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內股市崩盤,債市牛市,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大量企業從盈利走向虧損,開啟了規模浩大的裁員潮,返鄉潮。
這本來是國內產業升級的好機會,可惜市場經濟背景下,大量國內低端製造業選擇壓縮成本生存。受傷的永遠是普通打工人,全球量化寬鬆背景下,給國內帶來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而打工人的收入增速明顯跟不上6.8%(5.9%)的通脹率。
國內統計數據失真是常事,難以反應大多數的真實生活感受,就像國內一線城市的平均收入,不知道有多少被億萬富豪平均了。還有許多不可言說的地方,大家意會就可以了,罪魁禍首是米國的貨幣霸權,這個千萬不能弄錯。
麵對這種大勢,做好自己的其實也就夠了,但賀正誠不想這麽消極,於是就想展開大規模扶持計劃。
路奇安排管培生實習生深入到粵省和江浙一線工廠調研,結合易購實際情況,經過多次討論,形成幾套方案:易購自有品牌計劃,中小企業品牌扶持計劃,海外市場開拓計劃。
麵對那些沒有品牌營銷能力的代工企業,或者資金實力難以進行營銷的,易購成立自有品牌進行采購,產品的包裝設計質量檢測可以委托給第三方,易購負責銷售。
對於那些實力比較強,想做品牌的中小企業,當然是給與流量扶持,或者根據大數據分析,深度參與其產品設計……
進一步加大海外發展力度,泡菜國電商進入東瀛市場,asos進入米國上次,成立電商公司……
這麽做看起來有些喪心病狂,但賀正誠還是有理智的,阿狸b2b業務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這些人首選和淘寳合作,怎麽才能挖牆角呢?
如果易購的流量遠超淘寳,自然一切好說,如果大家差不多,那麽就要像其他辦法。在國內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賣歪國人賺10塊,賣給國人也許隻能賺5塊,畢竟出口有退稅。
易購幫助企業打開海外市場,不僅有經濟價值,也有正治意義,這還是打擊淘寳的開始。
家居廚房用品,鞋服首飾,運動戶外,寵物食品,遊戲玩具、廚房用品,電子產品,這是是淘寳的優勢所在,也是易購規劃的重點,大量的外貿企業,很容易就生產出滿足海外需求的商品。
不同於國內和泡菜國的自建物流配送,易購在海外的發展模式是自營為主,自建物流中轉中心,將配送委托給第三方,比如米國郵政。
亞馬遜知道十年後依然有將近一半的包裹都是通過米國郵政進行配送,可見所謂的fba服務水分還是很大的。
沒有配送員,易購在歐美的物流公司將減少一半的員工,能夠極大的降低管理的難度。
至於商品的銷售價格,基本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除非亞馬遜能夠將物流配送服務的效率提升很多,遠遠超過朝廷補貼的郵政公司和第三方快遞公司,否則大家的物流成本不會有大的差距。
當然,選擇第三方,就意味著無法掌控最後的消費者體驗,所以易購在商品品類的選擇和包裝上,要做出更多的改進。比如隨便他們怎麽甩,裏麵的商品都不會摔壞,隻要沒有太大的暴力,包裝盒也不會出現大問題……
去年剛剛盈利,手握大把現金的易購,將重心轉移到國際市場,這可不是小事情,他們為此討論了許久。
“淘寳的商品種類超過我們,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這是事實,他們也在用各種優惠條件吸引知名品牌獨家入駐……
一旦我們開始海外擴張,就很難保證國內商品的售價會低於淘寳,這時候相當於給淘寳機會,一旦消費者形成逛淘寶就是便宜,那對我們是有傷害的。
我們是可以通過海外市場拉攏更多的商家,但現在是金融危機,大多企業都過得不好,他們很難拒絕我們的合作,開通國際站似乎也能達成這樣的目的……”
易購不是賀正誠的一言堂,劉誌平,張永等財務專家也有很大的發言權,不管從哪個方麵考慮,國際化都不是一個理想選擇,更不應該在選擇歐洲作為突破口後,又急著開拓東瀛和米國市場。
從市場規模考慮,東瀛和米國無疑是國際化的最佳選擇,人口多,收入高,語言統一,問題的關鍵是弘毅不可能同時在多個市場和亞馬遜展開競爭,並且取得勝利。
人的精力有限的不說,職業經理人的選擇尤其重要,授權問題也是如此,不要高估歐美職業經理人的操守,有些人喜歡在製度下偷雞摸狗。
雅虎、ebay、亞馬遜在國內的失敗更多是因為授權問題,買紙和筆都需要向總部報備,自然就沒有創新的活力;但反過來給予職業經理人充分授權,會有什麽結果呢?反正賀正誠是不敢相信他們都會把易購做大做強當成自己的事業。
“易購現在有三塊業務,電商是核心,易支付等金融業務是補充,雲計算是未來。
我們就說雲計算吧,aws和azure正在開拓市場,雖然有競爭,但大家的競爭並不大,國內北津,鵬城,香江三個數據中心,東京,舊金山,紐約,倫敦各一個,資金壓力比較重……
電商業務我們剛剛在灣灣,香江成立分公司;英倫的asos剛走入正軌,現在又收購了荷蘭的bol公司,還沒有完成整合……
易支付要配合大疆、弘毅開拓國際網絡支付結算業務……
另外還有多個項目: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雲計算,區塊鏈,安全便捷支付,我們現在真沒有足夠的人手。”路奇在公司會議上傾訴困難
這些問題確實都存在,賀正誠也知道,互聯網公司的無邊界擴張那是以後的事情,需要組織結構和人才團隊的配合。
“那我們推動中台戰略的全麵實施。”賀正誠沉默了很久給出了自己意見,中台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央集權,然後用“內閣”代替賀正誠管理易購公司。
這本來是國內產業升級的好機會,可惜市場經濟背景下,大量國內低端製造業選擇壓縮成本生存。受傷的永遠是普通打工人,全球量化寬鬆背景下,給國內帶來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而打工人的收入增速明顯跟不上6.8%(5.9%)的通脹率。
國內統計數據失真是常事,難以反應大多數的真實生活感受,就像國內一線城市的平均收入,不知道有多少被億萬富豪平均了。還有許多不可言說的地方,大家意會就可以了,罪魁禍首是米國的貨幣霸權,這個千萬不能弄錯。
麵對這種大勢,做好自己的其實也就夠了,但賀正誠不想這麽消極,於是就想展開大規模扶持計劃。
路奇安排管培生實習生深入到粵省和江浙一線工廠調研,結合易購實際情況,經過多次討論,形成幾套方案:易購自有品牌計劃,中小企業品牌扶持計劃,海外市場開拓計劃。
麵對那些沒有品牌營銷能力的代工企業,或者資金實力難以進行營銷的,易購成立自有品牌進行采購,產品的包裝設計質量檢測可以委托給第三方,易購負責銷售。
對於那些實力比較強,想做品牌的中小企業,當然是給與流量扶持,或者根據大數據分析,深度參與其產品設計……
進一步加大海外發展力度,泡菜國電商進入東瀛市場,asos進入米國上次,成立電商公司……
這麽做看起來有些喪心病狂,但賀正誠還是有理智的,阿狸b2b業務積累了大量客戶資源,這些人首選和淘寳合作,怎麽才能挖牆角呢?
