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京城小報》
家道中落,嫡女要賺錢 作者:墨涵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嚴鈺回到安定侯府後,先去朝雲院祺暉堂裏見了嚴二夫人,然後回到自己的雪鬆閣裏沐浴更衣,又同小明氏敘了幾句家常,才拿著顧錦行托他帶的信函往大房住的瑤光院走去。
瑤光院裏,明氏正在陪著自己的嫡孫玩耍。
在同安定侯商量之後,又征得了嚴老夫人的同意,如今,明氏已把侯府的中饋,大部分移交給了兒媳,世子妃王氏。
王氏也是出自琅琊王家的嫡女,自幼被視作宗婦培養,掌家對她而言自然是輕車熟路,做起來得心應手,因此很快就取得了侯府眾人的認可和信任。
見兒媳執掌家務遊刃有餘,明氏很是欣慰,也徹底放下心來,鮮少再過問府中之事,隻一心一意含飴弄孫。
嚴鈺進了瑤光院,看見的就是這樣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
大房的嫡孫嚴知林已經一周歲了,小家夥長得虎頭虎腦,很是招人喜愛。
不過,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是比較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在學走路,明氏擔心他摔著、磕著、絆著,早已命人給孩子圈出了一片固定的玩耍區域,在地麵上鋪了又厚又軟的墊子。
無論桌椅還是其他器物,但凡有棱角的,明氏也都讓人在這些家具和器物的角上都包纏上了厚厚實實的皮。
在孩子的身邊,不僅有奶娘照顧,還隨時隨地都跟著兩個嬤嬤和三、四個丫鬟,伺候得十分精心。
“二叔幾日未見,知林又長大了!快來,讓二叔抱抱!”
嚴鈺先是一把抱起孩子,逗了又逗,還抱著孩子舉了幾個高高,把孩子逗得“咯咯”直樂,
逗了一會兒後,嚴鈺才放下孩子,迎著明氏含笑的目光上前施了一個禮,“侄兒來給大伯母請安!大伯母可還好?”
“好!好!我都好!”明氏很高興,忙又吩咐身邊的丫鬟:“沒眼力勁兒的,還不快給二少爺看座上茶!”
丫鬟很快搬來座椅請嚴鈺坐下,又沏了一杯上好的龍井。
“這茶是前些日子皇上賞賜下來,鈺兒你嚐嚐,看看味道如何?”明氏招呼道。
嚴鈺端起茶杯淺抿一口,又在舌尖細細品了,讚道:“茶湯清澈、茶香四溢、味道甘甜,這茶果然不錯!”
明氏聽了更高興,“皇上賞賜了不少,你大伯父的書房裏還有許多,待會兒我讓人給你包上一些,你帶回去喝!”
“那侄兒就先謝謝大伯母!”嚴鈺站起來,向明氏抱拳作揖,又行了一個禮。
“快別這樣!都是一家人,有啥客氣的!”明氏忙道。
“伯母,前兩日侄兒去了一趟康州,見到了錦表妹。回京之時,表妹托我給大伯母捎一封信。”嚴鈺邊說邊拿出顧錦行的信函,雙手呈遞給明氏。
明氏接過信,並沒有首先打開看,而是望著嚴鈺,關切地問:“錦丫頭在康州?她現在還好吧?有沒有遇到什麽事?”
嚴鈺稍微遲疑了一下,不過麵上絲毫未顯,“大伯母您放心,表妹她一切都好!”
“哎,你說她在京城裏待得好好的,非得要出京去做什麽!如今這世道也不算太平,人心莫測啊!”明氏的話語看似在責怨,實則口氣裏卻流露出幾分擔心。
嚴鈺自然清楚她對顧錦行的善意,安慰道:“大伯母不用擔心,侄兒撥了幾名身手好的侍衛給表妹,定能護她周全。”
“你這個做表兄的能想得到,那就好!”明氏欣慰道。
接著,明氏又說:“鈺兒,你替我告訴錦丫頭,在外麵不要怕,若是有人為難她、欺負她,就直接打回去,安定侯府會替她撐腰!”
“好的,大伯母,我一定轉告表妹!”嚴鈺笑道。
隨後,嚴鈺又同明氏寒喧了一陣才告辭離去。
等嚴鈺走出瑤光院後,明氏這才拿起顧錦行的信,拆開之後,見裏麵還套著一封信,卻是給她的兄長,明家明弦意的!
