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學報到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8月18日,劉曉玲的錄取通知書寄到了宏光機械廠。劉曉玲需要回省二中一趟辦理相關手續。
在省二中,劉曉玲沒有碰到白素萍和賀紅梅,老師也隻曉得兩個人應該都能考上大學。學校也不知道王芳等四姐妹的成績如何,是不是也能考上中專。
辦完了自己的事,中午,劉曉玲去了趟省體校。
跟曉軍吃了午飯,曉軍就回去了,因為這段時間的訓練到了最緊要的時候。
“大姐,你等著,我肯定能拿個冠軍!”曉軍今年滿10歲,但是長期獨立的生活,顯得有些早熟。
“嗯,加油!”
跟曉軍告別,劉曉玲從空間裏拿了些花生米、怪味胡豆和兩小塊臘肉去了蘇麗麗家。
蘇麗麗這次考取了京城一家大學,學土木建築,錄取通知書比劉曉玲還先得到。
兩人見麵的歡喜場麵自不用多說,關淩淩更是熱情招待。
跟關淩淩說好了,兩人走劉家壩去。
第二天早上出門,在院子裏居然又碰到了許飛的媽。
雖然上次劉曉玲沒有答應和許強耍朋友,但許飛的媽並沒有遷怒與劉曉玲,反而覺得當時是自己昏了頭,辦的事確實有些不靠譜。現在看見劉曉玲,很熱情的喊住了她,還問了劉曉玲高考的情況怎麽樣,考的哪個學校等等。
到了劉家壩,劉曉玲陪著蘇麗麗去了鎮政府,蘇麗麗要把錄取通知書拿給蘇東來看。
蘇東來早就通過電話知道了女兒考上大學的消息,但看到錄取通知書擺在麵前,心中的感覺又不一樣。
得知女兒要到劉曉玲家去耍,親自出來到街上買了一隻雞讓蘇麗麗帶去。
這時候豬肉是肯定買不到了。
兩個人又去劉許妹家的燒臘攤看了看,果然劉許妹也在。
“許妹。走,回劉家壩去耍。”劉曉玲對劉許妹道。
劉許妹正在跟蘇麗麗打招呼,旁邊站著的劉仁均立馬就幫劉許妹答應了。
“要得,大女子,你回去陪曉玲和這位同學耍。”
劉許妹也是在家呆著無聊才上街陪著媽老漢賣鹵菜的,聽劉曉玲說回劉家壩,就把圍腰和袖套取了。
劉曉玲看了下燒臘攤,不僅有豬頭肉,還有一些豆腐鹵製品,鹵豆幹、素雞、鹵土豆等等。就是天氣熱,蒼蠅有點多,劉仁均手執一個類似於小拂塵一樣的東西不停地搖動驅趕。
站著說話的功夫就有兩個顧客上門,看起來生意還不錯的樣子。
“叔叔,你用木條做個框子嘛,用紗布圍一下,就不用使勁吆(土話,驅趕)蒼蠅了。”
夏鳳這段時間正為劉許妹考上大學高興,見了劉曉玲,立馬切了一些核桃肉跟豬拱嘴,讓劉許妹跟劉曉玲她們帶回劉家壩吃。
到了劉家壩,叫上吳紅英跟劉英來家,四人學習小組終於湊齊。加上蘇麗麗,五個準大學生跟著劉曉玲做好飯,一邊吃一邊聊天熱鬧到大半夜,最後都在劉曉玲家歇息。
吳紅英報考了巴蜀省城的一所師範,劉英跟劉許妹則分別報考了位於渝都的會計專業和法學專業學校,蘇麗麗報考了京城的一所大學,專業是土木建築。
第二天一大早,劉曉玲去外公外婆家,蘇麗麗去找她父親。約好了等劉曉玲從外公外婆家回來,幾個人一起到渝都去耍,這兩天都各自征求了家長的意見。
劉曉玲在白馬村呆了一天,第二天上午就返回了劉家壩。
中午,五個人在縣城坐火車,當天晚上到了渝都。
第二天上午,劉仁承跟吳有禮都請假來了劉仁貴家,在邊月冰的飯館陪幾個孩子吃了中午飯。劉仁承跟吳有禮又拿了些錢給劉英和吳紅英,讓她倆買點上學需要的東西。
