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杜道生說,他丟了一條玉帶,懷疑是府中樂姬所為。
很快,安安便被另一樂姬指認為竊賊。
杜道生即刻遣人去搜尋。
未幾,仆役們便在安安的居處,搜到了一條在一片鑲金嵌玉的玉帶。
杜道生的臉色,陰沉得似能滴出水來,眼見便要將安安逐出府門。
安安孤立無援,胸口仿佛被壓了一塊巨石,窒息感如影隨形。
過了許久,她緩緩抬起頭,雙眸中閃爍著一抹決絕之色:“大公子,此事必有奸人構陷於奴,可奴縱有千嘴百舌,也難以辯白。奴……奴知悉一件與拓跋皇室相關之事,願能借此重獲主君的信任,得一處安身立命之所。”
此言甫出,四座皆驚,然而杜道生心中對安安本就存有偏見,聞言隻道是她在故弄玄虛。
恰在此時,杜超步入廳堂。
見安安麵色凝重,不似作偽,杜超便把她喚到坊中一處茶肆密談。
因著數日前的傾談,拓跋殷也心無芥蒂,任由杜超帶安安出府。
豈料,當杜超與安安步出茶肆之時,便遇到一個武藝高強的刺客。杜超本乃文人出身,而安安更是柔弱女子,麵對這等高手,自是無甚抵抗之力。
所幸,杜道生及時趕到。眼見阿父已然離世,而安安奄奄一息,渾身浴血,杜道生遂將一枚救心丸,強行喂入安安口中。
憑他從安安嘴裏掏出的話,杜道生在全城展開搜捕,隔日就擒住了那個刺客。
這人,竟是杜超的部下陳孝康。
聞悉母舅杜超竟為帳下所害,拓跋燾心痛如絞,悲憤難抑,即刻追贈其諡號為“威”,以彰其生前勇猛與威儀。
詔書亦快馬加鞭送達:長子杜道生,賜爵城陽侯,次子杜鳳皇,襲爵陽平王,三子杜道俊,賜爵發幹侯。杜超唯一的從弟杜遺,便被授為侍中、安南將軍、開府、相州刺史。
至於凶手陳孝康,在被捕之時已畏罪自決,拓跋燾雖怒其已死,猶命人鞭屍泄憤,以儆效尤。
正欲前往吊唁,拓跋燾卻又被諸多瑣務所絆。
無奈之下,他隻得命武威公主代為前往,以表對母舅杜超的哀思。
月餘之後,拓跋月回返宮中,將杜超的遺物,呈送於禦前。
拓跋燾顫抖著手,緩緩揭開盒蓋。
一瞬間,他的目光被牽引住。
那是一份杜超未及寫完的奏章,墨跡猶新,字裏行間皆是一片拳拳之心。
其上所奏之事,乃關鄴城增修的渠道。
見此奏章,拓跋燾的眼眶迅速泛紅,淚水無聲滑落。
他仰首靜思一時,顫抖的手指摩挲過那些文字,好似能碰杜超的王渾。
良久,拓跋燾啞聲道:“放在金篋裏,以後,讓它隨朕一起入陵寢。“
“至尊……”宗愛欲言又止,但不敢再往下說。
“朕無事,朕隻是……”
一語未畢,拓跋燾驀地吐出一口血來。
臉色晄白,身體亦是顫抖不止,緊跟著晃了晃,幾乎要失去平衡。
宗愛、拓跋月忙一左一右地扶住他,置於榻上。
太子拓跋晃、赫連皇後隨後便至,立在一旁驚慌不定。
倒是拓跋燾,在稍稍恢複了些力氣之後,竟衝著他們二人淡淡一笑:“朕無事,隻是累了……”
旋後,他的目光又緩緩轉向拓跋月,勉強擠出一抹苦澀的笑意。
因著這點勉強,那笑容僵在臉上顯得格外扭曲。
拓跋月的淚水,倏爾如斷線珍珠般灑落。
這位曾睥睨天下、無所不能的帝王,何時曾言過一句累?在她的記憶裏,從未有過。
他素來好鬥,與人鬥,與天鬥,樂此不疲。
往日裏,如鷹隼般銳利的眼眸,此刻卻再也無法掩飾深深疲態。短短數年間,永昌王、安樂公主、乃至母舅杜超,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他又怎能不心痛,不疲累?
正胡思亂想,太醫令李雲洲匆忙趕來。
一番望聞問切之後,李雲洲緩緩起身:“至尊龍體並無大礙,隻因傷心過度,損了肺經。”
聽至此,拓跋月緊繃的神經放鬆些許,眉頭也舒展開來,凝神看李雲洲開藥方。
他口中念著,隨行的侍禦師便老老實實地寫,而後一路小跑去永安後殿的膳房抓藥煎藥。
近年來,拓跋燾於永安後殿中膳房一隅,辟出一方藥房,內陳數種尋常草藥,以備不時之急。拓跋月見此情狀,心頭不禁泛起漣漪,思緒萬千。
待諸事妥帖安置,拓跋月特意與李雲洲一道步出永安後殿。
“太醫令,”拓跋月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至尊是何時在殿內設藥房的?可是因龍體不豫?”
