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津,一派繁忙景象。


    自從皇帝在天津設立海關,擴建天津的港口後,越來越多的海商,前來天津貿易。


    再加上這裏是大運河的中轉站,也是遼東兵馬的後勤基地,原本商貿就非常繁榮,如今有更上一層的趨勢。


    尤其是京津公路的修建,讓京城和天津的道路更加暢通。無論是天津的糧食,還是京城從草原上收購後加工的皮毛、以及牛羊馬匹等貨物,都能大規模運過去。


    這讓南方運來糧食的船隻不再空著,越來越多的南方商人,選擇從海上和北方開展貿易。


    張同敞就在這時,帶著自己從家鄉和親友中招攬的丁壯,還有皇帝派來協助他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天津。


    路上,這些人乘著平穩的馬車,都是嘖嘖稱讚。


    在此之前,他們可從沒有想過,有這樣平坦的道路。


    四個車道的劃分,也讓很多人極為感歎:


    “兩條來的車道、兩條去的車道,這下不用讓路了。”


    “劃分車道之後,運貨更多更快了。”


    還有人望著這條公路旁邊,另一條正在修建的公路,極為羨慕地道:


    “延滄公路的兩車道都沒修成,京津公路竟然要再修建四條車道了。”


    “京城不愧是京城,需要的公路都這麽寬。”


    公路帶來的好處,那是一目了然的。再加上石灰石水泥的突破、水泥混凝土的試製,讓工部和太仆寺有些等不及,在秋收後就開始修建新公路。


    這條同樣四車道的公路,和現有的四車道公路並行。以後維護的時間不一樣,以便一直能通行。


    張同敞聽著這些人的感歎,內心也驚歎京城的變化之大。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建功立業、跟上這個時代的決心。


    作為皇帝冊封的江陵郡公,張同敞還是頗有麵子的。到了天津之後,同為紫閣功臣後裔的俞谘皋,親切地把他迎了進去,進入早已準備好的營地:


    “張公爺,這是為您準備的。”


    “帳篷、軍械、馬匹、糧食、衣物……全都準備好了。”


    “隻要您想起程,隨時可以開船。”


    張同敞向他道謝,說道:


    “有勞俞提督了!”


    “廟街那邊不知什麽時候會結冰,孤想早一點去。”


    “今天休整一日,明日就啟程出發。”


    俞谘皋點頭答應,頗有些佩服地道:


    “公爺這麽一去,今冬就回不來了。”


    “廟街那邊可比金角衛還要冷,公爺多注意點。”


    將自己提前備好的大氅等保暖衣物,作為禮物送給張同敞。


    張同敞雖然在京中早有準備,卻還是謝過了俞谘皋。他從李尊祖那裏,已經知道東北的冬天有多冷。


    雖然他在皇帝的指點下學會了火炕建造,還帶了些內府監製作的煤爐和蜂窩煤。但是能不能把這個冬天順利撐過去,他沒有十足信心。


    能攜帶的物資,自然越多越好,用不上也能拿去和夷人交換。


    在天津休息了一夜,次日張同敞就帶著人登船,俞谘皋率領麾下艦隊,親自送了一程。


    這次和張同敞一起北上的,不僅有江陵公國的船隊,還有寧遠伯國和韓王藩國的船隊。三個藩國都要在入冬之前,盡可能地儲備物資。


    此時的大明海上,在經過幾個月的探索後,已經開辟了從天津直達濟州島的航線。從濟州島直達金角衛的航線,也在開辟之中。


    但是這種遠海上的航線,目前還不安全。張同敞這個大船隊,仍然是選擇沿著海岸線,一段一段前進。


    每段上都有駐朝大臣兼安東巡撫洪承疇設立的港口,能夠臨時停靠,補充一些物資。


    就這樣航行了半個多月,張同敞終於成功抵達了金角衛。


    如今的金角衛,相比去年已經大變樣。建造了很多房屋不說,還建成了港口,供很多船停靠。


    張同敞見到李尊祖,心中很是歡喜。畢竟在女真人和蒙古人為主的東北,他們需要相互扶持,暫時並無爭端。


    李尊祖同樣也很興奮,邀請張同敞去岸上做客,並且指著北邊,向他道:


    “張兄可知道我發現了什麽?”


    “我按陛下的地圖,在雙城衛的北邊發現了一個大湖泊,當地稱為興凱湖。”


    “這個湖泊周圍雖然遍布沼澤濕地,卻能看得出是平原,隻要用心開墾,能開辟很多耕地。”


    “現在我已經不向東邊開拓、和韓藩的人爭山林了,隻想把興凱湖南岸占了,招募災民開墾出耕地。”


    張同敞聞聽此言,也感到有些驚喜。因為李尊祖若是開墾出耕地種出來糧食,對他也是一件好事。畢竟江陵公國實在太靠北,可想而知產不了多少糧。李尊祖產的糧食多的,能夠賣給自己。


