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新開了一家飯館,味道不擺了!


    消息已經擴散開來,劉曉玲跟邊月冰的手臂即將麵臨更大的折磨。


    果然,下午下班時間還未到,飯店裏就已經坐滿了客人,還有客人在外麵等著翻台。


    由於食材準備充分,晚上這餐倒是沒有中午那般慌亂。


    “媽呀,這手杆遭不住了!”邊月冰坐在板凳上不停地揉著小臂。


    “過幾天就好了。”劉仁貴再次客串主廚。


    劉曉蘭正在整理收錢的抽屜,數著數著手就開始發抖起來。


    幾次采買她都是一路的,知道花了多少錢。如今的毛收讓她緊張起來。


    “曉蘭,收拾好就過來吃飯。”劉曉玲叫劉曉蘭。


    楊柳、邊春華都知道今天的收入肯定不少,但誰都沒有說起。


    “老漢,房子租好沒有?”


    “基本談好了,跟我們現在住的差不多大,價格也差不多。這不等你媽來定嘜。”


    果然夫妻之間是最了解的。


    “不囉嗦,回去我拿錢給你。早點把房子收拾好,曉蘭她們好搬過去。”


    “對了,楊柳啊,你住在姨爹家中也不方便,不如也搬過去和小蘭和春華一起住?”邊月冰又問楊柳。


    楊柳想了一下答應下來。


    吃過飯收拾好店麵,幾個人回了劉曉玲家。


    劉義祥拿了被蓋自己去了門麵,路途不遠,也不怕找不著路。劉仁貴拿了錢也出去找房東,剩下幾個人輪流開始洗澡。


    天氣太熱,每個人都出了一身大汗。


    邊月冰這才拉著劉曉玲進了房間開始清理今天的收入。


    “1124塊!”


    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來算,邊月冰沒想到自己一天的收入比得上劉仁貴半年的收入。如果算上早餐的收益,真是一天要當劉仁貴幹一年。


    “媽,過段時間以後就沒得這麽多人來吃了。不是口味的問題,而是大家都沒得那麽多閑錢……”


    劉曉玲這次就猜錯了。


    她沒想到的是,當酸菜魚和麻辣魚出現後,整個渝都的饕餮們,都朝著自家小店聚攏來了,忙的時間還在後麵。


    她這裏繼續跟邊月冰說道:“媽,早餐太辛苦,這段時間就不做早餐了,抽空多休息一下。等以後緩過來,大堂哥能頂上了再考慮早餐。”


    邊月冰內心舍不得早餐的收入,但看著還在輕微顫抖的手,萬般豪情化作一聲歎息。


    “以後進貨都可以先找菜市場的說好,定點采購,要求保證質量不變……”劉曉玲事無巨細地把自己知道的說給邊月冰聽。假期過後她不在渝都,到時有啥事又沒有手機聯係。


    “媽,最主要的是我們在這無親無故,楊柳的姨爹可以多請他來吃飯,他如果帶人來吃飯,飯錢能不收就不收……總之,楊柳這邊關係要處好。工資之外可以找點理由悄悄發點獎金……”


    “嗨呀,你這腦殼裏麵一天想些啥子,一套一套的。媽曉得了。”


    邊月冰出來安排好幾女的住處,自己洗漱完畢,哐地倒在床上進入夢鄉。


    劉曉玲也好不到哪裏去,洗漱完進了自己房間,關好門就進了空間。


    空間裏涼快。


    餐車沒了用武之地,已經拉回來放在院子裏。


    某天,劉曉玲見沒人在家,一揮手就把它收進了空間。


    直到劉曉玲暑假結束時,一浪又一浪的食客盈門,讓邊月冰母女手臂上的酸疼就沒有停過。看著生意如此好,邊月冰大方地每人漲了10元的工資,劉義祥值班費也漲了5塊。意味著邊春華等人有30元的工資,劉義祥在這個年代達到了40元的月收入。


    劉義祥學習廚藝的積極性高漲,加上本就會做菜,後麵也能上手炒幾個菜,否則,估計劉曉玲和邊月冰兩人手上要留下殘疾。


    既然自己家的飯店已經走上了正軌,劉曉玲就準備回省二中讀書,假期快結束了。


    學校還有兩天開學,劉曉玲又去了趟省體校看望曉軍。


    曉軍明顯長了個頭,8歲多的他開始了抽條,臉蛋瘦了些,原先的大眼睛也小了。


    千萬、千萬不要像劉仁貴那樣長個眯眯眼啊!


