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這番茄是怎麽回事,我想刪除章節,結果不讓我刪除,還非要寫上一千字。
要知道,湊一千無聊的廢字是很折磨人的,可我還得按此湊數。
怎麽辦呢?隻好按它的規定來。
一千字呀一千字,碼上一千字是個痛苦的過程,關鍵是這一千字還是無效又無益的廢字,與本書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什麽不能刪除章節呢?
為什麽番茄要有這樣的規定呢?
怎麽也想不清楚。
想不清楚也得敲這一千字,你說是不是折磨人?
好好的一本書,本來一個廢字都不想敲的,結果被強迫了。
鬱悶啊鬱悶,太鬱悶了!
怎麽到現在還沒到一千字呀?一千字,一千字,快點來吧。
堅持!
現在已經有四分之一了。
還是想不清楚番茄為什麽要有這樣奇怪的規定,或許真有什麽我想不到的原因吧。
可那是什麽原因呢?
如果有知道的朋友,不妨留個言,告訴我一聲。感激萬分!
用了三天時間,把第二卷的思路重新梳理了一下,從而全書的思路更清晰和順滑了。
其實,喜歡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漢代的社會形態與民國末年的社會形態,還是有著千絲萬縷差別的。
大的差別就是科技發展不同,從而導致人的意識有所不同。
但這樣的差別對於推出全新的製度來說,是可以忽略的。
永遠牢記一點,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沒有強兵為後盾,想來蔡成也不可能在東漢末年推翻舊製、推行新製。
除強兵為後盾之外,還有蔡成得到了內閣成員的一致支持。
這其中有他專門培養的荀彧,也有品嚐過新製好處的劉虞、賈琮、劉岱和黃琬,還有一心忠誠於大漢、性格上還很執拗的王允,當然,也有在漢靈帝時期受了委屈的盧植。
總之,這些內閣成員,除荀彧之外,都是對舊製有著這樣那樣不滿的。
而荀彧又是蔡成專門培養的。
荀彧不僅專門跑去找蔡成麵談,以此考察蔡成,蔡成還專門給了他大量的資料,讓其看到舊製天生的弊病,以及新製又是如何修正、避免這些弊病的。
荀彧絕對是東漢末年的第一大才,比起他的晚輩諸葛亮來說,不僅不遑多讓,甚至在很多方麵還有突出。
然而,即使如荀彧這樣的大才,在真實曆史上,也無法麵對連年的戰亂和接踵而至的天災。
要知道,東漢末年,死於各種天災與瘟疫的人口,要比因戰亂而死的人口多了很多。
以益州為例,在靈帝時期,益州有五百多萬人口。可到了鍾會滅蜀之後,偌大的益州隻剩下不到百萬人口。
而西晉建立之時,全國的人口數量更是降低到一千六百多萬。
而之後的八王之亂,更是讓西晉損失了大量人口。
這才是五胡能夠亂華的根本原因。
哪怕西晉時期能夠保留下一千萬人口,就憑羌、氐、羯這些人口數量極少的民族,如何能夠亂華?
唉,隻能在此悲歎我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
要知道,湊一千無聊的廢字是很折磨人的,可我還得按此湊數。
怎麽辦呢?隻好按它的規定來。
一千字呀一千字,碼上一千字是個痛苦的過程,關鍵是這一千字還是無效又無益的廢字,與本書一點關係都沒有。
為什麽不能刪除章節呢?
為什麽番茄要有這樣的規定呢?
怎麽也想不清楚。
想不清楚也得敲這一千字,你說是不是折磨人?
好好的一本書,本來一個廢字都不想敲的,結果被強迫了。
鬱悶啊鬱悶,太鬱悶了!
怎麽到現在還沒到一千字呀?一千字,一千字,快點來吧。
堅持!
現在已經有四分之一了。
還是想不清楚番茄為什麽要有這樣奇怪的規定,或許真有什麽我想不到的原因吧。
可那是什麽原因呢?
如果有知道的朋友,不妨留個言,告訴我一聲。感激萬分!
用了三天時間,把第二卷的思路重新梳理了一下,從而全書的思路更清晰和順滑了。
其實,喜歡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漢代的社會形態與民國末年的社會形態,還是有著千絲萬縷差別的。
大的差別就是科技發展不同,從而導致人的意識有所不同。
但這樣的差別對於推出全新的製度來說,是可以忽略的。
永遠牢記一點,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沒有強兵為後盾,想來蔡成也不可能在東漢末年推翻舊製、推行新製。
除強兵為後盾之外,還有蔡成得到了內閣成員的一致支持。
這其中有他專門培養的荀彧,也有品嚐過新製好處的劉虞、賈琮、劉岱和黃琬,還有一心忠誠於大漢、性格上還很執拗的王允,當然,也有在漢靈帝時期受了委屈的盧植。
總之,這些內閣成員,除荀彧之外,都是對舊製有著這樣那樣不滿的。
而荀彧又是蔡成專門培養的。
荀彧不僅專門跑去找蔡成麵談,以此考察蔡成,蔡成還專門給了他大量的資料,讓其看到舊製天生的弊病,以及新製又是如何修正、避免這些弊病的。
荀彧絕對是東漢末年的第一大才,比起他的晚輩諸葛亮來說,不僅不遑多讓,甚至在很多方麵還有突出。
然而,即使如荀彧這樣的大才,在真實曆史上,也無法麵對連年的戰亂和接踵而至的天災。
要知道,東漢末年,死於各種天災與瘟疫的人口,要比因戰亂而死的人口多了很多。
以益州為例,在靈帝時期,益州有五百多萬人口。可到了鍾會滅蜀之後,偌大的益州隻剩下不到百萬人口。
而西晉建立之時,全國的人口數量更是降低到一千六百多萬。
而之後的八王之亂,更是讓西晉損失了大量人口。
這才是五胡能夠亂華的根本原因。
哪怕西晉時期能夠保留下一千萬人口,就憑羌、氐、羯這些人口數量極少的民族,如何能夠亂華?
唉,隻能在此悲歎我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