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讚助運動服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孫離開辦公室的時候,劉曉玲提醒道:“小孫,這一批的工人一定要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今後這些工人是要當實習老師的。”
小孫點點頭。
工廠建在廣明鎮,肯定要優先招收當地居民。但文化程度不能達標的話,這一次也不能招收,隻能等廠裏招收勤雜人員的時候再說了。
怕這次在當地招工人數太少會引起政府和居民不滿,劉曉玲還特意給廣明鎮政府領導打了電話提前解釋了一番。
政府對研究所的態度一直很友好,尤其是聯建小學和被援建了一個大型養豬場,還不要說每天在鎮上的消費。
研究所援建的這個大型養豬場,從平整土地到基建,人工和材料都是無償的,唯一條件就是優先供應給廣明島。
廣明水輪機廠和西北的兩個水電站建設項目都已談妥,現在正在進行地質勘測。
其中出現了一個插曲。當李連長老家的水電建設項目談成後,另外一個退伍軍人聯係的隔壁縣主動找到了研究所,希望也進行共建。
說白了,就是希望研究所也能幫他們給付修建水電站的費用。
自然,劉曉玲沒有答應。
修建水電站也不是筆小錢,三個小水電項目已經幫著一個承擔了費用,再承擔一個,讓另外一個縣怎麽想?
老李的麵子還值錢不?
十二月二十八日,劉曉玲和盧俊帶著冬兒來到了京城。
知道大哥要回京城過元旦節,盧嬌嬌兩口子也決定回京。
1974年的元旦節,盧盛隆一家終於團聚在了一起。
1月3日,劉曉玲一家先回了省城。
因為劉仁貴的探親假要留在春節才耍,邊月冰前不久才回過老家。劉曉玲和盧俊一家要作為代表回老家慰問一圈。
這時候回老家劉家壩,大堂哥和二堂哥還有曉蘭、小梅都回了渝都。
去大伯、二伯家看過老人,又請老劉書記、杜大隊、何會計、鎮上領導、公社領導、管委會、白經理等人和各個廠的負責人去向陽農機廠食堂吃了一回酒。
李玉明夫妻還在劉家壩住,這一次也一起聚了一回。參加完向陽農機廠聚餐後,兩口子到了劉曉玲家。
“李大哥,閩省那邊的日化廠還沒搞好,你還是在白馬公社堅持一段時間。”盧俊道。
白馬村這邊的日化廠終於投產了,市場的銷售情況沒得說。蠍子拉屎——獨一份,生意能不好麽。
國內這麽大的市場,閩省那邊日化廠建成後的前途如何,李玉明兩口子心中有數,不由得對盧俊兩口子更加感激。
日化廠今年的收益,盧俊讓李玉明把該給村裏的分了之後留下了普華分成的那部分。
李玉明不敢接受,畢竟這個日化廠的投資是普華公司投的。
按照港島那邊職業經理人的薪金分配慣例,李玉明不願再收多餘的一分錢。
“盧總,感謝的話都不說了。我倆就事論事,就按照這個最高的比例給我。”
看盧俊和李玉明兩人在那裏爭論,劉曉玲和陳莉君兩人都沒說話,隻是笑著。
現在陳莉君的心裏已經沒有了才來時的惶恐,盧俊這兩口子是值得信任的。看老公每日裏的辛勞,陳莉君一點沒覺得日子苦,反而感覺比在港島踏實。
因為李玉明參與了日化廠前期的建設,盧俊硬是又給李玉明算了一筆薪酬。
“李大哥,閩省那邊日化廠跟白馬村的條件差不多,也是挨著一個縣城……”
介紹了一些情況,聊了會天,李玉明兩口子跟盧俊、劉曉玲告別。
“哎呀,你說李玉明幹了些啥子?”
