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高考結束盧俊問計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人出了火車站,劉曉玲就問劉仁貴。
“老漢,是啥子牌子的?”
“我不曉得,今天拿到票才曉得。”這時候的津門的飛鴿,魔都的鳳凰、永久都是好牌子,老百姓都認。
在縣城百貨大樓前,劉仁貴找到了他的戰友肖長貴。
“老劉,你啷個才來?”肖長貴在縣農委工作,為了幫劉仁貴找這張票費了不少力。
“這不是送曉軍趕火車去了嘛。老肖,這是我家大女劉曉玲。曉玲,這是肖叔叔。”
劉曉玲上前喊了聲肖叔叔,肖長貴點點頭對劉仁貴道:“嘢,老劉。女娃都這麽大了啊。原本說我們打個親家,現在看不成了啊。”
劉仁貴錘了他一下,讓他把票拿出來。
“飛鴿二六的花式,曉玲用正好。”肖長貴顯然比劉仁貴懂這些。
劉曉玲站在百貨大樓前,劉仁貴跟肖長貴去找百貨公司經理簽字去了。
自行車在這時實在太俏了,你有票也不一定買得到,還得經理簽字才行。那時候一個縣城百貨公司的經理一年能簽出幾輛自行車喃,大概率不會超過10輛。
等了半小時左右,兩人推著一輛綠色的自行車出來。
肖長貴陪著劉仁貴和劉曉玲又去公安分局登記車牌辦理手續後,趕緊回辦公室上班。
“老肖,下次回來再喊你喝酒哈。”
“曉得了。”肖長貴一邊急匆匆地走一邊把手舉起來搖了搖。
“嘿嘿。”劉仁貴把手裏的自行車朝劉曉玲手中一推,道:“大女子,我算完成任務了哈,莫一天就把嘴掛到我身上。”
接過自行車,劉曉玲有些嫌棄綠色。殊不知“飛鴿”就隻有黑色跟綠色兩種顏色,幾十年沒有一絲絲的改變。
劉曉玲上一世會騎自行車。這回等到客車在鎮上停了,劉曉玲熟悉了一下車況,直接騎著自行車回家。
劉仁貴想坐後位的,劉曉玲不幹,現在隻好背起手慢慢往家裏走。
老劉書記知道了劉仁貴回來的消息,跟杜大隊兩個人找劉仁貴喝了兩回酒。也請過何會計的,結果何會計到外嫁的大女兒家去耍沒在家,也隻好算了。
農村的日子在慢慢恢複,衰弱跟王婆婆也都熬了過來。公社接任的劉書記依舊跟原來老劉書記的做派差不多,隻顧生產不太熱衷其他活動。
寒假就這樣過去了,劉曉玲回了省二中。這學期她要把需要考試的科目認真捋一遍,該背的要背,該熟悉的、劃重點的都要照顧到。
跟兩個室友仍無啥交流,上課下課看書,都沉浸在自己一方天地中。
周末去蘇麗麗家,一起複習順便幫蘇麗麗補一下弱項,再混一頓飯吃,回寢室睡覺。
3月份,省二中的學雷鋒活動沒有再去省第二福利院。
6月份,巴蜀的中考就要開始了。
這天中午,劉曉玲在食堂又碰見了王芳那四朵金花正在排隊打飯。
劉曉玲把他們叫到了街上,請她們吃了一頓。
四個小姐妹馬上都要參加中考,劉曉玲聽了心裏也放下了。其實這幾個同學,都應該能考得上大學的。
不過等她們高中畢業時已經沒了高考這事,劉曉玲無論如何都沒法說出來。
聊了一段時間就要到了下午上課的時候。幾個人一同回學校上課,劉曉玲祝她們中考順利,大家相互留了聯係方式這才依依惜別。
中考一結束,幾個人就要回家。7月份劉曉玲也要高考,這一別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分別時都有些傷感。
中考完了,幾個人都來向劉曉玲告了別。
