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星在延安見到的煤油,已經送到京城。


    文思院和禦用監,也都按皇帝的要求製造出煤油打火機。


    看著呂祥和宋晉呈上來的各種打火機,朱由檢逐一試用。


    禦用監作為身邊人,自然首先用他們的。而且禦用監製造的打火機,完全是按他的吩咐,以火鋼製造齒輪,磨擦燧石打火。


    朱由檢看這個打火機和後世自己用過的極為相似,當即轉動齒輪,成功打出火花。


    火花落在棉芯上,頓時點燃了棉芯。一簇小小的火苗,從打火機防風牆裏冒了出來。


    這讓他極為滿意,誇讚宋晉道:


    “不錯,做得很好!”


    “這款打火機可以申請專利,你和製造的工匠,都可以分享專利費。”


    宋晉急忙說道:


    “都是皇爺的提點,小臣怎敢居功。”


    “就是要給專利費,也應該給皇爺。”


    朱由檢聞言笑道:


    “朕隻是提出想法,完成的卻是你們。”


    “該給你們的不會少,朕隻分享三分之一設計費。”


    “這款打火機,可以授權內府監的工坊建造,讓他們不要少交了專利費。”


    宋晉聽到皇帝分了三分之一,其餘的專利費由他和工匠分享。歡喜得不知要說什麽才好,知道有皇帝的命令在,內府監定然不敢少交專利費。


    這都是正當的收入,都知監那裏可以申報上去的。所以他高高興興地謝恩,為皇帝的賞賜而歡喜。


    然後是呂祥那邊,文思院匠官更多、技術力量更強,同樣製造出了他所要求的打火機。而且還不止一種,有多種打火方式。


    其中一種,和禦用監製造得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基於朱由檢提供的設計圖製造的。


    隻是外殼上有不同,更加精美一些。


    朱由檢撥動了幾下,發現相比禦用監的打火機,打火成功率更低些,這讓他有些奇怪地道:


    “為何你們造的打火機,打火成功率這麽低?”


    呂祥額頭有些冒汗,說道:


    “臣也不知道為什麽,或許是用的火鋼和火石不夠好。”


    “這種打火機的成功率差,所以臣按陛下提點,又用簧輪火機和燧發火機,製造了幾種打火機。”


    宋晉為了顯示自己的用心,也急忙道:


    “臣和禦用監的工匠為了製造這種打火機,不知廢了多少火鋼、試了多少火石。”


    “如今呈給皇爺的,是最容易打火的一個。”


    “其餘打火機的成功率,也和呂掌院差不多。”


    這讓朱由檢皺起眉頭,認識到大規模生產齒輪打火機,還存在著困難。


    都像宋晉這樣挑揀,良品就實在太少了。


    所以他放下了呂祥製造的齒輪打火機,把簧輪打火機拿了起來。呂祥指點著道:


    “陛下說用鉸鏈連接外殼上蓋,打開外殼就能上發條,臣還沒有實現,需要在外麵撥動發條。”


    “打開外殼上蓋,就能扣動扳機,釋放簧輪點火。”


    朱由檢在他提點下,轉動打火機外殼上的鋼輪,給簧輪上了發條。


    然後打開火機蓋,簧輪頓時被釋放,和固定在防風牆邊緣的火石,劇烈摩擦起來。


    這一連串的火花,頓時點燃了棉芯。打火成功率之高,幾乎是百分百。


    這讓朱由檢非常高興,說道:


    “不錯,打火成功率很高,更加實用一些!”


    “就是上發條還有些麻煩,以後能直接打火就更好了。”


    這讓他拿起來最後一種打火機,以燧發火機製造的。


    它的外形比較怪,更像一把燧發手銃。可以扣動扳機,驅動燧發火機點火。


    朱由檢試了一下,發現打火成功率也不錯。隻是相比簧輪火機的近乎百分百,它是有所不如的。


    這也是大明的燧發火銃製造時,遇到的最大難題——


    打火成功率太低,導致燧發火銃不實用。


    所以軍中使用的,主要還是火繩槍。


    麵對這種造型怪異的打火機,朱由檢詢問道:


    “它的成本是多少,相比簧輪火機如何?”


    呂祥想了一會兒,有些不確定地道:


    “成本相差兩三倍吧!”


