏掏出一團幹燥的艾草絨,是今早剛曬好的,帶著清冽的草木香。“黑雲怕火,更怕活人的煙火氣。”
他舉起火鐮,對著艾草絨“哢嚓”一擦,火星濺在絨上,“呼”地燃起一小簇火苗。火苗剛起,周圍的黑氣就像退潮般往後縮,火苗周圍竟形成一圈淡淡的金光,將哭嚎的冤魂影子擋在外麵。“王屠戶,把你家的豬油燈都點上!張嬸,讓後生們抱柴火來,越多越好!”
王屠戶應聲跑去,他家的豬油燈是粗陶碗做的,燈芯是棉線搓的,浸了豬油,點起來火苗又亮又穩,帶著油脂的暖香。後生們抱來的柴火堆在曬穀場,有鬆木、棗木,還有去年的玉米秸稈,這些木頭帶著天然的油脂和陽氣,一點就著,“劈啪”作響,火焰竄起丈高,黑煙被火苗卷著往上飄,竟在黑雲中燒出一個個小洞,漏下幾縷陽光。
“把油燈分下去!每人一盞,舉在手裏!”李長生指揮著,自己則用長竹竿挑著捆幹艾草,在曬穀場周圍走動,艾草燃燒的青煙帶著濃烈的香氣,與柴火的煙火混在一起,形成一道淡黃色的屏障,屏障所過之處,黑氣“滋滋”冒白煙,噬魂珠落在屏障上,瞬間融化成水珠,滴在地上,竟滋潤了之前發黑的泥土。
阿木舉著一盞油燈,燈芯跳動的火苗映著他的小臉,他發現隻要舉著燈往黑氣濃的地方走,黑氣就會乖乖讓開,連纏人的氣絲都不敢靠近。“師父!燈管用!”他舉著燈跑向村口,把被氣絲纏住的村民拉回來,油燈的暖光一照,氣絲就像冰雪遇暖陽般融化了。
玄誠子看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幕——明明是最普通的柴火和油燈,竟在黑雲中撐起一片天地。他試著舉起草火靠近黑雲,火苗舔舐著黑氣,黑氣發出淒厲的尖叫,那些扭曲的冤魂影子在火焰中消散,露出原本的星辰微光。“原來……歸墟的天幕,怕的不是仙法,是這人間最實在的煙火氣!”
李長生讓村民們把油燈連成圈,火把插在四周,中間堆起最大的火堆,火堆上扔了幾把粗鹽和艾草,鹽遇火“劈啪”炸響,濺出的火星像煙花,艾草的青煙隨著熱氣升騰,在黑雲中織成一張大網,將整個村子罩在裏麵。
黑雲上的哭嚎漸漸微弱,噬魂珠落得越來越少,原本低懸的雲層竟開始往上抬升,邊緣的青黑色慢慢變淡,露出裏麵隱約的藍天。李長生舉著火鐮,站在火堆旁,火焰映著他的白發,卻映出比仙光更溫暖的光:“黑雲再凶,也擋不住人間的煙火。人要吃飯,要取暖,這煙火氣就是活人的底氣,歸墟的邪祟再厲害,也耗不過咱們的柴米油鹽。”
日頭偏西時,黑雲被逼退到村口外百丈,像一張被撐住的黑布,再也無法靠近。曬穀場的火堆還在燃燒,柴火的劈啪聲、油燈的跳動聲、村民們的談笑聲混在一起,蓋過了黑雲中最後的嗚咽。被煙火熏過的村子,空氣裏彌漫著煙火的暖香和艾草的清香,之前發黑的泥土竟冒出點點綠意,像是春天要來了。
玄誠子收起羅盤碎片,望著漸漸稀薄的黑雲,心裏終於徹底明白:所謂的歸墟天幕,看似能遮天蔽日,卻最怕這人間煙火的韌性。一盞油燈的暖,一堆柴火的熱,一群凡人的守,就足以在黑雲中撐起一片晴空。
李長生添了把柴火,火苗竄得更高,在暮色中像一顆跳動的心髒。他知道黑雲隻是暫時退去,但隻要村裏的煙火不斷,人心不散,這壓城的黑雲,終究遮不住青石村的日月星辰。
煙火未熄,人心未散,天幕雖懸,卻已擋不住人間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