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生意要做大了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 作者:撲爬跟鬥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攤子營業到8點半,邊月冰就收了桌凳。數了下附近攤位的人數,煮了一大鍋醪糟小湯圓。
當三個人端著小碗給附近攤販送去的時候,這些攤販都有些感動。
邊月冰的攤子確實分走了他們不少的食客,但是人家主動上來送東西給自己,而且生意隻做到8點半,無非就是表明一個道歉的態度,還要怎麽樣?
都是淳樸的人,更何況第二、第三天早上,邊月冰把早餐的主打食品都送過一次後,大家的關係變得融洽起來。每天擺攤的時候還相互打個招呼。
夜間攤也是如此。
送出去些食物對邊月冰來說不是問題,原本就大方,賺錢又不是單純的為了賺錢謀生。
隻求有個事做。少些麻煩,大家和和氣氣相處就好。
吳有禮自然也曉得邊月冰擺攤的事,還到攤子上蹭了幾回夥食,邊月冰都沒收他的錢。他也看到了攤子食客滿盈的樣子,有心想問下收入,看了看隻能去問劉仁貴。
對於擺攤的收入,劉仁貴更是丈二的神像摸不著頭腦,劉曉玲專門囑咐過邊月冰不要告訴劉仁貴,現在吳有禮問起來他哪裏知道。
吳有禮猜測收入應該不低,但是看到鍋裏滿鍋的菜油,說實話都不知道去哪裏采買,這可是要油票的。
寒假的後麵幾天劉曉玲都沒去跟著擺攤,隻是讓邊月冰又騰了一間屋出來,在裏麵堆滿了麵粉、菜油跟佐料。
寒假的時間不長,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劉曉玲收拾好東西又回了學校。
3月份的向雷鋒同誌的學習活動開始了。
省二中組織高中部的學生去了省第二福利院。
福利院裏大都是很小就被遺棄的孩子或者是傷殘智障的孩子。在護理阿姨中,劉曉玲發現了一個疑似舊魔都電影明星張某某。雖然多看了她幾眼,但是劉曉玲並沒有去跟對方擺談,回到學校也誰都沒說。
她並不了解那個人的情況,想到今後,怕說破了那人身份會給她帶來麻煩。
5.1節,省二中舉辦了歌詠會,劉曉玲跟班上同學參加了一個大合唱,並沒有其他突出表現。
6.1兒童節,劉曉玲跟蘇麗麗帶著蘇偉峰去了省體校,跟曉軍吃了頓飯送了禮物。
天氣漸熱,高一的期末考試就要開始了。
對於現在經常看書複習的劉曉玲來說,高中階段的考試還是太簡單。
劉曉玲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英語上麵。上一世英語成績隻能算不錯,現在有時間學習,力爭學得更好。
後世看多了自媒體,那些博主滿世界溜達,那時候劉曉玲心中就非常向往,幻想自己也能滿世界到處跑。
考試結束,劉曉玲先回了一趟劉家壩,跟吳紅英等人聚了聚,又代表邊月冰去外公外婆家看望了老人。跟在劉家壩一樣,留下了一些糧票和現金,讓他們保重身體。春節時候,全家都會再回來。
跑完了這一趟,劉曉玲去了渝都。
現在渝都這裏有個小攤子,生活比起以前充實了許多。
渝都這邊沒啥變化,生意都還正常。每天邊月冰會提早收攤,還抽空跟相近的攤販吹吹龍門陣再走。
邊月冰跟劉曉蘭兩個人為人處事看起來更加的自信,忙起生意來有條不紊。
每天上班前,劉仁貴都會幫著擺小桌子、凳子,下班了也過來照看攤子,等著收攤然後推車子回家。
晚上,看時間差不多了,邊月冰在一張小桌上擺上寫著“打烊”的紙牌,開始做自己一家四個人的晚飯。
“老劉啊,才吃呢?”