如果易購的流量遠超淘寳,自然一切好說,如果大家差不多,那麽就要像其他辦法。在國內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賣歪國人賺10塊,賣給國人也許隻能賺5塊,畢竟出口有退稅。
易購幫助企業打開海外市場,不僅有經濟價值,也有正治意義,這還是打擊淘寳的開始。
家居廚房用品,鞋服首飾,運動戶外,寵物食品,遊戲玩具、廚房用品,電子產品,這是是淘寳的優勢所在,也是易購規劃的重點,大量的外貿企業,很容易就生產出滿足海外需求的商品。
不同於國內和泡菜國的自建物流配送,易購在海外的發展模式是自營為主,自建物流中轉中心,將配送委托給第三方,比如米國郵政。
亞馬遜知道十年後依然有將近一半的包裹都是通過米國郵政進行配送,可見所謂的fba服務水分還是很大的。
沒有配送員,易購在歐美的物流公司將減少一半的員工,能夠極大的降低管理的難度。
至於商品的銷售價格,基本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除非亞馬遜能夠將物流配送服務的效率提升很多,遠遠超過朝廷補貼的郵政公司和第三方快遞公司,否則大家的物流成本不會有大的差距。
當然,選擇第三方,就意味著無法掌控最後的消費者體驗,所以易購在商品品類的選擇和包裝上,要做出更多的改進。比如隨便他們怎麽甩,裏麵的商品都不會摔壞,隻要沒有太大的暴力,包裝盒也不會出現大問題……
去年剛剛盈利,手握大把現金的易購,將重心轉移到國際市場,這可不是小事情,他們為此討論了許久。
“淘寳的商品種類超過我們,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這是事實,他們也在用各種優惠條件吸引知名品牌獨家入駐……
一旦我們開始海外擴張,就很難保證國內商品的售價會低於淘寳,這時候相當於給淘寳機會,一旦消費者形成逛淘寶就是便宜,那對我們是有傷害的。
我們是可以通過海外市場拉攏更多的商家,但現在是金融危機,大多企業都過得不好,他們很難拒絕我們的合作,開通國際站似乎也能達成這樣的目的……”
易購不是賀正誠的一言堂,劉誌平,張永等財務專家也有很大的發言權,不管從哪個方麵考慮,國際化都不是一個理想選擇,更不應該在選擇歐洲作為突破口後,又急著開拓東瀛和米國市場。
從市場規模考慮,東瀛和米國無疑是國際化的最佳選擇,人口多,收入高,語言統一,問題的關鍵是弘毅不可能同時在多個市場和亞馬遜展開競爭,並且取得勝利。
人的精力有限的不說,職業經理人的選擇尤其重要,授權問題也是如此,不要高估歐美職業經理人的操守,有些人喜歡在製度下偷雞摸狗。
雅虎、ebay、亞馬遜在國內的失敗更多是因為授權問題,買紙和筆都需要向總部報備,自然就沒有創新的活力;但反過來給予職業經理人充分授權,會有什麽結果呢?反正賀正誠是不敢相信他們都會把易購做大做強當成自己的事業。
“易購現在有三塊業務,電商是核心,易支付等金融業務是補充,雲計算是未來。
我們就說雲計算吧,aws和azure正在開拓市場,雖然有競爭,但大家的競爭並不大,國內北津,鵬城,香江三個數據中心,東京,舊金山,紐約,倫敦各一個,資金壓力比較重……
電商業務我們剛剛在灣灣,香江成立分公司;英倫的asos剛走入正軌,現在又收購了荷蘭的bol公司,還沒有完成整合……
易支付要配合大疆、弘毅開拓國際網絡支付結算業務……
另外還有多個項目: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雲計算,區塊鏈,安全便捷支付,我們現在真沒有足夠的人手。”路奇在公司會議上傾訴困難
這些問題確實都存在,賀正誠也知道,互聯網公司的無邊界擴張那是以後的事情,需要組織結構和人才團隊的配合。
“那我們推動中台戰略的全麵實施。”賀正誠沉默了很久給出了自己意見,中台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中央集權,然後用“內閣”代替賀正誠管理易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