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艙b-3的警報聲像根細針,紮得林峰後頸發緊。


    他跟著艾麗婭跑過走廊時,實驗服下擺掃過牆角的折疊床——那是後勤組昨晚剛裝的,現在還帶著新塑料的氣味。


    “濕度傳感器故障。”艾麗婭俯身查看培養艙控製台,觸須在頸後輕輕顫動。


    她的指尖劃過矽基界麵,淡藍色的光映得睫毛泛著銀邊,“不是植物的問題,是離星設備和地球儀器的兼容誤差。”


    林峰鬆了口氣,卻又被另一個細節攫住注意力。


    他湊近觀察艙內那株半透明植物,葉片邊緣的銀光比昨夜更明顯了些。“艾麗婭,”他指著葉尖,“你看生長速率——”


    “0.3%的加速。”她的複眼快速收縮成細線,這是離星人專注時的特征,“矽基基因的活性比預期高。”她轉身時發梢的銀粉簌簌落在實驗台上,“但這也意味著,當它們暴露在宇宙輻射或極端溫度下時,可能出現不可控的變異。”


    實驗室的擴音器突然響起張博士的聲音:“林教授,十七號運輸船的貨艙溫度參數傳過來了!


    最低-180c,最高85c——這比我們之前模擬的環境嚴苛兩倍!“


    林峰的手指在實驗日誌上重重敲了兩下。


    十七天前他們還在為植物能否在普通太空艙存活發愁,現在運輸組傳來的參數像盆冰水,澆得他後脊發涼。“得優化基因,”他抓起桌上的全息投影儀,藍光在兩人之間投出植物基因鏈的螺旋結構,“耐熱性、耐輻射性,必須同時強化。”


    艾麗婭的觸須輕輕搭在他手背,電流的震動帶著安撫的頻率:“我需要阿明的幫助。”


    林峰頓住了。


    阿明是地球頂尖的人工智能與數據專家,但這位嚴謹的科學家向來對基因編輯持保留態度——三個月前的學術會議上,他還當眾指出過基因融合技術的潛在風險:“矽基與碳基的排異反應不是小數點後兩位的誤差,是可能摧毀整個生態鏈的炸彈。”


    “他在頂樓數據中心。”艾麗婭似乎看穿了他的猶豫,“我去。”


    數據中心的門虛掩著,阿明的白大褂搭在轉椅靠背上,鍵盤敲擊聲像密集的鼓點。


    林峰跟著艾麗婭進去時,他正盯著全息屏上跳動的數據流,鏡片後的眼睛熬得發紅。


    “阿明博士。”艾麗婭的聲音很輕,“我們需要你的計算模型。”


    阿明的手指在鍵盤上停住。


    他轉過椅子,目光掃過林峰手裏的基因圖譜,又落在艾麗婭發梢的銀粉上——那是離星人特有的生理特征,在地球的燈光下泛著冷光。“你們要改的不隻是植物基因,”他推了推眼鏡,聲音裏帶著一貫的冷靜,“是在給整個生態係統裝不定時炸彈。”


    “但運輸船的環境參數已經變了。”林峰把全息投影調到最大,“如果植物在運輸途中死亡,我們帶不走足夠的氧氣和食物。


    小行星撞擊後,地球大氣層會被掀翻70%,剩下的30%裏全是硫化物——“


    “我知道。”阿明打斷他,喉結動了動。


    數據中心的空調發出嗡鳴,吹得桌上的論文頁頁翻飛,其中一張飄到林峰腳邊,標題是《碳矽基因融合的排異概率模型》,頁邊密密麻麻的批注裏,“風險93.7%”被紅筆圈了三次。