李玉明兩口子走了後,劉曉玲打開了陳莉君留下來的紙包,說是給冬兒的。
一個翡翠的手鐲。
李玉明兩人來到劉家壩,也沒地方購買這些東西,明顯是他倆從港島帶過來的。
“一個手鐲而已。”盧俊看了看,不知道劉曉玲為何大驚小怪。
那時候的翡翠並不值錢,看中翡翠的,大都是港島、灣灣和華僑,其他地方包括內地並不太認這個翡翠。甚至有些專家拒絕承認翡翠屬於貴重玉石,隻把翡翠列入瑪瑙石和琥珀這樣的賞玩等級。
劉曉玲對翡翠的認知還是五、六十年後的那個階段,當然覺得值錢。
“哦。”劉曉玲把手鐲收了起來。
第二天,兩人回了渝都。
邊月冰開恩,決定留下來陪老公劉仁貴幾天,把冬兒也留下了。
兩人回到廣明島,隔壁沒了人,不用擔心隔音的問題,兩人被翻紅浪,坦誠相見的次數就不由得多了一些。
春節過後,魔都那邊、省城這邊,涉及到計算機的幾個廠都要開始動工,兩個人又要勞燕雙飛,不知道好久才能見一回麵。
春節也在一月份,元旦後正常工作沒幾天,劉仁貴就請了探親假,準備回劉家壩。
回老家就要整整齊齊的,劉曉玲和盧俊趕回渝都,然後一起回了省城。
在省城匯合了曉軍,第二天一家人開車回了劉家壩。
走親的流程和往年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每家都有了空調。飯後聚在堂屋裏麵不再烤火,大家也不用怕冷了。
學習四人組中劉英、吳紅英和劉許妹這三人一個都沒有回老家。
劉仁友來家裏耍的時候,劉曉玲拿了一疊畫片給他,讓她交給卿學琴。
“這全都是些短袖、短褲?”劉仁友翻了幾張道。
“後麵有長的。”
這是劉曉玲專門找來的運動服裝抽時間畫的。
“這麽花哨?”
看完後,劉仁友給了評語讓劉曉玲無語。
“這是運動服。有運動員平常穿的也有比賽的時候穿的。”劉曉玲道。
“十一伯,明年有個亞運會,我們國家第一次參加。我的意思是公社服裝廠製作些樣品出來,去京城聯係下國家體委,看他們瞧得上不。如果沒問題,公社服裝廠就免費給運動員提供服裝,出國比賽的時候就穿這些。”
“免費?那要遭好多錢哦!”劉仁友搖搖頭,有些不願意。
服裝廠今年夏天的裙裝大賣,向陽服裝廠在服裝行業名聲大噪。然後秋裝和冬裝也開始打入了市場,確實賺了些錢。但生產量小,剛把投入的成本賺回來而已。
如今讓劉仁友這個財迷不要錢提供服裝給國家隊,心裏確實有些想不通。
“十一伯,你不要小瞧這件事。這些樣式都是申請了外觀專利的。我也跟你說不清楚,你隻說幹不幹就是?”
劉曉玲也懶得再解說了。
“怎麽不幹?就算虧本也是為國家出力不是。”劉仁友思想覺悟還挺高。
“不用你虧錢,肯定是大大的賺錢,不會比你那兩個罐頭廠少。”劉曉玲笑笑道。
“哦?”出於對劉曉玲無底限的信任,這下劉仁友是真的對這件事感興趣了。
這套畫片是劉曉玲反複觀看了幾屆亞運會、奧運會和一些單項的競標賽後畫的。包括田徑、球類、遊泳、射擊等各種項目的都有,廢了不少勁。
劉曉玲還幫著設計了向陽服裝廠的logo。
看劉仁友終於集中注意力對這件事有了興趣,劉曉玲這才把自己的設想講了一遍。
盧俊全程在一邊旁聽,聽完後對劉曉玲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些運動員就是行走的模特,能移動的衣架啊。
看著上麵的運動員常服和領獎服,都是那麽漂亮,有好幾件盧俊都想穿來試一試。
“曉玲,春節後上班我就讓卿學琴做樣品,其他的服裝一律給我停了,賺外匯的事情要優先。”
說完後,想起還要聯係國家體委,劉仁友心裏有些虛火,那得是些好大的官哦。
“那個……曉玲,去京城的時候你能不能陪我去?”
