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帶了點土特產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廣明島的沿途把船速降了下來,稍微大一些的城市幾個人都要下去遊玩一趟。
在南京和武漢,她們甚至各住了一天。
氣墊船上有冰箱,但容量有限。就這樣幾個人也買了不少小吃一路吃回來。
爽!太特麽爽了!
“曉玲,我來給你開船好不好?”周化英對劉曉玲懇求道。
“嗬嗬。”劉曉玲道。
“回去就辦辭職手續,劉家壩學校還等著你去上任呢。”劉曉玲對周華英道。
說實話,看著周化英這不成熟的樣子,把一個學校交給她的決定靠不靠譜哦。
幸虧劉鎮長給自己推薦了一位退休的鎮中學校長當教務處主任,要不這學校夠得自己擔心了。
周化英,周化英的心裏也沒譜,想著自己就要負責管理一所從小學到初中(暫時沒學生)的學校內心正慌得一批。
航行結束,氣墊船先在廣明廠碼頭停靠。王金玲開電瓶車把周化英送回家屬區。主要是沿途買了太多的東西,靠周化英自己是拿不回去的。
這一次又挖了一個人走,劉曉玲實在不想在廠裏麵露麵。
回到廣明島,小孫也跑來碼頭接王金玲。
“小孫,你來得正好,等會把這車橘子送到招待所食堂和部隊食堂。一人一個不夠,劃開了放盤子裏。”
劉曉玲幾人在忠縣遊覽了石寶寨和張飛廟。忠縣出橘子,於是又順便在當地購買了一些橘子。
劉曉玲搭電瓶車回了辦公樓。
提了一包橘子給梁豔,讓她分幾個給王同勝。問了問沒有什麽事,劉曉玲便開車回渝都。
這一次回家途中,劉曉玲在二塘小學的門口停了一下,放了兩麻袋的橘子讓老馬轉交喻校長和何副校長。當然,老馬也有一小包。
“老馬,我出差好幾天了才回來,就不進去見他們了。”
“小劉老師,我曉得告訴他們的。你慢走。”老馬笑嗬嗬的道。
回到家中,冬兒不高興扭著頭不理劉曉玲。上次就走了這麽久不帶自己,這一次又是這麽久不帶自己。
邊月冰在一邊笑眯眯看他們兩娘母慪氣,心裏說不出解氣。這一個月就沒在家待上幾天。
“老媽。廣明島上也裝了空調,幹脆去島上住嘛。我這段時間也要經常去那邊。”
想起大女子每天都要跑個來回,邊月冰也有些心疼劉曉玲了。
“行嘛,晚上我收拾一下。”
“巧鳳姐,我媽和冬兒準備去我上班的地方住段時間。明天你就不用來了。如果我們回來了就聯係你媽媽。”
李巧鳳拿著劉曉玲遞給她的錢點點頭。她也知道了這家人的性格,她就算推辭也推不掉。
晚上吃飯的時候,得知老婆又要帶著外孫去廣明島住,劉仁貴的心情就不太好了。他是真想去島上常住,那環境確實太舒服了。
“老漢,禮拜天你過來就是了。天氣熱了,你最好還是坐船來,客車上麵又熱又還擠得很。”
還是女兒好,細心體貼。
邊月冰白他一眼,嘴角一撇道:“還不是想喝酒。”
“哪裏是想喝酒呢?我明明是舍不得冬兒啊。”說完伸手去摸冬兒的腦袋。
冬兒聽外公說舍不得自己,看外公手伸過來,不由得把頭靠過去讓外公摸。
“冬兒啊,這次去可以坐船了喲。”劉曉玲見了心裏羨慕,也趕緊和冬兒拉攏感情。
“坐輪船啊。噢!噢!噢!”冬兒高興得跳起來拍手歡呼。
“安全不?”邊月冰看一眼劉曉玲問道,其實她也想坐船。
“安全得很!”把冬兒鎖在後麵客艙,讓他隔著玻璃窗看外麵風景。空調開起,那是又涼快又安全。
話說到這裏,邊月冰也期待著明天去廣明島了。
第二天,趁著早上涼快,一大早劉曉玲就抱著冬兒上了轎車。
當劉曉玲帶著老媽和兒子趕到廣明島上時才8點來鍾,食堂要9點才關門正好還可以吃早飯。
半道的時候冬兒被顛醒了,一路上趴著車窗看外麵的景象。當開過一個下坡看見長江之後,冬兒一下子想起了在島上的快樂時光,高興得不得了。