劉曉玲扭頭看去,隻見一個麵直口方、身材高大,不像是南方人的中年人站在那裏。
“啊,王書記。”王書記是劉仁貴的領導,也是宏光機械廠的書記。
劉仁貴和邊月冰都站了起來和王書記打招呼。
“這不是孩子嘴饞了,來買兩個藕夾。來過一趟見你們人多就回去了。現在人少點了,幫我炸兩個。”
“馬上就好。”邊月冰這邊挽起袖子開幹。
王書記對劉仁貴道:“老劉啊,我看你們這樣每天搬過來抬過去的,生意又這樣好,不如租個門麵再找兩個夥計。”
正合我意!
劉曉玲站起身道:“王伯伯說得對。不過我們怕找不到要出租的門麵。要不王伯伯幫我們找個門麵,再幫我們找個幫忙的人?最好是妹子。”
“嗬嗬。老劉,這是你家閨女?”
王書記聽了劉曉玲的話,臉都差點笑爛了。
“是,我家大女子劉曉玲,現在在省城讀書。”劉仁貴有些慌亂,這孩子,王書記那麽忙,你這還請人家幫忙找門麵、找人?
王書記對劉曉玲點點頭,道:“那我就去找找。大概能給多少?”
劉仁貴懵了,王書記還真答應了,這在問開多少工資?
“那就謝謝王伯伯。您看頭一年20元一月能行不?如果生意好,也可以再加。”
很快兩個藕夾炸好了,王書記給了錢笑笑走了。臨走時對劉仁貴道:
“老劉,就是這兩天,等我消息。”
“曉玲,你啷個好去麻煩王書記喃?”
劉仁貴還在埋怨劉曉玲的不懂事。邊月冰瞪了不開竅的老公一眼懶得理他,自顧自收拾起東西來。
“老漢。這不算麻煩。我們找王伯伯幫忙找門麵,同時也算幫他的忙。”
兩娘母再也不說,開始收拾起攤子來。
回家的路上,劉仁貴終於還是向老婆開口詢問,為啥子王書記幫忙找門麵找人,倒還成了雙方幫忙了呢?
“你個憨貨!王書記可以安排個人來做活路撒。”邊月冰開始以為劉仁貴想明白了的,誰知道,依舊還是個死腦筋,還不如自己一個農村婦女。
“哦……”劉仁貴終於明白了,但是又想不通。
都是一家人,為啥這動腦筋的能力差距那麽大喃。
過了四天,終於在下午下班的時候,王書記帶著一個20來歲的小姑娘來到了攤子前。
劉曉玲正忙著,看見小姑娘,劉曉玲就知道門麵有戲了。
劉仁貴跟邊月冰招呼了王書記一聲,就投入了炸藕夾炒河粉的事業中去了。實在是人太多,分不出精力來招呼人。
劉曉玲找了個馬紮凳子請王書記坐下,小姑娘在一邊站著。
小姑娘一看穿著,也不像城市裏的。站了一會,緩過了剛才的不好意思,就站到了劉仁貴和邊月冰的旁邊,幫著遞小吃、收拾桌子這些。
是個眼裏有活的。劉曉玲跟邊月冰馬上就感到滿意了。
“來來來,王書記,一起喝點。”應付完眼前一波,劉仁貴拾掇好一張桌子出來招呼王書記坐。
劉仁貴平常在領導麵前拙於語言,隻要拿起酒杯來,話就自然有了。
王書記有話要說,也沒有推辭,帶著小姑娘坐下。邊月冰跟劉曉玲馬上又開始炒菜。
酒過三巡,王書記放下酒杯感歎。
“老劉,這輩子你有口福啊。”隨後介紹起他找到的門麵和小姑娘。
門麵也在這條街上,怎麽租來的王書記沒說。那個門麵劉曉玲他們也知道,大概就是3、40個平方。小姑娘叫楊柳,今年18歲,家就是附近農村的,初中畢業。姨媽嫁給了這一片工商局的一個幹部,聽說王書記在找人,就推薦了楊柳來幹活。
