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再見老外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天剛上班,梁豔進了辦公室。
“劉所長,郵局在登記,問我們安裝程控電話不,如果要安,安好多個。”梁豔問道。
“沒得數量限製嘜?”
自家的程控電話機廠還沒有投產呢,郵局就在普及數控電話的安裝了,難道還有比自己動作更快的?
“沒得限製。不過郵局的說了,現在隻是登記。”梁豔道。
嘁!嚇劉曉玲一跳,還以為有人先建成了程控電話機廠咧。要知道電話機也要用芯片,沒聽鄺院長說有人也定製了電話機芯片。
“等我想一下,你去嘛。”
抓起電話,劉曉玲便跟朱正坤老師打電話,詢問那邊幾個廠的進展情況。
得知塑料廠和其他幾個廠進度都差不多,起碼還得三四個月才逐漸有工廠能基建完工,要想投產的話更得等。
也是,這才好久嘛,還是有點心急。
梁豔又進來了。
“有啥事嘜?”
“萬連長來了。”梁豔道。
原來萬連長就來問過,說是年底退伍的軍人有些想到研究所這裏打工,當時劉曉玲是答應了的。現在這些退伍軍人回家過了春節又來了。
“請萬連長進來。”
萬連長和劉曉玲他們都熟,進來就對劉曉玲道:
“劉所長,那幾個兵都來了,問所裏麵準備怎麽安排他們。”
“萬連長坐嘛。”
梁豔從隔壁端了一個茶杯過來,在劉曉玲這裏拿開水給萬連長泡了一杯茶。
“萬連長,一共有好多人?”
“有點多,一共是32個人。原來擔任過班長、副班長的都有6個。”
萬連長說著掏出一張紙來,上麵寫著32個人的名字。
萬連長正要把名單遞給劉曉玲,劉曉玲伸手攔了一下。
“萬連長先麻煩你一下,幫我把政治思想過硬人品好的人勾出來,我想安排這些人負責安保工作。”
梁豔遞給萬連長一支圓珠筆,萬連長趴在茶幾上就開始勾。
“劉所長,要勾幾個?”萬連長問道。
“您勾12個嘛。麻煩萬連長再把文化程度備注一下。”
這12個人要安排看監控。
“這有啥備注的?都是小學生,初中生都沒幾個。”萬連長完全沒覺得有那個區分的必要。因為就算是初中畢業的,那文化程度就跟小學畢業的沒得區別,都隻比文盲強點。
剩下這20個人隻能安排物業管理了。
萬連長也不管劉曉玲給這些退伍戰士怎麽安排,隻要接收了就行。
“劉所長,我再幫你勾一樣你看可以不?”萬連長道。
“哦?萬連長要勾啥子?”劉曉玲問道。
“我把幾個家庭比較困難的勾出來。”萬連長嗬嗬笑道。
“要得。”劉曉玲點頭。
這32個人今天全都來了,就在辦公樓下的院壩裏。
萬連長跟劉曉玲一出現在大門口,所有的人立馬排成了三列的隊形,看起來比老李原來那支部隊的戰士有氣勢得多了。
劉曉玲看了就比較滿意。
萬連長走到隊列前,開口道:“同誌們。”
下麵就是整齊的“唰”地一聲,全部都變成了立正姿勢。
“稍息。”
“今天,我就把你們交給劉所長了。希望你們在研究所裏都好好的,不要丟了部隊的臉麵。聽明白沒有?”
“聽明白了。”聲音整齊洪亮。
天天訓練的兵就是不一樣,劉曉玲看得高興。
按照萬連長勾選的,劉曉玲念了12個人的名字,讓他們出列站到了一邊。這12個人要進監控室值班。
負責巡邏的選了10個人出來,萬連長勾選的家庭比較困難的都全部選出來了。巡邏也有夜班補助,收入稍微高一些。
剩下的10人就安排進了物業,負責島上的清潔衛生和其他一些打雜的事。
工作分配完,劉曉玲又訓了話,歡迎這些退伍軍人加入到研究所,同時希望他們能保持在部隊時的優良作風,和研究所一起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劉曉玲慷慨激昂地講完話,場下的反響並不熱烈。不是看她是老板的麵子上,恐怕沒有人給她鼓掌。
人家都是來打工的零時工,跟你研究所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劉所長,您確定能同步?