明氏拿著顧錦行寫給自己的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問身邊的丫鬟:“現在什麽時辰了?”
“夫人,現在午時剛過,已到未時。”丫鬟回答。
明氏點點頭,又對丫鬟道:“你去讓人套車,我要回明家一趟。”
明氏的心腹婆子賈嬤嬤一聽有些著急,“夫人,從侯府到明家,一去一來近兩個時辰。今日有些趕了,不如明日再去?”
明氏搖了搖頭,“不成,我得去一趟,把這封信送過去。”
“夫人,送一封信何必要您親自去?這信不如讓老奴去替您送?”賈嬤嬤勸道。
“嬤嬤,我還是親自走一趟的好。有些事僅靠信上的幾句話是說不清楚的。”明氏堅持道。
賈嬤嬤無法,隻要讓丫鬟去通知下人備車。
明氏坐著馬車來到明家,明弦意正好在家。
“妹妹今兒怎麽來了?你何不早些過來一道用午膳?”明弦意和劉氏都有些詫異。
“錦丫頭有一封信給大哥,是關於書局的事情,我親自過來是想和大哥一同參詳!”明氏說。
於是,明弦意把明氏和劉氏一起帶進了自己的書房。
“鬆香,你守好門,不要讓人靠近。”楊氏吩咐完丫鬟後,隨手將書房門關上。
明氏取出顧錦行的信遞到明弦意的手中。
明弦意打開信封,見裏麵除了一頁信紙,還折疊著一大幅宣紙。他好奇地展開宣紙一看,見上麵不僅寫著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還畫了飾邊、人物、山水等圖畫。
明弦意不明所以,又細看上麵的文字。
結果,明弦意看著看著,一會兒忍俊不住地笑,一會兒表現出義憤填膺的憤怒,一會兒神色裏流露出欣賞讚歎,一會兒表情裏又掩不住的沉思。
明氏和劉氏都不明所以,麵麵相覷。
明弦意也有些不明所以。雖然上麵寫的文字內容他都能夠看懂,可是這所有的內容拚湊在一起,再看這前所未有的編排,這玩意兒怎麽看怎麽奇怪!
《京城小報》?這是什麽鬼?明弦意有些風中淩亂。
瑤光院裏,明氏正在陪著自己的嫡孫玩耍。
在同安定侯商量之後,又征得了嚴老夫人的同意,如今,明氏已把侯府的中饋,大部分移交給了兒媳,世子妃王氏。
王氏也是出自琅琊王家的嫡女,自幼被視作宗婦培養,掌家對她而言自然是輕車熟路,做起來得心應手,因此很快就取得了侯府眾人的認可和信任。
見兒媳執掌家務遊刃有餘,明氏很是欣慰,也徹底放下心來,鮮少再過問府中之事,隻一心一意含飴弄孫。
嚴鈺進了瑤光院,看見的就是這樣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
大房的嫡孫嚴知林已經一周歲了,小家夥長得虎頭虎腦,很是招人喜愛。
不過,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是比較累人的時候。因為孩子在學走路,明氏擔心他摔著、磕著、絆著,早已命人給孩子圈出了一片固定的玩耍區域,在地麵上鋪了又厚又軟的墊子。
無論桌椅還是其他器物,但凡有棱角的,明氏也都讓人在這些家具和器物的角上都包纏上了厚厚實實的皮。
在孩子的身邊,不僅有奶娘照顧,還隨時隨地都跟著兩個嬤嬤和三、四個丫鬟,伺候得十分精心。
“二叔幾日未見,知林又長大了!快來,讓二叔抱抱!”
嚴鈺先是一把抱起孩子,逗了又逗,還抱著孩子舉了幾個高高,把孩子逗得“咯咯”直樂,
逗了一會兒後,嚴鈺才放下孩子,迎著明氏含笑的目光上前施了一個禮,“侄兒來給大伯母請安!大伯母可還好?”
“好!好!我都好!”明氏很高興,忙又吩咐身邊的丫鬟:“沒眼力勁兒的,還不快給二少爺看座上茶!”
