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菜譜換工作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盧俊突然想起道:“對了,來藏南進藥的商人裏麵還有港島的,看起來中藥材在外麵也是很受歡迎的。”
“你跟港島的商人關係怎麽樣?”
“關係還不錯。有天港島商人進山打獵迷了路,在山裏困了兩天兩夜,還是我派人進山把他救出來的。”
“你跟他們多接觸接觸吧,我想今後你們這二百多人的出路還在港島商人身上。”
劉曉玲心中浮現出一個想法,隻是現在還有些早。
“哦。”盧俊對於劉曉玲下這樣的判斷並沒有不相信的意思。早幾年跑路時,就是劉曉玲告訴他中藥材這條路,今天她又這樣說肯定有她的道理。
\\\"過來吃飯。\\\"邊月冰看他倆在那裏嘰嘰咕咕,就喊了一嗓子。
一看桌子上的蟲草鴨,劉曉玲就知道是盧俊安排的這道菜。湯麵上漂浮著十幾根蟲草,劉曉玲想起後世最高時幾萬到十幾萬一斤的價格,就不由得搖頭。如果老媽知道這盆老鴨湯的價格會作何想。
由於劉義祥現在的廚藝見長,小店早已是一天三頓的營業,生意一直都是不錯。
食材的供應上也沒有出現問題。
吃著飯,邊月冰突然想起件事不能決定,這不大女子回來了,正好問問她。
原來前兩個月,有兩個經常來吃飯的食客,提出要購買麻辣魚、酸菜魚的菜譜。邊月冰認為菜譜是自家生意興隆的秘密,拒絕了他們。但是這兩個食客鍥而不舍,就是要邊月冰答應出售,還說他們是國營飯店。
這兩樣菜其實很好模仿,但他們一定要購買菜譜絕對不是有版權意識,肯定還有其他想法。
“我不知道他們還有啥子想法,反正他們不可能得到我的菜譜。”邊月冰恨恨道。這是要搶人飯碗啊。
“如果他們還來,你就讓他們找我。”劉曉玲對邊月冰道。
盧俊在旁邊也覺得其中有問題,但是也想不出原因來。
晚上,邊月冰招呼劉曉玲,說是那兩個人又來了。
邊月冰把劉曉玲介紹給跟塗強、李正茂,然後道:“那件事你們跟我大女子談,她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劉曉玲看著兩人一身打扮,確實像單位裏的幹部,一介紹才知道兩人是遇仙樓飯店的人。兩人再次提出購買菜譜的要求。
“是不是還有其他想法,一並都說出來。”劉曉玲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坐在那裏老神在在,盧俊在一旁陪坐著。
“嗯,確實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貴店的廚師要跟我們去,不然顧客們不相信我們是購買的菜譜,還認為我們是假冒的。”
“廚師跟你們去也行,隻是廚師要過去好久?”劉曉玲問。
“那個……再怎麽也要半年左右,等大家都曉得了我們也是正宗的就可以了。”
“那不行。廚師要麽不要,要就要招到遇仙樓,正式工。”劉曉玲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看兩人還在猶豫,劉曉玲把心一橫,接著道:“不隻兩個菜。我這裏再送你們八個菜譜,湊齊十個。”
為了大堂哥,劉曉玲也是不計成本了,芋兒雞都算成了贈頭。
兩個人絕沒想到會談出這麽個結果來,吃驚又很興奮。
遇仙樓是國營的不假,但當時體製還是公私合營的企業,與周圍的幾家同樣是公私合營的飯店競爭激烈。
“我們回去給經理報告,有消息了就再來。”兩個人站起來,看著眼前這十來歲的小姑娘,心中暗暗稱奇。
等兩人走了,邊月冰過來打聽消息。一聽,對方不僅僅要買菜譜居然還打上了劉義祥的主意。好在現在比以前穩重,沉下一口氣問劉曉玲的打算。
“媽,看來還是要大表哥過來了。我準備借此機會讓大堂哥招工去遇仙樓上班。”
“上班?”邊月冰愣了。
“是呀,如果對方答應了,今後大堂哥就是工人了。”
劉仁貴在旁邊都傻了。劉義祥就覺得自己這顆心忽悠忽悠的,沒個定數,晃得停不下來。
盧俊也不得不佩服劉曉玲的機變果斷。
兩天後,兩人再次找來,說是公司同意了。但是,先得嚐嚐那八道菜是啥子菜,是不是跟麻辣魚一樣是新式菜。
這下又隻有劉曉玲親自出手了。
“今天隻能做三個。”劉曉玲一邊挽袖子一邊說。
“第一個,還是魚。叫來鳳魚。”
“大堂哥,拿條白鰱,改刀成魚片,醃製……”吩咐劉義祥的時候,劉曉玲也拿過一塊豬肉切塊。切好後,開火炒豬肉,炒到吐油卷邊,再倒菜油……
最後,鍋裏倒上油,放花椒、幹辣椒段炒出香味,淋在盆裏麵,就聞到一股濃香撲鼻而來。
“如何?”
