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月冰看不過兩人喝寡酒,找來花生米油酥了一盤給兩人端過去。劉曉玲見邊月冰出了廚房也進去鼓搗一陣,又給兩人端了切好的板鴨和香腸出來。


    好嘛,如此豐富的下酒菜,邊月冰也去拿了兩個酒杯,又摸了一瓶洋酒。


    “各人帶娃兒,我和你媽也去喝點。”邊月冰說完就把冬兒放進嬰兒車要拉駱慧明去院子。


    “要得。媽,還要啥子下酒菜不?”


    邊月冰白她一眼拉著駱慧明走了。


    冬兒有些懵圈。


    先是外婆抱著,老媽一回來外婆就把他給了老媽。老媽進廚房弄菜又把他交給了奶奶。剛才又被外婆抱過來交給了老媽,短短時間幾易其手。


    劉曉玲笑著把冬兒從小車裏抱出來,一路逗著進了自己房間。


    四嬢劉仁娟前兩天來過一次,見到了盧盛隆兩口子和冬兒。


    邊月冰謊說冬兒是盧嬌嬌的兒子,盧嬌嬌父母退休了上渝都來玩。


    劉仁娟從來不會想到冬兒跟劉曉玲有什麽關係,在他們這些親戚眼中,劉曉玲依舊還是個未嫁的姑娘。


    因為三哥這裏有外客,劉仁娟就再沒來過。


    在渝都待了兩天,劉曉玲又回了劉家壩。


    李子建那裏沒進展,不過已經開過一次窯,劉曉玲也不著急催。


    在農機廠開介紹信,又去鎮上出具證明,劉仁友的三兒子劉義倫去縣裏學開車去了。


    自從盧俊說陳院長那邊有點進展後,劉曉玲就一直惦記著那邊。


    盧俊一直沒回來,夏陽打了個電話,說盧俊帶人去了德國通捷公司的總部。


    劉仁友也帶來了消息,說劉曉玲果然沒猜錯,盧彩霞主動安排把罐頭的包裝改過了,現在已經通過秋交會組委會的審核,十月份也能參加秋交會。


    “十一伯,有沒有興趣再搞個肉類罐頭廠?外國人喜歡吃肉罐頭噢。”劉曉玲問劉仁友。


    “算了,縣裏麵就有肉聯廠。再說去哪裏找那麽多豬肉?”劉仁友確實被盧彩霞整怕了。現在把知青罐頭廠搞好就不錯了,其他暫時都不要去想。何況劉家壩現在再想找點喂豬的勞動力都找不出來。


    “十一伯,您又狹隘了。”劉曉玲道。


    “向陽公社那麽多小隊不是人嘜?而且還可以在外麵收豬撒。社員喂的豬交一半完成指標不就還有剩下的一半?罐頭廠收了不是收入啊。”


    “嗬嗬。曉玲你這就沒說對。”劉仁友笑道。


    “哪裏沒對?”


    “豬兒不喂糧食不長肉,除了向陽公社還有哪些地方有糧食喂豬?”


    “十一伯,楊教授和黃老師現在研究的豬飼料很有用,你該去問下他們。說不定將來劉家壩又要多個專門賣豬飼料的飼料廠。”劉曉玲笑道。


    `“真的?”劉仁友問道。


    “明天你來農機廠找楊教授他們一問不就曉得了嗎?”劉曉玲看走到岔路口了,對劉仁友道:“十一伯,我走那邊回家去了。”


    “嗯,你回去嘛。我去楊教授家裏問下。”劉仁友折轉身朝罐頭廠宿舍樓走去。


    “十一伯,你不回去吃飯?”


    “問了再回家吃。”劉仁友擺擺手跟劉曉玲再見。


    天氣熱,劉曉玲想回家進空間吃飯涼快些,所以沒在農機廠食堂吃晚飯,回來的路上遇見的劉仁友。


    看劉仁友飯都顧不上吃就去找楊教授,劉曉玲都有些感動。劉仁友這樣的人才應該去公社任職,而不是現在這兩個屍位素餐的人。


    回劉家壩這麽久了,劉曉玲才真正知道為什麽小隊長們對王小兵和漆大隊不喜歡。


    確實這兩人基本上不做事。


    張院長從公社榨菜廠調到農機廠後,王小兵和漆大隊就把鎮上潘書記的親戚安排進去當了負責人。據說,四個人經常在鎮上喝酒,每次結賬都是潘書記的親戚——典型的公款吃喝嘛。


    其實榨菜廠也麵臨著商家競爭市場萎縮的問題,但就是沒人管。


    劉曉玲安排農機廠製作幾副鋼管結構的簡易籃球架,還要幾天才能完成。


    考慮到搬運和安裝的問題,籃球架被劉曉玲設計成了兩節,中間有連接板固定螺栓。木質籃板刷好漆後也是在現場安裝。


    籃球架分成幾部分後重量減輕許多,在現場搭個簡易的三腳架用滑輪就能安裝好。


    晚上,劉曉玲有在平台上購買了十來個籃球尺碼不同的三十來雙球鞋球襪,又買了些球衣、球褲、口哨和記分牌等。


    她準備周末再走渝都一趟給二塘小學送去。


    第二天下午,柯老師帶了一個人過來,說是正好遇到一個人會開車。


    “劉廠長,你好。”來人三十來歲,附近公社的一個下派人員。


    “熊師傅,你能說下是為什麽被下派的嗎?”劉曉玲看著眼前這位三十來歲的男人,怎麽看也不像知識分子,更像是一個工人。


    “劉廠長,我原本就是個駕駛員,因為對車子比較熟悉,被提拔成了副隊長,再後來提成了單位副職。哦,我是未陽縣公交公司的。”


    “熊師傅,到底因為什麽被下派的?”這些是柯均代介紹過的,劉曉玲隻想知道他被下派的原因。


    “我……我,還不是因為嘴臭亂說話又不知道收斂,把單位的人都得罪了。後來單位要下派人員,大家把我選出來了……”熊師傅顯然有些矯枉過正,說話都細聲細氣的。


    劉曉玲也不是沒有見過因為單位下派指標被推選出來的人,但就為一張嘴得罪人被推選出來下派的這還是第一個。


    “行嘛,熊師傅,下來你和柯老師一起去辦調動的事。哦,你願不願意到農機廠來?”


    “願意,願意!”熊師傅頭點得像雞啄米似的。


    劉曉玲也沒想到這麽快就找到了一個司機,以為後麵這個司機也很好找。哪知道過了兩個月都沒能找到第二位,這是後話。


    李子建帶著學生依舊在試驗熔煉光學玻璃,這跟新金屬材料冶煉是一樣的,碰運氣的時間較多。


    劉曉玲也不去打聽進展,倒是渝都特鋼那邊對兩樣材料的成分分析進展如何該打聽一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