    艾麗婭蹲下身撿起那張紙,指尖的電流讓紙張輕輕震顫:“離星有過類似案例。”她的聲音很輕,卻像敲在玻璃上的石子,“三百年前,我們用矽基藻類改造火星衛星的大氣。


    初期排異率89%,但通過動態數據模型實時調整,最終存活率達到91%。“她把紙遞還給阿明,”我們需要你的模型,不是用來否定,是用來控製風險。“


    阿明的手指摩挲著紙邊的褶皺。


    窗外的陽光斜照進來,在他鏡片上投下光斑,遮住了眼底的情緒。


    林峰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比培養艙的警報還響。


    “給我兩小時。”阿明突然起身,白大褂下擺掃過地板,“我需要調取離星的藻類改造數據,還有地球運輸船的環境模擬參數。”他抓起桌上的移動硬盤,經過艾麗婭身邊時頓了頓,“如果排異率超過50%,必須終止實驗。”


    林峰和艾麗婭對視一眼。


    艾麗婭的觸須輕輕揚起,這是離星人表示“同意”的小動作。


    基因編輯實驗室的燈通宵亮著。


    阿明的全息屏與艾麗婭的矽基終端相連,數據流在兩人之間織成淡紫色的網。


    林峰站在操作台前,鑷子夾著的基因片段在培養皿裏泛著幽藍的光——那是從離星矽基植物中提取的耐熱基因。


    “插入位置偏移0.03微米。”阿明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根據模型,這個位置的排異概率會增加2.1%。”


    林峰的手穩了穩。


    他記得阿明從前做實驗時,連移液槍的角度都要精確到0.5度,此刻這種近乎苛刻的嚴謹,倒成了最可靠的保障。


    “換成β-螺旋結構。”艾麗婭的觸須點在全息屏上,矽基基因鏈的投影立刻扭曲成她描述的形狀,“離星植物的耐熱基因依賴這種結構,能在80c下保持活性三小時。”


    淩晨三點,培養艙a-9的提示音終於變了調。


    林峰湊近觀察,那株被修改過的植物葉片舒展得更開了,半透明的葉肉裏,銀光與翡翠綠交織成細密的網。


    阿明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全息屏彈出一行數據:“耐熱性提升47%,耐輻射性提升32%,排異率4.9%。”


    “符合標準。”阿明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這是他放鬆時的習慣動作,“可以擴大培養。”


    林峰的手機在此時震動起來。


    是李將軍發來的消息:“報告送過來,我在指揮中心等。”


    指揮中心的落地窗映著晨光,李將軍的肩章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他快速翻看著林峰遞來的報告,鋼筆在“排異率4.9%”處頓了頓:“比預期好。”他合上文件夾,目光掃過三人熬紅的眼睛,“運輸組說,小行星的軌道計算又更新了——撞擊時間提前到十三天後。”


    實驗室外的走廊裏,張博士正帶著研究生們搬運新一批培養艙,他們的笑聲混著設備的嗡鳴,像漲潮的海浪。


    艾麗婭的手輕輕搭在林峰臂彎,矽基皮膚的涼意透過襯衫傳來,卻讓他想起昨夜她調試基因片段時的溫度——37.2c,和地球人的體溫分毫不差。


    “十三天。”林峰望著窗外的航天港,幾架運輸直升機正拖著白色尾跡劃過天際。


    更遠的地方,離星人的飛船像顆銀色的星,懸在雲層之上。


    艾麗婭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發梢的銀粉在風裏輕輕飛舞:“足夠嗎?”


    “足夠讓這些植物在新家園生根。”林峰握緊她的手,感覺到那細微的電流震動裏,藏著和昨夜一樣的溫暖,“也足夠讓我們,在宇宙裏種出一片新的綠色。”


    實驗室的智能係統突然發出提示音:“05:45,運輸組請求連線。”


    林峰轉身時,瞥見培養艙a-7裏的植物又抽出了新葉。


    葉片邊緣的銀光更盛了,在晨光裏流轉,像撒了把細碎的星子——沒人注意到,這片葉子的生長速度,比優化後的記錄,又快了0.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際之戀:從離星到地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秀水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秀水寒並收藏星際之戀:從離星到地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