看兩人拿起筷子開始試吃,劉曉玲也不等他們的回答,直接安排劉義祥把鍋衝洗幹淨,又叫劉義祥再拿一條白鰱出來收拾。
把魚切塊,加鹽、料酒跟紅苕粉醃製……過油。油鍋燒熱加菜油,把泡薑、泡椒倒進去,又抓了一大把幹花椒,舀一大勺郫縣豆瓣醬煸炒出紅油,再加一勺醬油,適量的清水跟半勺白糖……不一會把魚裝盆,撒上香菜和大蔥段。
“這是泰安魚。”
又是一道新菜出品。
這時候大堂內的食客已經發現了異常,都圍過來看劉曉玲操作。
“又出新菜品了。”一個個客人嚷嚷道。
接下來,劉曉玲又做了一個郵亭鯽魚。
塗強跟李正茂負責此次的談判。兩人都是遇仙樓裏的老人,還第一次吃到這三個菜。有辣有淡沒得說,絕對符合渝都人口味。
兩個人都在想,就憑今晚三道菜,加上酸菜魚和麻辣魚,渝都市中心就再沒有任何一家飯館店能與遇仙樓爭鋒。
“妹兒,為啥子這三道菜都有地名?是這三個地方的菜式嘜?”塗強問。
塗強問到點子上了,這三道菜式確實分別在這三個地方首吃,不過也是若幹年之後的事。
“這三個地方也沒得這些菜式,都是我在研究菜的時候發現的,分別用這三個地方出的白鰱跟鯽魚味道最好。”劉曉玲的忽悠說來就來,讓盧俊想起兩人在路口忽悠兩個社員的情景。
塗強聞聽大為震動,研究菜式都已經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說是高人啊。隻是這高人貌似才15~6歲的樣子。這要回去說了今天晚上的事,那些老廚師不得羞愧得臉紅幾天?
不行,明天一定要把陳總叫過來,讓他也嚐嚐。這個交易劃得來。
他就沒想下,當時劉義祥抓的兩條白鰱都是從一個水泥池子裏摸出來的,哪條是泰安的,哪條又是來鳳的?