對楊柳本人,邊月冰三人都十分滿意,當即就答應下來。王書記這才拿出門麵鑰匙。
王書記說門麵裏的東西昨天就搬完了,還囑咐劉仁貴說,楊柳的姨爹會負責辦理相關的這些手續,劉仁貴隻要準備好戶口本這些就行。
和楊柳約好這幾天在家休息,不用來上班。如果辦理手續有啥事就去廠裏麵找劉仁貴,邊月冰和劉曉玲要回一趟老家。
開了門麵就不是隻做早晚了,要做一天三頓,邊月冰必須考慮再增加人手。
幾人分開,楊柳暫時借住在姨媽家,不用劉曉玲考慮她的住處。
第二天,劉曉玲便和邊月冰一起,坐上了回劉家壩的火車。
上一次回劉家壩,大伯告訴劉曉玲大堂哥劉義祥準備相親。大伯媽去世早,想請邊月冰回來幫著看看。
火車票是買的預售的,邊月冰讓劉仁貴在廠裏打了個電話給公社,說了自己的回程時間,方便老家安排相親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劉曉玲問邊月冰道:“媽,你給老漢說了沒有,讓他在附近再租個房子?以後人多了,屋頭怕是住不下。”
“說了的,多半辦不好。就你老漢那個財迷樣子,多半要等到我們回來後再說租金。”邊月冰說到這裏笑了起來。
依舊是晚上的快車,第二天早上到省城,然後轉公共汽車去縣城再去鎮上。
下了汽車,就看見大堂哥劉義祥在客車站壩子裏等著哩。
“大堂哥,往天我們回來你可是沒有來接過我們的哦。”
“嗯……幺媽,我來幫你拿嘛。”劉義祥說不過劉曉玲,知道大堂妹在開自己的玩笑。
邊月冰分了兩個包給劉義祥拿,然後一起朝劉家壩走。
“媽,你們先走一步,我去買塊肉回去。”
當三個人端著小碗給附近攤販送去的時候,這些攤販都有些感動。
邊月冰的攤子確實分走了他們不少的食客,但是人家主動上來送東西給自己,而且生意隻做到8點半,無非就是表明一個道歉的態度,還要怎麽樣?
都是淳樸的人,更何況第二、第三天早上,邊月冰把早餐的主打食品都送過一次後,大家的關係變得融洽起來。每天擺攤的時候還相互打個招呼。
夜間攤也是如此。
送出去些食物對邊月冰來說不是問題,原本就大方,賺錢又不是單純的為了賺錢謀生。
隻求有個事做。少些麻煩,大家和和氣氣相處就好。
吳有禮自然也曉得邊月冰擺攤的事,還到攤子上蹭了幾回夥食,邊月冰都沒收他的錢。他也看到了攤子食客滿盈的樣子,有心想問下收入,看了看隻能去問劉仁貴。
對於擺攤的收入,劉仁貴更是丈二的神像摸不著頭腦,劉曉玲專門囑咐過邊月冰不要告訴劉仁貴,現在吳有禮問起來他哪裏知道。
吳有禮猜測收入應該不低,但是看到鍋裏滿鍋的菜油,說實話都不知道去哪裏采買,這可是要油票的。
寒假的後麵幾天劉曉玲都沒去跟著擺攤,隻是讓邊月冰又騰了一間屋出來,在裏麵堆滿了麵粉、菜油跟佐料。
寒假的時間不長,看著時間差不多了,劉曉玲收拾好東西又回了學校。
3月份的向雷鋒同誌的學習活動開始了。
省二中組織高中部的學生去了省第二福利院。
福利院裏大都是很小就被遺棄的孩子或者是傷殘智障的孩子。在護理阿姨中,劉曉玲發現了一個疑似舊魔都電影明星張某某。雖然多看了她幾眼,但是劉曉玲並沒有去跟對方擺談,回到學校也誰都沒說。