劉曉玲笑笑,道:
“十一伯,隻要我有時間,一定陪你去。”
劉仁友這下心裏有了底,幻想起全世界的運動員和喜歡運動的人都穿著向陽服裝廠的運動服,那該賺翻了吧。
等劉仁友走了,盧俊才對劉曉玲道:
“曉玲啊,我是真的服了你了。你這腦瓜子太好用了,那麽多的樣式你都想得出來……”
“哪有那麽難,有些不過是稍微變化了一點……”
劉曉玲不敢用照片,有照片就意味著有了樣品。
說著說著,劉曉玲就覺得這運動服的事如果談下來,以向陽服裝廠的設備和人員數量,到時候怕趕製不出來。
據她翻資料知道,這屆德黑蘭亞運會國內派出了近270人的隊伍,至少要準備300套服裝出來。比賽服就更多了,實在不行怕是要分一些訂單出去給其他服裝廠來生產。
這一次本就不賺錢,看的是後期訂單。
嗬嗬,不知道十一伯看見要虧這麽多會不會哭啊。
看來還是要幫著準備些縫紉機這些設備,最好是電動的。
自己有變壓器廠,小電動機的來源不成問題,再找些加工設備,建一個電動縫紉機廠如何?
剛想到這就想起給盧俊的承諾,這都已經瞞下來了一個衛星導航項目,這個電動縫紉機廠還是讓給別人算了。
“盧俊,夏陽說是要在老家那邊搞項目脫貧,現在進行得怎麽樣了?”
“在我這借了些錢正在修路。”盧俊道。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果然不錯。
“我這裏有個想法,你看能不能讓夏陽去做?”說完,劉曉玲便把電動縫紉機廠的事給盧俊講了。
“我覺得有了這麽一個廠,產品銷路肯定沒有問題,能賺錢。夏陽的老家有了這個廠又具備了一定的機械加工能力,今後還可以做其他產品。”劉曉玲道。
對於夏陽,盧俊把他當兄弟一樣看待,更何況這兄弟媳婦還是自家老婆的校友、好友。
“你說了就算數,隻是這技術和圖紙?”盧俊問道。
“我既然這麽說了肯定我就要負責,春節後你讓他來一趟渝都拿資料。”
“大姐,小敏讓我問問你,今年招工農兵大學生的話,她還是不報名嘜?”
曉軍走了過來。
“不報名。”劉曉玲也沒過多解釋。
因為白卷張某的事發生後,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出來挑事,高考又被取消了,這一下就到了1977年底才恢複正常的高考。
一家人回到省城時,蘇麗麗還在京城沒回來,兩人也沒能見上麵。
當回到渝都時,夏陽已經等著了。
“大嫂,小刀回羊城上班去了,沒能一起來。”夏陽一看到劉曉玲急忙解釋道。
劉曉玲點點頭,進了廂房。
這間廂房是劉曉玲的書房,平常上著鎖。劉曉玲的說法是裏麵有許多資料,怕冬兒進去搞亂了。看劉曉玲這樣謹慎,盧俊一般都不會進去。就算劉曉玲忙到忘了吃飯,盧俊最多也就是在門外喊一聲。
不一會劉曉玲就抱了一摞子資料出來。
“夏陽,這些是建廠的資料,這一堆是縫紉機的圖紙,這一些是生產流程和工藝和車間布置圖,這一些是需要準備的其他配套設備……”
估計夏陽看不懂,刀沐青或許還能行。就算刀沐青也看不明白,好歹刀沐青所在的羊城造船廠還有工程師可以請教。劉曉玲把資料準備得已經不能再詳細了。
“夏陽,實在弄不明白就請船廠的工程師幫忙,給點辛苦費。”盧俊對夏陽道。
“對了,上次大嫂讓我和小刀搜集的民間藥方我也帶來了。”
劉曉玲接過來一看,大約有十來張。略微翻了一下,涉及的病症不少。有治療鼻衄(夏天經常流鼻血)的,有治療結石的,還有治療耳鳴和月經不調的等等。
“花了好多錢?”劉曉玲問道。
“沒花多少錢。”夏陽道。
“那不行,以前說好了的。而且要是驗證了有效,今後製藥廠可能會生產,現在不給錢以後怎麽說?”劉曉玲故意道。
她如果不這麽說,夏陽是絕對不會要錢,當然就算製藥廠按照藥方生產了,夏陽也不會說什麽。
夏陽在渝都家裏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趕回了羊城。
春節後,廖海榮和其他老師全都散了出去,去魔都的去魔都,去省城的去省城。
那些不願出去的專家們又一頭紮進了研究所。
“曉玲,我要回一趟港島,合資廠開會。”盧俊道。
盧俊也走了。
小孫點點頭。
工廠建在廣明鎮,肯定要優先招收當地居民。但文化程度不能達標的話,這一次也不能招收,隻能等廠裏招收勤雜人員的時候再說了。
怕這次在當地招工人數太少會引起政府和居民不滿,劉曉玲還特意給廣明鎮政府領導打了電話提前解釋了一番。
政府對研究所的態度一直很友好,尤其是聯建小學和被援建了一個大型養豬場,還不要說每天在鎮上的消費。
研究所援建的這個大型養豬場,從平整土地到基建,人工和材料都是無償的,唯一條件就是優先供應給廣明島。
廣明水輪機廠和西北的兩個水電站建設項目都已談妥,現在正在進行地質勘測。
其中出現了一個插曲。當李連長老家的水電建設項目談成後,另外一個退伍軍人聯係的隔壁縣主動找到了研究所,希望也進行共建。
說白了,就是希望研究所也能幫他們給付修建水電站的費用。
自然,劉曉玲沒有答應。
修建水電站也不是筆小錢,三個小水電項目已經幫著一個承擔了費用,再承擔一個,讓另外一個縣怎麽想?