島上的專家們已經吃完了早餐正在島上三五成群的散步,看見了冬兒都非常的喜歡。尤其是一些專家的家屬,都是有孫子輩的人,看著冬兒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家的小淘氣。
“沒事,過段時間分了院子大家都可以把孫孫接過來了。”劉曉玲笑道。
劉曉玲三人來到招待所食堂吃飯,周圍圍了好幾個老人,就為了等會兒帶冬兒去玩。
島上的研究還沒開始,但前麵王博給他們開了電腦培訓班,有幾個人現在沉迷其中,王博和劉光恩等人輪流給他們講述計算機語言和編程等內容。
等著帶冬兒去玩的肯定不是這幾個沉迷電腦的人,因為他們現在還沒有開始進行研究,有的是時間。
從農機廠那邊送過來的設備已經落伍了,劉曉玲吩咐說不要搬到研究所辦公室去,現在都堆在庫房。劉曉玲當時采購的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實驗設備,現在肯定要準備一些最為先進的。
吃過了早飯,冬兒被幾個老頭帶走。邊月冰原本不想跟這些人接觸的,但心中不放心冬兒隻得跟在一路。
陳院長和張院長兩個對電腦的興趣非常高,現在每天依舊在跟王博他們學習,所以和劉曉玲打了招呼便去了教室。
劉曉玲進了辦公室便開始考慮下一步的工作。
王同勝確實有些本事,和何副鎮長配合得很好,村民的搬遷和基建過程都很順利,跟廣明廠派過來的基建科趙科長相處得也很好,工地上完全沒用劉曉玲操心,最多就是聽王同勝報告下進展情況。
梁豔也不錯,學著做了很多辦公室的工作,包括辦理這些專家入所的手續等。
劉曉玲沒在時,島上也是她在代理,每月的工資也是她在兼職負責。
這麽大的攤子,隻有自己和梁豔、王同勝三個確實有些忙不過來。
讓這些專家來搞行政,劉曉玲在農機廠的時候就試過,能不能管好另說,這些人都是不願意的。除此之外,劉曉玲手裏還真的沒有人了。
在南京和武漢,她們甚至各住了一天。
氣墊船上有冰箱,但容量有限。就這樣幾個人也買了不少小吃一路吃回來。
爽!太特麽爽了!
“曉玲,我來給你開船好不好?”周化英對劉曉玲懇求道。
“嗬嗬。”劉曉玲道。
“回去就辦辭職手續,劉家壩學校還等著你去上任呢。”劉曉玲對周華英道。
說實話,看著周化英這不成熟的樣子,把一個學校交給她的決定靠不靠譜哦。
幸虧劉鎮長給自己推薦了一位退休的鎮中學校長當教務處主任,要不這學校夠得自己擔心了。
周化英,周化英的心裏也沒譜,想著自己就要負責管理一所從小學到初中(暫時沒學生)的學校內心正慌得一批。
航行結束,氣墊船先在廣明廠碼頭停靠。王金玲開電瓶車把周化英送回家屬區。主要是沿途買了太多的東西,靠周化英自己是拿不回去的。
這一次又挖了一個人走,劉曉玲實在不想在廠裏麵露麵。
回到廣明島,小孫也跑來碼頭接王金玲。
“小孫,你來得正好,等會把這車橘子送到招待所食堂和部隊食堂。一人一個不夠,劃開了放盤子裏。”
劉曉玲幾人在忠縣遊覽了石寶寨和張飛廟。忠縣出橘子,於是又順便在當地購買了一些橘子。
劉曉玲搭電瓶車回了辦公樓。
提了一包橘子給梁豔,讓她分幾個給王同勝。問了問沒有什麽事,劉曉玲便開車回渝都。
這一次回家途中,劉曉玲在二塘小學的門口停了一下,放了兩麻袋的橘子讓老馬轉交喻校長和何副校長。當然,老馬也有一小包。
“老馬,我出差好幾天了才回來,就不進去見他們了。”
“小劉老師,我曉得告訴他們的。你慢走。”老馬笑嗬嗬的道。
回到家中,冬兒不高興扭著頭不理劉曉玲。上次就走了這麽久不帶自己,這一次又是這麽久不帶自己。
