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灰中和酸液的嗆味還在甬道彌漫,考古隊清理塌陷處時,地底突然冒出股濃烈的腐臭味。比糞池更刺鼻的氣體在空氣中聚集成團,泛著淡淡的綠色,隊員剛劃亮打火機想檢測濃度,“轟”的一聲巨響已震耳欲聾——沼氣被點燃,掀起的氣浪將半個墓室的地皮都掀了起來,碎石像下雨般砸落,離爆點最近的隊員被氣浪掀飛,撞在石壁上吐出鮮血,連玄誠子的鎮火符都被衝擊波撕碎,符紙在火海中化作灰燼,反而助長了更洶湧的火焰。
“是‘穢氣爆煞陣’!”玄誠子用道袍裹住三名隊員,在氣浪中翻滾躲閃,羅盤指針在“爆”位劇烈震顫,針身已被炸得扭曲,“這地底埋著百具殉葬的牲畜,腐爛的沼氣混著怨氣,凝成了‘燎原神’,氣體的‘易燃性’被煞氣催成了‘連環爆’!它把‘腐朽’變成了‘毀滅’,你越想滅火,沼氣燃得越烈,最後連你的魂魄都會被燒成焦炭,永世困在火海;你用沙土蓋,地底會噴出更多沼氣,把沙土炸成漫天火雨;你往地縫裏灌水,水會被瞬間汽化,變成燙傷人的蒸汽!”
話音未落,第二次爆炸接踵而至。這次的威力比剛才更甚,墓室的穹頂被炸出個大洞,陽光直射而下,照亮了地縫中噴湧的綠色沼氣,像條扭動的毒龍。被氣浪掀飛的隊員掙紮著想爬起,卻發現褲腳已被火星點燃,他的祖父當年就是在清理一座古墓的沼氣池時,被連環爆炸炸得屍骨無存,臨終前(失蹤前)在工具包上刻下的血字“見綠氣翻湧,以濕泥覆之,密不透風,方保無虞”,此刻這詛咒在他身上複刻,連他背包裏的壓縮餅幹,都被沼氣熏得膨脹開裂,像即將爆炸的炸彈。
“這陣燎的是‘燥’!”玄誠子突然脫下道袍,蘸著積水捂住隊員的口鼻,“你越慌著撲火,燎原神越興奮!爆炸本是‘燃’,現在成了‘滅’,燥得越急,滅得越狠!”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隊員腰間的舊水壺上,壺身纏著圈麻繩——是他祖父留下的,說“壺裏總有水,心裏才不慌,比啥滅火器都實在”。他突然想起三奶奶總在柴房的牆角堆著堆“壓氣土”,是灶邊的陳土混著草木灰,說“這土能壓驚、能滅火、能堵漏氣,實在得很,那些易燃易爆的東西,見了它就蔫了”,她燒火時總在灶門口堆一小撮,說“火要旺,也要收得住,就像人心,別太燥”,土堆裏總埋著塊濕抹布,說“幹土壓不住猛火,帶點潮氣才管用”。
他從背包裏掏出個布包,解開時露出塊黢黑的陳土——土是灶膛邊的老泥,混著十年的草木灰,三奶奶說“陳土性子沉,不會被氣浪掀飛,新土太輕,壓不住邪火”;土裏裹著塊厚棉布,是她擦灶台用的,浸過桐油,說“油布能隔氣,跟土湊一起,能把沼氣悶死”;布包的繩是水草編的,散發著泥土的腥氣混著煙火的暖味,顯然是她備了一輩子、壓了無數次的“鎮爆土”,土塊裏還卡著點燒焦的柴渣,是灶膛裏沾的,帶著生活氣。
“沼氣太燥,得用沉實的土壓,才不會被燎原神鑽空子。”李長生抓起一把陳土,對著地縫中噴湧的綠氣,猛地拍了下去——濕土與沼氣接觸的刹那,竟發出“滋啦”的悶響,像熱油遇著冷水。
“噗——”
帶著煙火氣的陳土剛封住地縫,噴湧的沼氣突然像被掐住的喉嚨,“簌簌”減弱,竄起的火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小,隊員褲腳上的火焰被他用浸油的棉布一捂就滅,留下的焦痕泛著點濕潤,是土與油布共同作用的痕跡。更驚人的是,被炸開的地皮竟在陳土的覆蓋下漸漸平複,地縫中滲出的不再是綠氣,而是清澈的地下水,像被“鎮爆土”引來的滅火神兵。
“這土…鎮的是‘爆’,滅的是‘火’?”玄誠子愣住了,看著覆蓋在地縫上的土塊,它們竟結成了堅硬的殼,將沼氣牢牢鎖在地下,比任何鎮火符都有力量,連墓室裏的燎原氣都散了。