李雲洲挑了挑眉,似乎不滿拓跋月對她的稱謂,一時未作聲。
拓跋月會意,遂笑道:“你都是當阿父的人了,我總不能還一口一個‘阿奴’的喚。”
聞言,李雲洲笑得狎昵:“除了阿奴、太醫令,倒也有別的稱法。”
拓跋月微微蹙眉,還未想好如何回話,李雲洲便正色道:“公主所言甚是。陛下心中憂慮繁多,日複一日,雖外表看似雄固,內裏卻已漸顯疲態。”
先前還一臉輕佻,現下卻神色凝重,坦誠相告,拓跋月都要疑心自己看錯了。
她極力甩掉方才的一絲不懌,道:“至尊信重於你,你可不要盡心為至尊調養身子。”
“你呢?”李雲洲凝視於拓跋月,“又清減了,臉上愈發掛不住肉了。”
他頓了頓,又道:“回想起,在姑臧王宮的那兩年,公主雖心裏焦灼,但麵上有笑,頰上有肉,也不至於瘦骨嶙峋。現下,這是怎麽了?吃穿住用,哪樣不比在姑臧好?”
“不要提那兩年了……”拓跋月冷著臉。
“為何?”
“不堪回首。”
“哦?”李雲洲眉關緊鎖,“就沒有一件事值得你回味?”
拓跋月忖了忖,輕輕搖頭:“也許有吧,不過是強顏歡笑罷了。”
她差點死。固然有一些歡喜之事,但委實不值一提。
見狀,李雲洲似被燙了腳一般,立馬在原地蹦了一下。
拓跋月未解其意,奇道:“你怎麽了?”
“公主不覺得歡喜,是因為那人不在你身邊麽?”
她無奈一歎,笑道:“瞎說什麽?”
或許,是因為這個,但她怎會承認?
旋後,拓跋月尋了些話,把李雲洲應付過去,轉瞬便上了肩輿。
餘光裏,李雲洲目光灼灼,卻似帶著哀戚,她隻作不知,絕塵而去。
很快,安安便被另一樂姬指認為竊賊。
杜道生即刻遣人去搜尋。
未幾,仆役們便在安安的居處,搜到了一條在一片鑲金嵌玉的玉帶。
杜道生的臉色,陰沉得似能滴出水來,眼見便要將安安逐出府門。
安安孤立無援,胸口仿佛被壓了一塊巨石,窒息感如影隨形。
過了許久,她緩緩抬起頭,雙眸中閃爍著一抹決絕之色:“大公子,此事必有奸人構陷於奴,可奴縱有千嘴百舌,也難以辯白。奴……奴知悉一件與拓跋皇室相關之事,願能借此重獲主君的信任,得一處安身立命之所。”
此言甫出,四座皆驚,然而杜道生心中對安安本就存有偏見,聞言隻道是她在故弄玄虛。
恰在此時,杜超步入廳堂。
見安安麵色凝重,不似作偽,杜超便把她喚到坊中一處茶肆密談。
因著數日前的傾談,拓跋殷也心無芥蒂,任由杜超帶安安出府。
豈料,當杜超與安安步出茶肆之時,便遇到一個武藝高強的刺客。杜超本乃文人出身,而安安更是柔弱女子,麵對這等高手,自是無甚抵抗之力。
所幸,杜道生及時趕到。眼見阿父已然離世,而安安奄奄一息,渾身浴血,杜道生遂將一枚救心丸,強行喂入安安口中。
憑他從安安嘴裏掏出的話,杜道生在全城展開搜捕,隔日就擒住了那個刺客。
這人,竟是杜超的部下陳孝康。
聞悉母舅杜超竟為帳下所害,拓跋燾心痛如絞,悲憤難抑,即刻追贈其諡號為“威”,以彰其生前勇猛與威儀。
詔書亦快馬加鞭送達:長子杜道生,賜爵城陽侯,次子杜鳳皇,襲爵陽平王,三子杜道俊,賜爵發幹侯。杜超唯一的從弟杜遺,便被授為侍中、安南將軍、開府、相州刺史。
至於凶手陳孝康,在被捕之時已畏罪自決,拓跋燾雖怒其已死,猶命人鞭屍泄憤,以儆效尤。
正欲前往吊唁,拓跋燾卻又被諸多瑣務所絆。
無奈之下,他隻得命武威公主代為前往,以表對母舅杜超的哀思。
月餘之後,拓跋月回返宮中,將杜超的遺物,呈送於禦前。
拓跋燾顫抖著手,緩緩揭開盒蓋。
一瞬間,他的目光被牽引住。
那是一份杜超未及寫完的奏章,墨跡猶新,字裏行間皆是一片拳拳之心。
其上所奏之事,乃關鄴城增修的渠道。
見此奏章,拓跋燾的眼眶迅速泛紅,淚水無聲滑落。