第二天,劉曉玲又做了辣子雞、啤酒鴨、泉水雞、豆花魚、毛血旺五樣新式菜。
前來嚐菜的陳總相當滿意,當即拍板購買菜譜並且招劉義祥到遇仙樓。
考慮到劉曉玲家暫時沒有廚師,同時也為了借劉曉玲家店把這幾樣新菜的招牌打響,同意劉義祥繼續在此半年,順便把手藝學好。
劉仁貴在廠裏麵給邊守德打電話,讓他趕快回老家,把邊執禮送到渝都來。
劉義祥也在第二天趕回白林鎮辦戶口遷移手續,當天又在省城接了放假的曉軍兩人一同乘火車回了渝都。
劉義祥急著跟遇仙樓簽訂招工合同,連春香那邊都沒去,也沒有等著邊執禮一起來渝都。
看上次大哥的樣子,邊月冰也不知道這次邊執禮能不能成行,所以叫劉義祥不用等邊執禮。
隨著新八大菜式出台,邊月冰這家店算是徹底在渝都打響了招牌,不管中午還是晚上,等著翻台的食客那是一波接著一波。
把劉曉玲累慘了,不過想起大堂哥徹底離開了農村,心裏麵也感到高興。
劉義祥跟遇仙樓簽了招工合同後,大哭了一場。每日裏早早起來把準備工作做好,對劉曉玲的指點也是仔細地聽。
\\\"大堂哥,雖然當工人了,你的工資也還沒得幺媽給你開的多。\\\"劉曉玲開劉義祥的玩笑道。
劉義祥嘴笨,說不過劉曉玲,不過他知道現在的一切都是幺爸一家帶給他的。尤其是為了他的工作,把自家飯館賺錢的秘密都拿出來了。除了今後好好孝順家裏,幫幺爸幺媽做事,還能幹啥子。
曉軍第一次到自家飯館,連吃了幾天都沒過癮,最後還是想起教練的話才克製了一下。
曉軍跟盧俊也不算很親近,畢竟兩人相處的時間不久。平日裏在飯館陪邊月冰的時間多一些。
這幾天,劉曉玲也陪著盧俊去市區逛了幾次。
在兩個紅色景點都遇到了拍電影的人。看了劇組牌子,劉曉玲才知道是那部經典的紅色電影。記得這部電影應該在一年或兩年後上映。
跟盧俊大致談了設想,主要就是藏南那邊最後要準備放棄,重點轉移到港島上。盧俊聽了也做不了決定,他還未去過港島,有些事還要親自去看了才有直觀印象,才能發現劉曉玲的建議是不是適合。
畢竟,現在他不是為自己一個人下決定,而是要考慮二百來人和他們身後家庭的利益。
“你跟港島的商人關係怎麽樣?”
“關係還不錯。有天港島商人進山打獵迷了路,在山裏困了兩天兩夜,還是我派人進山把他救出來的。”
“你跟他們多接觸接觸吧,我想今後你們這二百多人的出路還在港島商人身上。”
劉曉玲心中浮現出一個想法,隻是現在還有些早。
“哦。”盧俊對於劉曉玲下這樣的判斷並沒有不相信的意思。早幾年跑路時,就是劉曉玲告訴他中藥材這條路,今天她又這樣說肯定有她的道理。
\\\"過來吃飯。\\\"邊月冰看他倆在那裏嘰嘰咕咕,就喊了一嗓子。
一看桌子上的蟲草鴨,劉曉玲就知道是盧俊安排的這道菜。湯麵上漂浮著十幾根蟲草,劉曉玲想起後世最高時幾萬到十幾萬一斤的價格,就不由得搖頭。如果老媽知道這盆老鴨湯的價格會作何想。
由於劉義祥現在的廚藝見長,小店早已是一天三頓的營業,生意一直都是不錯。
食材的供應上也沒有出現問題。
吃著飯,邊月冰突然想起件事不能決定,這不大女子回來了,正好問問她。
原來前兩個月,有兩個經常來吃飯的食客,提出要購買麻辣魚、酸菜魚的菜譜。邊月冰認為菜譜是自家生意興隆的秘密,拒絕了他們。但是這兩個食客鍥而不舍,就是要邊月冰答應出售,還說他們是國營飯店。