她並不了解那個人的情況,想到今後,怕說破了那人身份會給她帶來麻煩。
5.1節,省二中舉辦了歌詠會,劉曉玲跟班上同學參加了一個大合唱,並沒有其他突出表現。
6.1兒童節,劉曉玲跟蘇麗麗帶著蘇偉峰去了省體校,跟曉軍吃了頓飯送了禮物。
天氣漸熱,高一的期末考試就要開始了。
對於現在經常看書複習的劉曉玲來說,高中階段的考試還是太簡單。
劉曉玲現在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英語上麵。上一世英語成績隻能算不錯,現在有時間學習,力爭學得更好。
後世看多了自媒體,那些博主滿世界溜達,那時候劉曉玲心中就非常向往,幻想自己也能滿世界到處跑。
考試結束,劉曉玲先回了一趟劉家壩,跟吳紅英等人聚了聚,又代表邊月冰去外公外婆家看望了老人。跟在劉家壩一樣,留下了一些糧票和現金,讓他們保重身體。春節時候,全家都會再回來。
跑完了這一趟,劉曉玲去了渝都。
現在渝都這裏有個小攤子,生活比起以前充實了許多。
渝都這邊沒啥變化,生意都還正常。每天邊月冰會提早收攤,還抽空跟相近的攤販吹吹龍門陣再走。
邊月冰跟劉曉蘭兩個人為人處事看起來更加的自信,忙起生意來有條不紊。
每天上班前,劉仁貴都會幫著擺小桌子、凳子,下班了也過來照看攤子,等著收攤然後推車子回家。
晚上,看時間差不多了,邊月冰在一張小桌上擺上寫著“打烊”的紙牌,開始做自己一家四個人的晚飯。
“老劉啊,才吃呢?”
劉曉玲扭頭看去,隻見一個麵直口方、身材高大,不像是南方人的中年人站在那裏。
“啊,王書記。”王書記是劉仁貴的領導,也是宏光機械廠的書記。
劉仁貴和邊月冰都站了起來和王書記打招呼。
“這不是孩子嘴饞了,來買兩個藕夾。來過一趟見你們人多就回去了。現在人少點了,幫我炸兩個。”
“馬上就好。”邊月冰這邊挽起袖子開幹。
王書記對劉仁貴道:“老劉啊,我看你們這樣每天搬過來抬過去的,生意又這樣好,不如租個門麵再找兩個夥計。”
正合我意!
劉曉玲站起身道:“王伯伯說得對。不過我們怕找不到要出租的門麵。要不王伯伯幫我們找個門麵,再幫我們找個幫忙的人?最好是妹子。”
“嗬嗬。老劉,這是你家閨女?”
王書記聽了劉曉玲的話,臉都差點笑爛了。
“是,我家大女子劉曉玲,現在在省城讀書。”劉仁貴有些慌亂,這孩子,王書記那麽忙,你這還請人家幫忙找門麵、找人?
王書記對劉曉玲點點頭,道:“那我就去找找。大概能給多少?”
劉仁貴懵了,王書記還真答應了,這在問開多少工資?
“那就謝謝王伯伯。您看頭一年20元一月能行不?如果生意好,也可以再加。”
很快兩個藕夾炸好了,王書記給了錢笑笑走了。臨走時對劉仁貴道:
“老劉,就是這兩天,等我消息。”
“曉玲,你啷個好去麻煩王書記喃?”
劉仁貴還在埋怨劉曉玲的不懂事。邊月冰瞪了不開竅的老公一眼懶得理他,自顧自收拾起東西來。
“老漢。這不算麻煩。我們找王伯伯幫忙找門麵,同時也算幫他的忙。”
兩娘母再也不說,開始收拾起攤子來。
回家的路上,劉仁貴終於還是向老婆開口詢問,為啥子王書記幫忙找門麵找人,倒還成了雙方幫忙了呢?
