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飯館被迫營業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義祥大早上就往春香家跑,去商量到渝都的事。
劉曉玲則跟邊月冰一道,去看望了外公外婆。邊月冰把自己準備在渝都開小飯館的事情說了,並且想帶走邊執禮和邊春華去幫忙。
邊守嗣想了想不同意邊執禮去渝都,隻答應邊春華跟邊月冰回渝都。至於原因,邊月冰無論如何都問不出來。
邊執禮哪裏想呆在農村,執意要去渝都,邊守嗣黑了臉才把他壓住。
回到劉家壩,劉義祥說春香家沒得意見。
“幺媽,要不是不熟,春香都很想去渝都。”劉義祥笑眯眯道。
就這樣,劉曉玲母女帶著劉義祥、邊春華回渝都。
下了火車,因為租的房子跟門麵不是一個方向,邊月冰帶人直接去了門市。
幾個人還沒走攏,在門麵外看見了楊柳。
楊柳急忙招呼邊月冰幾個進屋坐,又去燒開水。
邊月冰把身上的東西放下來,四處打量這個租來的門麵。
顯然這幾天劉仁貴也沒閑著。
門麵收拾幹淨不說,還置辦了方桌和板凳、碗筷等物。
原來這幾天楊柳都跟劉仁貴一道收拾門麵、采買桌椅。今天她也是過來看邊月冰他們回來沒有。
劉曉玲問楊柳工商手續的辦理情況,楊柳說工商手續辦完了,現在在辦衛生許可和消防等其他手續,有姨爹出麵,應該沒有問題。
劉曉玲不知道老媽對大堂哥跟劉曉蘭他們有啥子安排,想了想還是把邊月冰叫到了一邊。
“劉家的男孩現在隻有大堂哥,我打算讓大堂哥學廚師,平常你多教下他,以後你不想做了就要他頂起。曉蘭和春華今後嫁了人,夫家還讓不讓她們出來做事都不好說。”
采買的事準備交給劉曉蘭,妹兒學廚師太累。劉義祥要學廚師,總不能連買菜這些都交給他做。楊柳跟邊春華就是專門的服務員。
對此,邊月冰表示讚同。
“媽,芋兒雞你也吃過了,覺得市場如何?”
“好吃,應該能吸引些客人。”邊月冰絲毫不懷疑芋兒雞會帶來大量的食客。
“媽,假期裏我還教你做幾樣菜,不過這樣一來,雞的采購能不能保證?”
“大女子,這是個問題哦。萬一沒得雞,我這生意也做不成。”邊月冰也有些擔心。從沒做過餐飲,原料的來源還搞不清楚。
“我有個想法,你去找下附近的農戶,讓他們養雞,你負責收購。這個雞呀,養得越多越好。因為我要教你的菜,大都要用雞。”
“對了,以後做麻辣魚跟酸菜魚還要大量的魚,你要跟農貿市場的人講好,要能每天都保證供應才行……”劉曉玲比比巴巴說個不停。
看時間也差不多該吃中午飯,邊月冰就讓劉曉玲下廚,讓劉義祥在一旁觀摩。
回鍋肉自然是巴蜀餐飲的品牌菜係。
煮過的肥肉片在鍋中煎熬,飄出來的肉香絕不是飼料豬能夠相比的。調好作料蒜苗下鍋,霎時,整個門麵內都是肉香與蒜苗的香味飄蕩……
“哇!好香哦。”門外行人聞到味道,紛紛駐足。
“這是新開的飯店。”
“開始營業了嘜?”
“喂,開始營業沒有?”
雜七雜八的聲音傳了進來。
邊月冰朝大堂一看,六張桌子已經坐了四張,門口還有人朝裏麵張望。
“這……”
劉曉玲又鏟了幾鏟,把回鍋肉裝盤,然後跨出了廚房。
“大家好,今天還沒有營業,菜單價格這些都還沒弄。明天,明天就開業。”
“今天開業還不是一樣,要啥子菜單嘛。”坐好的顧客不滿意了。
“對頭,菜單能不能吃嘛。”
“酒水也沒進呢。”邊月冰道。
“中午不喝酒。”
???