李長生沒說話,隻是用腳把土塊踩實,動作像三奶奶封灶膛那樣,一下下透著“穩”的力道。他踩到第三塊土時,被燒傷的隊員突然抓起油布,往另一道冒氣的地縫上蓋,說“祖父說的‘濕泥覆之’,是讓我們用實在的東西把氣悶死…他當年就是靠往縫裏填土才保住半個隊…”——這句被他當作老掉牙的經驗,此刻隨著泥土的厚重,終於在血脈裏醒了。
“三奶奶的土,不是靠‘多’,是靠‘沉’。”李長生一邊往地縫裏塞浸油棉布,一邊慢悠悠地說,“她封灶火總留著三分土,說‘太滿了氣會鼓,留著點縫讓火慢慢滅,就像事,別做得太絕’;她拌土總加灶心灰,說‘灰能吸潮,土能增重,兩樣湊一起,比水泥還結實,能堵得住任何漏氣的縫’;有次村裏的沼氣池漏氣,她就是用這土堆壓上去,說‘土能克氣,油能隔火,實在東西能治虛爆’,當天就沒再炸過。”
隨著他的話,陳土的顆粒裏滲出點淡淡的水汽,那是三奶奶灑水潤土時留下的,帶著“柔”的勁;油布上的桐油香泛著微光,那是她浸油時想著“隔氣才能滅火”的踏實,比任何滅火器都可靠;焦柴渣在土裏輕輕動,像在喚醒隊員們對“沉穩”的認知——沼氣本是自然的腐氣,不該被戾氣變成毀滅的爆彈,真正的滅火,藏在“以沉製燥”的生活智慧裏,不在“以暴製暴”的慌亂中。
其他隊員也紛紛用陳土和油布封堵地縫,連環爆炸的勢頭徹底被遏製,綠色的沼氣不再噴湧,殘留的火苗被土塊悶成青煙,帶著焦糊的氣味漸漸散去。被氣浪掀飛的隊員看著腳下結殼的土地,突然覺得手裏的濕土比任何防爆服都可靠。
爆炸中心的地底下,突然拱出塊黑色的玉佩,上麵刻著“氣”字,與之前的終極真言拚在一起,組成“鎮歸影心腐化結固探力引生救食水能眠居明訊錄顯聲紋訊鎮容靈縛畫卜音車箭破禦繩實水腐氣”的完整大道。玉佩的光與陳土的暖光交織,映出無數沉穩的身影:泥瓦匠封窯、農夫蓋糞、灶婦壓火,這些帶著“以靜製動”的智慧,像一張溫柔的網,兜住所有被沼氣驚嚇的魂,讓它們想起滅火的真諦——不是撲,是用實在的沉穩去鎮。
“土包的布有點破了,得換塊新油布。”李長生把陳土重新包好,嘟囔道,“三奶奶說‘包要嚴,土要潤,布破了漏氣,心浮了鎮不住’,回頭多攢點灶心灰,拌上今年的新土,縫個更結實的布包,讓它能鎮住更多燥氣,堵更多爆源。”
玄誠子盯著玉佩上的完整大道,突然看見所有的字都在往“穩”字裏聚,像土石歸倉。他猛地看向李長生,對方正用腳把最後一塊土踩實,腳下的土地竟泛起與玉佩相同的光澤,而那普通的陳土,竟在光裏泛出比玉石更古老的紋路,像在給這爆煞陣“收魂”。從碳測儀到沼氣,李長生用的所有舊物,都藏著一個“穩”字——穩心、穩氣、穩陣腳,這才是“鎮爆”的終極力量,是布局萬古、謀定萬界的根基,因為任何狂暴,都敵不過“沉實如土”的人間智慧。
被沼氣傷過的隊員把祖父的工具包碎片埋進陳土裏,對著玉佩深深一揖。他知道,祖父留下的不是土法,是生存智:灶邊的陳土比爆炸的沼氣實在,沉穩的心比慌亂的手腳管用,心夠穩了,再烈的爆炸也掀不動根。
李長生背著背包往墓室外走,陳土在布包裏輕輕晃動,泥土的腥氣混著煙火的暖,像在訴說一個沉穩萬古的秘密。他回頭望了眼那片平複的土地,結殼的地麵在光裏泛著啞色,像在說:別怕,有沉實如鐵的土,就沒有掀地的爆;存著人間沉穩的地方,就沒有鎮不住的燥。
而那個扛著土包的長生者,他予三界的從來不是滅火器,是讓三界永遠記得——最厲害的鎮爆符,是人心的穩;最強大的製燥,是人間的沉實。
“是‘穢氣爆煞陣’!”玄誠子用道袍裹住三名隊員,在氣浪中翻滾躲閃,羅盤指針在“爆”位劇烈震顫,針身已被炸得扭曲,“這地底埋著百具殉葬的牲畜,腐爛的沼氣混著怨氣,凝成了‘燎原神’,氣體的‘易燃性’被煞氣催成了‘連環爆’!它把‘腐朽’變成了‘毀滅’,你越想滅火,沼氣燃得越烈,最後連你的魂魄都會被燒成焦炭,永世困在火海;你用沙土蓋,地底會噴出更多沼氣,把沙土炸成漫天火雨;你往地縫裏灌水,水會被瞬間汽化,變成燙傷人的蒸汽!”
