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點亮了紅燈籠,趕著天尚未黑透,便吃起了元宵。


    吃完元宵,就要去逛燈會了。


    過去上元燈會,都是在東市舉辦。


    可今天不一樣,燈會的地點在皇宮前巨大的廣場上,比起東市寬敞多了。


    當京都百姓來到廣場之後,發現廣場上已經是一片歡樂的海洋。


    一排排各式各樣的花燈,不僅把廣場照得通明,也讓所有人眼花繚亂。


    花燈上,都書寫著各種燈謎,如果誰能猜到,還可以去紫金衛設置的幾個攤點去領獎。


    可百姓不識字怎麽辦?


    你可以找紫金衛幫你讀出燈謎。


    獎品都是青州特產,什麽豆油、糖果、小包的嶗山春芽、小罐的蓬萊仙、小瓶的百果釀、吃飯的玻璃碗、盛菜的玻璃盤、小袋的雪花鹽、給孩子們練習寫字的小沙盤、毛筆、紙張、果幹、肉幹、凍鹹魚……


    最讓人驚奇的,獎品中還有凍豆腐。


    凍豆腐是什麽?怎麽煮來吃?


    沒關係,小食攤上有專門做豆腐的。


    不僅有未豆腐,還有豆花、豆皮、凍豆腐……等一係列豆製品。


    這下子,京都之人,包括百官百吏,都對青州的幸福生活深信不疑了。


    就憑紫金衛擺出的小小食攤,就可窺見青州日常都是吃什麽的。


    於是,往年最受歡迎的花燈,今年不吃香了。


    今年最受歡迎的,就是紫金衛在廣場上擺的小食攤。


    三百多個小食攤,分布在廣場各處,出售的都是不同的小食。


    於是,京都人第一次吃到了小麵,第一次吃到了餛飩,第一次吃到了烤串,第一次吃到了豆花……


    幾乎每個小食攤,都讓京都百姓品嚐到了第一次。


    而且每個小食攤前,都排起了長隊。


    可百姓怎麽能買得起呢?


    所有的小食,都是一錢一份。


    也就是說,一枚五銖錢,就可以買五份小食。


    可以買同一種,也在不同攤點購買不同的小食。


    把一枚五銖錢交給任意一個小食攤,小食攤都會給你一個竹簡,上麵刻著“4”,張羅小食攤的紫金衛還會告訴你,這個數字是肆,表示還剩下四錢,還可以買四份小食。


    用這竹簡到下一個攤點換一份小食,攤點又會給你換一個上麵刻著“3”的竹簡。紫金衛還會告訴這個讀“叁”。


    等於是一邊賣小食,一邊教京都百姓學習大漢數字了。


    所以,每枚五銖錢,百姓都不會浪費。


    實在沒錢怎麽辦?


    當然可以找自己居住那一坊的坊主,證明這戶人家確實沒錢,然後就可以賒賬,等秋收後再還。


    本來一錢一份的價格,就白送也差不多。


    如果賒賬的人多了,就等於朝廷白請百姓吃了一次小食。


    不過,漢代的人極其質樸。從青州的經驗來看,凡是賒賬後,事後還真沒有不還的。


    前來逛燈會的百姓,哪怕家裏再窮,此時也會拿出一枚五銖錢,至少要讓孩子們吃上幾種小食。


    可孩子們饞啊,看到還有那麽多沒見過、沒吃到的小食,哪怕吃了好幾份了,口水都在往下流。


    這時,賣小食的紫金衛就會告訴大家,二月一開春,青州的一品天下就要在京都開兩個分號,其中一個就是專門出售各種小食的。


    而且,一品天下還會免費教京城百姓做炒菜、燒菜、蒸菜……,包括做小食。


    最讓孩子們喜歡的,則是花糖。


    花糖便宜,一錢可以買兩個。


    紫金衛的那些娃娃,用熬好的糖漿,在白玉石的台麵上,澆出各式各樣的花糖。


    難道紫金衛都有這樣的手藝?


    當然沒有。


    隻是他們帶來了好幾塊白玉石台麵,上麵已經刻好了各種紋路,每種紋路就是一種小動物。


    糖漿澆到紋路中,冷卻成型。紫金衛用小刀一翹,帶著一根細竹簽的花糖就會從紋路中蹦出來。


    孩子們拿在手上,根本就舍不得吃,隻是伸出舌頭,輕輕地在花糖上舔一下,還生怕把這些小動物給舔壞了。


    當然,一些識字讀書的,都是一邊吃著小食,一邊猜著燈謎。


    其中還有成公子為學子們出的字謎:望。


    結果無數學子都猜到了,然後去領獎,嘴上還說青州成公子出的字謎太簡單了,以成公子之才,應該出個更難的燈謎才是。


    很快,學子的呼聲就傳到了蔡成的耳中,蔡成笑著,信手寫下一幅對聯:


    千戶春燈,皓月輝映,賀大地萬物複蘇;


    一朝瑞雪,臘梅迎春,祈強漢百世永昌。


    蔡成讓紫金衛把這幅對聯掛起來,然後用大喇叭召集學子過來,他親自給京都學子講解何為對聯,如何應對。


    然後,他又連寫了十幅上聯,說是對好下聯者,獎勵他簽名的書籍一冊。


    十幅對聯掛出來,兩幅四字聯,兩幅五字聯,三幅六字聯,三幅七字聯。分別是:


    五夜通明;


    光天滿月;


    錦城燈接彩;


    萬家上元夜;


    一輪明月迎春;


    上元月昭漢興;


    戶戶喜品元宵;


    九華燈炬雲中掛;


    萬家燈火同秋月;


    飛龍舞鳳成夜市。


    蔡成沒有出比較難的對聯,心中想著的就是把一些他撰寫的書籍發放出去。


    然後,他就在十幅對聯旁邊,擺了個小桌子,讓禦林軍為他送來近百書冊,準備簽名送書。


    此舉不僅吸引了所有的學子、士子,還吸引了攜家眷來逛花燈的百官百吏。


    可百姓不識字,對蔡成的對聯不感興趣。


    他們隻是一邊帶著孩子吃小食,一邊評論著哪個花燈更漂亮。


    整個廣場,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然而,這還不算完。


    當廣場上出現踩高蹺、扭秧歌、舞獅子時,那歡樂才達到了最高峰。


    踩高蹺、舞獅子、扭秧歌的,都是禦林軍的士卒。


    這是蔡成為入京都後第一個上元節準備了一場大型歌舞,便是集舞兒子、踩高蹺、扭秧歌為一體的,以鑼鼓和嗩呐伴奏的大型歌舞《迎新春》。


    自從蔡成把踩高蹺、舞獅子、扭秧歌帶到了青州,青州青年男女,把這些都當成了必備技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