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在回家的路上跟鄺院長聯係過,鄺院長答應找個地方見麵。


    吃過中午飯,劉曉玲來到街上郵局又給鄺院長打電話,約地方見麵。


    現在非必要劉曉玲不會去鄺院長的工作單位跟他見麵。


    鄺院長說下午他帶單位的兩個研究員來跟她見麵,詢問她有沒有地方可以安排。


    劉曉玲決定就在前井胡同自己家裏跟鄺院長他們見麵。


    放下電話,劉曉玲回到家裏開始準備肉食和蔬菜,她要請鄺院長他們在家裏吃晚飯。


    空間裏麵的肉都是劉曉玲在市場買的,沒有冰凍過,拿出來依舊是很新鮮的樣子。


    夥食準備到一半的樣子,鄺院長帶著兩個三十來歲的男子進了院子。


    兩個男子都是中等身材,行動上對鄺院長就很尊重。一個叫周善才,另一個名字有點男女不分,叫陳良碧。


    幾人相互介紹後,劉曉玲請大家在剛打掃幹淨的院子裏坐下。


    天氣不冷不熱,關上院門自成一統,坐在樹蔭下喝茶聊天正合適。


    劉曉玲給大家泡上了省城“特花”請幾位品嚐。京城人習慣喝花茶,鄺院長三人對省城“特花”的味道讚不絕口。


    “曉玲,下次來京城幫我帶點。這味道實在不錯。”鄺院長道。


    “鄺院長,不用下次,這次我就帶了幾聽來。”劉曉玲說完就進屋拿了幾聽茶葉出來。


    茶葉是大聽裝,一人一聽。周、陳兩人都看向鄺院長,沒有主動去接。


    鄺院長沒有推辭笑嗬嗬收了,也不談錢的事。


    “曉玲,你說的兩件事我可是上了心的。特地在院裏麵找了小周和小陳來幫你。


    以前和現在,研究所得益於你的幫助很多,小周和小陳沒少用你提供的電子元件和芯片。”說到這,鄺院長還扭頭看了看周善才和陳良碧二人。


    這兩人這時才明白鄺院長為何跟劉曉玲這麽熟絡,敢情之前自己能放開手腳進行實驗都是因為眼前這位姑娘啊。不由得也少了一分疏離多了一分親近。


    劉曉玲也不得不感歎馬老滑人老精,鄺院長不動聲色間就幫自己和周、陳二人拉近了關係。


    接下來劉曉玲才說了自己的打算。


    鄺院長沉吟了一會對劉曉玲道:


    “這兩件事涉及到的專利確實是我們申請了的,但是你提出來了我們必須得授權給你。小周、小陳,這其中的緣故我會在院務會上解釋清楚清楚。”鄺院長跟劉曉玲表了態。


    “這次回去,小周和小陳要做些準備。對了,程控電話這塊你準備做哪幾個產品?這裏麵涉及的存儲、交換機、網絡器材還有程控電話機等等。電子計算機這塊不是小周和小陳的特長,我想你也不會去生產電子計算機吧。”


    “恐怕在閩省很難招收得到文化程度高的員工,暫時隻生產交換機和程控電話吧,像機箱這樣的配套廠看情況再說。我的想法是把那裏建成一個專業的電子產業園區。”


    鄺院長眼睛一亮,對劉曉玲道:“這是個好主意。等這些工人熟悉了電子產業製造,將來未必不能在園區生產硬盤和數據存儲設備。”


    “小陳,電子計算器的事就交給你了,回去抓緊時間準備資料。”


    “鄺院長,陳老師,能不能建一個電子手表廠?”


    陳良碧看了一眼鄺院長,有些為難。


    主要是電子手表使用的電池技術還不過關。


    “陳老師,電池你不用管,我來負責。”說話間,劉曉玲在平台上查了下手表電池的價格,一般氧化銀的紐扣電池批發價不超過一毛錢,還真是造不如買。


    劉曉玲找來紙筆,給陳良碧寫了個尺寸,這是手表電池裏用得最多的尺寸:直徑6.8毫米—厚度2.6毫米。


    “陳老師,就按照這個尺寸來設計。”


    接過寫有手表電池尺寸的紙,陳良碧也愣了,劉曉玲是如何得到這尺寸的?


    “今天暫時就這樣定下來,小周負責交換機和程控電話,小陳來負責電子計算器和電子手表的事,曉玲你自己負責電池的事。”


    說完,幾人又談了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譬如什麽時候要資料,兩人負責到什麽程度等等。


    最後劉曉玲提出了酬勞的問題。


    “鄺院長,您先不要拒絕。”劉曉玲見鄺院長一再拒絕便很正式地對鄺院長道。


    “以前那種模式始終拿不上台麵。”劉曉玲道。


    鄺院長也知道,以前通過庫房幫研究院購買電子元件那都是兩人私下商定的,下一次的院務會上還得解釋清楚。


    “我的想法是這一次咋們兩家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經營這幾家廠。研究院當然是以專利技術入股,普華公司以資金入股,我也會找人估算建廠費用,把費用情況告知鄺院長。


    具體分成比例還請鄺院長回去開會研究後再跟我電話聯係。幾家工廠所得利潤能夠幫助研究院增加研究經費還能給大家增加福利……”


    劉曉玲的話讓鄺院長沉默了。


    合作建廠之後所得利潤用來增加研究經費,這要比以前的偷摸行為來得光明正大。這幾個廠的市場前景就連鄺院長這樣搞純技術的人也知道是一片光明,利潤可觀。


    這時不僅是鄺院長,連周善才和陳良碧也動了心。


    是呀,這得增加多少研究經費,尤其是國家還很困難的時間,劃撥到各個研究機構的經費雖然已是盡力而為,但那是少之又少。


    “好吧。曉玲,我把你的建議帶給領導,也向領導報告之前的事,希望能合作成功。”鄺院長道。


    技術創造財富,財富支撐技術的創新,似乎這才是研究院不斷成長的正途。


    吃過劉曉玲親手做的飯菜,三個人高高興興的離開了。


    劉曉玲把門一鎖,去什刹海見公公婆婆。


    在京城住了兩天,劉曉玲上街給鄺院長打了電話,詢問研究院的上級部門是否同意。


    不是劉曉玲心急,而是鄺院長除了上門就沒法聯係她,隻能是劉曉玲打電話給鄺院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