話音未落,第二次爆炸接踵而至。這次的威力比剛才更甚,墓室的穹頂被炸出個大洞,陽光直射而下,照亮了地縫中噴湧的綠色沼氣,像條扭動的毒龍。被氣浪掀飛的隊員掙紮著想爬起,卻發現褲腳已被火星點燃,他的祖父當年就是在清理一座古墓的沼氣池時,被連環爆炸炸得屍骨無存,臨終前(失蹤前)在工具包上刻下的血字“見綠氣翻湧,以濕泥覆之,密不透風,方保無虞”,此刻這詛咒在他身上複刻,連他背包裏的壓縮餅幹,都被沼氣熏得膨脹開裂,像即將爆炸的炸彈。
“這陣燎的是‘燥’!”玄誠子突然脫下道袍,蘸著積水捂住隊員的口鼻,“你越慌著撲火,燎原神越興奮!爆炸本是‘燃’,現在成了‘滅’,燥得越急,滅得越狠!”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隊員腰間的舊水壺上,壺身纏著圈麻繩——是他祖父留下的,說“壺裏總有水,心裏才不慌,比啥滅火器都實在”。他突然想起三奶奶總在柴房的牆角堆著堆“壓氣土”,是灶邊的陳土混著草木灰,說“這土能壓驚、能滅火、能堵漏氣,實在得很,那些易燃易爆的東西,見了它就蔫了”,她燒火時總在灶門口堆一小撮,說“火要旺,也要收得住,就像人心,別太燥”,土堆裏總埋著塊濕抹布,說“幹土壓不住猛火,帶點潮氣才管用”。
他從背包裏掏出個布包,解開時露出塊黢黑的陳土——土是灶膛邊的老泥,混著十年的草木灰,三奶奶說“陳土性子沉,不會被氣浪掀飛,新土太輕,壓不住邪火”;土裏裹著塊厚棉布,是她擦灶台用的,浸過桐油,說“油布能隔氣,跟土湊一起,能把沼氣悶死”;布包的繩是水草編的,散發著泥土的腥氣混著煙火的暖味,顯然是她備了一輩子、壓了無數次的“鎮爆土”,土塊裏還卡著點燒焦的柴渣,是灶膛裏沾的,帶著生活氣。
“沼氣太燥,得用沉實的土壓,才不會被燎原神鑽空子。”李長生抓起一把陳土,對著地縫中噴湧的綠氣,猛地拍了下去——濕土與沼氣接觸的刹那,竟發出“滋啦”的悶響,像熱油遇著冷水。
“噗——”
帶著煙火氣的陳土剛封住地縫,噴湧的沼氣突然像被掐住的喉嚨,“簌簌”減弱,竄起的火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小,隊員褲腳上的火焰被他用浸油的棉布一捂就滅,留下的焦痕泛著點濕潤,是土與油布共同作用的痕跡。更驚人的是,被炸開的地皮竟在陳土的覆蓋下漸漸平複,地縫中滲出的不再是綠氣,而是清澈的地下水,像被“鎮爆土”引來的滅火神兵。
“這土…鎮的是‘爆’,滅的是‘火’?”玄誠子愣住了,看著覆蓋在地縫上的土塊,它們竟結成了堅硬的殼,將沼氣牢牢鎖在地下,比任何鎮火符都有力量,連墓室裏的燎原氣都散了。
李長生沒說話,隻是用腳把土塊踩實,動作像三奶奶封灶膛那樣,一下下透著“穩”的力道。他踩到第三塊土時,被燒傷的隊員突然抓起油布,往另一道冒氣的地縫上蓋,說“祖父說的‘濕泥覆之’,是讓我們用實在的東西把氣悶死…他當年就是靠往縫裏填土才保住半個隊…”——這句被他當作老掉牙的經驗,此刻隨著泥土的厚重,終於在血脈裏醒了。
