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玲三人都還沒有逛過渝都城。現在三個都站在甲板上遠眺渝都山城的風貌。


    這裏是兩江匯合的地方,遠遠能看見雄偉的牛角沱過江(嘉陵江)大橋。


    沿著江邊台階一路朝上,兩邊民居鱗次櫛比。江邊兩岸一路過去分布著好幾個碼頭,氣墊船停靠的隻是其中一個。


    王金玲和老王相互沒有交流,各自站著氣氛有些尷尬。過了將近一個小時,文清與劉曉玲出現在了遠處的石階上。


    兩人走過跳板來到了躉船前,文清把一張蓋有公章的信箋紙遞給了老王。


    這是港監出具的一張準停文件。因為這是港監第一次辦理也沒有標準的格式,是照著劉曉玲的要求現寫的,而且加蓋了公章。


    原本還應該考慮在長航和輪渡公司分別出具文書,因為這兩家公司的躉船各是各的,但劉曉玲不想麻煩,懶得去開。


    文清見老王看完了,又拿過來雙手遞給了劉曉玲。


    劉曉玲收了回到氣墊船甲板上,對文清道:“小文,記得去吃飯哈。說我的名字就行了。”


    也不知道這一路兩人都說了些啥,總之,劉曉玲還給文清推薦了劉義信的餐館。


    “好的。到時候我跟我們領導一起去。”說完,文清伸手搭在了老王的肩膀上。


    這小夥會做人!


    劉曉玲看向老王點頭笑笑,算是認識了。


    “王領導。”劉曉玲也不知道老王該怎麽稱呼,文清隻是說姓王,是他們的頭,劉曉玲隻能這樣稱呼。


    “今天就是來辦手續的。再見了。”


    “嗯、嗯,再見。”老王舉手示意。又覺得有些尷尬,把手又放了下來。


    這才三點來鍾,王金玲幾個完全有時間去渝都城裏逛一圈。


    回去的路上,劉曉玲對操控的王金玲道:


    “王姐,今天我們就不去城裏逛了,一兩個小時時間太短。這幾天好好練,過段時間和陳院長他們一起進城去耍一回。”


    王金玲點頭。


    劉曉玲在一旁又道:“過段時間我帶你們去揚州去一趟,我還差那邊的東西要送過去。到時候多帶點錢好買東西。嗬嗬。”


    回到廣明島時間都還早,劉曉玲又去了趟庫房。


    天氣逐漸要開始熱起來了,劉曉玲在庫房裏放了幾個大冰櫃,又放了幾個單門的小冰箱。


    因為這邊的人多起來了,每次再從部隊那邊送飯菜過來很不方便。劉曉玲跟小孫說了一下,請駐軍派了幾個師傅過來做飯,所以招待所食堂又開夥了。


    大冰櫃就是準備放在招待所食堂的,小冰箱裏有一個則是送給牟鳳至的,其餘的冰箱暫時存放在這裏。


    回到辦公室,劉曉玲給農機廠的陳光輝陳所長打了個電話,請他設計一款電瓶車用於島上的交通,數量嘛就要十輛。問他算一下需要多少錢。


    陳光輝笑道:“電瓶車設計簡單,成本不高就是運費比較高。在省城這邊製作好送過來不如就在渝都造。”


    現在島上的道路都已經完工,如果有電瓶車走哪裏都很方便而且還環保。


    劉曉玲聽了陳光輝的話也覺得有道理。


    “陳老師,那你幫我托運十組電瓶過來,我就在附近自己造電瓶車。”


    “光是電瓶還不行,你上哪裏找輪胎?”


    向陽農機廠的旋耕機都是用的履帶沒有橡膠輪胎,這玩意現在可不好找。不像後世,廢舊輪胎隨處可見,都成汙染源了。


    “陳老師,普華公司在省城有個合資的農用汽車廠,我找得到輪胎。”劉曉玲道。


    “哦,對了。明天就安排卡車把電瓶給你送過來,火車皮指標不好搞,要排隊。”陳光輝道。


    陳光輝現在知道陳院長他們跟劉曉玲又會合了,很想也跑過來的,但是照相機廠的事自己接了,目前也找不到人接手。


    李子建?那不行!李子建隻知道研究搞技術,建廠和管理這些事他幹不下來。


    照相機廠廠址在利安縣工業園區,現在正在搞廠房基建,陳光輝也沒有開始那麽忙了。大多數時間陳光輝都在向陽農機廠呆著,等到照相機廠廠房完工,他就會和籌備組的人搬到利安縣。


    兩人又說了會照相機廠招工提前進行培訓的事,還有職工的住宿要如何解決等等。


    劉曉玲不知道農用汽車廠那邊的聯係方式,隻得打電話給留在省城的小肖,讓他幫自己在農用汽車廠購買60個橡膠輪胎送到廣明島來。


    要說這些材料劉曉玲都能在平台上買到,但事關陳院長他們,劉曉玲決定還是低調一些,能正常解決就正常解決。


    看事情又處理得差不多了,劉曉玲跟梁豔說了一聲,直接開車走了。


    梁豔不願意擠客車回廠都是坐船,所以劉曉玲也不用帶她到岔路口轉車。


    回家也才兩天,梁豔打電話到家裏,說是電瓶送到了,還是劉仁友的三兒子送來的。


    同一天,輪胎也送到了。


    第二天上午,劉曉玲拿著畫好的電路圖又趕到了廣明島。


    專家們正在上電腦課,劉曉玲來到教室把張院長叫到了門口。


    “張老師,我這裏需要做個電瓶車,您看下電路有問題沒有。”把電路圖交給張院長,劉曉玲便去找梁豔,讓她帶自己去看電瓶和輪胎,她製圖時需要這兩個實物的尺寸。


    “豔子,化英啷個還沒有來喃,她對我有意見嗎?”劉曉玲量完尺寸後回到辦公室。


    “她說最近在準備考試,考試完了學校就放暑假了。放了暑假她要來住幾天。”


    “哦,那好啊。”劉曉玲心道正好,走揚州還能把周化英帶上一道。


    “豔子,我準備在盧俊那裏采購一些空調回來。如果我出去了沒在家,你負責收下貨。如果張院長他們搞得懂,直接把空調裝上,要不這個夏天難過。”


    聽了這話梁豔站著沒動,劉曉玲知道她等什麽便對她道:


    “等我把數量統計出來再給你名單。”


    “哦。”梁豔這才回自己辦公室去了。


    後世坐了不知道多少回觀光電瓶車了,稍微回想了一下,劉曉玲便把電瓶車的外觀勾畫了出來,隨後便開始製作圖紙。


    要說偷懶拿給專家們畫圖也不是不可以,隻是劉曉玲看他們都在學習電腦,電瓶車的結構又簡單,幹脆還是自己畫了算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