這兩樣菜其實很好模仿,但他們一定要購買菜譜絕對不是有版權意識,肯定還有其他想法。
“我不知道他們還有啥子想法,反正他們不可能得到我的菜譜。”邊月冰恨恨道。這是要搶人飯碗啊。
“如果他們還來,你就讓他們找我。”劉曉玲對邊月冰道。
盧俊在旁邊也覺得其中有問題,但是也想不出原因來。
晚上,邊月冰招呼劉曉玲,說是那兩個人又來了。
邊月冰把劉曉玲介紹給跟塗強、李正茂,然後道:“那件事你們跟我大女子談,她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劉曉玲看著兩人一身打扮,確實像單位裏的幹部,一介紹才知道兩人是遇仙樓飯店的人。兩人再次提出購買菜譜的要求。
“是不是還有其他想法,一並都說出來。”劉曉玲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坐在那裏老神在在,盧俊在一旁陪坐著。
“嗯,確實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貴店的廚師要跟我們去,不然顧客們不相信我們是購買的菜譜,還認為我們是假冒的。”
“廚師跟你們去也行,隻是廚師要過去好久?”劉曉玲問。
“那個……再怎麽也要半年左右,等大家都曉得了我們也是正宗的就可以了。”
“那不行。廚師要麽不要,要就要招到遇仙樓,正式工。”劉曉玲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看兩人還在猶豫,劉曉玲把心一橫,接著道:“不隻兩個菜。我這裏再送你們八個菜譜,湊齊十個。”
為了大堂哥,劉曉玲也是不計成本了,芋兒雞都算成了贈頭。
兩個人絕沒想到會談出這麽個結果來,吃驚又很興奮。
遇仙樓是國營的不假,但當時體製還是公私合營的企業,與周圍的幾家同樣是公私合營的飯店競爭激烈。
“我們回去給經理報告,有消息了就再來。”兩個人站起來,看著眼前這十來歲的小姑娘,心中暗暗稱奇。
等兩人走了,邊月冰過來打聽消息。一聽,對方不僅僅要買菜譜居然還打上了劉義祥的主意。好在現在比以前穩重,沉下一口氣問劉曉玲的打算。
“媽,看來還是要大表哥過來了。我準備借此機會讓大堂哥招工去遇仙樓上班。”
“上班?”邊月冰愣了。
“是呀,如果對方答應了,今後大堂哥就是工人了。”
劉仁貴在旁邊都傻了。劉義祥就覺得自己這顆心忽悠忽悠的,沒個定數,晃得停不下來。
盧俊也不得不佩服劉曉玲的機變果斷。
兩天後,兩人再次找來,說是公司同意了。但是,先得嚐嚐那八道菜是啥子菜,是不是跟麻辣魚一樣是新式菜。
這下又隻有劉曉玲親自出手了。
“今天隻能做三個。”劉曉玲一邊挽袖子一邊說。
“第一個,還是魚。叫來鳳魚。”
“大堂哥,拿條白鰱,改刀成魚片,醃製……”吩咐劉義祥的時候,劉曉玲也拿過一塊豬肉切塊。切好後,開火炒豬肉,炒到吐油卷邊,再倒菜油……
最後,鍋裏倒上油,放花椒、幹辣椒段炒出香味,淋在盆裏麵,就聞到一股濃香撲鼻而來。
“如何?”
