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轍是後半夜回來的,本來稅銀交接的事就是慢工細活,到了戌時才清點交割。
李侍郎得了沈謙囑托,特在衙門備了一桌席麵給宋轍接風,等到亥時沈謙著一身月白道袍進來,像是清風朗月的謫仙人。
眾人見了禮,見他眉宇間不甚暢快,皆是給李侍郎打眼風。
李侍郎斟酌再三才道:“大人這是遇著心煩之事了?”
沈謙擺了擺手,臉上陰霾隨意散了大半,問道:“聽說汝州府的稅銀還未交上來?”
都曉得沈謙如今進內閣就臨門一腳了,隻差將秋稅收足,叫國庫充沛,便是誰也不能抹去的功績。
席上眾人沉默,這話得宋轍親自來答,隻見他起身作揖道:“請部堂大人降罪,汝州府先前交過一次稅銀,隻是比既定少了二十萬,下官不敢收留,隻悉數退回,不曾想時至起程那日,汝州還沒交齊。”
韋員外郎眼睛轉了轉,瞅了眼躬身請罪的宋轍,想著他身後是高品,這幾日來玉京必然要去恩師家拜會,討巧解圍道:“湯少卿離了汝州,眼下衙門裏頭沒得主心骨,辦事自然不得力,這事想來懷不住宋主事。”
李侍郎曉得沈謙的為人,向來雷霆之勢,若是要怪罪早就下令了,哪裏會這般和風細雨,緩緩道:“韋員外郎說的在理,不如戶部親自給汝州府下道律令,勒其即刻押銀入京?”
沈謙覺得在理,這才點頭應允,又平地起驚雷道:“本官今日入宮聽了件奇是,也與汝州府有關。有人寫了密信揭告光祿寺湯玉,草菅人命賣官鬻爵,樁樁件件二十餘條罪狀,皇上大發雷霆,當即下令大理寺與都察院共查此案。”
他起身親自扶了宋轍坐下,才環視其他人若有所思的神情,冷聲道:“若是有人先前與湯玉有牽連,便早些去都察院交代,否則案子開審後被帶走的,本官一律不求情做保。”
夜裏宋轍留在沈謙公房裏密談半宿,到二更時才告辭離去。
“聽聞你住西園巷?”沈謙冷不丁問道。
宋轍順著答道:“是,可巧了就在孟府隔壁。”
沈謙自然是曉得的,隻讓他少與孟家牽扯,看樣子是瞧不上那家人的處事行徑。
回到家中,卻見佑兒房裏還亮著燈,宋轍踱步走近,又覺得不甚合理,正欲轉身離去,西廂的門框“吱呀”一聲,佑兒裹著鬥篷出來。
宋轍一身官袍站在橘紅的楓樹下,端然直身,冷意仿佛凝結在他的臉上,隻在看到佑兒時,又化開成笑意,問道:“你怎還不睡?”
佑兒是瞧見了窗欞上的身影,才聽得他聲輕不可聞的腳步,掩門赫然道:“從未睡過這麽好的屋子,倒是不習慣得很。”
她總會說一些讓宋轍意想不到的話,他看了眼屋子,歎道:“這屋子是我爹娘原先預備給……自然桌椅床榻都是好的。”
佑兒聽罷,當即推脫道:“那奴婢如何住的!”
“這有何妨……他們不會介意的。”宋轍低語道。
楓葉颯颯作響,惹得四下嘩然,佑兒見他如此不再推辭,隻說了白日裏孟府熱鬧的事,打岔了宋轍藏在心底的憂傷。
“我們不過是回來住幾日就走,不必與他們多往來。”宋轍囑咐道。
佑兒點頭稱是,又說起了孟家兩位小姐嫁一夫的事,她活了快二十年,可從未聽說同時嫁進門之事。
“一妻一妾罷了,本朝可不興官員家中娶平妻。”宋轍忍不住戳了戳她的發髻,實在是不知道這腦袋裏到底藏了什麽古怪想法。
佑兒咧著嘴不好意思笑笑:“奴婢是覺得沈大少爺命可真好,若是女子也能嫁兩個男子……”
“嘶!”
話未說完,宋轍便輕敲了敲她的額頭,不悅道:“你可真是什麽都敢想!”
這有什麽,大人真是沒見過世麵。佑兒嘀咕道:“還有婦人養麵首咧!”
