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演練,不僅有朱燮元參加,還有文武大臣、以及勳戚近臣。


    在京西叛亂發生後,朱由檢就打算舉行一次大閱,震懾反對力量。


    隻是當時條件不成熟,最終還是推遲到西南有功將士進京後。


    京西棱堡攻防戰,是這次京西大閱的一部分。


    參加檢閱的士兵,有西南有功將士四千人、京營代表二千人、禦營代表二千人,以及在京西的巡捕營全部。


    大閱的形式也有所改變,朱由檢仿照後世的閱兵,首先舉行了分列式。


    分列式看似簡單,其實要求卻很高,是隊列練習成果的集中展現。


    朱由檢之前在內教場親自訓練巡捕營時,就是用分列式檢驗訓練成果。


    後來巡捕營新軍組建時,也把這個訓練,放在重要地位。


    得益於一些被朱由檢訓練過的巡捕營士兵加入新軍,新軍在這個項目上很擅長。


    禦營將士在學習後,同樣也精通這個項目。


    所以分列式檢驗的,主要就是禦營和巡捕營。


    作為巡捕營新軍的訓練者,大學士徐光啟被任命為這次大閱兵的總指揮,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巡捕營炮兵大隊,按照之前的吩咐,用各隊輪流的方式,一共鳴炮二十六響,代表著大明已經成立二百六十多年。


    隆隆的炮聲,給了參與者很大震撼。因為在此之前,從沒有這樣做過。


    這不但代表著火炮地位的提升,而且整齊的炮聲,也顯示巡捕營炮兵大隊訓練有素,具有強大的戰力。


    鳴炮之後就是奏樂,李玉率領皇家樂團合唱團,和戚昌國率領的錦衣衛大漢將軍一起,演唱戚繼光創作的《凱歌》。


    這首歌曲在經過修改後,被定為大明軍歌。現在的歌詞是:


    萬人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


    將士齊心兮,勝如親友。


    幹犯軍令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敵寇兮,覓個封侯!


    威武雄壯的聲音,讓參加大閱的將士,胸中充斥著自豪感。


    很多士兵甚至不自覺地,一起合唱起來。


    隨後,皇家樂團又開始用鑼鼓嗩呐等軍中樂器演奏《勇士進行曲》——


    這是李玉根據皇帝的哼唱,費盡心思創作出來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節奏明快、雄勁剛健,很適合作為行進時的配樂。


    禦營勇士營將士,在《勇士進行曲》伴奏下,由天下第一勇士姬際可率領,率先列隊走出。


    走在最前麵的,就是虎大威和艾萬年率領的偵察大隊方陣。


    作為在去年平叛中立下功勞最大的人,兩人受到了一係列封賞。今年更是被皇帝賜婚成了家,能夠把得到的世職傳下去。


    這讓他們對當今皇帝極為崇敬,在率隊經過皇帝端坐的檢閱台時,大喊道:


    “向右,看!”


    麾下所有將士,頓時由齊步走變成正步走,同時目視皇帝,向皇帝行注目禮。


    這突然的轉變,讓不熟悉分列式的觀眾,頓時吃了一驚。


    勇士營此時的樣子,當真是“其徐如林,動如雷震”。


    他們也有些明白了,為何偵察大隊隻用一百人,就能擊潰京西叛軍——


    這樣精銳的兵馬,臨時聚集的亂民和盜賊如何能擋住他們?


