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餅幹的麥香還在齒間留,考古隊擰開礦泉水瓶時,瓶身突然變得冰涼。透明的水液裏冒出細細的紅線,像被攪散的血,隨著瓶口傾斜,紅線竟化作無數半寸長的水蛭,通體烏黑,吸盤上帶著倒刺,剛沾到隊員的嘴唇,就鑽進皮膚,順著血管往心髒爬——這是被“血飲咒”扭曲的飲用水。本該“解焦渴,潤髒腑”的液體,此刻成了吸血的媒介,喝得越多,水蛭越盛,被纏得最緊的隊員脖頸上青筋暴起,皮膚下能看到水蛭遊動的凸起,像條活的血線,連玄誠子的淨水符都被水液浸透,符紙變成暗紅色,上麵的符文被水蛭啃成了碎末。


    “是‘血蛭噬魂陣’!”玄誠子盯著隊員皮膚下遊動的凸起,羅盤指針在“水”位劇烈震顫,針身裹著層薄薄的血膜,“這墓裏埋著被活水蛭吸幹血的祭品,怨氣滲進了水源,礦泉水的‘解渴氣’成了煞的引子!它把‘飲水’變成了‘飲血’,你越渴,水蛭吸你的血就越快,最後連骨髓裏的精元都會被吸空,變成幹屍;你扔瓶子,水蛭會順著水漬爬,鑽進在場所有人的毛孔,讓整個隊伍都成血蛭的養料;你用火烤,它們會鑽進骨頭縫,把你的骨髓當清泉,從裏往外啃!”


    話音未落,之前被撐脹過的隊員突然捂住喉嚨。他的礦泉水瓶還攥在手裏,瓶底沉著層暗紅的絮,像沉澱的血。他的祖父曾是沙漠勘探隊員,就是誤喝了帶水蛭的泉水,被吸得隻剩層皮,臨終前指著水壺說“水要燒開了喝,別貪涼”,此刻這場景在他身上複刻,連他咳出來的痰裏,都混著細小的水蛭卵,像在嘲笑“記吃不記打”。


    “這咒貪的是‘急飲’!”玄誠子祭出“破血符”想逼出蛭蟲,符剛貼到隊員脖頸就被血膜腐蝕,“你越急著解渴,水蛭鑽得越深!飲水本是‘潤’,現在成了‘噬’,貪得越猛,吸得越狠!”


    李長生的目光落在隊員腰間的舊水壺上,壺身刻著“沸”字,壺蓋內側還留著圈水垢——是他祖父的遺物,說“走戈壁帶的,再急也得燒開了喝,這是命”。他突然想起三奶奶總用個粗陶碗盛井水,碗沿有個小豁口,卻比任何瓷碗都用得勤,說“井水涼,得倒在碗裏晾晾,讓太陽曬會兒,再喝,不傷脾胃,急著灌,水會跟你急”,她給下地回來的漢子遞水,總在碗裏放片薄荷葉,說“草葉浮著,喝水就慢了,慢了才知水的甜”。


    他從背包裏掏出個布兜,解開時露出個粗陶碗——碗是村頭老窯燒的,土黃色,碗沿的豁口用銅片補著,補痕像片小小的葉子;碗底有個淺淺的“潤”字,是三奶奶用指甲在陶坯上劃的,燒出來帶著點土氣的拙;布兜是藍印花布做的,兜口拴著根麻繩,繩上係著片曬幹的薄荷葉,是三奶奶怕水腥,特意掛的,碗縫裏還卡著點細沙,散發著陶土的腥氣混著井水的清冽,顯然是她用了一輩子的“飲水碗”,剛從...


    人著涼;“潤”字上的陶痕泛著微光,那是她劃字時想著“水能潤物,也能潤心”的溫柔;薄荷葉在井水裏舒展,像在喚醒隊員們對“飲水”的敬畏——水本是滋養生命的甘露,不該被戾氣染成吸血的媒介。


    其他隊員喝了陶碗裏的井水,喉嚨裏的腥甜感徹底消失,皮膚上殘留的水蛭吸盤痕跡漸漸淡去,露出健康的粉色。之前裝礦泉水的瓶子裏,暗紅的絮狀物化作清水,倒映出隊員們平靜的臉,像在說“我本是水,是你們的急,讓我變了樣”。


    墓道盡頭的石壁突然“嗡”地一聲,裂開道縫隙,裏麵嵌著塊月牙形的玉佩,上麵刻著的“水”字,與之前的長句拚在一起,組成“鎮歸影心腐化結固探力引生救食水”的完整序列。玉佩的光與粗陶碗的暖光交融,映出無數清泉、溪流、井水的影子,像一張溫柔的網,兜住所有被汙染的水源,讓它們重新變回滋養生命的模樣。


    “碗沿的銅片有點鬆了,得找塊新銅皮鉚緊。”李長生用布擦著粗陶碗,嘟囔道,“三奶奶說‘碗要結實,水才穩當,豁口大了,喝水時會漏,心也跟著慌’,回頭找老窯匠燒個新碗,還刻‘潤’字,再係串新薄荷,讓聞見清氣的都能喝上幹淨水。”


    玄誠子盯著玉佩上的序列,突然理清了最後一塊拚圖:從碳測儀引怨到礦泉水歸真,所有被邪術扭曲的“生命之源”——時間、方向、藥物、食物、水,本質都是對“自然本真”的背離。碳測儀催歲月,是忘了時光該有的緩;礦泉水藏血蛭,是丟了水該有的潤,而李長生的舊物,不過是帶著三奶奶的“順應”:對時光敬,對土地順,對食物惜,對水源親……這些最樸素的“和”,正是“鎮心”的終極答案。


    被血蛭纏過的隊員把祖父的舊水壺裝滿井水,對著玉佩深深一揖。他知道,祖父留下的不是警告,是囑托:水是活物,你待它以急,它便還你以凶;你待它以敬,它便還你以潤,就像做人,心誠了,萬物都會對你溫柔。


    李長生背著背包往前行,粗陶碗在布兜裏輕輕磕碰,陶土的腥氣混著井水的清冽,像在訴說水源的溫柔。他望著玉佩上的完整序列,終於明白,所謂“鎮心之物”,從來不是某件刻滿符文的法器,而是藏在“敬天地、順自然、惜萬物”裏的人間初心——就像三奶奶總說的“你對土好,土長糧食;你對水好,水養人命;你對人心好,人心自會鎮住所有邪祟”。


    陶碗上的“潤”字在陽光下泛著微光,像在說:別怕,有懂得惜水的地方,就沒有吸血的蛭;存著敬心的地方,就沒有潤不了的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芥子長生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定鬧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定鬧鍾並收藏芥子長生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