下午,大家都去上班。劉曉玲當向導,帶著小姐妹就去了渝都市中區遊玩。
渝都山城,景色自然跟巴蜀平原不同。
兩條江水圍出一個半島就是渝都市中心,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出門就是坡坡坎坎,連接上下半城的纜車、高低錯落的樓房、或長或短的梯坎、突兀於山體外的吊腳樓……還有數百年前的衙門、曾經關押過革命誌士的監獄……
有時候站在4、5樓,看後麵卻是別人家的底樓。讓習慣了平原的小姐妹,經常迷路。
連著幾天遊玩下來,讓劉英、劉許妹這樣常居一隅的女孩大開眼界,山景與溫泉更是讓她們流連忘返。
這樣幾個人家裏條件都不算差,各自買了些東西。邊月冰又大方地讚助了一筆活動經費。
“曉玲,渝都的溫泉好多喲,好安逸。”蘇麗麗感觸最深的就是渝都這邊的溫泉之多。
這幾天就分別去了北溫泉、南溫泉。聽說東溫泉有點遠,交通不太便利,這才沒去。蘇麗麗太留戀泡過溫泉後皮膚那滑滑的宛如凝脂般的感覺。
幾個人在渝都玩了十來天便準備回家去。
邊月冰出資給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包括桃片、榨菜、方竹筍跟板鴨。
假期中,劉仁貴收到了幾封信,都是轉交劉曉玲的。
來信的都是劉曉玲初中的同寢室小姐妹,都考上了中專。說是到了學校後再給劉曉玲新的聯係地址,順便還詢問劉曉玲這次考試的情況如何。劉曉玲一一做了回複,告訴她們自己已經被魔都某校錄取,今後多多聯係等等。
知道小姐妹情況都好,劉曉玲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接下來又給劉玉霞寫了封信,告訴她自己的情況。
劉玉霞現在已經在一家供銷社工作,雖說是售貨員,但那時的售貨員待遇好,地位也不低。
學習四人小組跟蘇麗麗離開了渝都各自回家。劉曉玲開始去魔都前的準備,就是在平台上大肆收購這時魔都的各種票證。
盧俊說去魯省見過父母後還要回京城一趟,估計會耽擱很長時間,現在果然沒能趕上送劉曉玲去魔都上學。
1965年8月26日,劉仁貴請假送劉曉玲去魔都上學。
這個時候什麽東西都要憑票買,去異地讀個大學,褥子被子和換洗衣物臉盆腳盆都得自己帶上。
兩個人手裏拿得都是滿滿當當。
在渝都朝天門沙嘴碼頭上了船,找到艙室床位後,終於可以把東西放下,兩人這才鬆了口氣。
“大女子,這回可算是真的跳出農門了。”
放好東西,兩人來到甲板上聊天。
船是長航公司的客船,沿途隻在宜城、武邑等大城市停靠,其餘時間晝夜不停。
有上一世的經驗,劉曉玲不顧劉仁貴的攔阻,堅持購買了二等艙,住在了甲板上的客艙。白天太陽出來,甲板上都烤得炙熱發燙,全靠房間裏的電風扇降溫。三等艙票以下的旅客混居在甲板之下,裏麵空氣汙濁、悶熱,平時又不準上甲板影響水手的操作。幾天幾夜下來,多少人都受不了。
這時候沿江沒有開發,綠水青山都還是原始的風貌。甚至兩岸猿聲的情景都被複原顯現。
然而炎熱終究打敗了劉曉玲父女開始的新鮮勁,後麵的路程頗感無聊和難過。除了上午和晚間在甲板上晃悠一下,一般都不出房間。
好在兩人都不暈船,就這樣,當兩人經過躉船晃動的跳板腳踏實地後,才又鬆了口氣。
“老劉,你去坐3路和16路車。”同艙的旅客老範再一次跟劉仁貴提醒道。