老李的麵子還值錢不?
十二月二十八日,劉曉玲和盧俊帶著冬兒來到了京城。
知道大哥要回京城過元旦節,盧嬌嬌兩口子也決定回京。
1974年的元旦節,盧盛隆一家終於團聚在了一起。
1月3日,劉曉玲一家先回了省城。
因為劉仁貴的探親假要留在春節才耍,邊月冰前不久才回過老家。劉曉玲和盧俊一家要作為代表回老家慰問一圈。
這時候回老家劉家壩,大堂哥和二堂哥還有曉蘭、小梅都回了渝都。
去大伯、二伯家看過老人,又請老劉書記、杜大隊、何會計、鎮上領導、公社領導、管委會、白經理等人和各個廠的負責人去向陽農機廠食堂吃了一回酒。
李玉明夫妻還在劉家壩住,這一次也一起聚了一回。參加完向陽農機廠聚餐後,兩口子到了劉曉玲家。
“李大哥,閩省那邊的日化廠還沒搞好,你還是在白馬公社堅持一段時間。”盧俊道。
白馬村這邊的日化廠終於投產了,市場的銷售情況沒得說。蠍子拉屎——獨一份,生意能不好麽。
國內這麽大的市場,閩省那邊日化廠建成後的前途如何,李玉明兩口子心中有數,不由得對盧俊兩口子更加感激。
日化廠今年的收益,盧俊讓李玉明把該給村裏的分了之後留下了普華分成的那部分。
李玉明不敢接受,畢竟這個日化廠的投資是普華公司投的。
按照港島那邊職業經理人的薪金分配慣例,李玉明不願再收多餘的一分錢。
“盧總,感謝的話都不說了。我倆就事論事,就按照這個最高的比例給我。”
看盧俊和李玉明兩人在那裏爭論,劉曉玲和陳莉君兩人都沒說話,隻是笑著。
現在陳莉君的心裏已經沒有了才來時的惶恐,盧俊這兩口子是值得信任的。看老公每日裏的辛勞,陳莉君一點沒覺得日子苦,反而感覺比在港島踏實。
因為李玉明參與了日化廠前期的建設,盧俊硬是又給李玉明算了一筆薪酬。
“李大哥,閩省那邊日化廠跟白馬村的條件差不多,也是挨著一個縣城……”
介紹了一些情況,聊了會天,李玉明兩口子跟盧俊、劉曉玲告別。
“哎呀,你說李玉明幹了些啥子?”