“大家都去把行李搬過來吧。工作是安保和巡邏的去找李連長,是物業管理的去找小孫。”劉曉玲有些訕訕然道。
回到辦公室,梁豔卻跟著進來。
“豔子,有啥事嗎?”
“嗯……我覺得氣墊船那裏是不是可以安排一組男的?”
“是哈,我咋個沒想起呢。過幾天嘛,我看下這些人的情況多。”劉曉玲搖了搖頭,真是忘了這件事。
再一想,自己可能還決定不了哪個來當船員,上一次就是小孫向上級報告後,古主任他們親自安排的人來。
“豔子,氣墊船的新船員可能還是要跟小孫說,請他申請派一組男船員來。趙曉淑和黃香玉以後主要負責財務,盡量不出航。”劉曉玲對梁豔道。
王金玲可以繼續擔任船長,今後自己或梁豔乘船出差,至少能有兩個女性一道。
又過了幾天,盧俊從港島趕回來了。
“那邊有什麽事麽?”劉曉玲去接過行李,盧俊自己抓了毛巾就去洗臉。
“沒啥事。”
因為盧俊聯係上了內地的芯片加工單位,合資的數控機床廠使用了新的2微米芯片,一下子米國和歐洲都來采購數控機床。
但依照約定的市場範圍,合資廠使用了2微米芯片的產品不能向歐洲和米國銷售。通捷公司想采取迂回的方式供貨,又怕內地知道後引起糾紛,便通知普華公司商議此事。
所謂迂回,就是在譬如東南亞、南美或其他非歐洲米國的地區找一家商貿公司向數控機床合資廠訂貨,然後轉手賣到歐洲或米國。
“定下來沒有?”
“定下來了。主要是內地1微米芯片的數控機床還沒上市,通捷公司認為這期間能賺一筆算一筆。”盧俊笑道。
劉曉玲聽後便覺得自己把實驗工廠定位成實習工廠有點問題。
這些新型機床總得有企業生產才行,不然這市場沒法占領。
“盧俊,現在新型數控機床已經研製出了三種。我兩個又不想再建新廠了,幹脆把專利交給國家來生產,研究所每年收點專利使用費。”
盧俊笑道:“你是所長,你說了算,我不參加意見。”
“下午我跟蘇叔叔聯係一下。”
“曉玲,這種好事叔叔怎麽會不願意?你等著,我這就帶人來渝都。”
說完,蘇東來便掛了電話。
劉曉玲正想說自己到省城來,話沒說完電話被掛了。
想了想,蘇東來還沒來過廣明島,來看看耍兩天也可以。
這幾樣機床的圖紙都是齊備的,主要是簽訂個專利授權的協議。
第二天上午,蘇東來還沒到,尚書文的電話又來了。
“啥事啊這麽急?我這裏還要談合同呢。”劉曉玲一聽說讓她去京城,心裏就不太樂意,自己都還有事呢。
“我也不知道啥事,是上麵要求通知你來京城。”尚書文無奈道。
立馬給蘇東來辦公室打電話,對方說蘇主任已經出發來了渝都,現在也聯係不上。
又不急在這半天,劉曉玲決定等蘇東來到了再說。
下午,蘇東來帶了兩個人乘船來廣明島,高誌學和鍾誠嘛都是老熟人。
看時間不夠,幾個人隻是聊了一會天便一起吃晚飯。
吃過了晚飯,幾個人去了陽光房,這才開始聊專利授權的事。
“蘇主任,我這也是忙不過來了。京城通知我立馬去一趟,明天我就得出發。”劉曉玲抱歉道。
“名義上盧俊是研究所副所長,他從來沒管過研究所的事。這次算是我委托他跟工業園區的談,我的意思他都知道。商量好協議條款後照例他要跟我通過話得到我確認。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
梁豔在一邊拿了筆記本在記錄。
蘇東來剛到,劉曉玲明天就要走蘇東來也沒放在心上。
“劉所長你去忙你的,我和盧俊談是一樣的。還有梁助理參加沒有問題。”
高誌學一直在一旁上下左右打量陽光房還有裏麵的布置。這時聽蘇東來的話是結束了,便也參加到談話中來。
他曾經跟著劉曉玲去過港島普華公司,知道盧俊沒有架子,劉曉玲也是隨意的人。
鍾誠在秋交會上也見過盧俊,大家都沒有啥拘束感。聊到後來,盧俊去拿了兩瓶紅酒,幾個人就在陽光房裏小酌起來。