好吧,邊月冰急忙把劉曉玲拉到一旁,道:
“你和曉蘭去買點菜肉回來,擇日不如撞日。今天開業就今天。”
“楊柳、春華,你們去問問客人點啥子菜,拿紙記下來……”
劉曉玲急忙帶著劉曉蘭背著背篼朝菜市場跑去。
盡可能的買了菜市場上能看到的菜、肉和雞蛋,兩個人就朝門麵走。
“大姐,讓我來背。你背不來,走得慢。”劉曉蘭想起門麵裏那麽多客人,心裏比劉曉玲還急。
“找得到路不?”
“這幾步路。你放手。”劉曉蘭是真急了,直接來抓劉曉玲背上的背篼。
劉曉玲取下背篼放開手,劉曉蘭背著一個背篼還提著劉曉玲的背篼就衝了出去。
等劉曉玲到了門麵,邊月冰已經炒好了幾個菜。飯桌上已經有人開始吃起來。
劉義祥拿個紙筆在邊月冰旁邊。不是記菜譜,而是在聽邊月冰背外麵飯館菜的價格,準備菜單。幸虧以前帶著老媽在渝都吃了不少的飯館,要不然連個價格都搞不明白。
“大家聽好哦。我們這裏可以不用糧票、油票,不要票的價格就要高點點……”劉曉玲說到半途就被打斷了。
“曉得了。剛才不是說過了嘜。”
“曉玲,還煮一鍋飯來。”
劉曉玲四下一看,哪裏還有煮飯的灶?
廚房總共兩個灶孔,一個炒菜一個在煮湯。
“你腦筋礙啊?不是還有擺攤的灶嘜?”
也不怪邊月冰罵,劉曉玲確實沒想起。趕緊把推車上的灶提下來,就在街邊發火現煮米飯。
當劉仁貴下班過來看到的就是這一番忙碌的場麵。
看見劉曉玲正在街邊生火,半天點不燃,劉仁貴上去替換下她,問道:“啷個就開張了喃?”
“被迫營業!”劉曉玲轉身進去舀米淘洗去了。
“被迫營業?”劉仁貴不明所以,不過很快就沉浸在勞動的快樂當中去了。
楊柳跟春華開始還有些手足忙亂的樣子,過不多久在曉蘭的示範下就好了許多,問答也顯得從容起來。
到最後最閑的就是劉曉玲了。
看著忙中不亂的樣子,劉曉玲點點頭,又去了廚房。
廚房是半開放的,一邊臨街。那時候可沒人管煙氣排放這些。
看見劉曉玲,邊月冰把鍋鏟塞到劉曉玲手裏,道:
“大女子,你來炒幾個菜。我手都軟了。”說完邊月冰站到了一邊,使勁揉她的手臂。
“回鍋肉沒得煮過的肉了,現在沒得多的灶。”邊月冰提醒劉曉玲。
“媽,你出去說一下,就說事先沒準備,凡是回鍋肉的改成鹽煎肉,不幹的就算了。”
邊月冰出去一說,顧客們都還答應了。
為啥大家這麽通情達理?其實鹽煎肉還要貴二分錢,現在按照回鍋肉價格收錢,顧客也不是傻的,當然願意。
一路忙亂,當然,這是指廚房裏。中午將近兩點鍾的時候,終於沒了客人。
中午這餐,劉曉玲和邊月冰是輪番上陣,兩個人的小手臂都酸軟了。
輪到自己吃飯弄菜,劉曉玲和邊月冰都不想動,還是劉仁貴主廚。
劉曉玲找了個調羹(小湯勺)吃飯,手抖得抓不住筷子。
邊月冰也是一樣,也換成了調羹。
“老漢,你去上班嘛。要打兩點了。”劉曉玲道。
劉仁貴緊刨了幾下,放下碗就開跑。再耽擱上班就要遲到了,好在離廠比較近。
“大堂哥,下午讓曉蘭帶你去農貿市場買兩個煤球灶回來,中午這頓就是灶孔不夠。”
“嗯。”
“春華,等會鍋洗幹淨後多煮點肉,晚上做回鍋肉怕不夠……”劉曉玲一邊想一邊安排。
看來家裏麵還要多放幾個泡菜壇子。蜀菜多用泡椒泡薑,廚房這兩壇怕是不夠用。
又看了看剩下的小菜,怕也是不夠。又安排曉蘭去買灶的時候順便買點小菜和肉回來。
“明天早上還要記得買魚,聯係一下菜市場做酸菜的,今後定點采購。”
“我最喜歡吃酸菜魚了。”劉曉蘭拍手道。
“還有麻辣魚,今後這兩道是我們的主打菜。”劉曉玲道。
“還有芋兒雞。”劉義祥忘不了芋兒雞的嫩滑,補充道。
“嗯,大家也看到了,吃過的顧客都說我們弄得好吃。接下來這幾天,怕是會更忙。大家有個準備。”
“媽,你給老漢說下,租的房子快點簽下來。今天晚上大堂哥就在門麵睡覺,順便守店。每個月多加5塊錢,要不要得?”
