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堂哥相親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有劉曉玲一路,明麵上的行李也不多,東西都放在劉曉玲的空間裏。劉曉玲把手上的一個小包袱又遞給了大堂哥,就朝著鎮上的黑市走去。
劉曉玲也真的去了黑市,買了3斤多的三線肉和一隻雞。
緊趕慢趕,終於在要進村口的時候劉曉玲追上了邊月冰和大堂哥。
這條路先要經過劉曉玲家,兩人讓劉義祥先回老宅去報信,收拾了一下帶的東西,又簡單打掃了一下屋子然後才去了老宅。
“爺爺、婆婆。”劉曉玲上去跟大門口等著的爺爺婆婆打招呼,正說著二伯一家也過來了。
爺爺跟婆婆在院子裏招呼邊月冰他們,大伯圍著圍裙從屋裏出來,剛才在廚房做菜呢。
二伯媽直接就進了廚房,邊月冰才回來,在院子裏和大家擺龍門陣,主要就是回答二伯關於劉曉蘭的一些問題。劉曉玲提著肉跟著二伯媽進了廚房。
“曉玲,你還買了肉啊。昨天祥娃子就去買了肉,說你們這兩天就回來。”二伯媽一邊說一邊打量廚房裏麵的菜。
“二伯媽,你看三線肉做個啥子菜?我看回鍋肉已經都煮上了。”
“都說曉玲手藝好喃,你看著安排也行。都是大女娃子了,能當家。”順手提過劉曉玲拿出來的雞公,朝外麵走,殺雞去了。
劉義祥也進來,看有啥幫忙的沒有。
“大堂哥,你看下有芋兒沒得?老吃白砍雞都不香了,今天弄個你們沒吃過的。”
“有。我這就去拿。”劉義祥一聽有新鮮吃法,積極性一下子就起來了。
看劉義祥出去了,又看了一下廚房裏麵的鹹菜壇子,劉曉玲決定弄個鹹燒白。
二伯媽還在外麵收拾雞,劉曉玲趕緊把等會要用的佐料拿出來擺在灶台上,要不等會不好拿了。
劉曉梅進來了。
“曉梅,還在讀書沒有?”
“大姐,在讀呀,現在放假。大姐,我二姐在渝都好耍不?”
小人兒隻曉得問好不好耍。
正說著,劉義祥提著一背篼芋兒(芋頭)進了廚房。
“大堂哥,你去我們屋頭把高壓鍋拿來。”順便安排曉梅收拾芋兒。
邊月冰進來廚房看了一眼,見劉曉玲和劉曉梅在準備菜,沒說啥又回院子吹牛去了。
高壓鍋是劉曉玲上次回家時拿出來的,沒有收回空間。沈陽的雙喜牌。不是有這高壓鍋,中午怕是吃不上芋兒雞。
二伯媽做燒白,劉曉玲把剩下的芋兒讓小梅收拾,自己就把雞拿來砍成一塊塊的。
邊月冰在外麵吹牛聊天,倒是冉婆婆問了下邊月冰幫劉義祥相看媳婦的事情。
“媽,義祥媳婦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有他幺媽在,保證給他辦得妥妥的!”二伯媽在一旁道。
“大哥,給新媳婦的禮信(禮物)這回都帶回來了,拿給你們看下。”說完,邊月冰打開帶過來的東西,就在院壩的桌子上擺開了,劉義祥也擠過來看。
衣服、褲子、鞋子還有圍巾這些,有些是劉曉玲在平台上買的,有些是在渝都買的。總之,在這鄉鎮和縣城等閑見不到。
一大群人就在院子裏圍著聊天,熱鬧之極。
二伯媽在外麵吹了幾句,又跑進來弄菜。
劉曉玲看高壓鍋開始上氣了,好像也沒啥需要自己才行的,就拉著劉曉梅出來到院子。
半個小時的樣子,芋兒雞弄好了,女人們開始收拾桌子板凳上菜。
“三弟要是回來一起喝酒就好了。”大伯和二伯端著酒杯道。
“曉玲,這個芋兒雞好。”冉婆婆道。
“耙活(軟的意思)。麻辣味道也足。”劉爺爺也讚成。
二伯媽也問道:“這都是曉玲弄出來的?以前可是沒這樣弄過。”
“是啊,也不知道她一天想些啥子。現在我那個小飯館好幾樣的菜都是大女子教我做的。”
“幺媽,我也想去渝都。能不能帶上我嘛?”