馬上就要麵臨高考,班上的氣氛都顯得緊張起來。劉曉玲這段時間也不敢去蘇麗麗家,怕影響她的複習,哪怕蘇麗麗叫她去她也不去。
當高考誌願填好後,就等來了1965年的高考。
7月10日至12日這三天高考,劉曉玲考試的地點就在省城,沒有往來的顛簸和擇床的折磨,一切都順順利利。
結束高考的第二天,劉曉玲回了學校。
回到寢室,看見白素萍跟賀紅梅正躺在床上聊天,終於手上沒有拿著書本了,看見劉曉玲也多了份親熱。
“哎呀,就怕你今晚上不回來,我們明天就要回家了。”白素萍道。
賀紅梅也對劉曉玲說道:“曉玲,高中兩年,謝謝你對我倆的照顧。”
原來,這兩人在劉曉玲搬進來以前就說好了,相互隻說跟學習有關的事,全力衝刺高考。原因很簡單,兩個人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高考是她兩人和兩家人改變現狀的唯一出路。
劉曉玲聽她倆敞開心扉,心中也是歎息。理解她倆但發自內心對兩人親近不起來。
感情畢竟是相處而來的。如果還有兩年,或者哪怕隻有幾個月,換成這種方式相處,或許彼此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但現在,大家也真的隻是熟悉的陌生人。
回渝都前,劉曉玲去看曉軍。曉軍說他要參加今年9月11日至28日在京城召開的第二屆全運會的體操比賽。
劉曉玲知道這是曉軍第一次參加全國性比賽,自然是好好寬慰了他一番。
告別曉軍,劉曉玲直接回了渝都。
“你大姐走了?”孟教練看到劉曉軍從外麵進來,也問了一句。
“嗯。”曉軍收拾好去了單杠那裏訓練。
看著在單杠上正在做大回環訓練的劉曉軍,孟教練不停的腹誹。
曉軍這幾年長得太快,讓孟凡教練很擔心。
當初就是覺得這小子身體素質好,又是五五身材不長個子。還有就是老劉的個子也不高啊!
孟教練是沒有看到邊月冰的骨架,劉家這兩個娃兒都朝娘舅家,個子真不低。邊月冰常開劉仁貴的玩笑,就是如果不是看到他有份工作,劉仁貴是娶不到她的。
孟教練一直不想讓曉軍太早參加全國性的比賽,怕比賽的失利會影響曉軍的自信心。但現在曉軍個子長起來了,以後個子更高,動作的完成度要受影響,孟教練隻得安排10歲不到的曉軍參加這次全運會比賽。
現在也看不到電視直播,最多聽下收音機,看有沒有體操比賽的直播。
中央電視台在1951年5月就開始了體育比賽的廣播直播,現在收音機在百姓家中雖不普及,但電台直播比賽實況確實是有的。
回到渝都,劉曉玲再一次看到了盧俊。
劉曉玲坐的這班車是省城至渝都的直達,晚上8點發車,早上8點到渝都。因為西站先靠,下車時還不到8點。
劉仁貴已經不用幫忙店裏的早餐生意,現在在店裏的就是邊月冰、邊執禮兄妹跟楊柳幾個在忙。劉曉蘭負責去菜市場采買食材兼服務員。
盧俊去幫劉曉玲打了碗稀飯和兩個生煎包,然後挨著她坐下。
“好久來的?”劉曉玲一邊吃一邊問。
“來了兩天了,曉得你要高考就直接來的渝都。”
劉曉玲問道:“那邊很閑麽,這才幾個月又出山了?”
“上次回去後我就把你講的那些跟老王他們說了,他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眼前看大家收益都還不錯,就怕將來……”盧俊搖了搖頭。
老王是峰哥推薦給盧俊的。退伍前是這二百多人當中職務最高的,曾經擔任過指導員,盧俊不在的時候都是他在管理藏南。
“是怕將來的政策還是怕又有過江龍來搶生意?”