宋轍沒聽清她的話,但料想也不是什麽讓人高興的好話,冷哼道:“本官家風淳樸,聽不得這些,你既是本官手底下的人,自然也不能有什麽邪念。”
什麽冠冕堂皇的話,可見他嚴肅認真,佑兒也隻能點頭記下,這話隻能心頭想想。
見她乖覺,宋轍這才滿意離去,還說明日要帶她出門采買,喜得佑兒又是激動半晌。
昨日在馬車裏,看得不算真切,而今佑兒跟在宋轍身邊,走在玉京的長街上,總算明白為何南來北往的客商會說,玉京繁華富貴,江南秀麗琳琅。
畫鼓喧街,風簾翠幕。莫說是汝州了,這景象哪裏是濟南能看到的。
宋轍瞧著她這模樣,但笑不語,隻一味朝書齋走去。
“大人是要買書?”佑兒拉著挼風問道。
挼風也說不清楚:“看樣子像是。”
宋轍打著給佑兒買些字帖的主意,一時挑花了眼,回過頭瞧她竟埋首看書,頓時欣慰:“難得見你這樣上進,看得什麽書?”
佑兒忙將書放下,好在書封寫著魏朝舊錄,宋轍並未深想,隻叫掌櫃將這類的書都包好送去西園巷。
嚇得佑兒忙說不必不必,宋轍還當她是害怕了,隻說不急於一時看完,一月看三五本總能沉澱涵養。
三人走在長街上,采買倒是有趣。雖說是主仆關係,宋轍手裏卻拎著佑兒看上的東西。
一頂灰粉小轎走過,隻聽裏頭傳來聲“落”,須臾就見有雅致如幽蘭的美人,款款走了過來。
眉如彎月,膚若凝脂。一襲碧落色蘭花紋圓領長襖,走近時似有淡淡蘭香。
她盈盈福身,禮數周全:“許久未見,宋郎君可還好?”
這聲音也婉轉動聽。
宋轍倒是一愣,將手上的東西給佑兒拿著,拱手回禮:“不知姑娘是?”
那女子聽聞他不識自己,雙頰頓生緋紅,身後的丫鬟上前答道:“我家小姐是戶部李侍郎千金,宋主事先前在玉京時,隨老爺去家中議事,曾與小姐見過。”
宋轍這才想起來,忙抱愧道:“宋某失禮,還請李小姐莫怪。”
“郎君喚我芫娘就好,何必如此生疏。”李芫娘眉眼低垂,粉頸也透著嬌羞。
宋轍往後退了半步,告辭道:“宋某還有旁的事,就不耽擱李小姐了。”
見三人離去,李芫娘難掩沮喪道:“宋郎君竟不記得我了……”
李侍郎得了沈謙囑托,特在衙門備了一桌席麵給宋轍接風,等到亥時沈謙著一身月白道袍進來,像是清風朗月的謫仙人。
眾人見了禮,見他眉宇間不甚暢快,皆是給李侍郎打眼風。
李侍郎斟酌再三才道:“大人這是遇著心煩之事了?”
沈謙擺了擺手,臉上陰霾隨意散了大半,問道:“聽說汝州府的稅銀還未交上來?”
都曉得沈謙如今進內閣就臨門一腳了,隻差將秋稅收足,叫國庫充沛,便是誰也不能抹去的功績。
席上眾人沉默,這話得宋轍親自來答,隻見他起身作揖道:“請部堂大人降罪,汝州府先前交過一次稅銀,隻是比既定少了二十萬,下官不敢收留,隻悉數退回,不曾想時至起程那日,汝州還沒交齊。”
韋員外郎眼睛轉了轉,瞅了眼躬身請罪的宋轍,想著他身後是高品,這幾日來玉京必然要去恩師家拜會,討巧解圍道:“湯少卿離了汝州,眼下衙門裏頭沒得主心骨,辦事自然不得力,這事想來懷不住宋主事。”
李侍郎曉得沈謙的為人,向來雷霆之勢,若是要怪罪早就下令了,哪裏會這般和風細雨,緩緩道:“韋員外郎說的在理,不如戶部親自給汝州府下道律令,勒其即刻押銀入京?”
沈謙覺得在理,這才點頭應允,又平地起驚雷道:“本官今日入宮聽了件奇是,也與汝州府有關。有人寫了密信揭告光祿寺湯玉,草菅人命賣官鬻爵,樁樁件件二十餘條罪狀,皇上大發雷霆,當即下令大理寺與都察院共查此案。”
他起身親自扶了宋轍坐下,才環視其他人若有所思的神情,冷聲道:“若是有人先前與湯玉有牽連,便早些去都察院交代,否則案子開審後被帶走的,本官一律不求情做保。”
夜裏宋轍留在沈謙公房裏密談半宿,到二更時才告辭離去。
“聽聞你住西園巷?”沈謙冷不丁問道。
宋轍順著答道:“是,可巧了就在孟府隔壁。”
沈謙自然是曉得的,隻讓他少與孟家牽扯,看樣子是瞧不上那家人的處事行徑。
回到家中,卻見佑兒房裏還亮著燈,宋轍踱步走近,又覺得不甚合理,正欲轉身離去,西廂的門框“吱呀”一聲,佑兒裹著鬥篷出來。
宋轍一身官袍站在橘紅的楓樹下,端然直身,冷意仿佛凝結在他的臉上,隻在看到佑兒時,又化開成笑意,問道:“你怎還不睡?”