“要得。”這一下就漲了5塊錢,劉義祥哪有不願意的。
第二天,小菜、雞和魚都買回來了,就是肉沒有買回來。
沒得肉票,拿錢都買不到。
邊月冰親自出馬,找了殺豬匠一番密談。
殺豬匠是最知道那裏有豬肉的。食品站的豬肉是交公完成任務指標的的部分,喂豬的農戶手裏還有自留的部分。這部分也是要處理的,大部分農戶都是自己偷偷把肉賣掉了。邊月冰委托殺豬匠幫人殺豬的時候,把那部分自留的豬肉介紹到她這裏來。價格跟市場上的賣價一樣。殺豬匠有好處費答應了。
又通過殺豬匠問到了在菜市場混黑市的人,邊月冰又去跟他談好,不僅收豬肉,也要魚和雞。
黑市的人知道邊月冰就是新開飯館的老板,這是個固定的銷售渠道,自然相信她。還立馬就送了十來斤豬肉到飯館給邊月冰救急。
搞定這一切,邊月冰才徹底鬆了口氣下來。
劉曉玲則跟邊月冰一道,去看望了外公外婆。邊月冰把自己準備在渝都開小飯館的事情說了,並且想帶走邊執禮和邊春華去幫忙。
邊守嗣想了想不同意邊執禮去渝都,隻答應邊春華跟邊月冰回渝都。至於原因,邊月冰無論如何都問不出來。
邊執禮哪裏想呆在農村,執意要去渝都,邊守嗣黑了臉才把他壓住。
回到劉家壩,劉義祥說春香家沒得意見。
“幺媽,要不是不熟,春香都很想去渝都。”劉義祥笑眯眯道。
就這樣,劉曉玲母女帶著劉義祥、邊春華回渝都。
下了火車,因為租的房子跟門麵不是一個方向,邊月冰帶人直接去了門市。
幾個人還沒走攏,在門麵外看見了楊柳。
楊柳急忙招呼邊月冰幾個進屋坐,又去燒開水。
邊月冰把身上的東西放下來,四處打量這個租來的門麵。
顯然這幾天劉仁貴也沒閑著。
門麵收拾幹淨不說,還置辦了方桌和板凳、碗筷等物。
原來這幾天楊柳都跟劉仁貴一道收拾門麵、采買桌椅。今天她也是過來看邊月冰他們回來沒有。
劉曉玲問楊柳工商手續的辦理情況,楊柳說工商手續辦完了,現在在辦衛生許可和消防等其他手續,有姨爹出麵,應該沒有問題。
劉曉玲不知道老媽對大堂哥跟劉曉蘭他們有啥子安排,想了想還是把邊月冰叫到了一邊。
“劉家的男孩現在隻有大堂哥,我打算讓大堂哥學廚師,平常你多教下他,以後你不想做了就要他頂起。曉蘭和春華今後嫁了人,夫家還讓不讓她們出來做事都不好說。”
采買的事準備交給劉曉蘭,妹兒學廚師太累。劉義祥要學廚師,總不能連買菜這些都交給他做。楊柳跟邊春華就是專門的服務員。
對此,邊月冰表示讚同。
“媽,芋兒雞你也吃過了,覺得市場如何?”