“兩樣都怕。”盧俊老實說。
若是國家動手,不可抗。要是遇到搶生意的,難免又是血雨腥風一場。
“這回來就是想找你問個仔細,然後安排個啥計劃什麽的。”盧俊滿懷希翼地看向劉曉玲。
“要得,我這段時間好好想一想。”
“說下你的情況嘛。”盧俊笑笑道 。
“我這次報考了魔都的大學。”
劉曉玲又詢問盧嬌嬌的情況。
盧嬌嬌經常與劉曉玲通信,劉曉玲大致也都知道些她的情況。
這次盧俊在渝都呆了三天。
“這一次回去可能沒時間送你去魔都上學了。”盧俊不由得看了看身邊的劉曉玲。從藏南出來,按照他父親的安排,他要先去魯省見父親,然後再去京城一趟。
上一次離開渝都,盧俊好多天做夢都是那個在月台上揮手告別的身影。
再見劉曉玲,盧俊心中那一種在她身邊不想走的感覺更加強烈。
兩人這次出來逛街,劉曉玲想買些東西讓盧俊給兩位老人帶去。
天氣有些熱,兩個人在一個賣老蔭茶的小攤坐下喝水。
老蔭茶是當地人喜歡的夏季飲品,西南地區酷暑時人們都喜歡喝上一杯消暑解渴。還有一種叫苦丁茶的,那味道更是苦,也有許多人喜歡在熱天喝。
盧俊示意兩人來到一個無人的樹蔭下。
“曉玲,我去那邊到底能做什麽?”盧俊挺佩服劉曉玲,還是個小學生時就給當時惶惶不知去處的自己指點了藏南。
“用賺來的錢做實業。當你做到足夠大時,徹底放棄藏南這邊。
你再等等。等我上學了,我去找學校的老師,請他們設計一些產品給你。”劉曉玲也覺得現在是不是有些急迫。
不過再一想,在港生產自行車和縫紉機這種沒多高技術含量的機器運回大陸這邊賣,銷路也應當不錯。要不就以外商的身份回國采購原材料進行加工也是可行的。
繼續在藏南,搞不好今後洗白都難。
盧俊走了,一切又回複了往常那般平靜。
“老漢,是啥子牌子的?”
“我不曉得,今天拿到票才曉得。”這時候的津門的飛鴿,魔都的鳳凰、永久都是好牌子,老百姓都認。
在縣城百貨大樓前,劉仁貴找到了他的戰友肖長貴。
“老劉,你啷個才來?”肖長貴在縣農委工作,為了幫劉仁貴找這張票費了不少力。
“這不是送曉軍趕火車去了嘛。老肖,這是我家大女劉曉玲。曉玲,這是肖叔叔。”
劉曉玲上前喊了聲肖叔叔,肖長貴點點頭對劉仁貴道:“嘢,老劉。女娃都這麽大了啊。原本說我們打個親家,現在看不成了啊。”
劉仁貴錘了他一下,讓他把票拿出來。
“飛鴿二六的花式,曉玲用正好。”肖長貴顯然比劉仁貴懂這些。
劉曉玲站在百貨大樓前,劉仁貴跟肖長貴去找百貨公司經理簽字去了。
自行車在這時實在太俏了,你有票也不一定買得到,還得經理簽字才行。那時候一個縣城百貨公司的經理一年能簽出幾輛自行車喃,大概率不會超過10輛。
等了半小時左右,兩人推著一輛綠色的自行車出來。
肖長貴陪著劉仁貴和劉曉玲又去公安分局登記車牌辦理手續後,趕緊回辦公室上班。
“老肖,下次回來再喊你喝酒哈。”
“曉得了。”肖長貴一邊急匆匆地走一邊把手舉起來搖了搖。
“嘿嘿。”劉仁貴把手裏的自行車朝劉曉玲手中一推,道:“大女子,我算完成任務了哈,莫一天就把嘴掛到我身上。”
接過自行車,劉曉玲有些嫌棄綠色。殊不知“飛鴿”就隻有黑色跟綠色兩種顏色,幾十年沒有一絲絲的改變。
劉曉玲上一世會騎自行車。這回等到客車在鎮上停了,劉曉玲熟悉了一下車況,直接騎著自行車回家。
劉仁貴想坐後位的,劉曉玲不幹,現在隻好背起手慢慢往家裏走。