丫鬟很快搬來座椅請嚴鈺坐下,又沏了一杯上好的龍井。
“這茶是前些日子皇上賞賜下來,鈺兒你嚐嚐,看看味道如何?”明氏招呼道。
嚴鈺端起茶杯淺抿一口,又在舌尖細細品了,讚道:“茶湯清澈、茶香四溢、味道甘甜,這茶果然不錯!”
明氏聽了更高興,“皇上賞賜了不少,你大伯父的書房裏還有許多,待會兒我讓人給你包上一些,你帶回去喝!”
“那侄兒就先謝謝大伯母!”嚴鈺站起來,向明氏抱拳作揖,又行了一個禮。
“快別這樣!都是一家人,有啥客氣的!”明氏忙道。
“伯母,前兩日侄兒去了一趟康州,見到了錦表妹。回京之時,表妹托我給大伯母捎一封信。”嚴鈺邊說邊拿出顧錦行的信函,雙手呈遞給明氏。
明氏接過信,並沒有首先打開看,而是望著嚴鈺,關切地問:“錦丫頭在康州?她現在還好吧?有沒有遇到什麽事?”
嚴鈺稍微遲疑了一下,不過麵上絲毫未顯,“大伯母您放心,表妹她一切都好!”
“哎,你說她在京城裏待得好好的,非得要出京去做什麽!如今這世道也不算太平,人心莫測啊!”明氏的話語看似在責怨,實則口氣裏卻流露出幾分擔心。
嚴鈺自然清楚她對顧錦行的善意,安慰道:“大伯母不用擔心,侄兒撥了幾名身手好的侍衛給表妹,定能護她周全。”
“你這個做表兄的能想得到,那就好!”明氏欣慰道。
接著,明氏又說:“鈺兒,你替我告訴錦丫頭,在外麵不要怕,若是有人為難她、欺負她,就直接打回去,安定侯府會替她撐腰!”
“好的,大伯母,我一定轉告表妹!”嚴鈺笑道。
隨後,嚴鈺又同明氏寒喧了一陣才告辭離去。
等嚴鈺走出瑤光院後,明氏這才拿起顧錦行的信,拆開之後,見裏麵還套著一封信,卻是給她的兄長,明家明弦意的!
明氏拿著顧錦行寫給自己的信,一目十行地看完,問身邊的丫鬟:“現在什麽時辰了?”
“夫人,現在午時剛過,已到未時。”丫鬟回答。
明氏點點頭,又對丫鬟道:“你去讓人套車,我要回明家一趟。”
明氏的心腹婆子賈嬤嬤一聽有些著急,“夫人,從侯府到明家,一去一來近兩個時辰。今日有些趕了,不如明日再去?”
明氏搖了搖頭,“不成,我得去一趟,把這封信送過去。”
“夫人,送一封信何必要您親自去?這信不如讓老奴去替您送?”賈嬤嬤勸道。
“嬤嬤,我還是親自走一趟的好。有些事僅靠信上的幾句話是說不清楚的。”明氏堅持道。
賈嬤嬤無法,隻要讓丫鬟去通知下人備車。
明氏坐著馬車來到明家,明弦意正好在家。
“妹妹今兒怎麽來了?你何不早些過來一道用午膳?”明弦意和劉氏都有些詫異。
“錦丫頭有一封信給大哥,是關於書局的事情,我親自過來是想和大哥一同參詳!”明氏說。
於是,明弦意把明氏和劉氏一起帶進了自己的書房。
“鬆香,你守好門,不要讓人靠近。”楊氏吩咐完丫鬟後,隨手將書房門關上。
明氏取出顧錦行的信遞到明弦意的手中。
明弦意打開信封,見裏麵除了一頁信紙,還折疊著一大幅宣紙。他好奇地展開宣紙一看,見上麵不僅寫著密密麻麻的簪花小楷,還畫了飾邊、人物、山水等圖畫。
明弦意不明所以,又細看上麵的文字。
結果,明弦意看著看著,一會兒忍俊不住地笑,一會兒表現出義憤填膺的憤怒,一會兒神色裏流露出欣賞讚歎,一會兒表情裏又掩不住的沉思。
明氏和劉氏都不明所以,麵麵相覷。
明弦意也有些不明所以。雖然上麵寫的文字內容他都能夠看懂,可是這所有的內容拚湊在一起,再看這前所未有的編排,這玩意兒怎麽看怎麽奇怪!
《京城小報》?這是什麽鬼?明弦意有些風中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