“好吃,應該能吸引些客人。”邊月冰絲毫不懷疑芋兒雞會帶來大量的食客。
“媽,假期裏我還教你做幾樣菜,不過這樣一來,雞的采購能不能保證?”
“大女子,這是個問題哦。萬一沒得雞,我這生意也做不成。”邊月冰也有些擔心。從沒做過餐飲,原料的來源還搞不清楚。
“我有個想法,你去找下附近的農戶,讓他們養雞,你負責收購。這個雞呀,養得越多越好。因為我要教你的菜,大都要用雞。”
“對了,以後做麻辣魚跟酸菜魚還要大量的魚,你要跟農貿市場的人講好,要能每天都保證供應才行……”劉曉玲比比巴巴說個不停。
看時間也差不多該吃中午飯,邊月冰就讓劉曉玲下廚,讓劉義祥在一旁觀摩。
回鍋肉自然是巴蜀餐飲的品牌菜係。
煮過的肥肉片在鍋中煎熬,飄出來的肉香絕不是飼料豬能夠相比的。調好作料蒜苗下鍋,霎時,整個門麵內都是肉香與蒜苗的香味飄蕩……
“哇!好香哦。”門外行人聞到味道,紛紛駐足。
“這是新開的飯店。”
“開始營業了嘜?”
“喂,開始營業沒有?”
雜七雜八的聲音傳了進來。
邊月冰朝大堂一看,六張桌子已經坐了四張,門口還有人朝裏麵張望。
“這……”
劉曉玲又鏟了幾鏟,把回鍋肉裝盤,然後跨出了廚房。
“大家好,今天還沒有營業,菜單價格這些都還沒弄。明天,明天就開業。”
“今天開業還不是一樣,要啥子菜單嘛。”坐好的顧客不滿意了。
“對頭,菜單能不能吃嘛。”
“酒水也沒進呢。”邊月冰道。
“中午不喝酒。”
???
好吧,邊月冰急忙把劉曉玲拉到一旁,道:
“你和曉蘭去買點菜肉回來,擇日不如撞日。今天開業就今天。”
“楊柳、春華,你們去問問客人點啥子菜,拿紙記下來……”
劉曉玲急忙帶著劉曉蘭背著背篼朝菜市場跑去。
盡可能的買了菜市場上能看到的菜、肉和雞蛋,兩個人就朝門麵走。
“大姐,讓我來背。你背不來,走得慢。”劉曉蘭想起門麵裏那麽多客人,心裏比劉曉玲還急。
“找得到路不?”
“這幾步路。你放手。”劉曉蘭是真急了,直接來抓劉曉玲背上的背篼。
劉曉玲取下背篼放開手,劉曉蘭背著一個背篼還提著劉曉玲的背篼就衝了出去。
等劉曉玲到了門麵,邊月冰已經炒好了幾個菜。飯桌上已經有人開始吃起來。
劉義祥拿個紙筆在邊月冰旁邊。不是記菜譜,而是在聽邊月冰背外麵飯館菜的價格,準備菜單。幸虧以前帶著老媽在渝都吃了不少的飯館,要不然連個價格都搞不明白。
“大家聽好哦。我們這裏可以不用糧票、油票,不要票的價格就要高點點……”劉曉玲說到半途就被打斷了。
“曉得了。剛才不是說過了嘜。”
“曉玲,還煮一鍋飯來。”
劉曉玲四下一看,哪裏還有煮飯的灶?
廚房總共兩個灶孔,一個炒菜一個在煮湯。
“你腦筋礙啊?不是還有擺攤的灶嘜?”
也不怪邊月冰罵,劉曉玲確實沒想起。趕緊把推車上的灶提下來,就在街邊發火現煮米飯。
當劉仁貴下班過來看到的就是這一番忙碌的場麵。
看見劉曉玲正在街邊生火,半天點不燃,劉仁貴上去替換下她,問道:“啷個就開張了喃?”