佑兒是瞧見了窗欞上的身影,才聽得他聲輕不可聞的腳步,掩門赫然道:“從未睡過這麽好的屋子,倒是不習慣得很。”
她總會說一些讓宋轍意想不到的話,他看了眼屋子,歎道:“這屋子是我爹娘原先預備給……自然桌椅床榻都是好的。”
佑兒聽罷,當即推脫道:“那奴婢如何住的!”
“這有何妨……他們不會介意的。”宋轍低語道。
楓葉颯颯作響,惹得四下嘩然,佑兒見他如此不再推辭,隻說了白日裏孟府熱鬧的事,打岔了宋轍藏在心底的憂傷。
“我們不過是回來住幾日就走,不必與他們多往來。”宋轍囑咐道。
佑兒點頭稱是,又說起了孟家兩位小姐嫁一夫的事,她活了快二十年,可從未聽說同時嫁進門之事。
“一妻一妾罷了,本朝可不興官員家中娶平妻。”宋轍忍不住戳了戳她的發髻,實在是不知道這腦袋裏到底藏了什麽古怪想法。
佑兒咧著嘴不好意思笑笑:“奴婢是覺得沈大少爺命可真好,若是女子也能嫁兩個男子……”
“嘶!”
話未說完,宋轍便輕敲了敲她的額頭,不悅道:“你可真是什麽都敢想!”
這有什麽,大人真是沒見過世麵。佑兒嘀咕道:“還有婦人養麵首咧!”
宋轍沒聽清她的話,但料想也不是什麽讓人高興的好話,冷哼道:“本官家風淳樸,聽不得這些,你既是本官手底下的人,自然也不能有什麽邪念。”
什麽冠冕堂皇的話,可見他嚴肅認真,佑兒也隻能點頭記下,這話隻能心頭想想。
見她乖覺,宋轍這才滿意離去,還說明日要帶她出門采買,喜得佑兒又是激動半晌。
昨日在馬車裏,看得不算真切,而今佑兒跟在宋轍身邊,走在玉京的長街上,總算明白為何南來北往的客商會說,玉京繁華富貴,江南秀麗琳琅。
畫鼓喧街,風簾翠幕。莫說是汝州了,這景象哪裏是濟南能看到的。
宋轍瞧著她這模樣,但笑不語,隻一味朝書齋走去。
“大人是要買書?”佑兒拉著挼風問道。
挼風也說不清楚:“看樣子像是。”
宋轍打著給佑兒買些字帖的主意,一時挑花了眼,回過頭瞧她竟埋首看書,頓時欣慰:“難得見你這樣上進,看得什麽書?”
佑兒忙將書放下,好在書封寫著魏朝舊錄,宋轍並未深想,隻叫掌櫃將這類的書都包好送去西園巷。
嚇得佑兒忙說不必不必,宋轍還當她是害怕了,隻說不急於一時看完,一月看三五本總能沉澱涵養。
三人走在長街上,采買倒是有趣。雖說是主仆關係,宋轍手裏卻拎著佑兒看上的東西。
一頂灰粉小轎走過,隻聽裏頭傳來聲“落”,須臾就見有雅致如幽蘭的美人,款款走了過來。
眉如彎月,膚若凝脂。一襲碧落色蘭花紋圓領長襖,走近時似有淡淡蘭香。
她盈盈福身,禮數周全:“許久未見,宋郎君可還好?”
這聲音也婉轉動聽。
宋轍倒是一愣,將手上的東西給佑兒拿著,拱手回禮:“不知姑娘是?”
那女子聽聞他不識自己,雙頰頓生緋紅,身後的丫鬟上前答道:“我家小姐是戶部李侍郎千金,宋主事先前在玉京時,隨老爺去家中議事,曾與小姐見過。”
宋轍這才想起來,忙抱愧道:“宋某失禮,還請李小姐莫怪。”
“郎君喚我芫娘就好,何必如此生疏。”李芫娘眉眼低垂,粉頸也透著嬌羞。
宋轍往後退了半步,告辭道:“宋某還有旁的事,就不耽擱李小姐了。”
見三人離去,李芫娘難掩沮喪道:“宋郎君竟不記得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