“三奶奶的土,不是靠‘多’,是靠‘沉’。”李長生一邊往地縫裏塞浸油棉布,一邊慢悠悠地說,“她封灶火總留著三分土,說‘太滿了氣會鼓,留著點縫讓火慢慢滅,就像事,別做得太絕’;她拌土總加灶心灰,說‘灰能吸潮,土能增重,兩樣湊一起,比水泥還結實,能堵得住任何漏氣的縫’;有次村裏的沼氣池漏氣,她就是用這土堆壓上去,說‘土能克氣,油能隔火,實在東西能治虛爆’,當天就沒再炸過。”
隨著他的話,陳土的顆粒裏滲出點淡淡的水汽,那是三奶奶灑水潤土時留下的,帶著“柔”的勁;油布上的桐油香泛著微光,那是她浸油時想著“隔氣才能滅火”的踏實,比任何滅火器都可靠;焦柴渣在土裏輕輕動,像在喚醒隊員們對“沉穩”的認知——沼氣本是自然的腐氣,不該被戾氣變成毀滅的爆彈,真正的滅火,藏在“以沉製燥”的生活智慧裏,不在“以暴製暴”的慌亂中。
其他隊員也紛紛用陳土和油布封堵地縫,連環爆炸的勢頭徹底被遏製,綠色的沼氣不再噴湧,殘留的火苗被土塊悶成青煙,帶著焦糊的氣味漸漸散去。被氣浪掀飛的隊員看著腳下結殼的土地,突然覺得手裏的濕土比任何防爆服都可靠。
爆炸中心的地底下,突然拱出塊黑色的玉佩,上麵刻著“氣”字,與之前的終極真言拚在一起,組成“鎮歸影心腐化結固探力引生救食水能眠居明訊錄顯聲紋訊鎮容靈縛畫卜音車箭破禦繩實水腐氣”的完整大道。玉佩的光與陳土的暖光交織,映出無數沉穩的身影:泥瓦匠封窯、農夫蓋糞、灶婦壓火,這些帶著“以靜製動”的智慧,像一張溫柔的網,兜住所有被沼氣驚嚇的魂,讓它們想起滅火的真諦——不是撲,是用實在的沉穩去鎮。
“土包的布有點破了,得換塊新油布。”李長生把陳土重新包好,嘟囔道,“三奶奶說‘包要嚴,土要潤,布破了漏氣,心浮了鎮不住’,回頭多攢點灶心灰,拌上今年的新土,縫個更結實的布包,讓它能鎮住更多燥氣,堵更多爆源。”
玄誠子盯著玉佩上的完整大道,突然看見所有的字都在往“穩”字裏聚,像土石歸倉。他猛地看向李長生,對方正用腳把最後一塊土踩實,腳下的土地竟泛起與玉佩相同的光澤,而那普通的陳土,竟在光裏泛出比玉石更古老的紋路,像在給這爆煞陣“收魂”。從碳測儀到沼氣,李長生用的所有舊物,都藏著一個“穩”字——穩心、穩氣、穩陣腳,這才是“鎮爆”的終極力量,是布局萬古、謀定萬界的根基,因為任何狂暴,都敵不過“沉實如土”的人間智慧。
被沼氣傷過的隊員把祖父的工具包碎片埋進陳土裏,對著玉佩深深一揖。他知道,祖父留下的不是土法,是生存智:灶邊的陳土比爆炸的沼氣實在,沉穩的心比慌亂的手腳管用,心夠穩了,再烈的爆炸也掀不動根。
李長生背著背包往墓室外走,陳土在布包裏輕輕晃動,泥土的腥氣混著煙火的暖,像在訴說一個沉穩萬古的秘密。他回頭望了眼那片平複的土地,結殼的地麵在光裏泛著啞色,像在說:別怕,有沉實如鐵的土,就沒有掀地的爆;存著人間沉穩的地方,就沒有鎮不住的燥。
而那個扛著土包的長生者,他予三界的從來不是滅火器,是讓三界永遠記得——最厲害的鎮爆符,是人心的穩;最強大的製燥,是人間的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