    所以他恭喜了一下李尊祖,又問了韓王藩國的事情。相比江陵公國和寧遠伯國來說,韓藩的開辟頗不順利。


    江陵公國和寧遠伯國目前遇到的,主要是零散的女真部落,也就是所謂的生女真。


    他們能和對方展開交流,互市交換物資。即使不小心打起來,也能靠兵器打敗這些人——


    靠鎮壓女真人起家的李家,絲毫不懼他們。


    但是韓王藩國遇到的,卻是日本的鬆前藩。在鬆前藩不願臣服的情況下,他們在北海島南麵沒有找到立足點。隻能在北麵尋找港灣,從金角衛運送物資開建。


    隻有金角衛自己的物資都不夠用,哪還有更多的物資支援韓藩。這讓韓藩的開辟速度極慢,也是寧遠伯國和韓王藩國產生矛盾的原因。


    好在李尊祖發現了興凱湖,把精力轉向北麵。阿速江以東的山林,都讓給了韓藩。兩個藩國的矛盾初步得到緩解,都有了立足地點。


    韓藩在向皇帝申請了孔有德等將領支援後,已經磨刀霍霍,爭取在明年跨海登陸,徹底壓服鬆前藩。


    寧遠伯國的李尊祖,則是打算多移民,早些興凱湖、阿速江一帶的耕地開墾出來。


    提到阿速江那邊,李尊祖向張同敞道:


    “按照陛下繪製的地圖,阿速江下遊和黑龍江、鬆花江交匯,那一片地方被陛下稱為三江平原,未來能開墾很多耕地。”


    “張兄可以從這裏前往黑龍江,然後順流而下抵達廟街。”


    “或者轉向西進,去找科爾沁部。”


    “之前探索的人,就是這樣發現科爾沁部落的。”


    “我備了一些船隻,可以送給張兄。”


    張同敞有些驚喜,謝過李尊祖後,問誰願意走這條路線。


    他這次親自北上,主要就是因為大明的探索隊,在黑龍江上遊發現了科爾沁部的人。這讓大明的人認識到,建虜就在附近。


    即使難以從這裏攻打建虜,科爾沁部作為建虜最早收服的蒙古部落之一,還是建虜的姻親,也值得大明打擊——


    畢竟隻要打掉或收服這個部落,就能破壞建虜和蒙古人的結盟,削弱建虜實力。


    張同敞這個郡公,也因此躍躍欲試,想要立下功勞,讓江陵公變成江國公。


    高迎祥和李自成、張獻忠等人商議後,決定走這條路。


    因為按現在的速度,他們的船隊到達廟街時,已經會是十月。


    按照從當地土人那裏打探來的消息,那時黑龍江上就可能出現流冰。現在走阿速江這條路,能夠更快西進。


    至於船上的物資,能帶就帶一些。帶不上也算不了什麽,高迎祥招募的馬賊,有信心搶劫物資渡過冬天。


    就這樣,船隊的人中途分散。張同敞的人走海路,以後嚐試從廟街溯流而上。


    高迎祥這些皇帝派來的人,則是走阿速江,在和黑龍江交匯處轉向,逆著河流西進。


    最終,張同敞沒趕上結冰前西進,隻能在廟街待著,整修這座城池。


    高迎祥則帶著人,在河流結冰前抵達一個河口。在黑龍江北岸一片像泡泡一樣的水塘旁建立了據點,有了暫時的落腳地。


    看著這片地方,高迎祥向眾人道:


    “這個地方不錯,看得出地勢平坦,能開墾不少耕地。”


    “陛下說黑龍江以北都會分封出去,咱們紮下腳跟後,可以多招攬些災民。”


    把這裏視為自己的囊中之物,高迎祥流露出紮根之意。


    李自成等人都沒什麽意見,張獻忠撇了撇嘴有些不服氣,但他誌不在此,最終也沒說什麽。


    這次北上之前,因為此行危險,皇帝給他們都加了一級,授予千戶職銜。並且許諾可變成爵位,以後冊封領地。


    被授予指揮僉事、署理佐擊將軍帶領一營的高迎祥,是眾人暫時的領頭人。隻要他立下的功勞大,就能首先選封地。


    現在,他就看上了這個地方,警告其他人不要搶。


    這支隊伍裏的士兵,很多是他以前帶領的馬賊,這些人自然都支持,對建設這裏更用心。


    張獻忠則是不安分,帶著自己麾下的一隊人,冒險渡過河流去劫掠。


    在沿著之前探索隊探索的路線,走出一段距離後,張獻忠成功發現嫩科爾沁所在。


    這讓他極為興奮,對一個邊緣的小部落,就展開了劫掠。


    甚至在回程的路上,順手劫掠了一支馬隊。


    讓他沒想到的是,馬隊是科爾沁部一位貴族所有,裏麵還有貴族親眷、有一位漂亮的女人。


    這個女人是如此漂亮,以至於張獻忠的部下看到後,幾乎都驚呆了。若非張獻忠震著,他們幾乎就忍不住衝上去。


    張獻忠卻絲毫沒有這個想法,而是咧著嘴道:


    “這娘們可真漂亮,估計比草原上送過去的美人都要美。”


    “陛下喜歡蒙古女子,俺老張就給他送過去。”


    “說不定陛下一高興,能讓俺獨領一營,不受高迎祥和李自成這倆人的鳥氣!”


    命人把這個女子藏起來,別被高迎祥的人發現。等到開春通航後,再給皇帝送過去。


    對女人絲毫不在意的他,後來才知道這個女子被皇帝賜名為海蘭珠。


    這個黑龍江北岸的據點,也因此被皇帝賜了個名字:海蘭泡。


    海蘭珠是如此之美,再加上她出身科爾沁部,有助於皇帝收服科爾沁。在皇宮中深受寵愛,是最受寵的嬪妃之一。


    張獻忠也因此實現了願望,被皇帝允許帶領一營軍隊,前往更西邊的地方探險——


    大西營開始在這裏組建,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一支軍隊。(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