    “簧輪火機更複雜,燧發火機很簡單。”


    “臣就是覺得簧輪打火機太貴,所以又造了燧發打火機。”


    說著,他又詳細講解其中的區別,說道:


    “簧輪火機的火石,是用黃鐵礦。以鋼輪摩擦鐵礦石產生火星,刮下來的是黃鐵礦粉,損耗的是比較柔軟的黃鐵礦。”


    “燧發火機的火石,是用堅硬的燧石,摩擦火鋼產生火星,刮下來的是鋼粉,損耗的是火鋼。”


    “火鐮和齒輪打火機也是如此,它的火鋼很容易損耗,齒輪打火機的齒輪,也需要經常更換。”


    “它的成本要更高,比簧輪打火機還要貴!”


    這讓朱由檢看了宋晉幾眼,知道他隱瞞了這些東西。


    呂祥估計就是發現了這些,所以又造出簧輪打火機和燧發打火機。


    想著後世的煤油打火機損耗的是火石,朱由檢道:


    “既然如此,能不能用黃鐵礦,作為齒輪打火機的火石?”


    “齒輪製造不易,火石更容易更換些。”


    呂祥搖了搖頭,說道:


    “臣也這樣試過,但是打火成功率更差,非常難以打火。”


    “隻能用優質火鋼製造齒輪,和燧石摩擦打火。”


    “這種打火機實在難以製造,所以臣又按陛下提點造出了其它打火機。”


    朱由檢對他的坦誠十分高興,同時也深刻感受到,製造出像後世那樣的打火機並不容易。單是火石這一點,就非常難以解決。


    所以他放棄了推廣齒輪打火機的打算,讚揚呂祥道:


    “呂卿能舉一反三,製造出實用的打火機。”


    “看來這次的功勞,還要落在你頭上。”


    “傳旨,呂祥製造打火機有功,記下一年功績。”


    “待到年功足夠,減磨勘提升官階。”


    給呂祥記了一年功,留待以後升官。


    沒有像以前那樣直接提升品級,呂祥卻沒有什麽不滿。因為在他看來,打火機就是個小玩意兒。皇帝又指點得那麽詳細,任誰都能夠造出來。


    他更欣喜地是,皇帝完全把他當官員看待,記下一年功減去一年磨勘。


    這樣將來他升官時,就沒人能指指點點。


    宋晉對這個結果,略微有些失望。畢竟他在這個呈上來的齒輪打火機上,耗費了極大心力。


    這種打火機他完全是按皇帝的設計圖製造的,沒想到皇帝還不滿意。


    這卻是他根本不知道,朱由檢造打火機不是為了自己用,而是讓點火更容易,便於野外探險。這樣邊疆開拓的難度,會更下降一些。


    所以製造艱難、良品率很低的齒輪打火機,自然沒被他采用。他更看重的,是打火成功率高的簧輪打火機,以及成本低的燧發打火機。


    拿著簧輪打火機,朱由檢道:


    “這種簧輪打火機,文思院可成立工坊造一些,專利費和齒輪打火機一樣認定。”


    “朕會讓宮裏采購,賜給有功將士。”


    “宮裏以後的點火工具,要逐漸換成簧輪打火機。”


    決定自己帶頭,推廣這種稱得上奢侈品的東西。


    同時在民間推廣,更廉價的燧發打火機:


    “燧發打火機可以賣給民眾。”


    “同時向民間征集,打火成功率更高的火鋼和火石。”


    “這些火鋼和火石的配方和搭配方式,都可以注冊專利,可以收取專利費。”


    “要多鼓勵民間工匠嚐試,讓他們幫忙解決燧發火機的成功率問題。”


    “另外開出懸賞,製造出打火成功率更高、能用於火銃的燧發火機的,朕會賜百戶銜、世襲爵士爵位。”


    這是他想到的辦法,利用推廣燧發打火機,促進燧發火機的改進。


    如果能找到打火成功率更高的火鋼和火石,大明裝備燧發槍,就不存在技術問題了。


    呂祥聽到懸賞,知道皇帝對這件事的看重,猶豫了一下說道:


    “臣有一種辦法,可以提高打火成功率。”


    “就是比較麻煩,需要經常清理。”


    朱由檢來了興趣,問道:


    “什麽辦法?”


    “仔細說來聽聽!”