    朱由檢見到這熟悉的一幕,也是極為欣慰。向這支灌注了自己心血的兵馬,輕輕揮手示意。


    勇士營將士看到這一幕,心中更是激動。不過他們還是牢記自己的任務,整齊有力地走過了檢閱台。


    隨後,勇衛營、四衛營的將士,同樣列隊通過。


    然後是巡捕營新軍,按照大隊依次通過。


    除了步兵之外,還有炮兵、騎兵、工兵,帶著他們的裝備。


    這部份人,就沒有步兵那麽整齊了。


    這也是之前同樣會騎馬的禦營將士,選擇步行接受檢閱的原因。


    再往後的京營和西南將士更加不堪,遠沒有禦營和巡捕營整齊。


    不過相對來說,西南將士雖然不夠齊整,卻顯得很有殺氣。最差勁的還是當數京營。


    有了京營和西南將士的對比,很多人都被禦營和巡捕營的隊列震住了。


    就算一些人覺得他們可能是花架子,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強軍的底子——


    無論任何陣型,這些士兵都能很快適應。


    隻要打過幾仗不垮,就能成為一支強軍。


    ——


    分列式之後,就是傳統的校閱。


    主要是考察弓箭馬步射,火銃手則隻考察步射。


    所有參加校閱的官兵都要經受考校,定下黜陟賞罰。


    合格的軍官,會被賞賜銀牌、絲綢、銀子。士兵則隻賞賜銀子。


    不合格的會被罰俸,甚至會被決打。


    朱由檢沿用了這個考察方式,並且把賞賜的銀兩改為銀幣,實際提高了一點賞賜。


    銀牌也刻上“崇禎二年己巳大閱”八個字,同時授予成績優異的士兵。


    這讓士兵很是熱情,人人都拿出了真本事。


    一番比試下來,還真湧現出不少神射手。大多是弓箭手,但也有火銃手存在。


    朱由檢吩咐把這些人單獨編組,在支援保障中隊組建狙擊隊,專門狙殺敵方將領。


    校閱完成之後,朱由檢命人發下賞賜。參加分列式的士兵,每人都被賞賜一枚銀元,軍官五元到一百元不等。


    在射擊中表現優秀的,之前當場就發下了賞賜。


    顧炎武作為參加分列式的軍官,被賞賜了五元五角銀幣。


    不過在射擊上,他就沒能被賞賜了。甚至險些被責罰,接受單衣決打。


    還是因為他屬於見習指導員,沒有被嚴格要求。


    否則以他的成績,就要接受懲罰。


    這讓顧炎武的心情很沮喪,覺得自己在軍中很有可能沒有前途。


    因為他在三歲的時候,曾經患上天花,在脫痂後右目為眇。所以射擊時隻能靠左眼看,天然就有劣勢。


    無論他如何努力,射擊成績就是不理想。


    連火銃射擊都掌握不好,談何在軍中發展?


    直到晚上他和張永安一起被皇帝召見,心情才為之一振。


    ——


    朱由檢召見兩人,自然是因為他們寫的文章。


    這兩人在軍隊見識上,頗是有些見解。


    軍中保密發行的《強軍報》,就刊登了他們的不少文章,讓朱由檢都有耳目一新之感:


    無論是張永安擔任中隊長的體悟,還是顧炎武在見習指導員上的做法,都讓朱由檢感到基層軍官正在成熟,出現合格的培養模板。


    如果所有的中隊長和指導員都像這兩個人,新軍一定會更加強大,成為一支更有戰鬥力的軍隊。


    所以他忍著白日的疲憊,晚上在清華園召見了兩人。


    首先稱讚了兩人的表現,朱由檢又問顧炎武道:


    “顧卿在射擊上表現不理想,是訓練的時間太短嗎?”


    “以後正式從軍,要多訓練一下。”


    顧炎武對皇帝的接見極為激動,直到聽到這個問題,心情才有些變化,歎氣道:


    “臣小時候曾患痘症,一度頗為危險。”


    “後來僥幸脫難,右眼卻不幸目盲。”


    “一直以來,都是靠左眼看。”


    “以後領兵打仗,怕是有些難了。”


    對自己在軍中的前程,頗是感到悲觀。


    朱由檢同樣也有些可惜,沒想到這位名傳後世的大儒,還有這個缺陷。


    不過他還是鼓勵顧炎武在軍中發展,希望樹立個榜樣,帶動生員從軍。


    所以他命人取來一個望遠鏡,賜給顧炎武道:


    “這是禦用監製作的望遠鏡,觀察遠處時頗為清晰。”


    “太醫院有專門的眼科,而且還在製作眼鏡,讓他們看看能不能把顧卿的右眼治回來。”


    又感歎道:


    “可惜,顧卿小的時候,沒有用種痘法。”


    “若是早些種痘,可能就沒有這個磨難了。”


    顧炎武也感到有些可惜,畢竟誰想瞎一隻眼呢?


    不過他口中卻說道:


    “種痘頗為危險,每千人就有兩三人死去。”


    “臣當時年紀尚幼,家中自然沒有種痘。”


    提到這個,朱由檢就有話說了。因為在皇後懷孕之後,他就讓太醫院琢磨牛痘。


    用牛痘代替危險的人痘,用於預防天花。


    如今試驗已取得了成功,數十名死刑犯在種上牛痘後,再種人痘沒有出現反應,和天花患者一起也沒有被感染。


    說明他們對天花已經產生免疫力,而且沒有人因為種痘而死,安全性遠勝人痘。


    所以朱由檢已經決定,在牛痘法成熟後就在宮中推行,避免剛剛誕生的皇長子被感染,出現什麽意外。


    向顧炎武提起這件事,顧炎武聽到牛痘法很是安全後,極為激動地道:


    “若是如此,臣請在天下推行牛痘法。”


    “天花有望被徹底消滅,不再成為危害。”


    朱由檢也有這個打算,但他還想起了一件事,探討道:


    “朕聽說關外的建虜,很少出現天花。”


    “這代表他們對天花沒有免疫力,是否能安排人試一下?”


    這是他從曆史中知道的,清朝順治皇帝,就是亡於天花。


    康熙之所以成為繼承人,就是他在感染天花後扛了過去,以後不會因天花亡故。


    所以朱由檢就想著,建虜現在是不是對天花的抵抗力特別低?


    有沒有可能利用這一點,拖延建虜的出兵時間?


    隻要能拖上幾個月,大淩河堡就能修成,到時候建虜就必須拔出這個釘子,才能繞道草原。(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