老劉書記知道了劉仁貴回來的消息,跟杜大隊兩個人找劉仁貴喝了兩回酒。也請過何會計的,結果何會計到外嫁的大女兒家去耍沒在家,也隻好算了。
農村的日子在慢慢恢複,衰弱跟王婆婆也都熬了過來。公社接任的劉書記依舊跟原來老劉書記的做派差不多,隻顧生產不太熱衷其他活動。
寒假就這樣過去了,劉曉玲回了省二中。這學期她要把需要考試的科目認真捋一遍,該背的要背,該熟悉的、劃重點的都要照顧到。
跟兩個室友仍無啥交流,上課下課看書,都沉浸在自己一方天地中。
周末去蘇麗麗家,一起複習順便幫蘇麗麗補一下弱項,再混一頓飯吃,回寢室睡覺。
3月份,省二中的學雷鋒活動沒有再去省第二福利院。
6月份,巴蜀的中考就要開始了。
這天中午,劉曉玲在食堂又碰見了王芳那四朵金花正在排隊打飯。
劉曉玲把他們叫到了街上,請她們吃了一頓。
四個小姐妹馬上都要參加中考,劉曉玲聽了心裏也放下了。其實這幾個同學,都應該能考得上大學的。
不過等她們高中畢業時已經沒了高考這事,劉曉玲無論如何都沒法說出來。
聊了一段時間就要到了下午上課的時候。幾個人一同回學校上課,劉曉玲祝她們中考順利,大家相互留了聯係方式這才依依惜別。
中考一結束,幾個人就要回家。7月份劉曉玲也要高考,這一別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分別時都有些傷感。
中考完了,幾個人都來向劉曉玲告了別。
馬上就要麵臨高考,班上的氣氛都顯得緊張起來。劉曉玲這段時間也不敢去蘇麗麗家,怕影響她的複習,哪怕蘇麗麗叫她去她也不去。
當高考誌願填好後,就等來了1965年的高考。
7月10日至12日這三天高考,劉曉玲考試的地點就在省城,沒有往來的顛簸和擇床的折磨,一切都順順利利。
結束高考的第二天,劉曉玲回了學校。
回到寢室,看見白素萍跟賀紅梅正躺在床上聊天,終於手上沒有拿著書本了,看見劉曉玲也多了份親熱。
“哎呀,就怕你今晚上不回來,我們明天就要回家了。”白素萍道。
賀紅梅也對劉曉玲說道:“曉玲,高中兩年,謝謝你對我倆的照顧。”
原來,這兩人在劉曉玲搬進來以前就說好了,相互隻說跟學習有關的事,全力衝刺高考。原因很簡單,兩個人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高考是她兩人和兩家人改變現狀的唯一出路。
劉曉玲聽她倆敞開心扉,心中也是歎息。理解她倆但發自內心對兩人親近不起來。
感情畢竟是相處而來的。如果還有兩年,或者哪怕隻有幾個月,換成這種方式相處,或許彼此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但現在,大家也真的隻是熟悉的陌生人。
回渝都前,劉曉玲去看曉軍。曉軍說他要參加今年9月11日至28日在京城召開的第二屆全運會的體操比賽。
劉曉玲知道這是曉軍第一次參加全國性比賽,自然是好好寬慰了他一番。
告別曉軍,劉曉玲直接回了渝都。
“你大姐走了?”孟教練看到劉曉軍從外麵進來,也問了一句。
“嗯。”曉軍收拾好去了單杠那裏訓練。
看著在單杠上正在做大回環訓練的劉曉軍,孟教練不停的腹誹。
曉軍這幾年長得太快,讓孟凡教練很擔心。
當初就是覺得這小子身體素質好,又是五五身材不長個子。還有就是老劉的個子也不高啊!