劉義祥陪爺爺、老爸和二叔在另外一桌吃飯,也忍不住問這桌的邊月冰。
帶劉義祥去渝都,邊月冰和劉曉玲這之前也沒想過,回來時隻想帶邊春華回渝都的。劉義祥現在問起來了,邊月冰不禁朝劉曉玲看了一眼。
“大伯舍得不?”劉曉玲笑著問劉仁富。
“能去嗎?”劉仁富道。
“行,這回我們一起去渝都。”劉曉玲答應下來。
把劉義祥高興得歡呼了一聲。
下午,剛睡過午覺,吳紅英就來了。
兩人聊到半夜,想起劉曉玲明天還要跟邊月冰一起去相看劉義祥的對象,吳紅英才回家去。
第二天一早,大伯帶著劉義祥來叫劉曉玲她們。因為女方就在同一個鎮另外一個公社,雙方約好就在鎮上某茶館見麵,雙方現在應該都在朝鎮上走。
劉曉玲在空間裏麵翻了一下,找出一塊魔都牌女表。她想的是,如果雙方能成,她也滿意的話,也不吝嗇多送一塊手表給未來的堂嫂。
四個人一路擺談著晃晃悠悠到了鎮上。
看時間差不多,幾人直接就去了約好的茶樓。
巴蜀人習慣喝茶,也習慣在茶樓辦事。這時候的茶樓也是國營的居多。
進去後跟茶樓負責的人說明情況,茶樓又安排了一處大點的包間。
過了不到半個小時,女方一家人也到了。
腳步聲還在樓梯響,劉義祥就站了起來,臉上有些小緊張。
“老漢,幺媽,春香他們來了。”
“你去接下。”大伯道,然後自己這桌的人都站起身來。
女方來了五人,一看就是父母陪著來的。同行的還有一對年輕的夫妻,應該是女方的兄姐之類的。
“老漢,幺媽。這是春香的爸、媽和哥嫂。”
劉義祥再是麵子薄、不好意思的人,今天也必須得站出來。
“伯伯,娘娘好。”女子17、8歲的樣子,皮膚很白。不胖不瘦的臉頰,五官也是巴蜀女孩特有的清秀。
劉曉玲看了一眼就有了幾分喜歡。
雙方寒暄一陣坐下,點了一壺巴蜀產的“二花”(二級花茶),雙方便聊了起來。
“家裏麵的情況你們也清楚,我家裏頭的走得早。這是我三弟的媳婦,就為了這件事,特地從渝都趕回來的。”
邊月冰點了點頭,接過話來。
“祥娃子從小媽去得早,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沒啥毛病。爺爺婆婆跟大伯一家生活,有我們幫襯,日子也不難過,不會讓別人家女兒嫁過來吃苦。
春香如果不嫌棄義祥沒有媽。我在這裏先表個態,我們都歡迎春香嫁進劉家,一定不會虧待這孩子。”
“好!我也說兩句。”堂哥未來的老丈人放下茶杯道。
“先前介紹人講過義祥家的情況,我們也打聽過。義祥這孩子沒啥毛病,對人又誠懇,隻要對春香好,我沒啥意見。”看得出老丈是個直爽的,一點彎彎繞都沒有,直接表了態。
劉曉玲見堂哥未來的老丈媽正要張嘴,立馬站起來。
“春香姐姐,這次聽說你和大堂哥的事,在渝都買了點禮物,你看看合適不?”
未來的老丈媽隻好暫時打消了說話的念頭。
看老媽展示完了衣物,劉曉玲伸手拿出了出門前準備的女表遞了過去。
“還是魔都牌的!”春香的嫂子眼尖,順口還說了出來。這邊她在幫小姑子戴表,劉曉玲又摸出一副金耳環來。
劉仁富有些吃驚,邊月冰卻暗道一聲“幹得漂亮!”