劉曉玲和梁豔陪了一小會就告辭。
第二天一早,劉曉玲先去辦公樓庫房把昨晚購買的縫紉機和鎖邊機放好,然後乘船去渝都再轉道京城。
去了單位見到古遠峰,古遠峰打了電話,然後說等會有人接她走。
一輛小車來接了劉曉玲。
到了目的地,劉曉玲才得知讓她來京城原因,頓時感到哭笑不得。
兩個外星人想劉曉玲哭著要見她。
“275、483,好久不見了。”劉曉玲看著兩個漂浮在眼前的意識體問到。
兩個混沌體上不是有著眼睛功能的黑點,外人都會把這兩個家夥當成一團霧氣。就這樣,劉曉玲也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劉曉玲,終於又見到你了。”
一個意念進入劉曉玲腦海之中。
“這些日子好無聊。”另一個聲音道。
兩個人進入基地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不由得想起在劉曉玲空間裏度過的日子。
得到兩個外星人的時候,所有知情人都非常興奮,好像一個未來將展現在眾人麵前。而幾番對答下來的結果讓所有人都非常失望。
兩個外星人超高的知識大家理解不了,地球的科技這兩人又不懂。
對於一些事,兩個外星人還能給點方向意見,慢慢的除了一兩個覺得需要來問一下的人,兩個外星人基本上處於無人問津的境況。
科學家有事要辦,安保人員則根本不知道他倆的存在,兩個外星人實在是無聊之極。
當前段時間終於又有人去看他倆時,他倆提出了一個要求,要見劉曉玲,那個把他們帶到這裏來的女子。
換作隨便一個基地外的人,要想見到外星人不知道有多難,但恰恰劉曉玲不僅是把他們帶到基地的人,還是具有涉密資質的人。
見到劉曉玲,不由得談起了在空間裏看到的那個熱鬧的世界。
“劉,能不能再把我們帶出去一次?求求你!”也不知是275還是483對劉曉玲道。
“我很樂意帶你們出去玩,隻是我沒有這個權限。”劉曉玲聳聳肩道。
劉曉玲心道:這兩個外星人難道就這麽沒用?
這兩個外星人確實用處不大。
社會形態跟地球人不同,其他世界是個什麽樣子也不清楚,這是他們第一次出來遊玩就出了故障,來到了不知道位於何處的地球。
再說科技,兩人是意識體,身邊的一切科技都跟地球人的需求完全不同。也有相對比較基礎的科技,但這兩隻完全不懂。
真沒什麽用!
現在不許兩人隨意外出,無非是為了不在社會造成恐慌而已,對於研究而言的作用,隻能是嗬嗬了。
劉曉玲對兩個“老外”道:“你們還是按照程序申請一下,不過得到批準的可能性不大。”
劉曉玲見這兩個外星人,上麵並沒有限製話題。相反還希望通過他們之間的聊天,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等劉曉玲告別倆“老外”出來,心中突然有些恍然,倆人莫非還處於幼兒期?
回到什刹海,劉曉玲並沒有立刻回去。倆“老外”說馬上申請,她答應了“老外”在京城等他們兩天。
這兩天,劉曉玲去見了鄺院長一次,順便也給他送去了茶葉和白酒。
正當劉曉玲收拾了行李準備回巴蜀的時候,古主任通知她再來一次單位。
出乎劉曉玲的預料,倆老外還真的獲得了批準,跟著劉曉玲離開了基地。
把倆老外收進了空間,隨後把空間可見可聽的功能放開,劉曉玲不用再管他們。
雖然外麵的世界跟他倆沒有任何關係,但能看到這麽多的人和事物,倆老外也覺得高興。
“劉,該早一點申請見你的,或許我倆早就出來了。”依舊不知道是275 還是483說的。
“嗯,再早一點恐怕還真出不來。”那時候基地對你兩個還沒死心呢,怎麽會放出來。
“劉所長,郵局在登記,問我們安裝程控電話不,如果要安,安好多個。”梁豔問道。
“沒得數量限製嘜?”