他仰首靜思一時,顫抖的手指摩挲過那些文字,好似能碰杜超的王渾。
良久,拓跋燾啞聲道:“放在金篋裏,以後,讓它隨朕一起入陵寢。“
“至尊……”宗愛欲言又止,但不敢再往下說。
“朕無事,朕隻是……”
一語未畢,拓跋燾驀地吐出一口血來。
臉色晄白,身體亦是顫抖不止,緊跟著晃了晃,幾乎要失去平衡。
宗愛、拓跋月忙一左一右地扶住他,置於榻上。
太子拓跋晃、赫連皇後隨後便至,立在一旁驚慌不定。
倒是拓跋燾,在稍稍恢複了些力氣之後,竟衝著他們二人淡淡一笑:“朕無事,隻是累了……”
旋後,他的目光又緩緩轉向拓跋月,勉強擠出一抹苦澀的笑意。
因著這點勉強,那笑容僵在臉上顯得格外扭曲。
拓跋月的淚水,倏爾如斷線珍珠般灑落。
這位曾睥睨天下、無所不能的帝王,何時曾言過一句累?在她的記憶裏,從未有過。
他素來好鬥,與人鬥,與天鬥,樂此不疲。
往日裏,如鷹隼般銳利的眼眸,此刻卻再也無法掩飾深深疲態。短短數年間,永昌王、安樂公主、乃至母舅杜超,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他又怎能不心痛,不疲累?
正胡思亂想,太醫令李雲洲匆忙趕來。
一番望聞問切之後,李雲洲緩緩起身:“至尊龍體並無大礙,隻因傷心過度,損了肺經。”
聽至此,拓跋月緊繃的神經放鬆些許,眉頭也舒展開來,凝神看李雲洲開藥方。
他口中念著,隨行的侍禦師便老老實實地寫,而後一路小跑去永安後殿的膳房抓藥煎藥。
近年來,拓跋燾於永安後殿中膳房一隅,辟出一方藥房,內陳數種尋常草藥,以備不時之急。拓跋月見此情狀,心頭不禁泛起漣漪,思緒萬千。
待諸事妥帖安置,拓跋月特意與李雲洲一道步出永安後殿。
“太醫令,”拓跋月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至尊是何時在殿內設藥房的?可是因龍體不豫?”
李雲洲挑了挑眉,似乎不滿拓跋月對她的稱謂,一時未作聲。
拓跋月會意,遂笑道:“你都是當阿父的人了,我總不能還一口一個‘阿奴’的喚。”
聞言,李雲洲笑得狎昵:“除了阿奴、太醫令,倒也有別的稱法。”
拓跋月微微蹙眉,還未想好如何回話,李雲洲便正色道:“公主所言甚是。陛下心中憂慮繁多,日複一日,雖外表看似雄固,內裏卻已漸顯疲態。”
先前還一臉輕佻,現下卻神色凝重,坦誠相告,拓跋月都要疑心自己看錯了。
她極力甩掉方才的一絲不懌,道:“至尊信重於你,你可不要盡心為至尊調養身子。”
“你呢?”李雲洲凝視於拓跋月,“又清減了,臉上愈發掛不住肉了。”
他頓了頓,又道:“回想起,在姑臧王宮的那兩年,公主雖心裏焦灼,但麵上有笑,頰上有肉,也不至於瘦骨嶙峋。現下,這是怎麽了?吃穿住用,哪樣不比在姑臧好?”
“不要提那兩年了……”拓跋月冷著臉。
“為何?”
“不堪回首。”
“哦?”李雲洲眉關緊鎖,“就沒有一件事值得你回味?”
拓跋月忖了忖,輕輕搖頭:“也許有吧,不過是強顏歡笑罷了。”
她差點死。固然有一些歡喜之事,但委實不值一提。
見狀,李雲洲似被燙了腳一般,立馬在原地蹦了一下。
拓跋月未解其意,奇道:“你怎麽了?”
“公主不覺得歡喜,是因為那人不在你身邊麽?”
她無奈一歎,笑道:“瞎說什麽?”
或許,是因為這個,但她怎會承認?
旋後,拓跋月尋了些話,把李雲洲應付過去,轉瞬便上了肩輿。
餘光裏,李雲洲目光灼灼,卻似帶著哀戚,她隻作不知,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