春香的母親也沒想到,徹底打消了說話的想法。
連三轉一響都還沒要求的時候,有這些了還能說啥。
雙方擺談了一陣,眼見時至中午,劉仁富便提議雙方一起吃頓中午飯。
來到街上,似乎也沒有啥選擇的餘地,隻有百貨公司和供銷社飯店。
途中,劉曉玲悄悄遞給劉義祥一百元錢和若幹糧票,讓他等會結賬。又拿出信封裝了200元偷偷拿給了劉仁富。
一頓飯吃得皆大歡喜,雙方都以親家相稱了。劉義祥堅決不喝酒,給他加了不少分。
當雙方告別的時候,劉仁富給親家遞上了信封。
整二十張大團結,男親家拿著感覺燙手般,使勁朝回推。
“親家,不用不用。隻要對春香好就好……”
劉曉玲在一旁觀察,就看見女親家有些想伸手的樣子,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伸出手。
劉曉玲不禁也是感歎大堂哥這是運氣好啊。
這年頭誰都想有錢,雖有欲念但能忍住,那也依舊不簡單了。劉曉玲對女親家高看了一眼。
事情辦得順利,接下來具體商議婚期這些事,就不用邊月冰操心,隻等他們雙方商議。
不過暫時隻能是定親,兩人都還不夠結婚年齡。
春香家跟劉家壩是一個鎮上的,回家都是走路,雙方就在街上道別。
這就算明確了雙方關係,以後劉義祥就能堂而皇之地上門找春香,也能約春香出來玩了。
回去的路上,大伯一直在感謝邊月冰和劉曉玲。劉義祥則相當的亢奮,一路上把路上的小石子踢得亂飛。劉曉玲看了捂住嘴笑個不停。
“大堂哥,你還跟我們上渝都不?”劉曉玲問道,劉義祥則一下子愣住了,剛才沒人說起這件事,他又緊張又激動也忘了。
走了幾步,劉義祥道:“還是要去。明天我去春香家講清楚,看他們理解不理解。”
劉曉玲也真的去了黑市,買了3斤多的三線肉和一隻雞。
緊趕慢趕,終於在要進村口的時候劉曉玲追上了邊月冰和大堂哥。
這條路先要經過劉曉玲家,兩人讓劉義祥先回老宅去報信,收拾了一下帶的東西,又簡單打掃了一下屋子然後才去了老宅。
“爺爺、婆婆。”劉曉玲上去跟大門口等著的爺爺婆婆打招呼,正說著二伯一家也過來了。
爺爺跟婆婆在院子裏招呼邊月冰他們,大伯圍著圍裙從屋裏出來,剛才在廚房做菜呢。
二伯媽直接就進了廚房,邊月冰才回來,在院子裏和大家擺龍門陣,主要就是回答二伯關於劉曉蘭的一些問題。劉曉玲提著肉跟著二伯媽進了廚房。
“曉玲,你還買了肉啊。昨天祥娃子就去買了肉,說你們這兩天就回來。”二伯媽一邊說一邊打量廚房裏麵的菜。
“二伯媽,你看三線肉做個啥子菜?我看回鍋肉已經都煮上了。”
“都說曉玲手藝好喃,你看著安排也行。都是大女娃子了,能當家。”順手提過劉曉玲拿出來的雞公,朝外麵走,殺雞去了。
劉義祥也進來,看有啥幫忙的沒有。
“大堂哥,你看下有芋兒沒得?老吃白砍雞都不香了,今天弄個你們沒吃過的。”
“有。我這就去拿。”劉義祥一聽有新鮮吃法,積極性一下子就起來了。
看劉義祥出去了,又看了一下廚房裏麵的鹹菜壇子,劉曉玲決定弄個鹹燒白。
二伯媽還在外麵收拾雞,劉曉玲趕緊把等會要用的佐料拿出來擺在灶台上,要不等會不好拿了。
劉曉梅進來了。
“曉梅,還在讀書沒有?”
