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陳岩去思考古代讀書人的樣子,他的腦子裏會出現一個書生的形象,大義凜然地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但他知道,真正的讀書人會有更加文雅的說法。
比如讀書人王陽明。
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的王陽明給兵部尚書王京的信中是這麽寫的。
生,人所欲也,義,亦人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孫遂也。
寫到這裏的時候,自己第一次在南昌見到老鄉孫遂的場景再度浮現。那時候王陽明剛剛上任,與江西巡撫孫遂以老鄉身份見了麵。兩人聊得投機,孫遂給他講了一件趣聞。
著名的江南唐姓才子瘋了。
唐姓才子早年成名,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參加科舉,從此醉心於江湖。後來被寧王請到南昌來做幕僚,後來就瘋了,大白天的光著身子在街上跑。
當時王陽明隻是把這件事當做閑話趣聞來聽。後來才知道孫遂的話中有深意。
隨著兩人交往的深入,王陽明在江西履職中整理出來的草灰蛇線,猜到了孫遂的深意。
寧王要謀反。
王陽明與孫遂合計,一人留在南昌穩住寧王,一人出南昌調兵。
孫遂執意留在了南昌,寧王宣布造反時,當麵痛斥寧王,已遭不測。
王陽明離開南昌,得到兵部尚書王京支持,拿到了調兵旗牌。
從容就義,哪有真的從容?
孫遂決定留下的時候妻、子尚在南昌,為了不讓寧王起疑,孫遂並未讓家人撤離。
王陽明想到孫遂幼子那清澈的眼睛,忍不住將隻寫了一句話的書信揉搓成一團扔到一旁。
王京與孫遂是不同的人。
與孫遂的正直不同,王京熱衷於結交各種關係,據說連皇帝身邊的佞臣錢寧、江彬之流也與王京多有來往。所以他才能在前任因驚擾聖駕後出任兵部尚書。王陽明知道圓滑隻是王京的偽裝,內裏上他還是一個盡忠職守、無愧百姓的好官,所以王陽明不打算給他寫這種信了。
現在急需的是平亂。
雖然他早已製定計劃,但能實施的計劃才是好計劃。
畢竟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很重要,若是能早知道更多的信息,陳岩也不會被堵在北城門。
按照陳岩算計,北門的反叛軍應該是最少的。事實上也是如此,當陳岩馬隊疾馳到北門的時候,北門幾乎就沒有反叛軍的身影。
堵住北城門的是李俊傑。
反叛軍攻占易縣看來是有預謀的,內應安排的極好。與江湖人多有交往的衙役、捕快是重災區。這些內應分成多股行動,而其中一股去了大牢。
李俊傑的一聲號令下,江湖人或是罪有應得、或是無辜,便大多被裹挾在其中。
陳岩不由想起李俊傑投降時的請求,去最近的縣城。
最近的縣城就是易縣,這個請求符合陳岩的想法,現在看來,也正是李俊傑所欲。
倒果為因,向前去想。
寧王是在南昌,李俊傑從南方到北方,顯然不止是為了“救仙子”。極有可能就是替寧王造反勾連北地江湖。
寧王手下能控製的軍隊有限,那麽籠絡江湖人就成了他最為行之有效的策略。
再進行推演,李俊傑先是策動太行山響馬。李閻王不知是因為女兒被抓,還是他背後朝中大佬也暗中支持寧王的緣故,同意了李俊傑的策動。而李俊傑卻並沒就此留在太行山。而是參加丐幫主持的江湖義舉,想來目標就是丐幫。
然而丐幫突然的內亂幹擾了李俊傑的遊說。
丐幫也因此沒有參與到造反中去。
陳岩盡心盡力的謀劃與算計,就因為掌握的信息不全麵,在造反這樣的大勢下,化為烏有。
“陳百戶,昏君無道。寧王才是天命所歸。你若肯歸順,以你的才能,又豈能隻是一個區區百戶。”李俊傑站在北門城牆上勸說著,“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也不是坐不得。”
李俊傑的口才不好,雖然勸降,但有點不太用心的樣子。陳岩的老子陳青山還在京城,陳岩哪裏敢造反?
