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道士商量的結果,就是請求入宮覲見。


    朱由檢對此也十分重視,接見了道教協會推出的代表:


    張九功和王常月。


    兩人一個是正一道第五十一代天師,一個是全真道龍門派第七代律師,代表了當今道教主流的兩大宗派。


    朱由檢早就見過張九功,對來到京城不久的王常月頗為好奇,詢問道:


    “龍門派律師不是趙複陽嗎?”


    “怎麽這次沒過來?”


    王常月神色有些緬懷,回道:


    “先師大限將至,授與弟子心法,入王屋山歸隱。”


    “如今或已羽化,不在塵世之間。”


    朱由檢聽聞此言,頓時連道可惜。因為他聽說趙複陽在嘉靖年間就已成為龍門派第六代律師,到現在已經一百多歲。


    這樣長壽的道士,說不定就有什麽養生秘法。他還想著討教一下,讓自己學習之後能夠延年益壽。


    沒想到趙複陽恰好今年仙去,讓他無緣得見。


    想到王常月所說得傳心法,朱由檢有心考校,向旁邊隨侍的高時明道:


    “高卿,朕聽說你曾經編寫《一化元宗》,又自稱一化元宗洞主。”


    “今日就和兩位道友交流一下,看看道法高低。”


    高時明雖然篤信道教,卻不敢在這個情況未明的情況下表態,笑著著:


    “小臣這點微末道行,怎敢與兩位道友相比?”


    “倒是原任秉筆太監魏學顏,癖好黃白之事,門下多有異流。”


    “雖屢為丹客哄騙,而至老不厭也。”


    “他在內養外丹之術上頗有見地,當能和兩位道友交流一二。”


    朱由檢聽到宮裏還有這樣的太監,眉頭微微一皺,感受到太監受宗教影響之大——


    現在被定為非法宗教的弘陽教,就是在宦官支持下傳播起來的。


    所以他對這種事極為關注,仔細詢問了一下。


    得知魏學顏已經八十多歲,身體還十分健康後,他對這個人有了興趣,下令道:


    “請魏學顏過來,一同討論道法。”


    又讓高時明領頭,和張九功、王常月討論道法。


    高時明推脫不過,隻得和兩人探討一二。


    他曾匯編道教典籍,水平自然是有的。而且編寫的《一化元宗》也是養生之書,頗合朱由檢的胃口。


    雖然大部分地方沒聽明白,朱由檢卻知道這三人水平是有的。不是宋獻策那樣的假道士,隻會裝神弄鬼。


    他在三人停下來後,詢問道:


    “朕想學一些養生之法,諸位何以教朕?”


    張九功和王常月聞言,都是心中一喜。


    他們最怕的就是皇帝無欲無求,根本不需要他們。


    皇帝向他們討教養生之法,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這種法門他們可以說很擅長,而且遠沒有教導皇帝修仙風險大。


    王常月有心向皇帝宣揚三清信仰,率先道:


    “保命延生之法,莫過於《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


    “陛下勤讀經卷,自能領悟到養生之法。”


    朱由檢聽得他的講解,眉頭微微皺起。


    覺得《護命經》所說的太玄乎,不是他想要的。


    正想詢問更具體的法門,剛剛趕來的魏學顏道:


    “你們全真教的法門,首先在於戒字。”


    “陛下國事繁忙、又要延續子嗣,如何能夠持戒?”


    “竊以為陸西星的法門,最合陛下修煉。”


    這話說出,王常月的麵色頓時一變。


    陸西星也是內丹派,但是和全真教不一樣。他擅長的是陰陽雙修的人元丹法,可以說是房中術。


    這一派和張紫陽傳下的南派、王重陽傳下的北派都頗為不同,因為陸西星是揚州人,又被稱為東派。


    如今在江南頗為流行,頗受喜好縱欲的士大夫喜愛。


    這種在王常月看來屬於外道的法門,根本不會在皇帝麵前提起。


    但是他聽到皇帝對此似乎頗感興趣,隻能沉默下來——


    不管怎麽說,能引起皇帝對道法的興趣就好。


    道教需要皇帝的認可,渡過這次劫難。


    朱由檢對陰陽雙修頗感興趣,但他更感興趣的,是陸西星這個人。


    因為據他所知,《封神演義》的作者,很可能就是陸西星。許仲琳隻是編輯,而非原始作者。


    前麵在認識到《水滸傳》的危害後,他就命人搜集了時下流傳的小說,打算修繕一遍,避免造成危害。


    對於《封神演義》這部幾乎奠定後世神仙體係的小說,他是非常重視的。甚至打算以這部小說為載體,推廣重新確定的神仙體係。


    如今在聽到陸西星的名字後,他問道:


    “聽說《封神演義》是陸西星寫的,裏麵的神仙體係是如今道教公認的嗎?”


    張九功聞言回道:


    “此書不知撰人,但是謬誤頗多。”


    “所謂神仙體係,也是一派胡言!”


    王常月也是這個看法,不認同《封神演義》的神仙體係。


    朱由檢微微點頭,明白了當前道教對《封神演義》的態度。


    他對這部小說的神仙體係也有些看不慣,但是這部小說的影響又很大,遂道:


    “既然如此,那就把《封神演義》《西遊記》這類涉及神仙的小說修訂。”


    “要根據朝廷確定的神仙體係,修繕這類小說。”


    “所有涉及神仙的小說,都需要太常寺和宗教協會審核。”


    確定了這個態度,朱由檢特意提起了一件事,那就是錦衣衛輿情司查處違禁書籍時,曾經上報過的:


    “有一部《牛郎織女傳》的小說,裏麵寫到牛郎偷取織女衣服,對牽牛星君和織女星君,多有詆毀之處。”


    “今後道教協會要多注意這點,不要讓人隨意給各位神仙加汙名。”


    張九功和王常月聞言,一時麵麵相覷。不知道皇帝對這種豔情小說,為何特別關注。


    卻不知後世因為這部小說流傳,牛郎的名聲變得和董永一樣,成了偷取衣服逼迫女子的猥瑣之人。


    朱由檢在得知牛郎偷衣服的說法源自萬曆年間朱名世所寫的小說時,一時大跌眼鏡。下決心要修訂這部書,免得牽牛星君的名聲被敗壞,在民間胡亂訛傳。


    他要讓人們知道:改編不是亂編,不能隨意編排神仙。(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