“大姐,在讀呀,現在放假。大姐,我二姐在渝都好耍不?”
小人兒隻曉得問好不好耍。
正說著,劉義祥提著一背篼芋兒(芋頭)進了廚房。
“大堂哥,你去我們屋頭把高壓鍋拿來。”順便安排曉梅收拾芋兒。
邊月冰進來廚房看了一眼,見劉曉玲和劉曉梅在準備菜,沒說啥又回院子吹牛去了。
高壓鍋是劉曉玲上次回家時拿出來的,沒有收回空間。沈陽的雙喜牌。不是有這高壓鍋,中午怕是吃不上芋兒雞。
二伯媽做燒白,劉曉玲把剩下的芋兒讓小梅收拾,自己就把雞拿來砍成一塊塊的。
邊月冰在外麵吹牛聊天,倒是冉婆婆問了下邊月冰幫劉義祥相看媳婦的事情。
“媽,義祥媳婦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有他幺媽在,保證給他辦得妥妥的!”二伯媽在一旁道。
“大哥,給新媳婦的禮信(禮物)這回都帶回來了,拿給你們看下。”說完,邊月冰打開帶過來的東西,就在院壩的桌子上擺開了,劉義祥也擠過來看。
衣服、褲子、鞋子還有圍巾這些,有些是劉曉玲在平台上買的,有些是在渝都買的。總之,在這鄉鎮和縣城等閑見不到。
一大群人就在院子裏圍著聊天,熱鬧之極。
二伯媽在外麵吹了幾句,又跑進來弄菜。
劉曉玲看高壓鍋開始上氣了,好像也沒啥需要自己才行的,就拉著劉曉梅出來到院子。
半個小時的樣子,芋兒雞弄好了,女人們開始收拾桌子板凳上菜。
“三弟要是回來一起喝酒就好了。”大伯和二伯端著酒杯道。
“曉玲,這個芋兒雞好。”冉婆婆道。
“耙活(軟的意思)。麻辣味道也足。”劉爺爺也讚成。
二伯媽也問道:“這都是曉玲弄出來的?以前可是沒這樣弄過。”
“是啊,也不知道她一天想些啥子。現在我那個小飯館好幾樣的菜都是大女子教我做的。”
“幺媽,我也想去渝都。能不能帶上我嘛?”
劉義祥陪爺爺、老爸和二叔在另外一桌吃飯,也忍不住問這桌的邊月冰。
帶劉義祥去渝都,邊月冰和劉曉玲這之前也沒想過,回來時隻想帶邊春華回渝都的。劉義祥現在問起來了,邊月冰不禁朝劉曉玲看了一眼。
“大伯舍得不?”劉曉玲笑著問劉仁富。
“能去嗎?”劉仁富道。
“行,這回我們一起去渝都。”劉曉玲答應下來。
把劉義祥高興得歡呼了一聲。
下午,剛睡過午覺,吳紅英就來了。
兩人聊到半夜,想起劉曉玲明天還要跟邊月冰一起去相看劉義祥的對象,吳紅英才回家去。
第二天一早,大伯帶著劉義祥來叫劉曉玲她們。因為女方就在同一個鎮另外一個公社,雙方約好就在鎮上某茶館見麵,雙方現在應該都在朝鎮上走。
劉曉玲在空間裏麵翻了一下,找出一塊魔都牌女表。她想的是,如果雙方能成,她也滿意的話,也不吝嗇多送一塊手表給未來的堂嫂。
四個人一路擺談著晃晃悠悠到了鎮上。
看時間差不多,幾人直接就去了約好的茶樓。
巴蜀人習慣喝茶,也習慣在茶樓辦事。這時候的茶樓也是國營的居多。
進去後跟茶樓負責的人說明情況,茶樓又安排了一處大點的包間。
過了不到半個小時,女方一家人也到了。
腳步聲還在樓梯響,劉義祥就站了起來,臉上有些小緊張。
“老漢,幺媽,春香他們來了。”
“你去接下。”大伯道,然後自己這桌的人都站起身來。
女方來了五人,一看就是父母陪著來的。同行的還有一對年輕的夫妻,應該是女方的兄姐之類的。