自家的程控電話機廠還沒有投產呢,郵局就在普及數控電話的安裝了,難道還有比自己動作更快的?
“沒得限製。不過郵局的說了,現在隻是登記。”梁豔道。
嘁!嚇劉曉玲一跳,還以為有人先建成了程控電話機廠咧。要知道電話機也要用芯片,沒聽鄺院長說有人也定製了電話機芯片。
“等我想一下,你去嘛。”
抓起電話,劉曉玲便跟朱正坤老師打電話,詢問那邊幾個廠的進展情況。
得知塑料廠和其他幾個廠進度都差不多,起碼還得三四個月才逐漸有工廠能基建完工,要想投產的話更得等。
也是,這才好久嘛,還是有點心急。
梁豔又進來了。
“有啥事嘜?”
“萬連長來了。”梁豔道。
原來萬連長就來問過,說是年底退伍的軍人有些想到研究所這裏打工,當時劉曉玲是答應了的。現在這些退伍軍人回家過了春節又來了。
“請萬連長進來。”
萬連長和劉曉玲他們都熟,進來就對劉曉玲道:
“劉所長,那幾個兵都來了,問所裏麵準備怎麽安排他們。”
“萬連長坐嘛。”
梁豔從隔壁端了一個茶杯過來,在劉曉玲這裏拿開水給萬連長泡了一杯茶。
“萬連長,一共有好多人?”
“有點多,一共是32個人。原來擔任過班長、副班長的都有6個。”
萬連長說著掏出一張紙來,上麵寫著32個人的名字。
萬連長正要把名單遞給劉曉玲,劉曉玲伸手攔了一下。
“萬連長先麻煩你一下,幫我把政治思想過硬人品好的人勾出來,我想安排這些人負責安保工作。”
梁豔遞給萬連長一支圓珠筆,萬連長趴在茶幾上就開始勾。
“劉所長,要勾幾個?”萬連長問道。
“您勾12個嘛。麻煩萬連長再把文化程度備注一下。”
這12個人要安排看監控。
“這有啥備注的?都是小學生,初中生都沒幾個。”萬連長完全沒覺得有那個區分的必要。因為就算是初中畢業的,那文化程度就跟小學畢業的沒得區別,都隻比文盲強點。
剩下這20個人隻能安排物業管理了。
萬連長也不管劉曉玲給這些退伍戰士怎麽安排,隻要接收了就行。
“劉所長,我再幫你勾一樣你看可以不?”萬連長道。
“哦?萬連長要勾啥子?”劉曉玲問道。
“我把幾個家庭比較困難的勾出來。”萬連長嗬嗬笑道。
“要得。”劉曉玲點頭。
這32個人今天全都來了,就在辦公樓下的院壩裏。
萬連長跟劉曉玲一出現在大門口,所有的人立馬排成了三列的隊形,看起來比老李原來那支部隊的戰士有氣勢得多了。
劉曉玲看了就比較滿意。
萬連長走到隊列前,開口道:“同誌們。”
下麵就是整齊的“唰”地一聲,全部都變成了立正姿勢。
“稍息。”
“今天,我就把你們交給劉所長了。希望你們在研究所裏都好好的,不要丟了部隊的臉麵。聽明白沒有?”
“聽明白了。”聲音整齊洪亮。
天天訓練的兵就是不一樣,劉曉玲看得高興。
按照萬連長勾選的,劉曉玲念了12個人的名字,讓他們出列站到了一邊。這12個人要進監控室值班。
負責巡邏的選了10個人出來,萬連長勾選的家庭比較困難的都全部選出來了。巡邏也有夜班補助,收入稍微高一些。
剩下的10人就安排進了物業,負責島上的清潔衛生和其他一些打雜的事。
工作分配完,劉曉玲又訓了話,歡迎這些退伍軍人加入到研究所,同時希望他們能保持在部隊時的優良作風,和研究所一起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劉曉玲慷慨激昂地講完話,場下的反響並不熱烈。不是看她是老板的麵子上,恐怕沒有人給她鼓掌。
人家都是來打工的零時工,跟你研究所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劉所長,您確定能同步?