“被迫營業!”劉曉玲轉身進去舀米淘洗去了。
“被迫營業?”劉仁貴不明所以,不過很快就沉浸在勞動的快樂當中去了。
楊柳跟春華開始還有些手足忙亂的樣子,過不多久在曉蘭的示範下就好了許多,問答也顯得從容起來。
到最後最閑的就是劉曉玲了。
看著忙中不亂的樣子,劉曉玲點點頭,又去了廚房。
廚房是半開放的,一邊臨街。那時候可沒人管煙氣排放這些。
看見劉曉玲,邊月冰把鍋鏟塞到劉曉玲手裏,道:
“大女子,你來炒幾個菜。我手都軟了。”說完邊月冰站到了一邊,使勁揉她的手臂。
“回鍋肉沒得煮過的肉了,現在沒得多的灶。”邊月冰提醒劉曉玲。
“媽,你出去說一下,就說事先沒準備,凡是回鍋肉的改成鹽煎肉,不幹的就算了。”
邊月冰出去一說,顧客們都還答應了。
為啥大家這麽通情達理?其實鹽煎肉還要貴二分錢,現在按照回鍋肉價格收錢,顧客也不是傻的,當然願意。
一路忙亂,當然,這是指廚房裏。中午將近兩點鍾的時候,終於沒了客人。
中午這餐,劉曉玲和邊月冰是輪番上陣,兩個人的小手臂都酸軟了。
輪到自己吃飯弄菜,劉曉玲和邊月冰都不想動,還是劉仁貴主廚。
劉曉玲找了個調羹(小湯勺)吃飯,手抖得抓不住筷子。
邊月冰也是一樣,也換成了調羹。
“老漢,你去上班嘛。要打兩點了。”劉曉玲道。
劉仁貴緊刨了幾下,放下碗就開跑。再耽擱上班就要遲到了,好在離廠比較近。
“大堂哥,下午讓曉蘭帶你去農貿市場買兩個煤球灶回來,中午這頓就是灶孔不夠。”
“嗯。”
“春華,等會鍋洗幹淨後多煮點肉,晚上做回鍋肉怕不夠……”劉曉玲一邊想一邊安排。
看來家裏麵還要多放幾個泡菜壇子。蜀菜多用泡椒泡薑,廚房這兩壇怕是不夠用。
又看了看剩下的小菜,怕也是不夠。又安排曉蘭去買灶的時候順便買點小菜和肉回來。
“明天早上還要記得買魚,聯係一下菜市場做酸菜的,今後定點采購。”
“我最喜歡吃酸菜魚了。”劉曉蘭拍手道。
“還有麻辣魚,今後這兩道是我們的主打菜。”劉曉玲道。
“還有芋兒雞。”劉義祥忘不了芋兒雞的嫩滑,補充道。
“嗯,大家也看到了,吃過的顧客都說我們弄得好吃。接下來這幾天,怕是會更忙。大家有個準備。”
“媽,你給老漢說下,租的房子快點簽下來。今天晚上大堂哥就在門麵睡覺,順便守店。每個月多加5塊錢,要不要得?”
“要得。”這一下就漲了5塊錢,劉義祥哪有不願意的。
第二天,小菜、雞和魚都買回來了,就是肉沒有買回來。
沒得肉票,拿錢都買不到。
邊月冰親自出馬,找了殺豬匠一番密談。
殺豬匠是最知道那裏有豬肉的。食品站的豬肉是交公完成任務指標的的部分,喂豬的農戶手裏還有自留的部分。這部分也是要處理的,大部分農戶都是自己偷偷把肉賣掉了。邊月冰委托殺豬匠幫人殺豬的時候,把那部分自留的豬肉介紹到她這裏來。價格跟市場上的賣價一樣。殺豬匠有好處費答應了。
又通過殺豬匠問到了在菜市場混黑市的人,邊月冰又去跟他談好,不僅收豬肉,也要魚和雞。
黑市的人知道邊月冰就是新開飯館的老板,這是個固定的銷售渠道,自然相信她。還立馬就送了十來斤豬肉到飯館給邊月冰救急。
搞定這一切,邊月冰才徹底鬆了口氣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