陳岩聽的也是心不在焉,他看著南門的方向。很快,幾麵大旗在一眾騎士的簇擁下向著這邊移動過來。
當先的大旗很有江湖特色,上麵寫著“巍巍太行”四個大字,估計是說明這是太行山十三路響馬總瓢把子的隊伍。之後的一杆大旗上寫著“先鋒將軍劉”,那杆大旗下還掛著個人頭,正是張縣令。
等大旗靠近,一個年輕將軍策馬站到隊伍最前。陳岩才開口說道:“咱們還是談談怎麽放我走吧。九霄仙子交給你們,劉二叔我回了京城才能下令放人。”
劉七開口問道:“你回了京城還能下令放人嗎?”
陳岩知道他有兩處擔心,一是陳岩是否守諾,二是陳岩回了京城還有沒有權力下令放人。
陳岩歎了口氣,說道:“我是個實在人,說放人肯定會放。你們若是不放心,你們看到我身邊這位眉清目秀的百戶大人了嗎?他叫錢寧,不隻是錦衣衛的百戶,還是當今皇上的幹兒子。他留下,等我回京城後拿劉二叔他們換。”
錢寧心中暗罵:“怎麽又是我?”
陳岩仿佛看透了錢寧所想,對他抱拳道:“誰讓錢大人是皇上親信呢?”
錢寧隻好咬咬牙抱拳點頭,出發前劉瑾特意囑咐過,上次因為豹子的事情已經讓皇爺心中有了怨氣,以後辦差一定要讓皇爺看到盡忠的決心。
劉七也隻得認同陳岩意見:“那麽交出我家小姐吧。”
陳岩卻搖搖頭:“你家小姐現在是我的護身符,當然要帶在身邊才安心。”
“你想怎樣?”
“你可以派人送我到紫荊關,到了紫荊關城下,我自然會放了李小姐。”
“那不可能,誰能保證你還能信守承諾。小姐必須現在就交給我。”
見兩人相持不下,李俊傑開口問陳岩:“我可以放你先出城門,許你在城外交接可好?”
陳岩卻道:“那就在紫荊關與易縣縣城的中間交接。”
劉七卻不同意:“你二百人全是騎手,我沒那麽多騎兵防備你。除非你們把馬留下。”
“那怎麽可能?”
“不如先放了梓瑜,我替她做你人質。”
“哪有人敢用三品巔峰的高手為質……”
當三個人再次商量不出統一意見的時候,第四個人的聲音響了起來:“不如我出來作保,各位意下如何?”
那聲音是丐幫幫主遊德昌。
遊德昌不知合適出現在路邊房屋的牆上,說完話就從牆上跳了下來,走到了陳岩身邊。陳岩給佐藤使了眼色,對這位二品高手暗中戒備。
“既然陳百戶不信任我們江湖人的承諾,那我就陪陳百戶走一趟,到了紫荊關我再帶李家小姑娘回來。”遊德昌看到陳岩戒備的神色笑著說道,“而且這位錢百戶也不用留下來了,我相信陳百戶。”
陳岩有些吃驚,不知道這位之前還在主持“除太歲”的丐幫幫主怎麽就突然這麽信任自己。李俊傑卻已經抱拳說道:“有遊幫主作保自然沒有問題。隻是不知前天夜裏那些事情,遊幫主可解決了?”