    呂祥道:


    “就是用火鐮引火時,常用到的火絨。”


    “如果放在藥池內,可以讓打火成功率更高些。”


    “稍微有些火星,就會引燃火絨。”


    “這樣燧發火銃在擊發時,成功率會更高。”


    “燧發打火機在打火時,可以用火絨輔助引燃。”


    “就是它燃燒後會有殘留,需要經常清理。”


    這是他在上次見到火鐮後,想出的一個辦法。也是皇帝曾提過的,用火絨助燃提高打火成功率。


    受此啟發,他在一些燧發火銃上嚐試,讓燧發火銃的擊發成功率,稍微變高了些。


    就是需要經常清理藥池,使用比較麻煩。


    朱由檢聽他解說,又拿著燧發打火機試驗了一下,發現把火絨丟進藥池後,的確更容易點燃。相比一小點的棉芯來說,塞滿藥池的火絨,引燃起來更容易。


    就是火絨燃燒後會留下灰燼,也確實難以清理。


    這讓他皺著眉頭詢問道:


    “火絨是用什麽東西製造的?”


    “有沒有殘留更少的火絨?”


    呂祥還沒回答,宋晉搶著說道:


    “火絨是用火草背麵的絨棉製造的。”


    “也有用艾或紙,加上硝水製成。”


    朱由檢吃了一驚,想到了一種東西:


    『硝水加上艾或紙,就能製成火絨。』


    『如果是硝酸加上棉花,那不就是火棉嗎?』


    『這可是無煙火藥,燃燒毫無殘留!』


    火棉又被稱為硝化棉、也就是硝化纖維,處理安定之後,就是無煙火藥。


    朱由檢萬萬沒想到,用於引火的火絨,竟然和它有關係。用艾或紙加上硝水製造的火絨,幾乎可以說是火棉的弱化版。


    這讓他很是興奮,下令道:


    “幹餾硝石,製造比硝水更強力的硝酸。”


    “用硝酸和細微的棉花,製造出來燃燒後無殘留的火棉。”


    “用這種火棉引火,看看能不能提高燧發槍的發火成功率!”


    認為用火棉代替火絨,是一個可行辦法。


    至少火棉燃燒後,不會留下殘渣。


    然後他又從這點,想到了新的點火方式,那就是連用火星點燃火棉都不需要,直接擊發點火:


    『雷汞還有個名字叫雷酸汞,是硝酸汞和什麽東西反應的,稍微碰撞就能點火。』


    『雖然我不知道它是怎麽造的,但可以先造出硝酸汞,再用它和各種東西做試驗。』


    『如果能造出來,那就能造火帽槍了,根本就不用燧發點火。』


    『這可真是……真讓人意想不到!』


    由火絨想到火棉,再從這種硝化纖維想到了硝酸汞,朱由檢現在才發現,火帽槍原來非常簡單。


    隻要有硝酸和水銀,就能製造出硝酸汞。再由硝酸汞摸索出雷汞,用雷汞製造出能擊發點火的火帽。


    這種點火方式,相比燧發火機成功率不知要高多少,完全能跳過燧發槍時代,直接使用火帽槍。


    所以,朱由檢立刻下令,讓呂祥摸索硝酸。再用硝酸和棉花、水銀、油脂等物品反應,製造出硝化纖維、硝酸汞、硝化甘油等硝化物。


    因為這些都是爆炸物,性質還非常不穩定,朱由檢讓呂祥派人去城外試驗,做好安全防護和保密工作。


    無論是硝化纖維還是硝酸汞研製成功,都能讓大明的火器擊發方式,發生重大變化。硝化甘油的成功,更是能讓大明多出一種強力炸藥。


    甚至,朱由檢還打算在硝化纖維研製成功後,讓人摸索無煙火藥。如果無煙火藥研製成功,大明的火器威力,能產生質的飛躍。


    這讓他深刻認識到,硝酸到底有多重要。硫酸、鹽酸、硝酸、燒堿、純堿這三酸兩堿,為何被稱為化工基礎。


    所以,他把這三酸兩堿的研製工作,同樣丟給了文思院。告知呂祥自己所知的一些東西,下令在文思院成立化學研究所,專門研究它們。


    硝化物的研製,則放在軍械研究院。在裏麵專門成立火藥研究所,研究火藥等爆炸物。


    同時,朱由檢還認識到發展化學的必要性,打算讓人整理這方麵的知識,把化學這門學問獨立出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