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虧成公子救了丁宮一命,可他還是暗自與許栩、許相商議,給徐州寫信,告訴徐州護民軍的部署,並讓汝南許氏、南陽許氏配合袁氏起兵反蔡。


    真是太讓人氣憤了。


    尤其是三人給徐州去信,要徐州趁護民軍將領雲集京都之機,趁早起兵,攻入青州,而且一定要把青州的新農體係破壞掉。


    百姓憤怒了。


    是不是哪個州百姓過得好了,就得破壞掉?


    不過,《漢報》上說了,謀反者,將與董卓一樣,要經過公審。


    隻不過由於陛下要出巡,所以將其三人暫時押於天牢,待陛下回京後,再舉行公審。


    畢竟他們三人都是三公九卿,公審時,自然要陛下在場,免得說刑部濫殺無辜。


    內閣成員認為最可能與徐州勾連的楊彪、崔烈等幾個平時跳得最歡的人,卻屁事沒有。


    至於蔡成是如何得知丁宮、許栩、許相三人暗通徐州的,當然是毛童在刺史府搜出三人的聯名信後,已經用六百裏加急送來了京都。


    可時間對不上呀。


    上元節的前一天才有六百裏加急通報徐州造反,上元節的《漢報》上就刊登出了三人暗通徐州。


    這證據是何時送入京都的?


    其實,早在正月初十前,青州通報“徐州要攻青州”的六百裏加急就已經到了蔡成手上。


    正月十三,蔡成就收到了丁宮、許栩、許相暗通青州的證據。


    所以《漢報》社才趕得及發《號外》並說明丁宮三人參與叛亂。


    至於三公九卿和其他朝臣與徐州暗通的信件,當然也送到了蔡成手上。


    隻不過隻有丁宮三人的信件,是要求徐州趁著年節攻入青州。


    而其他朝臣都是在被蔡成震懾之後,反而在《勸降信》上具名了的。


    既然都在《勸降信》上具了名,蔡成當然不會追究。


    蔡成是真不想殺人。


    隻要你能被震懾住,甚至是能悔改,蔡成都不會揮動屠刀。


    哪怕是如袁術、孫堅、曹操這樣真的割據一方,隻要你最終能夠投降,且沒有對護民軍造成血債,蔡成都會給其留一條生路。


    所以,征東軍團、征南軍團、西南軍團,都是打圍殲戰,盡可能逼降,盡可能給大漢多留一些青壯。


    當然,征北軍團、征西軍團和東北軍區的要求則是“反抗則殺”,哪怕殺光了都在所不惜。


    這是因為北狄(鮮卑和匈奴)、西羌八族和東胡(扶餘和高句麗),當前皆未開化,畏威而不畏德。


    隻有把他們殺怕了,他們才會知道恐懼,也才會畏服。


    正史中,哪怕是在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就歸順東漢的南匈奴,不僅載入史冊就有兩次反叛,而且還是“五胡亂化”中的一胡,差點讓大漢民族亡族滅種。


    何況蔡成估算,當前大漢才有大概隻有不到五千萬人口。


    蔡成目前還無法對整個大漢進行人口普查,隻能估算。


    人口不足,沒有辦法派漢人入大漠,也就不能永久占據全部漠南和漠北的廣大地域。


    隻有把鮮卑、北匈奴殺得不敢靠近大漢邊境,才能保證大漢北方的長治久安。


    第二期《漢報》出刊後,楊彪等人看到“反蔡聯盟”已經出現在《號外》上,雖然沒有細說,但至少“反蔡聯盟”已經暴露。


    關鍵是《號外》上說,蔡成已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丁宮、許栩、許相三人暗通徐州,並促使徐州未過年節,便進犯青州,想打青州一個猝不及防,而且還要徹底破壞青州,他們就知道,他們與徐州之間的信件,已落到蔡成手上。


    盡管他們不知道為何正月十四六百裏加急才報徐州反叛,上元節就說叛亂已平,且所有參與判斷的諸侯均被生擒,蔡成還拿到了他們寫往徐州的信件,可他們卻從《公報》公開“反蔡聯盟”知道蔡成必然有確鑿的證據。


    他們慌了,全慌了。


    於是,眾多參與的朝臣,再無心配合內閣接收各個衙門,紛紛跑來找蔡成認罪,期望蔡成能放過他們。


    當然,其中也有頭鐵的,不僅不認罪,還梗著脖子叫囂什麽,如果最終證明蔡成不是和董卓一樣的禍國逆賊,他們將向天下人先負荊請罪,然後再以死賠罪。


    誰知道蔡成見到這些來請罪的朝臣,隻是笑道:“隻要你們不起兵,你們如何攻擊我蔡成,我都不會問罪。因為事實會證明,我是真心為了大漢。”


    蔡成看眾臣還是惶恐不安,隻能耐心地勸解他們,甚至差點都再次發誓。


    這才讓這些朝臣們安下心來。


    蔡成讓他們仔細研究新農體係、新商體係、新工體係、新學體係、新醫體係等等,如果發現這些新製有什麽弊病,盡管向內閣上疏,以便於內閣改進這些體係。


    蔡成還告訴他們,今天是上元節,而且晚上的上元節燈會,會熱鬧異常,讓他們安心回府,白天安心地吃元宵,晚上帶家人來皇宮前的廣場上逛燈會。


    這可是大漢複興的第一個燈會,會有很多他們見所未見的新奇事物。


    如此才把這些朝臣勸慰走。


    百姓們可不管那些。


    早上便知徐州叛亂已平,而且活捉全部賊首,當初參與禍亂京都的呂布,也被護民軍射殺,便一邊吃著元宵,一邊七嘴八舌地評論著成公子的仁義和護民軍的威武。


    河南尹衙門的小吏,走遍京都七十二坊,通知百姓今晚一定要去皇宮前的廣場上,逛逛大漢複興的第一個上元燈會。


    當然,由於京都城內有十幾萬人,皇宮前的廣場根本容納不下,小吏們還在各坊發放竹牌。


    白色竹牌是第一批進場,紅色竹牌是第二批進場,白色竹牌是第三批進場。


    每一批一個半時辰,整個燈會一直要延續到午夜之後。


    還叮囑後入場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睡覺,到時候再起來逛燈會。


    小吏的數量不夠,自然是禦林軍在幫著忙活。


    禦林軍信誓旦旦地向百姓保證:這絕對是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場上元燈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塑強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山老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山老僧並收藏三塑強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