“謝謝。我曉得了。”
劉曉玲也向老範揮手道別。
後世的魔都變化太快,跟眼前的景觀找不到一點相似之處。
或許隻有外灘那幾處老建築才是一成不變吧。
這時沒有什麽接新的校車,所有新生都是自己找到學校報到。
學校的校門不大,正上方是學校的名字,兩側立柱上麵雕塑有紅旗迎風招展的樣子。(今後這些都改成了兩側懸掛校牌和某某革委會或黨委的牌子)大門口擺著幾張桌子,稀稀拉拉有幾個學生正在登記。劉曉玲找到一塊寫著“船舶動力”紙牌的桌子上前詢問。
“這位同學,請把錄取通知書給我。”
辦理好登記手續,有個男同學給劉曉玲帶路,劉仁貴和劉曉玲跟著這個學長來到一處小樓下,學長停住腳步,喊了一聲。
劉曉玲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就有了宿舍管理大媽。
管理大媽出來,學長對劉曉玲道:
“這是劉大媽,你的住宿安排找她。我就走了,還要接其他的新生。”
劉大媽看了一眼眼前兩人,衣服不新也不舊,想來是日常穿著,麵色紅潤有光澤,看起來家境不錯的樣子。
心中有了結論,這才答應了劉曉玲一聲。
“劉曉玲是吧,我看看……”劉大媽在花名冊上翻看了一下,“402號房,鋪上沒人沒東西的都可以選。平常注意個人衛生哈。”
兩人來到402門前,門開著,裏麵還有說話的聲音。
進了門,看見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帶著女兒正在挑選床鋪。
男人中等個子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像是一個久居上位的領導。
女的則是個偏高偏瘦的中年婦女,一副女幹部的打扮。
聽見背後有聲音,都轉過頭看向劉曉玲父女。
在省二中,劉曉玲沒有碰到白素萍和賀紅梅,老師也隻曉得兩個人應該都能考上大學。學校也不知道王芳等四姐妹的成績如何,是不是也能考上中專。
辦完了自己的事,中午,劉曉玲去了趟省體校。
跟曉軍吃了午飯,曉軍就回去了,因為這段時間的訓練到了最緊要的時候。
“大姐,你等著,我肯定能拿個冠軍!”曉軍今年滿10歲,但是長期獨立的生活,顯得有些早熟。
“嗯,加油!”
跟曉軍告別,劉曉玲從空間裏拿了些花生米、怪味胡豆和兩小塊臘肉去了蘇麗麗家。
蘇麗麗這次考取了京城一家大學,學土木建築,錄取通知書比劉曉玲還先得到。
兩人見麵的歡喜場麵自不用多說,關淩淩更是熱情招待。
跟關淩淩說好了,兩人走劉家壩去。
第二天早上出門,在院子裏居然又碰到了許飛的媽。
雖然上次劉曉玲沒有答應和許強耍朋友,但許飛的媽並沒有遷怒與劉曉玲,反而覺得當時是自己昏了頭,辦的事確實有些不靠譜。現在看見劉曉玲,很熱情的喊住了她,還問了劉曉玲高考的情況怎麽樣,考的哪個學校等等。
到了劉家壩,劉曉玲陪著蘇麗麗去了鎮政府,蘇麗麗要把錄取通知書拿給蘇東來看。
蘇東來早就通過電話知道了女兒考上大學的消息,但看到錄取通知書擺在麵前,心中的感覺又不一樣。
得知女兒要到劉曉玲家去耍,親自出來到街上買了一隻雞讓蘇麗麗帶去。
這時候豬肉是肯定買不到了。
兩個人又去劉許妹家的燒臘攤看了看,果然劉許妹也在。
“許妹。走,回劉家壩去耍。”劉曉玲對劉許妹道。
劉許妹正在跟蘇麗麗打招呼,旁邊站著的劉仁均立馬就幫劉許妹答應了。
“要得,大女子,你回去陪曉玲和這位同學耍。”