遊德昌大手一揮:“還有些手尾需要我親自處理。但問題不大,我聽說江湖同道都被帶到了這裏,就趕來看看。”說完就轉過頭去看著劉七。
對於遊德昌的建議,陳岩自然是沒問題的,對方幾乎全盤接受了自己的談判意見。而錢寧是換劉七父親的關鍵,陳岩也一起看著劉七,等著他做出決定。
劉七有些猶豫,但是看了看趴在馬上的李梓瑜,還是咬牙說道:“全憑遊幫主做主。”
陳岩馬隊策馬而去,遊德昌騎馬尾隨,卻跟的不近。陳岩大概理解他的想法。遊德昌所謂的丐幫內亂很可能是他自導自演。陳岩猜測遊德昌可能早知李俊傑來意是勸他造反,他不想造反,卻也不願意得罪寧王,於是在李俊傑麵前演了這出內亂的戲碼。
李俊傑今天問他事情可了解,他說雖然不嚴重,但還需要他親自處理。潛台詞正是沒空參與造反的事情。
他來易縣解救江湖人的事情,陳岩也能理解。畢竟他是北地江湖的頭麵人物。此時若是不出頭,怕也說不過去。但令陳岩費解的是他為什麽如此相信自己。
堂堂花花太歲、神槍門門主、錦衣衛百戶憑啥就信守諾言交還李梓瑜和劉二叔等人?
在紫金關城下,百思不得其解的陳岩還是選擇交還了李梓瑜。
江湖中活成精的人,沒理由會輕信他人,即便是空城計之類的詐術,陳岩也認了。畢竟到現在為止,李梓瑜除了長得漂亮外,對陳岩來講已經沒有什麽價值了。
什麽?威脅造反的李閻王?
李閻王造反的時候,李梓瑜就在錦衣衛陳岩手中,真心疼閨女還敢造反?
陳岩命錢寧與遊德昌交接,自己躲的遠一些防止遊德昌暴起傷人。遊德昌跳下馬,牽過馱著李梓瑜的馬,將韁繩拴在自己馬上。然後轉頭看向陳岩。陳岩隻覺一股殺氣襲來,胯下駿馬忍不住一陣躁動。而下一秒遊德昌竟然出現在陳岩身旁,一手牽住陳岩駿馬的韁繩,安撫了馬匹。然後又一個轉眼,遊德昌回到自己馬邊,翻身上馬,抱拳道別後,策馬而走。
陳岩額下不由流出冷汗,剛才若是遊德昌出手,恐怕陳岩在劫難逃。二品高手的實力恐怖如斯。
陳岩緩過神來,擦了擦汗,想起剛剛遊德昌在他馬前輕聲說過的話。
“替我向陳百戶問好。”
比如讀書人王陽明。
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贛、汀、漳等地的王陽明給兵部尚書王京的信中是這麽寫的。
生,人所欲也,義,亦人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孫遂也。
寫到這裏的時候,自己第一次在南昌見到老鄉孫遂的場景再度浮現。那時候王陽明剛剛上任,與江西巡撫孫遂以老鄉身份見了麵。兩人聊得投機,孫遂給他講了一件趣聞。
著名的江南唐姓才子瘋了。
唐姓才子早年成名,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參加科舉,從此醉心於江湖。後來被寧王請到南昌來做幕僚,後來就瘋了,大白天的光著身子在街上跑。
當時王陽明隻是把這件事當做閑話趣聞來聽。後來才知道孫遂的話中有深意。
隨著兩人交往的深入,王陽明在江西履職中整理出來的草灰蛇線,猜到了孫遂的深意。
寧王要謀反。
王陽明與孫遂合計,一人留在南昌穩住寧王,一人出南昌調兵。
孫遂執意留在了南昌,寧王宣布造反時,當麵痛斥寧王,已遭不測。
王陽明離開南昌,得到兵部尚書王京支持,拿到了調兵旗牌。
從容就義,哪有真的從容?