李玉明兩口子走了後,劉曉玲打開了陳莉君留下來的紙包,說是給冬兒的。
一個翡翠的手鐲。
李玉明兩人來到劉家壩,也沒地方購買這些東西,明顯是他倆從港島帶過來的。
“一個手鐲而已。”盧俊看了看,不知道劉曉玲為何大驚小怪。
那時候的翡翠並不值錢,看中翡翠的,大都是港島、灣灣和華僑,其他地方包括內地並不太認這個翡翠。甚至有些專家拒絕承認翡翠屬於貴重玉石,隻把翡翠列入瑪瑙石和琥珀這樣的賞玩等級。
劉曉玲對翡翠的認知還是五、六十年後的那個階段,當然覺得值錢。
“哦。”劉曉玲把手鐲收了起來。
第二天,兩人回了渝都。
邊月冰開恩,決定留下來陪老公劉仁貴幾天,把冬兒也留下了。
兩人回到廣明島,隔壁沒了人,不用擔心隔音的問題,兩人被翻紅浪,坦誠相見的次數就不由得多了一些。
春節過後,魔都那邊、省城這邊,涉及到計算機的幾個廠都要開始動工,兩個人又要勞燕雙飛,不知道好久才能見一回麵。
春節也在一月份,元旦後正常工作沒幾天,劉仁貴就請了探親假,準備回劉家壩。
回老家就要整整齊齊的,劉曉玲和盧俊趕回渝都,然後一起回了省城。
在省城匯合了曉軍,第二天一家人開車回了劉家壩。
走親的流程和往年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每家都有了空調。飯後聚在堂屋裏麵不再烤火,大家也不用怕冷了。
學習四人組中劉英、吳紅英和劉許妹這三人一個都沒有回老家。
劉仁友來家裏耍的時候,劉曉玲拿了一疊畫片給他,讓她交給卿學琴。
“這全都是些短袖、短褲?”劉仁友翻了幾張道。
“後麵有長的。”
這是劉曉玲專門找來的運動服裝抽時間畫的。
“這麽花哨?”
看完後,劉仁友給了評語讓劉曉玲無語。
“這是運動服。有運動員平常穿的也有比賽的時候穿的。”劉曉玲道。
“十一伯,明年有個亞運會,我們國家第一次參加。我的意思是公社服裝廠製作些樣品出來,去京城聯係下國家體委,看他們瞧得上不。如果沒問題,公社服裝廠就免費給運動員提供服裝,出國比賽的時候就穿這些。”
“免費?那要遭好多錢哦!”劉仁友搖搖頭,有些不願意。
服裝廠今年夏天的裙裝大賣,向陽服裝廠在服裝行業名聲大噪。然後秋裝和冬裝也開始打入了市場,確實賺了些錢。但生產量小,剛把投入的成本賺回來而已。
如今讓劉仁友這個財迷不要錢提供服裝給國家隊,心裏確實有些想不通。
“十一伯,你不要小瞧這件事。這些樣式都是申請了外觀專利的。我也跟你說不清楚,你隻說幹不幹就是?”
劉曉玲也懶得再解說了。
“怎麽不幹?就算虧本也是為國家出力不是。”劉仁友思想覺悟還挺高。
“不用你虧錢,肯定是大大的賺錢,不會比你那兩個罐頭廠少。”劉曉玲笑笑道。
“哦?”出於對劉曉玲無底限的信任,這下劉仁友是真的對這件事感興趣了。
這套畫片是劉曉玲反複觀看了幾屆亞運會、奧運會和一些單項的競標賽後畫的。包括田徑、球類、遊泳、射擊等各種項目的都有,廢了不少勁。
劉曉玲還幫著設計了向陽服裝廠的logo。
看劉仁友終於集中注意力對這件事有了興趣,劉曉玲這才把自己的設想講了一遍。
盧俊全程在一邊旁聽,聽完後對劉曉玲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些運動員就是行走的模特,能移動的衣架啊。
看著上麵的運動員常服和領獎服,都是那麽漂亮,有好幾件盧俊都想穿來試一試。
“曉玲,春節後上班我就讓卿學琴做樣品,其他的服裝一律給我停了,賺外匯的事情要優先。”
說完後,想起還要聯係國家體委,劉仁友心裏有些虛火,那得是些好大的官哦。
“那個……曉玲,去京城的時候你能不能陪我去?”