劉許妹也是在家呆著無聊才上街陪著媽老漢賣鹵菜的,聽劉曉玲說回劉家壩,就把圍腰和袖套取了。
劉曉玲看了下燒臘攤,不僅有豬頭肉,還有一些豆腐鹵製品,鹵豆幹、素雞、鹵土豆等等。就是天氣熱,蒼蠅有點多,劉仁均手執一個類似於小拂塵一樣的東西不停地搖動驅趕。
站著說話的功夫就有兩個顧客上門,看起來生意還不錯的樣子。
“叔叔,你用木條做個框子嘛,用紗布圍一下,就不用使勁吆(土話,驅趕)蒼蠅了。”
夏鳳這段時間正為劉許妹考上大學高興,見了劉曉玲,立馬切了一些核桃肉跟豬拱嘴,讓劉許妹跟劉曉玲她們帶回劉家壩吃。
到了劉家壩,叫上吳紅英跟劉英來家,四人學習小組終於湊齊。加上蘇麗麗,五個準大學生跟著劉曉玲做好飯,一邊吃一邊聊天熱鬧到大半夜,最後都在劉曉玲家歇息。
吳紅英報考了巴蜀省城的一所師範,劉英跟劉許妹則分別報考了位於渝都的會計專業和法學專業學校,蘇麗麗報考了京城的一所大學,專業是土木建築。
第二天一大早,劉曉玲去外公外婆家,蘇麗麗去找她父親。約好了等劉曉玲從外公外婆家回來,幾個人一起到渝都去耍,這兩天都各自征求了家長的意見。
劉曉玲在白馬村呆了一天,第二天上午就返回了劉家壩。
中午,五個人在縣城坐火車,當天晚上到了渝都。
第二天上午,劉仁承跟吳有禮都請假來了劉仁貴家,在邊月冰的飯館陪幾個孩子吃了中午飯。劉仁承跟吳有禮又拿了些錢給劉英和吳紅英,讓她倆買點上學需要的東西。
下午,大家都去上班。劉曉玲當向導,帶著小姐妹就去了渝都市中區遊玩。
渝都山城,景色自然跟巴蜀平原不同。
兩條江水圍出一個半島就是渝都市中心,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出門就是坡坡坎坎,連接上下半城的纜車、高低錯落的樓房、或長或短的梯坎、突兀於山體外的吊腳樓……還有數百年前的衙門、曾經關押過革命誌士的監獄……
有時候站在4、5樓,看後麵卻是別人家的底樓。讓習慣了平原的小姐妹,經常迷路。
連著幾天遊玩下來,讓劉英、劉許妹這樣常居一隅的女孩大開眼界,山景與溫泉更是讓她們流連忘返。
這樣幾個人家裏條件都不算差,各自買了些東西。邊月冰又大方地讚助了一筆活動經費。
“曉玲,渝都的溫泉好多喲,好安逸。”蘇麗麗感觸最深的就是渝都這邊的溫泉之多。
這幾天就分別去了北溫泉、南溫泉。聽說東溫泉有點遠,交通不太便利,這才沒去。蘇麗麗太留戀泡過溫泉後皮膚那滑滑的宛如凝脂般的感覺。
幾個人在渝都玩了十來天便準備回家去。
邊月冰出資給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包括桃片、榨菜、方竹筍跟板鴨。
假期中,劉仁貴收到了幾封信,都是轉交劉曉玲的。
來信的都是劉曉玲初中的同寢室小姐妹,都考上了中專。說是到了學校後再給劉曉玲新的聯係地址,順便還詢問劉曉玲這次考試的情況如何。劉曉玲一一做了回複,告訴她們自己已經被魔都某校錄取,今後多多聯係等等。
知道小姐妹情況都好,劉曉玲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接下來又給劉玉霞寫了封信,告訴她自己的情況。
劉玉霞現在已經在一家供銷社工作,雖說是售貨員,但那時的售貨員待遇好,地位也不低。