    還好,自己的臉型跟眼睛像邊月冰多些。


    回到學校,寢室的兩個姐姐都已經回校了。


    劉曉玲把在門口買的兩隻冰糕遞給她們,自己開始收拾起東西來。


    白素萍謝過了劉曉玲,嘴裏吸允著冰糕,頓時覺得涼快了許多。


    對劉曉玲這個跳2級的學霸,她一直看不透。平常也不見她像自己和賀紅梅那樣投入很多的精力看書,但每一次考試的成績都比別人好。問過她是否有啥學習的竅門,她總說多記多背。可也沒看見她背什麽功課,除了英語。


    賀紅梅一樣在打量劉曉玲,總覺得劉曉玲有些變化,但又說不出來。張了張口,又覺得沒法問,最後還是低下頭看書。


    劉曉玲收拾好東西去樓梯口的水槽邊洗了把臉,回來站在屋門口,看著屋裏默默看書的兩人歎了口氣。


    “你們兩個看書,我出去一趟。”


    兩人點點頭,劉曉玲又來到衛生間。看衛生間無人便進空間休息去了。


    高二的生活就如同前麵描述的差不多,同學同宿兩年,真正在一起交流的時間並沒多少。畢業多年後若再相見,想來也不過是熟悉的陌生人吧。


    轉眼間1965年的元旦節來了。


    元旦節這天,劉曉玲去省體校把曉軍接了出來,路上買了一些瓜子、山楂條。省裏的黑市又不熟,其他東西是買不到了。跑到百貨公司給蘇麗麗的弟弟買了一個新書包。看見有不要票的處理貨,又買了一件有色塊瑕疵的皮衣。


    來到省政府的宿舍樓,敲開了蘇麗麗家門。


    看劉曉玲大包小包進來,關淩淩不住聲地埋怨劉曉玲不該亂花錢,都這麽熟了還搞這一套。


    劉曉玲急忙解釋,自己本是想給偉峰(蘇麗麗的弟弟)買個書包的,正好碰上處理皮衣,這東西可不容易遇到。身上有錢,趕緊給蘇爸買了。


    蘇東來早就想要一件皮衣,自己一個人懶得洗衣服,皮衣最適合他這樣一個人在外麵上班的人了。但是這皮衣是女兒的同學買的,收是收了,但錢必須給。


    劉曉玲也不推辭,說了原價,關淩淩把錢給了她。


    劉曉軍跟蘇偉峰的歲數一樣大,兩人早就是好朋友,一見麵就去一邊玩去了。


    蘇東來在鎮上幹得不錯,許德兵也沒有故意再針對他。


    一起吃了飯,也沒啥消遣娛樂的方式,隻能一家人圍在一起打上了撲克。


    混時間到了下午,因為劉曉玲還要送曉軍回體校,提前開了晚飯。


    元旦節就這樣過去,沒幾天就開始了半期考試。


    劉曉玲跟蘇麗麗的半期考試成績不錯,都是年級的前幾名。對於省二中的學生來說,年級的前幾名考上個類似於後世的雙一流大學絕對沒有問題。


    關淩淩和蘇東來都很高興,也知道每個星期都來給蘇麗麗補課的劉曉玲功不可沒。隻能盡量在她來家的時候多做點好吃的。


    劉曉玲也不知道家裏小飯館的生意如何,委托蘇麗麗負責曉軍放假的接送就趕回了渝都。


    劉曉玲回到渝都,在自己家飯館竟然看見了盧俊。


    縣公安局的陳副局長在部隊時的職級高,任副局長沒兩年便提拔成了正局長。他派人(侄兒陳正倫)去魯省找到了他的老首長也就是盧俊的爸爸,說是當時知道盧俊是老首長的兒子,就沒有發出通緝令。現在更是連卷宗都沒有了,盧俊可以回白林鎮劉家壩。


    這個消息輾轉通過峰哥傳遞給盧俊,盧俊就回了趟劉家壩。


    在劉家壩知道劉曉玲一家都搬到了渝都,幹脆直接找到了宏光廠劉仁貴這裏來,現在終於都碰上了。


    盧俊一邊說一邊打量劉曉玲。現在的劉曉玲身量開長,已經有些大姑娘的模樣了,麵容姣好眼神靈動。


    “看啥子看?”劉曉玲白了盧俊一眼。


    幾年未見,盧俊皮膚黑了一點,眼神變得堅毅,麵部線條也比以前顯得剛硬了一些。奇怪的是,相互沒有陌生的感覺。


    盧俊這次來渝都就是想見一見劉曉玲。


    他小聲地講了藏南的一些情況,當然那些少兒不宜的過於激烈的都隱瞞了不說。


    劉曉玲在後世也聽說過一點藏南的情況,所以默默聽了盧俊不盡不實的描述,心裏一邊暗暗揣測當時應該是個什麽情景。尤其是聽到盧俊向峰哥求助,組成了200多人的武裝集團,更能想象得出盧俊當初是多麽的艱難。


    “盧俊,現在是真的穩定下來了?”


    “嗯。”盧俊肯定地點點頭。


    “盧伯伯跟阿姨還好吧?”


    “應該還好,過幾天我就去魯省,然後老爸還有安排。”


    “以後有什麽打算?”


    “以後?暫時還沒什麽打算,不過劉家壩是肯定不會回去的。你不知道,現在劉家壩有多少知青。人多地少,公社不願接收,但每隔一段時間又有知青安排下來。我借住的那家農戶看到我都說現在這些人跟我們那些人不一樣。”


    具體個怎麽不一樣盧俊沒說,劉曉玲也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