“大家都去把行李搬過來吧。工作是安保和巡邏的去找李連長,是物業管理的去找小孫。”劉曉玲有些訕訕然道。
回到辦公室,梁豔卻跟著進來。
“豔子,有啥事嗎?”
“嗯……我覺得氣墊船那裏是不是可以安排一組男的?”
“是哈,我咋個沒想起呢。過幾天嘛,我看下這些人的情況多。”劉曉玲搖了搖頭,真是忘了這件事。
再一想,自己可能還決定不了哪個來當船員,上一次就是小孫向上級報告後,古主任他們親自安排的人來。
“豔子,氣墊船的新船員可能還是要跟小孫說,請他申請派一組男船員來。趙曉淑和黃香玉以後主要負責財務,盡量不出航。”劉曉玲對梁豔道。
王金玲可以繼續擔任船長,今後自己或梁豔乘船出差,至少能有兩個女性一道。
又過了幾天,盧俊從港島趕回來了。
“那邊有什麽事麽?”劉曉玲去接過行李,盧俊自己抓了毛巾就去洗臉。
“沒啥事。”
因為盧俊聯係上了內地的芯片加工單位,合資的數控機床廠使用了新的2微米芯片,一下子米國和歐洲都來采購數控機床。
但依照約定的市場範圍,合資廠使用了2微米芯片的產品不能向歐洲和米國銷售。通捷公司想采取迂回的方式供貨,又怕內地知道後引起糾紛,便通知普華公司商議此事。
所謂迂回,就是在譬如東南亞、南美或其他非歐洲米國的地區找一家商貿公司向數控機床合資廠訂貨,然後轉手賣到歐洲或米國。
“定下來沒有?”
“定下來了。主要是內地1微米芯片的數控機床還沒上市,通捷公司認為這期間能賺一筆算一筆。”盧俊笑道。
劉曉玲聽後便覺得自己把實驗工廠定位成實習工廠有點問題。
這些新型機床總得有企業生產才行,不然這市場沒法占領。
“盧俊,現在新型數控機床已經研製出了三種。我兩個又不想再建新廠了,幹脆把專利交給國家來生產,研究所每年收點專利使用費。”
盧俊笑道:“你是所長,你說了算,我不參加意見。”
“下午我跟蘇叔叔聯係一下。”
“曉玲,這種好事叔叔怎麽會不願意?你等著,我這就帶人來渝都。”
說完,蘇東來便掛了電話。
劉曉玲正想說自己到省城來,話沒說完電話被掛了。
想了想,蘇東來還沒來過廣明島,來看看耍兩天也可以。
這幾樣機床的圖紙都是齊備的,主要是簽訂個專利授權的協議。
第二天上午,蘇東來還沒到,尚書文的電話又來了。
“啥事啊這麽急?我這裏還要談合同呢。”劉曉玲一聽說讓她去京城,心裏就不太樂意,自己都還有事呢。
“我也不知道啥事,是上麵要求通知你來京城。”尚書文無奈道。
立馬給蘇東來辦公室打電話,對方說蘇主任已經出發來了渝都,現在也聯係不上。
又不急在這半天,劉曉玲決定等蘇東來到了再說。
下午,蘇東來帶了兩個人乘船來廣明島,高誌學和鍾誠嘛都是老熟人。
看時間不夠,幾個人隻是聊了一會天便一起吃晚飯。
吃過了晚飯,幾個人去了陽光房,這才開始聊專利授權的事。
“蘇主任,我這也是忙不過來了。京城通知我立馬去一趟,明天我就得出發。”劉曉玲抱歉道。
“名義上盧俊是研究所副所長,他從來沒管過研究所的事。這次算是我委托他跟工業園區的談,我的意思他都知道。商量好協議條款後照例他要跟我通過話得到我確認。大概就是這麽個意思。”
梁豔在一邊拿了筆記本在記錄。
蘇東來剛到,劉曉玲明天就要走蘇東來也沒放在心上。
“劉所長你去忙你的,我和盧俊談是一樣的。還有梁助理參加沒有問題。”
高誌學一直在一旁上下左右打量陽光房還有裏麵的布置。這時聽蘇東來的話是結束了,便也參加到談話中來。
他曾經跟著劉曉玲去過港島普華公司,知道盧俊沒有架子,劉曉玲也是隨意的人。
鍾誠在秋交會上也見過盧俊,大家都沒有啥拘束感。聊到後來,盧俊去拿了兩瓶紅酒,幾個人就在陽光房裏小酌起來。
劉曉玲和梁豔陪了一小會就告辭。