孟教練是沒有看到邊月冰的骨架,劉家這兩個娃兒都朝娘舅家,個子真不低。邊月冰常開劉仁貴的玩笑,就是如果不是看到他有份工作,劉仁貴是娶不到她的。
孟教練一直不想讓曉軍太早參加全國性的比賽,怕比賽的失利會影響曉軍的自信心。但現在曉軍個子長起來了,以後個子更高,動作的完成度要受影響,孟教練隻得安排10歲不到的曉軍參加這次全運會比賽。
現在也看不到電視直播,最多聽下收音機,看有沒有體操比賽的直播。
中央電視台在1951年5月就開始了體育比賽的廣播直播,現在收音機在百姓家中雖不普及,但電台直播比賽實況確實是有的。
回到渝都,劉曉玲再一次看到了盧俊。
劉曉玲坐的這班車是省城至渝都的直達,晚上8點發車,早上8點到渝都。因為西站先靠,下車時還不到8點。
劉仁貴已經不用幫忙店裏的早餐生意,現在在店裏的就是邊月冰、邊執禮兄妹跟楊柳幾個在忙。劉曉蘭負責去菜市場采買食材兼服務員。
盧俊去幫劉曉玲打了碗稀飯和兩個生煎包,然後挨著她坐下。
“好久來的?”劉曉玲一邊吃一邊問。
“來了兩天了,曉得你要高考就直接來的渝都。”
劉曉玲問道:“那邊很閑麽,這才幾個月又出山了?”
“上次回去後我就把你講的那些跟老王他們說了,他們覺得你說得有道理。眼前看大家收益都還不錯,就怕將來……”盧俊搖了搖頭。
老王是峰哥推薦給盧俊的。退伍前是這二百多人當中職務最高的,曾經擔任過指導員,盧俊不在的時候都是他在管理藏南。
“是怕將來的政策還是怕又有過江龍來搶生意?”
“兩樣都怕。”盧俊老實說。
若是國家動手,不可抗。要是遇到搶生意的,難免又是血雨腥風一場。
“這回來就是想找你問個仔細,然後安排個啥計劃什麽的。”盧俊滿懷希翼地看向劉曉玲。
“要得,我這段時間好好想一想。”
“說下你的情況嘛。”盧俊笑笑道 。
“我這次報考了魔都的大學。”
劉曉玲又詢問盧嬌嬌的情況。
盧嬌嬌經常與劉曉玲通信,劉曉玲大致也都知道些她的情況。
這次盧俊在渝都呆了三天。
“這一次回去可能沒時間送你去魔都上學了。”盧俊不由得看了看身邊的劉曉玲。從藏南出來,按照他父親的安排,他要先去魯省見父親,然後再去京城一趟。
上一次離開渝都,盧俊好多天做夢都是那個在月台上揮手告別的身影。
再見劉曉玲,盧俊心中那一種在她身邊不想走的感覺更加強烈。
兩人這次出來逛街,劉曉玲想買些東西讓盧俊給兩位老人帶去。
天氣有些熱,兩個人在一個賣老蔭茶的小攤坐下喝水。
老蔭茶是當地人喜歡的夏季飲品,西南地區酷暑時人們都喜歡喝上一杯消暑解渴。還有一種叫苦丁茶的,那味道更是苦,也有許多人喜歡在熱天喝。
盧俊示意兩人來到一個無人的樹蔭下。
“曉玲,我去那邊到底能做什麽?”盧俊挺佩服劉曉玲,還是個小學生時就給當時惶惶不知去處的自己指點了藏南。
“用賺來的錢做實業。當你做到足夠大時,徹底放棄藏南這邊。
你再等等。等我上學了,我去找學校的老師,請他們設計一些產品給你。”劉曉玲也覺得現在是不是有些急迫。
不過再一想,在港生產自行車和縫紉機這種沒多高技術含量的機器運回大陸這邊賣,銷路也應當不錯。要不就以外商的身份回國采購原材料進行加工也是可行的。
繼續在藏南,搞不好今後洗白都難。
盧俊走了,一切又回複了往常那般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