看兩人拿起筷子開始試吃,劉曉玲也不等他們的回答,直接安排劉義祥把鍋衝洗幹淨,又叫劉義祥再拿一條白鰱出來收拾。
把魚切塊,加鹽、料酒跟紅苕粉醃製……過油。油鍋燒熱加菜油,把泡薑、泡椒倒進去,又抓了一大把幹花椒,舀一大勺郫縣豆瓣醬煸炒出紅油,再加一勺醬油,適量的清水跟半勺白糖……不一會把魚裝盆,撒上香菜和大蔥段。
“這是泰安魚。”
又是一道新菜出品。
這時候大堂內的食客已經發現了異常,都圍過來看劉曉玲操作。
“又出新菜品了。”一個個客人嚷嚷道。
接下來,劉曉玲又做了一個郵亭鯽魚。
塗強跟李正茂負責此次的談判。兩人都是遇仙樓裏的老人,還第一次吃到這三個菜。有辣有淡沒得說,絕對符合渝都人口味。
兩個人都在想,就憑今晚三道菜,加上酸菜魚和麻辣魚,渝都市中心就再沒有任何一家飯館店能與遇仙樓爭鋒。
“妹兒,為啥子這三道菜都有地名?是這三個地方的菜式嘜?”塗強問。
塗強問到點子上了,這三道菜式確實分別在這三個地方首吃,不過也是若幹年之後的事。
“這三個地方也沒得這些菜式,都是我在研究菜的時候發現的,分別用這三個地方出的白鰱跟鯽魚味道最好。”劉曉玲的忽悠說來就來,讓盧俊想起兩人在路口忽悠兩個社員的情景。
塗強聞聽大為震動,研究菜式都已經到了這種境界,不得不說是高人啊。隻是這高人貌似才15~6歲的樣子。這要回去說了今天晚上的事,那些老廚師不得羞愧得臉紅幾天?
不行,明天一定要把陳總叫過來,讓他也嚐嚐。這個交易劃得來。
他就沒想下,當時劉義祥抓的兩條白鰱都是從一個水泥池子裏摸出來的,哪條是泰安的,哪條又是來鳳的?
第二天,劉曉玲又做了辣子雞、啤酒鴨、泉水雞、豆花魚、毛血旺五樣新式菜。
前來嚐菜的陳總相當滿意,當即拍板購買菜譜並且招劉義祥到遇仙樓。
考慮到劉曉玲家暫時沒有廚師,同時也為了借劉曉玲家店把這幾樣新菜的招牌打響,同意劉義祥繼續在此半年,順便把手藝學好。
劉仁貴在廠裏麵給邊守德打電話,讓他趕快回老家,把邊執禮送到渝都來。
劉義祥也在第二天趕回白林鎮辦戶口遷移手續,當天又在省城接了放假的曉軍兩人一同乘火車回了渝都。
劉義祥急著跟遇仙樓簽訂招工合同,連春香那邊都沒去,也沒有等著邊執禮一起來渝都。
看上次大哥的樣子,邊月冰也不知道這次邊執禮能不能成行,所以叫劉義祥不用等邊執禮。
隨著新八大菜式出台,邊月冰這家店算是徹底在渝都打響了招牌,不管中午還是晚上,等著翻台的食客那是一波接著一波。
把劉曉玲累慘了,不過想起大堂哥徹底離開了農村,心裏麵也感到高興。
劉義祥跟遇仙樓簽了招工合同後,大哭了一場。每日裏早早起來把準備工作做好,對劉曉玲的指點也是仔細地聽。
\\\"大堂哥,雖然當工人了,你的工資也還沒得幺媽給你開的多。\\\"劉曉玲開劉義祥的玩笑道。
劉義祥嘴笨,說不過劉曉玲,不過他知道現在的一切都是幺爸一家帶給他的。尤其是為了他的工作,把自家飯館賺錢的秘密都拿出來了。除了今後好好孝順家裏,幫幺爸幺媽做事,還能幹啥子。
曉軍第一次到自家飯館,連吃了幾天都沒過癮,最後還是想起教練的話才克製了一下。
曉軍跟盧俊也不算很親近,畢竟兩人相處的時間不久。平日裏在飯館陪邊月冰的時間多一些。
這幾天,劉曉玲也陪著盧俊去市區逛了幾次。
在兩個紅色景點都遇到了拍電影的人。看了劇組牌子,劉曉玲才知道是那部經典的紅色電影。記得這部電影應該在一年或兩年後上映。
跟盧俊大致談了設想,主要就是藏南那邊最後要準備放棄,重點轉移到港島上。盧俊聽了也做不了決定,他還未去過港島,有些事還要親自去看了才有直觀印象,才能發現劉曉玲的建議是不是適合。
畢竟,現在他不是為自己一個人下決定,而是要考慮二百來人和他們身後家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