“老漢,幺媽。這是春香的爸、媽和哥嫂。”
劉義祥再是麵子薄、不好意思的人,今天也必須得站出來。
“伯伯,娘娘好。”女子17、8歲的樣子,皮膚很白。不胖不瘦的臉頰,五官也是巴蜀女孩特有的清秀。
劉曉玲看了一眼就有了幾分喜歡。
雙方寒暄一陣坐下,點了一壺巴蜀產的“二花”(二級花茶),雙方便聊了起來。
“家裏麵的情況你們也清楚,我家裏頭的走得早。這是我三弟的媳婦,就為了這件事,特地從渝都趕回來的。”
邊月冰點了點頭,接過話來。
“祥娃子從小媽去得早,我們從小看到大的,沒啥毛病。爺爺婆婆跟大伯一家生活,有我們幫襯,日子也不難過,不會讓別人家女兒嫁過來吃苦。
春香如果不嫌棄義祥沒有媽。我在這裏先表個態,我們都歡迎春香嫁進劉家,一定不會虧待這孩子。”
“好!我也說兩句。”堂哥未來的老丈人放下茶杯道。
“先前介紹人講過義祥家的情況,我們也打聽過。義祥這孩子沒啥毛病,對人又誠懇,隻要對春香好,我沒啥意見。”看得出老丈是個直爽的,一點彎彎繞都沒有,直接表了態。
劉曉玲見堂哥未來的老丈媽正要張嘴,立馬站起來。
“春香姐姐,這次聽說你和大堂哥的事,在渝都買了點禮物,你看看合適不?”
未來的老丈媽隻好暫時打消了說話的念頭。
看老媽展示完了衣物,劉曉玲伸手拿出了出門前準備的女表遞了過去。
“還是魔都牌的!”春香的嫂子眼尖,順口還說了出來。這邊她在幫小姑子戴表,劉曉玲又摸出一副金耳環來。
劉仁富有些吃驚,邊月冰卻暗道一聲“幹得漂亮!”
春香的母親也沒想到,徹底打消了說話的想法。
連三轉一響都還沒要求的時候,有這些了還能說啥。
雙方擺談了一陣,眼見時至中午,劉仁富便提議雙方一起吃頓中午飯。
來到街上,似乎也沒有啥選擇的餘地,隻有百貨公司和供銷社飯店。
途中,劉曉玲悄悄遞給劉義祥一百元錢和若幹糧票,讓他等會結賬。又拿出信封裝了200元偷偷拿給了劉仁富。
一頓飯吃得皆大歡喜,雙方都以親家相稱了。劉義祥堅決不喝酒,給他加了不少分。
當雙方告別的時候,劉仁富給親家遞上了信封。
整二十張大團結,男親家拿著感覺燙手般,使勁朝回推。
“親家,不用不用。隻要對春香好就好……”
劉曉玲在一旁觀察,就看見女親家有些想伸手的樣子,但是最終還是沒有伸出手。
劉曉玲不禁也是感歎大堂哥這是運氣好啊。
這年頭誰都想有錢,雖有欲念但能忍住,那也依舊不簡單了。劉曉玲對女親家高看了一眼。
事情辦得順利,接下來具體商議婚期這些事,就不用邊月冰操心,隻等他們雙方商議。
不過暫時隻能是定親,兩人都還不夠結婚年齡。
春香家跟劉家壩是一個鎮上的,回家都是走路,雙方就在街上道別。
這就算明確了雙方關係,以後劉義祥就能堂而皇之地上門找春香,也能約春香出來玩了。
回去的路上,大伯一直在感謝邊月冰和劉曉玲。劉義祥則相當的亢奮,一路上把路上的小石子踢得亂飛。劉曉玲看了捂住嘴笑個不停。
“大堂哥,你還跟我們上渝都不?”劉曉玲問道,劉義祥則一下子愣住了,剛才沒人說起這件事,他又緊張又激動也忘了。
走了幾步,劉義祥道:“還是要去。明天我去春香家講清楚,看他們理解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