“你個憨貨!王書記可以安排個人來做活路撒。”邊月冰開始以為劉仁貴想明白了的,誰知道,依舊還是個死腦筋,還不如自己一個農村婦女。
“哦……”劉仁貴終於明白了,但是又想不通。
都是一家人,為啥這動腦筋的能力差距那麽大喃。
過了四天,終於在下午下班的時候,王書記帶著一個20來歲的小姑娘來到了攤子前。
劉曉玲正忙著,看見小姑娘,劉曉玲就知道門麵有戲了。
劉仁貴跟邊月冰招呼了王書記一聲,就投入了炸藕夾炒河粉的事業中去了。實在是人太多,分不出精力來招呼人。
劉曉玲找了個馬紮凳子請王書記坐下,小姑娘在一邊站著。
小姑娘一看穿著,也不像城市裏的。站了一會,緩過了剛才的不好意思,就站到了劉仁貴和邊月冰的旁邊,幫著遞小吃、收拾桌子這些。
是個眼裏有活的。劉曉玲跟邊月冰馬上就感到滿意了。
“來來來,王書記,一起喝點。”應付完眼前一波,劉仁貴拾掇好一張桌子出來招呼王書記坐。
劉仁貴平常在領導麵前拙於語言,隻要拿起酒杯來,話就自然有了。
王書記有話要說,也沒有推辭,帶著小姑娘坐下。邊月冰跟劉曉玲馬上又開始炒菜。
酒過三巡,王書記放下酒杯感歎。
“老劉,這輩子你有口福啊。”隨後介紹起他找到的門麵和小姑娘。
門麵也在這條街上,怎麽租來的王書記沒說。那個門麵劉曉玲他們也知道,大概就是3、40個平方。小姑娘叫楊柳,今年18歲,家就是附近農村的,初中畢業。姨媽嫁給了這一片工商局的一個幹部,聽說王書記在找人,就推薦了楊柳來幹活。
對楊柳本人,邊月冰三人都十分滿意,當即就答應下來。王書記這才拿出門麵鑰匙。
王書記說門麵裏的東西昨天就搬完了,還囑咐劉仁貴說,楊柳的姨爹會負責辦理相關的這些手續,劉仁貴隻要準備好戶口本這些就行。
和楊柳約好這幾天在家休息,不用來上班。如果辦理手續有啥事就去廠裏麵找劉仁貴,邊月冰和劉曉玲要回一趟老家。
開了門麵就不是隻做早晚了,要做一天三頓,邊月冰必須考慮再增加人手。
幾人分開,楊柳暫時借住在姨媽家,不用劉曉玲考慮她的住處。
第二天,劉曉玲便和邊月冰一起,坐上了回劉家壩的火車。
上一次回劉家壩,大伯告訴劉曉玲大堂哥劉義祥準備相親。大伯媽去世早,想請邊月冰回來幫著看看。
火車票是買的預售的,邊月冰讓劉仁貴在廠裏打了個電話給公社,說了自己的回程時間,方便老家安排相親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劉曉玲問邊月冰道:“媽,你給老漢說了沒有,讓他在附近再租個房子?以後人多了,屋頭怕是住不下。”
“說了的,多半辦不好。就你老漢那個財迷樣子,多半要等到我們回來後再說租金。”邊月冰說到這裏笑了起來。
依舊是晚上的快車,第二天早上到省城,然後轉公共汽車去縣城再去鎮上。
下了汽車,就看見大堂哥劉義祥在客車站壩子裏等著哩。
“大堂哥,往天我們回來你可是沒有來接過我們的哦。”
“嗯……幺媽,我來幫你拿嘛。”劉義祥說不過劉曉玲,知道大堂妹在開自己的玩笑。
邊月冰分了兩個包給劉義祥拿,然後一起朝劉家壩走。
“媽,你們先走一步,我去買塊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