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畫完草圖又開始考慮空調的事。


    首先,陳院長這些專家的家裏必須要考慮。現在的空調因為自己的摻和,提早進入了櫃機時代,但櫃機價格高昂,所以在市場上窗機的銷售還是占了大頭。


    每家考慮客廳一個櫃機,兩個臥室各裝一台窗機。十幾個專家就是十幾個家庭,需要的數量不少。


    辦公室一步到位裝櫃機,還有食堂、招待所房間等需要裝空調,還有駐軍那邊也得考慮。至少幾個領導房間、會議室和崗亭等幾處要裝。


    如果沒有空調,在巴蜀的夏天在崗亭站崗是一件非常惱火的事。


    劉曉玲拿著筆在紙上算來算去,總怕算掉了房間或人。一直到了中午吃飯都還沒有最後確定下來數量。


    梁豔過來叫她去吃飯,劉曉玲又想到辦公樓是不是直接安裝中央空調,一路上都神魂不定。


    雖然重活一回,但隻增加了閱曆和情商並沒有增加智商,做起這些事來劉曉玲還是很頭痛的。


    梁豔看劉曉玲的樣子就知道她在想事情,一路上也沒跟她說話,怕把劉曉玲的思路打斷了。


    劉曉玲哪有思路,隻是在患得患失罷了。


    今後安裝中央空調,所有辦公室的櫃機都要淘汰,成本肯定比淘汰窗機要高。


    直到來到了招待所食堂,劉曉玲才定下來都采用分體式空調。就算淘汰下來了,還可以移機嘛,總不會扔了。


    才想通這點還沒來得及高興,又想起買這麽多空調,是不是該考慮下家裏麵的親戚?


    “劉廠長。”張院長拿著上午劉曉玲畫的電瓶車電路草圖過來。


    “啊,張老師,電路圖有問題沒有?”


    “呃……沒什麽大的問題,就是電瓶車要不要加倒車限速器?”張院長問道。


    為了安全,電瓶車一般都安裝有倒車限速器,而劉曉玲繪製的電路圖上並沒有,所以張院長有這一問。


    “我忘了,您把它加上吧。”劉曉玲對張院長道。


    “行,我來畫圖。劉廠長,如果你對電瓶車外觀有要求,就畫個外觀示意圖給我,電瓶和輪胎的尺寸我自己去量。”張院長還是很貼心的。


    “要得,讓梁助理帶你去量。”


    這次畫電路圖沒有翻資料,結果還真把倒車限速器給忘了。


    上午劉曉玲就已經把外觀示意圖畫出來了的,下午便讓梁豔給張院長送了過去。


    閩省這邊,袁書記果然又出幺蛾子了。


    他慫恿趙小隊長給施工找麻煩,但趙小隊長沒有理他。


    笑話!人家的推土機還在幫自己小隊平整小山丘喃,是真的在幫自己小隊,算得上小隊的恩人。趙小隊長幾十歲的人了還做不出來這樣忘恩負義翻臉不認人的事。


    袁書記看趙小隊長被港商收買了,便私下找了鎮上水站和供電所,找各種理由時不時斷水斷電。


    經過趙小隊長的提醒,盧俊也知道這些都是公社袁書記在使壞,他也不去找水站和供電所,隻是讓人把停水停電的時間都記錄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後跟葉省長的魏秘書打了電話。


    魏秘書在巴蜀就跟著葉省長,葉省長來閩省任職都能把他帶過來,自然有原因。


    魏秘書得知消息後大怒,要知道平整土地原本是政府的事,人家普華公司主動提出土地由他們來平整,這是倒貼錢在幫政府做事啊。


    盧總前段時間還在給葉省長建議,把日化廠擇地另建,同時挨著日化廠再建個塑料製品廠。建業工業園區內準備再辦一個照相機廠或者幾個其它跟電子產品有關的工廠,要把建業工業園區辦成國內第一家專業的電子產業工業園區……


    你說還在搞基建呢就把盧總得罪了,今後這些工廠還想不想建了?


    沒多久,市裏麵下來了一個工作組。


    工作組的工作方式簡單粗暴,拿著盧俊他們記錄的停水停電時刻表直接去了鎮上的水站和供電所。


    “全鎮上下都沒有停水也沒有故障記錄,為什麽專供工地的水就停了?”水站的負責人猝不及防,完全沒準備。


    供電所的負責人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工作組隻待了一個禮拜就走了。水站的正副站長被免了職,供電所的正副所長同樣被免職。


    工作組臨走時把縣政府和鎮政府的主要領導召集開了個短會,要求兩級政府一定要配合好電子遊戲機廠的相關工作。不說創造,起碼得維護好一個正常的投資環境,省裏還希望這個園區能繼續招商引資呢。


    市裏的工作組走了,並沒有對公社袁書記進行處理,他的級別太低,還不配工作組來直接處理他。


    縣裏的領導很不高興,責成鎮政府務必要處理好這件事,務必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鎮政府召開全鎮機關和黨員大會,免去了袁書記的公社書記職務,開除了黨籍,要求大家務必引以為戒,積極配合工業園區的工作。


    盧俊和劉曉玲通電話的時候說到了此事,劉曉玲決定再去一趟閩省。


    隻不過去之前,劉曉玲還得準備些資料,特別是電子計算器和數字程控電話的所有技術還得鄺院長那裏支持才行。


    看來京城是必須要跑一趟了。


    電瓶車這些都是小事,劉曉玲告訴張院長,圖紙出來後就近去廣明水輪機廠製作。業務再小也還是拿給自家來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安頓好研究所和家裏,劉曉玲再次乘飛機來到了京城。


    前井胡同家裏滿院子的枯枝敗葉。


    劉曉玲清掃的時候想起隔壁院子還有自己的幾間小屋,當時買下來就一直沒管。那院子裏還居住有2戶人家,也沒有想辦法讓他們搬走。


    當初盧俊的媽老漢在京城買房的時候劉曉玲並沒有說隔壁就有住房這件事,是因為這個院子是給曉軍準備的。


    雖然跟公婆的關係好,兩親家處得也不錯,劉曉玲還是不想跟盧俊的父母住得太近。巴蜀有句俗話叫遠香近臭,就是指親戚相處太近容易產生矛盾,還不如隔得遠一些。


    曉軍是可以住在自家院子裏,但盧學敏自己也有娘家人,還有兄弟,有一套自己的院子還是方便許多。


    再說,劉曉玲差錢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