邊月冰在一邊笑眯眯看他們兩娘母慪氣,心裏說不出解氣。這一個月就沒在家待上幾天。
“老媽。廣明島上也裝了空調,幹脆去島上住嘛。我這段時間也要經常去那邊。”
想起大女子每天都要跑個來回,邊月冰也有些心疼劉曉玲了。
“行嘛,晚上我收拾一下。”
“巧鳳姐,我媽和冬兒準備去我上班的地方住段時間。明天你就不用來了。如果我們回來了就聯係你媽媽。”
李巧鳳拿著劉曉玲遞給她的錢點點頭。她也知道了這家人的性格,她就算推辭也推不掉。
晚上吃飯的時候,得知老婆又要帶著外孫去廣明島住,劉仁貴的心情就不太好了。他是真想去島上常住,那環境確實太舒服了。
“老漢,禮拜天你過來就是了。天氣熱了,你最好還是坐船來,客車上麵又熱又還擠得很。”
還是女兒好,細心體貼。
邊月冰白他一眼,嘴角一撇道:“還不是想喝酒。”
“哪裏是想喝酒呢?我明明是舍不得冬兒啊。”說完伸手去摸冬兒的腦袋。
冬兒聽外公說舍不得自己,看外公手伸過來,不由得把頭靠過去讓外公摸。
“冬兒啊,這次去可以坐船了喲。”劉曉玲見了心裏羨慕,也趕緊和冬兒拉攏感情。
“坐輪船啊。噢!噢!噢!”冬兒高興得跳起來拍手歡呼。
“安全不?”邊月冰看一眼劉曉玲問道,其實她也想坐船。
“安全得很!”把冬兒鎖在後麵客艙,讓他隔著玻璃窗看外麵風景。空調開起,那是又涼快又安全。
話說到這裏,邊月冰也期待著明天去廣明島了。
第二天,趁著早上涼快,一大早劉曉玲就抱著冬兒上了轎車。
當劉曉玲帶著老媽和兒子趕到廣明島上時才8點來鍾,食堂要9點才關門正好還可以吃早飯。
半道的時候冬兒被顛醒了,一路上趴著車窗看外麵的景象。當開過一個下坡看見長江之後,冬兒一下子想起了在島上的快樂時光,高興得不得了。
島上的專家們已經吃完了早餐正在島上三五成群的散步,看見了冬兒都非常的喜歡。尤其是一些專家的家屬,都是有孫子輩的人,看著冬兒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家的小淘氣。
“沒事,過段時間分了院子大家都可以把孫孫接過來了。”劉曉玲笑道。
劉曉玲三人來到招待所食堂吃飯,周圍圍了好幾個老人,就為了等會兒帶冬兒去玩。
島上的研究還沒開始,但前麵王博給他們開了電腦培訓班,有幾個人現在沉迷其中,王博和劉光恩等人輪流給他們講述計算機語言和編程等內容。
等著帶冬兒去玩的肯定不是這幾個沉迷電腦的人,因為他們現在還沒有開始進行研究,有的是時間。
從農機廠那邊送過來的設備已經落伍了,劉曉玲吩咐說不要搬到研究所辦公室去,現在都堆在庫房。劉曉玲當時采購的都是八、九十年代的實驗設備,現在肯定要準備一些最為先進的。
吃過了早飯,冬兒被幾個老頭帶走。邊月冰原本不想跟這些人接觸的,但心中不放心冬兒隻得跟在一路。
陳院長和張院長兩個對電腦的興趣非常高,現在每天依舊在跟王博他們學習,所以和劉曉玲打了招呼便去了教室。
劉曉玲進了辦公室便開始考慮下一步的工作。
王同勝確實有些本事,和何副鎮長配合得很好,村民的搬遷和基建過程都很順利,跟廣明廠派過來的基建科趙科長相處得也很好,工地上完全沒用劉曉玲操心,最多就是聽王同勝報告下進展情況。
梁豔也不錯,學著做了很多辦公室的工作,包括辦理這些專家入所的手續等。
劉曉玲沒在時,島上也是她在代理,每月的工資也是她在兼職負責。
這麽大的攤子,隻有自己和梁豔、王同勝三個確實有些忙不過來。
讓這些專家來搞行政,劉曉玲在農機廠的時候就試過,能不能管好另說,這些人都是不願意的。除此之外,劉曉玲手裏還真的沒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