學習四人小組跟蘇麗麗離開了渝都各自回家。劉曉玲開始去魔都前的準備,就是在平台上大肆收購這時魔都的各種票證。
盧俊說去魯省見過父母後還要回京城一趟,估計會耽擱很長時間,現在果然沒能趕上送劉曉玲去魔都上學。
1965年8月26日,劉仁貴請假送劉曉玲去魔都上學。
這個時候什麽東西都要憑票買,去異地讀個大學,褥子被子和換洗衣物臉盆腳盆都得自己帶上。
兩個人手裏拿得都是滿滿當當。
在渝都朝天門沙嘴碼頭上了船,找到艙室床位後,終於可以把東西放下,兩人這才鬆了口氣。
“大女子,這回可算是真的跳出農門了。”
放好東西,兩人來到甲板上聊天。
船是長航公司的客船,沿途隻在宜城、武邑等大城市停靠,其餘時間晝夜不停。
有上一世的經驗,劉曉玲不顧劉仁貴的攔阻,堅持購買了二等艙,住在了甲板上的客艙。白天太陽出來,甲板上都烤得炙熱發燙,全靠房間裏的電風扇降溫。三等艙票以下的旅客混居在甲板之下,裏麵空氣汙濁、悶熱,平時又不準上甲板影響水手的操作。幾天幾夜下來,多少人都受不了。
這時候沿江沒有開發,綠水青山都還是原始的風貌。甚至兩岸猿聲的情景都被複原顯現。
然而炎熱終究打敗了劉曉玲父女開始的新鮮勁,後麵的路程頗感無聊和難過。除了上午和晚間在甲板上晃悠一下,一般都不出房間。
好在兩人都不暈船,就這樣,當兩人經過躉船晃動的跳板腳踏實地後,才又鬆了口氣。
“老劉,你去坐3路和16路車。”同艙的旅客老範再一次跟劉仁貴提醒道。
“謝謝。我曉得了。”
劉曉玲也向老範揮手道別。
後世的魔都變化太快,跟眼前的景觀找不到一點相似之處。
或許隻有外灘那幾處老建築才是一成不變吧。
這時沒有什麽接新的校車,所有新生都是自己找到學校報到。
學校的校門不大,正上方是學校的名字,兩側立柱上麵雕塑有紅旗迎風招展的樣子。(今後這些都改成了兩側懸掛校牌和某某革委會或黨委的牌子)大門口擺著幾張桌子,稀稀拉拉有幾個學生正在登記。劉曉玲找到一塊寫著“船舶動力”紙牌的桌子上前詢問。
“這位同學,請把錄取通知書給我。”
辦理好登記手續,有個男同學給劉曉玲帶路,劉仁貴和劉曉玲跟著這個學長來到一處小樓下,學長停住腳步,喊了一聲。
劉曉玲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就有了宿舍管理大媽。
管理大媽出來,學長對劉曉玲道:
“這是劉大媽,你的住宿安排找她。我就走了,還要接其他的新生。”
劉大媽看了一眼眼前兩人,衣服不新也不舊,想來是日常穿著,麵色紅潤有光澤,看起來家境不錯的樣子。
心中有了結論,這才答應了劉曉玲一聲。
“劉曉玲是吧,我看看……”劉大媽在花名冊上翻看了一下,“402號房,鋪上沒人沒東西的都可以選。平常注意個人衛生哈。”
兩人來到402門前,門開著,裏麵還有說話的聲音。
進了門,看見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帶著女兒正在挑選床鋪。
男人中等個子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有種不怒自威的感覺,像是一個久居上位的領導。
女的則是個偏高偏瘦的中年婦女,一副女幹部的打扮。
聽見背後有聲音,都轉過頭看向劉曉玲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