孫遂決定留下的時候妻、子尚在南昌,為了不讓寧王起疑,孫遂並未讓家人撤離。
王陽明想到孫遂幼子那清澈的眼睛,忍不住將隻寫了一句話的書信揉搓成一團扔到一旁。
王京與孫遂是不同的人。
與孫遂的正直不同,王京熱衷於結交各種關係,據說連皇帝身邊的佞臣錢寧、江彬之流也與王京多有來往。所以他才能在前任因驚擾聖駕後出任兵部尚書。王陽明知道圓滑隻是王京的偽裝,內裏上他還是一個盡忠職守、無愧百姓的好官,所以王陽明不打算給他寫這種信了。
現在急需的是平亂。
雖然他早已製定計劃,但能實施的計劃才是好計劃。
畢竟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很重要,若是能早知道更多的信息,陳岩也不會被堵在北城門。
按照陳岩算計,北門的反叛軍應該是最少的。事實上也是如此,當陳岩馬隊疾馳到北門的時候,北門幾乎就沒有反叛軍的身影。
堵住北城門的是李俊傑。
反叛軍攻占易縣看來是有預謀的,內應安排的極好。與江湖人多有交往的衙役、捕快是重災區。這些內應分成多股行動,而其中一股去了大牢。
李俊傑的一聲號令下,江湖人或是罪有應得、或是無辜,便大多被裹挾在其中。
陳岩不由想起李俊傑投降時的請求,去最近的縣城。
最近的縣城就是易縣,這個請求符合陳岩的想法,現在看來,也正是李俊傑所欲。
倒果為因,向前去想。
寧王是在南昌,李俊傑從南方到北方,顯然不止是為了“救仙子”。極有可能就是替寧王造反勾連北地江湖。
寧王手下能控製的軍隊有限,那麽籠絡江湖人就成了他最為行之有效的策略。
再進行推演,李俊傑先是策動太行山響馬。李閻王不知是因為女兒被抓,還是他背後朝中大佬也暗中支持寧王的緣故,同意了李俊傑的策動。而李俊傑卻並沒就此留在太行山。而是參加丐幫主持的江湖義舉,想來目標就是丐幫。
然而丐幫突然的內亂幹擾了李俊傑的遊說。
丐幫也因此沒有參與到造反中去。
陳岩盡心盡力的謀劃與算計,就因為掌握的信息不全麵,在造反這樣的大勢下,化為烏有。
“陳百戶,昏君無道。寧王才是天命所歸。你若肯歸順,以你的才能,又豈能隻是一個區區百戶。”李俊傑站在北門城牆上勸說著,“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也不是坐不得。”
李俊傑的口才不好,雖然勸降,但有點不太用心的樣子。陳岩的老子陳青山還在京城,陳岩哪裏敢造反?
陳岩聽的也是心不在焉,他看著南門的方向。很快,幾麵大旗在一眾騎士的簇擁下向著這邊移動過來。
當先的大旗很有江湖特色,上麵寫著“巍巍太行”四個大字,估計是說明這是太行山十三路響馬總瓢把子的隊伍。之後的一杆大旗上寫著“先鋒將軍劉”,那杆大旗下還掛著個人頭,正是張縣令。
等大旗靠近,一個年輕將軍策馬站到隊伍最前。陳岩才開口說道:“咱們還是談談怎麽放我走吧。九霄仙子交給你們,劉二叔我回了京城才能下令放人。”
劉七開口問道:“你回了京城還能下令放人嗎?”
陳岩知道他有兩處擔心,一是陳岩是否守諾,二是陳岩回了京城還有沒有權力下令放人。
陳岩歎了口氣,說道:“我是個實在人,說放人肯定會放。你們若是不放心,你們看到我身邊這位眉清目秀的百戶大人了嗎?他叫錢寧,不隻是錦衣衛的百戶,還是當今皇上的幹兒子。他留下,等我回京城後拿劉二叔他們換。”
錢寧心中暗罵:“怎麽又是我?”
陳岩仿佛看透了錢寧所想,對他抱拳道:“誰讓錢大人是皇上親信呢?”
錢寧隻好咬咬牙抱拳點頭,出發前劉瑾特意囑咐過,上次因為豹子的事情已經讓皇爺心中有了怨氣,以後辦差一定要讓皇爺看到盡忠的決心。
劉七也隻得認同陳岩意見:“那麽交出我家小姐吧。”
陳岩卻搖搖頭:“你家小姐現在是我的護身符,當然要帶在身邊才安心。”
“你想怎樣?”
“你可以派人送我到紫荊關,到了紫荊關城下,我自然會放了李小姐。”
“那不可能,誰能保證你還能信守承諾。小姐必須現在就交給我。”
見兩人相持不下,李俊傑開口問陳岩:“我可以放你先出城門,許你在城外交接可好?”