第二天一早,劉曉玲先去辦公樓庫房把昨晚購買的縫紉機和鎖邊機放好,然後乘船去渝都再轉道京城。
去了單位見到古遠峰,古遠峰打了電話,然後說等會有人接她走。
一輛小車來接了劉曉玲。
到了目的地,劉曉玲才得知讓她來京城原因,頓時感到哭笑不得。
兩個外星人想劉曉玲哭著要見她。
“275、483,好久不見了。”劉曉玲看著兩個漂浮在眼前的意識體問到。
兩個混沌體上不是有著眼睛功能的黑點,外人都會把這兩個家夥當成一團霧氣。就這樣,劉曉玲也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劉曉玲,終於又見到你了。”
一個意念進入劉曉玲腦海之中。
“這些日子好無聊。”另一個聲音道。
兩個人進入基地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不由得想起在劉曉玲空間裏度過的日子。
得到兩個外星人的時候,所有知情人都非常興奮,好像一個未來將展現在眾人麵前。而幾番對答下來的結果讓所有人都非常失望。
兩個外星人超高的知識大家理解不了,地球的科技這兩人又不懂。
對於一些事,兩個外星人還能給點方向意見,慢慢的除了一兩個覺得需要來問一下的人,兩個外星人基本上處於無人問津的境況。
科學家有事要辦,安保人員則根本不知道他倆的存在,兩個外星人實在是無聊之極。
當前段時間終於又有人去看他倆時,他倆提出了一個要求,要見劉曉玲,那個把他們帶到這裏來的女子。
換作隨便一個基地外的人,要想見到外星人不知道有多難,但恰恰劉曉玲不僅是把他們帶到基地的人,還是具有涉密資質的人。
見到劉曉玲,不由得談起了在空間裏看到的那個熱鬧的世界。
“劉,能不能再把我們帶出去一次?求求你!”也不知是275還是483對劉曉玲道。
“我很樂意帶你們出去玩,隻是我沒有這個權限。”劉曉玲聳聳肩道。
劉曉玲心道:這兩個外星人難道就這麽沒用?
這兩個外星人確實用處不大。
社會形態跟地球人不同,其他世界是個什麽樣子也不清楚,這是他們第一次出來遊玩就出了故障,來到了不知道位於何處的地球。
再說科技,兩人是意識體,身邊的一切科技都跟地球人的需求完全不同。也有相對比較基礎的科技,但這兩隻完全不懂。
真沒什麽用!
現在不許兩人隨意外出,無非是為了不在社會造成恐慌而已,對於研究而言的作用,隻能是嗬嗬了。
劉曉玲對兩個“老外”道:“你們還是按照程序申請一下,不過得到批準的可能性不大。”
劉曉玲見這兩個外星人,上麵並沒有限製話題。相反還希望通過他們之間的聊天,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等劉曉玲告別倆“老外”出來,心中突然有些恍然,倆人莫非還處於幼兒期?
回到什刹海,劉曉玲並沒有立刻回去。倆“老外”說馬上申請,她答應了“老外”在京城等他們兩天。
這兩天,劉曉玲去見了鄺院長一次,順便也給他送去了茶葉和白酒。
正當劉曉玲收拾了行李準備回巴蜀的時候,古主任通知她再來一次單位。
出乎劉曉玲的預料,倆老外還真的獲得了批準,跟著劉曉玲離開了基地。
把倆老外收進了空間,隨後把空間可見可聽的功能放開,劉曉玲不用再管他們。
雖然外麵的世界跟他倆沒有任何關係,但能看到這麽多的人和事物,倆老外也覺得高興。
“劉,該早一點申請見你的,或許我倆早就出來了。”依舊不知道是275 還是483說的。
“嗯,再早一點恐怕還真出不來。”那時候基地對你兩個還沒死心呢,怎麽會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