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家的院子跟劉曉玲家大小差不多,院子裏也有一棵巨大的黃桷樹,推開門就見劉英手拿一把鐮刀正彎腰去提裝豬草的背篼。


    “小英,要去打豬草?”


    “嗯啊,趁涼快。你好些沒得?”


    “好多了,睡了幾天人都瓤了,出來走動走動。”


    放寒暑假,劉英每天都要去打一背篼豬草交生產隊賺點工分,大概要四背篼豬草能有1個工分。邊月冰不怕自己吃苦,加上大女子有外掛,劉曉玲打小就沒幹過打豬草、挖野菜這些事。其他農村孩子則是每天都要出門打豬草揀柴,沒有大小之分也沒有上學休假之分。


    劉曉玲幹脆也不進去了,等著劉英背好背篼,兩人一同出門。


    劉英手中的鐮刀隨意敲打著小路邊生長的狗尾巴草,一邊跟劉曉玲隨意說著話,一起走到了劉曉玲家背後那片石穀子地。


    這裏是一片夾雜著碎石的小山坡,長著稀稀落落的灌木。由於這片土地不蓄水,就沒有種植蔬菜。現在這塊地就成了孩子們打豬草、挖野菜的寶地。


    “咦,劉英,我記得以前都不來這點打豬草的得嘛。”


    “現在還打豬草的少了,主要是挖野菜。其他地方都挖的差不多了,隻有到這裏來挖了撒。”


    “還是你好啊!”劉英對劉曉玲非常的羨慕,從沒看見劉曉玲出來打豬草、挖野菜,就連撿柴都沒有過。


    那是,空間裏麵的稻草、包穀杆都燒不完,還去撿啥子柴。


    這時遠遠的看見有四五個孩子背著背篼正蹲在地上。


    “嗨,許妹……”劉英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大聲喊起來。


    劉許妹正在挖野菜,聽見了劉英的喊聲。


    劉許妹在家中是老大,今年11歲,跟劉曉玲和劉英是同學。還有一個弟弟。


    劉許妹的父母都是本村的農民,家庭條件自然趕不上劉曉玲和劉英家。


    家中的糧食不多了,劉許妹現在的任務就是多挖些野菜。至於打豬草換來的工分,要等到年底才能兌現,還不知道1個工分能值多少。


    劉曉玲她們幾個跟劉許妹關係好,主要還是因為劉許妹的學習成績好。大家都知道,讀書的時候,成績好跟成績差的學生都能各自建群交往。


    等劉曉玲兩人走攏,劉許妹把自己背篼裏麵的豬草擇出來放進劉英的背篼裏麵。


    “我現在隻挖野菜,豬草送你了。”這是劉許妹順手挖的,就等著看見劉英分給她的。


    劉曉玲和劉英都知道這話是什麽意思,無非是家裏糧食緊張了。劉英也不推脫,把豬草放進自己背篼,三個人稍微分散開蹲下來開始打豬草、挖野菜。


    劉曉玲手裏拿著一塊撿來的竹片,看到豬草野菜通通都剮下來。


    “現在野菜不僅老還越來越少了。”劉許妹跟劉曉玲、劉英一起蹲在一處竹林下休息。


    “是呀,家裏糧食都不多了。好在馬上就要秋收,又有糧食分了。”


    “聽二叔公說,這回能分的糧食怕是不多,因為還要支援外地。”劉英道。


    二叔公是現任公社書記,他說的話很大程度怕是真的。


    劉曉玲接收的十一妹的記憶中有這件事。


    這次秋收,因為支援外地,每戶並沒有分到多少糧食。到春節前後,劉家壩這邊也出現糧食不夠吃的情況。


    王婆婆就是在明年放寒假的時候過的世。


    劉曉玲家這些親戚,如果不是因為十一妹的外掛,僅靠劉仁貴,那是幫不過來的。


    “前天,有城裏的兩口子來這裏挖野菜,釣魚,遭公社民兵抓了。”


    劉許妹說道。


    劉曉玲和劉英聽了都是一愣。


    劉曉玲前幾天生病窩在家裏,邊月冰又不是個嘴大的,所以劉曉玲還不知道這件事。可以想象,城裏麵也很難過。


    村前村後繞過的這兩條小河溝,裏麵的魚都是公社集體財產,村子裏的小孩摸幾條沒事,要是大人敢上手釣魚或打魚,是要被公社處理的。


    聽到有城裏人盜竊公社財產,兩人都想聽聽這兩人的下場如何。


    “公社把魚沒收把人放了。”劉許妹說道。


    “公社領導說這家人也是餓狠了,想釣點魚回家給老人吃……就沒有處理。臨走,還把野菜還給了他們。”


    三個少女心情不暢,都不想說話,各自整理自己的背篼。


    邊月冰中午不回來,劉曉玲回家煮了稀飯,在泡菜壇子裏抓了些豇豆切碎,又拿出些三線肉切碎,炒了個肉末泡豇豆。


    看著菜有些少,又把院子菜地裏的小白菜摘了些,也切碎加幹紅辣椒炒了。


    曉軍吃得肚兒圓,在大姐不給蘋果泥吃的威脅下,不情不願地去睡午覺。


    劉曉玲看了看飯桌上剩下的兩樣菜,端起來去了隔壁王婆婆家。


    王婆婆家也在吃稀飯,真的稀。沒幾顆米不說,裏麵的幾許固體物也看不太出來是紅苕。


    王婆婆家沒有分家,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婦和3個孩子都在一起過。現在一家人正圍坐在一起吃飯。


    王婆婆夫家是外來戶,來得晚,建房子時在對麵沒有合適的宅基地,就選在了現在這個地方。後來,分家出來的劉仁貴也選在了旁邊,兩家人已經做了十幾年的鄰居。


    前幾年王爺爺過世,就剩下了他們八口人一起過日子。


    “曉玲,給你媽說謝謝了!”王婆婆以為是邊月冰叫劉曉玲送來的。


    “王婆婆不要客氣,現在天氣大,我怕這菜放餿了,聽到你們這裏還在吃飯,就給你們端過來了。”


    王家幾個人自然看得出來菜新不新鮮,而且裏麵還有肉。老媽在說話,幾個晚輩也都不開腔,在心中對劉曉玲家充滿感激。


    見婆婆收下了菜,王家大媳婦急忙去廚房拿了碗出來,把劉曉玲的菜碗騰出來洗幹淨還給劉曉玲。


    劉曉玲又說了幾句話就回了。


    王婆婆家的孫子比劉曉玲小,大一點大孫子的倒是跟曉軍歲數相仿,曉軍也經常去王婆婆家玩。


    邊月冰嫁過來,生這幾個孩子前,劉仁貴又不在家,王婆婆確實是幫了不少的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撲爬跟鬥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撲爬跟鬥的魚並收藏重生六零之帶著村民奔富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