劉曉玲笑笑,道:
“十一伯,隻要我有時間,一定陪你去。”
劉仁友這下心裏有了底,幻想起全世界的運動員和喜歡運動的人都穿著向陽服裝廠的運動服,那該賺翻了吧。
等劉仁友走了,盧俊才對劉曉玲道:
“曉玲啊,我是真的服了你了。你這腦瓜子太好用了,那麽多的樣式你都想得出來……”
“哪有那麽難,有些不過是稍微變化了一點……”
劉曉玲不敢用照片,有照片就意味著有了樣品。
說著說著,劉曉玲就覺得這運動服的事如果談下來,以向陽服裝廠的設備和人員數量,到時候怕趕製不出來。
據她翻資料知道,這屆德黑蘭亞運會國內派出了近270人的隊伍,至少要準備300套服裝出來。比賽服就更多了,實在不行怕是要分一些訂單出去給其他服裝廠來生產。
這一次本就不賺錢,看的是後期訂單。
嗬嗬,不知道十一伯看見要虧這麽多會不會哭啊。
看來還是要幫著準備些縫紉機這些設備,最好是電動的。
自己有變壓器廠,小電動機的來源不成問題,再找些加工設備,建一個電動縫紉機廠如何?
剛想到這就想起給盧俊的承諾,這都已經瞞下來了一個衛星導航項目,這個電動縫紉機廠還是讓給別人算了。
“盧俊,夏陽說是要在老家那邊搞項目脫貧,現在進行得怎麽樣了?”
“在我這借了些錢正在修路。”盧俊道。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果然不錯。
“我這裏有個想法,你看能不能讓夏陽去做?”說完,劉曉玲便把電動縫紉機廠的事給盧俊講了。
“我覺得有了這麽一個廠,產品銷路肯定沒有問題,能賺錢。夏陽的老家有了這個廠又具備了一定的機械加工能力,今後還可以做其他產品。”劉曉玲道。
對於夏陽,盧俊把他當兄弟一樣看待,更何況這兄弟媳婦還是自家老婆的校友、好友。
“你說了就算數,隻是這技術和圖紙?”盧俊問道。
“我既然這麽說了肯定我就要負責,春節後你讓他來一趟渝都拿資料。”
“大姐,小敏讓我問問你,今年招工農兵大學生的話,她還是不報名嘜?”
曉軍走了過來。
“不報名。”劉曉玲也沒過多解釋。
因為白卷張某的事發生後,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出來挑事,高考又被取消了,這一下就到了1977年底才恢複正常的高考。
一家人回到省城時,蘇麗麗還在京城沒回來,兩人也沒能見上麵。
當回到渝都時,夏陽已經等著了。
“大嫂,小刀回羊城上班去了,沒能一起來。”夏陽一看到劉曉玲急忙解釋道。
劉曉玲點點頭,進了廂房。
這間廂房是劉曉玲的書房,平常上著鎖。劉曉玲的說法是裏麵有許多資料,怕冬兒進去搞亂了。看劉曉玲這樣謹慎,盧俊一般都不會進去。就算劉曉玲忙到忘了吃飯,盧俊最多也就是在門外喊一聲。
不一會劉曉玲就抱了一摞子資料出來。
“夏陽,這些是建廠的資料,這一堆是縫紉機的圖紙,這一些是生產流程和工藝和車間布置圖,這一些是需要準備的其他配套設備……”
估計夏陽看不懂,刀沐青或許還能行。就算刀沐青也看不明白,好歹刀沐青所在的羊城造船廠還有工程師可以請教。劉曉玲把資料準備得已經不能再詳細了。
“夏陽,實在弄不明白就請船廠的工程師幫忙,給點辛苦費。”盧俊對夏陽道。
“對了,上次大嫂讓我和小刀搜集的民間藥方我也帶來了。”
劉曉玲接過來一看,大約有十來張。略微翻了一下,涉及的病症不少。有治療鼻衄(夏天經常流鼻血)的,有治療結石的,還有治療耳鳴和月經不調的等等。
“花了好多錢?”劉曉玲問道。
“沒花多少錢。”夏陽道。
“那不行,以前說好了的。而且要是驗證了有效,今後製藥廠可能會生產,現在不給錢以後怎麽說?”劉曉玲故意道。
她如果不這麽說,夏陽是絕對不會要錢,當然就算製藥廠按照藥方生產了,夏陽也不會說什麽。
夏陽在渝都家裏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趕回了羊城。
春節後,廖海榮和其他老師全都散了出去,去魔都的去魔都,去省城的去省城。
那些不願出去的專家們又一頭紮進了研究所。
“曉玲,我要回一趟港島,合資廠開會。”盧俊道。
盧俊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