陳岩卻道:“那就在紫荊關與易縣縣城的中間交接。”
劉七卻不同意:“你二百人全是騎手,我沒那麽多騎兵防備你。除非你們把馬留下。”
“那怎麽可能?”
“不如先放了梓瑜,我替她做你人質。”
“哪有人敢用三品巔峰的高手為質……”
當三個人再次商量不出統一意見的時候,第四個人的聲音響了起來:“不如我出來作保,各位意下如何?”
那聲音是丐幫幫主遊德昌。
遊德昌不知合適出現在路邊房屋的牆上,說完話就從牆上跳了下來,走到了陳岩身邊。陳岩給佐藤使了眼色,對這位二品高手暗中戒備。
“既然陳百戶不信任我們江湖人的承諾,那我就陪陳百戶走一趟,到了紫荊關我再帶李家小姑娘回來。”遊德昌看到陳岩戒備的神色笑著說道,“而且這位錢百戶也不用留下來了,我相信陳百戶。”
陳岩有些吃驚,不知道這位之前還在主持“除太歲”的丐幫幫主怎麽就突然這麽信任自己。李俊傑卻已經抱拳說道:“有遊幫主作保自然沒有問題。隻是不知前天夜裏那些事情,遊幫主可解決了?”
遊德昌大手一揮:“還有些手尾需要我親自處理。但問題不大,我聽說江湖同道都被帶到了這裏,就趕來看看。”說完就轉過頭去看著劉七。
對於遊德昌的建議,陳岩自然是沒問題的,對方幾乎全盤接受了自己的談判意見。而錢寧是換劉七父親的關鍵,陳岩也一起看著劉七,等著他做出決定。
劉七有些猶豫,但是看了看趴在馬上的李梓瑜,還是咬牙說道:“全憑遊幫主做主。”
陳岩馬隊策馬而去,遊德昌騎馬尾隨,卻跟的不近。陳岩大概理解他的想法。遊德昌所謂的丐幫內亂很可能是他自導自演。陳岩猜測遊德昌可能早知李俊傑來意是勸他造反,他不想造反,卻也不願意得罪寧王,於是在李俊傑麵前演了這出內亂的戲碼。
李俊傑今天問他事情可了解,他說雖然不嚴重,但還需要他親自處理。潛台詞正是沒空參與造反的事情。
他來易縣解救江湖人的事情,陳岩也能理解。畢竟他是北地江湖的頭麵人物。此時若是不出頭,怕也說不過去。但令陳岩費解的是他為什麽如此相信自己。
堂堂花花太歲、神槍門門主、錦衣衛百戶憑啥就信守諾言交還李梓瑜和劉二叔等人?
在紫金關城下,百思不得其解的陳岩還是選擇交還了李梓瑜。
江湖中活成精的人,沒理由會輕信他人,即便是空城計之類的詐術,陳岩也認了。畢竟到現在為止,李梓瑜除了長得漂亮外,對陳岩來講已經沒有什麽價值了。
什麽?威脅造反的李閻王?
李閻王造反的時候,李梓瑜就在錦衣衛陳岩手中,真心疼閨女還敢造反?
陳岩命錢寧與遊德昌交接,自己躲的遠一些防止遊德昌暴起傷人。遊德昌跳下馬,牽過馱著李梓瑜的馬,將韁繩拴在自己馬上。然後轉頭看向陳岩。陳岩隻覺一股殺氣襲來,胯下駿馬忍不住一陣躁動。而下一秒遊德昌竟然出現在陳岩身旁,一手牽住陳岩駿馬的韁繩,安撫了馬匹。然後又一個轉眼,遊德昌回到自己馬邊,翻身上馬,抱拳道別後,策馬而走。
陳岩額下不由流出冷汗,剛才若是遊德昌出手,恐怕陳岩在劫難逃。二品高手的實力恐怖如斯。
陳岩緩過神來,擦了擦汗,想起剛剛遊德昌在他馬前輕聲說過的話。
“替我向陳百戶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