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來到太原府,陳奇瑜遇到了一件事:


    山西巡撫李養衝等官員,被皇帝派錦衣衛拿下。


    這件事的起因,說起來還和他有關。


    之前陳奇瑜奉命考察驛道路過山西的時候,向陝西官員傳達了皇帝的旨意。命令山西官員以戡亂救災為第一要務,清點府庫錢糧,準備賑濟旱災。


    這不清點不知道,一清點頓時發現了大問題。


    山西右布政使吳尚默發現,用於給魏忠賢建生祠的錢糧,竟然不翼而飛。


    這筆錢是皇帝明確要用於捐助陵工的,但是山西官員卻上報說全部買成了材料、把建祠材料運到京城,錢糧被隱瞞下來,被上上下下瓜分。


    其中的領頭人,就是他之前的山西右布政使、如今擔任山西巡撫的李養衝。


    吳尚默身為東林黨人,對涉及閹黨的事情最為關注,查知這件事情後,立刻便打算上疏。


    隻是山西大大小小的官員,很多人參與了這件事。他的奏疏還沒有通過正規渠道遞上去,便被察覺此事的山西官員,一把火燒毀了賬冊。


    吳尚默本人更是受到了李養衝的警告,讓他不要多管閑事。


    無奈之下,吳尚默取出皇帝賜給他的“繩愆糾繆”銀章,通過錦衣衛發了一封密折,直接傳遞給了皇帝。


    皇帝得知此事後,可謂雷霆震怒,喝令逆案審判委員會,將此案一同審理。


    並且讓錦衣衛拿到了刑科給事中僉批,從京城直接過來,逮捕山西涉及此案的官員。


    陳奇瑜此時見到的,就是李養衝等人被拿下,押解進京審判。


    看著前些日子還和自己談笑風生的李養衝,如今被檻車送京,陳奇瑜心有戚戚,深感宦海無常。


    再看看因為揭發此事被山西官員排擠、如今孤伶伶地站在一旁的吳尚默,陳奇瑜雖然知道他做得對,卻就是不想親近,向帶隊審查此案的廉政總署僉都禦史耿如杞道:


    “耿公,要不要一同回京,正好路上作伴?”


    耿如杞搖頭回道:


    “陳少卿還是盡快回去吧,陛下已多次催問陝西之事了。”


    “我還要署理山西巡撫,負責徹查此案。”


    山西巡撫被拿下,還有一大批山西官員被牽連。耿如杞這個廉政總署負責人,被皇帝派到山西,徹底清查此案。


    所以他一時半會兒走不開,說不定還會在山西巡撫上幹下去。


    畢竟耿如杞自己知道,皇帝對自己執掌的廉政總署,並不怎麽滿意。


    自從廉政總署組建以來,說起來辦得並不差。光祿寺少卿阮大铖、山西巡撫李養衝,說起來都是以貪汙受賄的罪名被拿下,都可以看做他們的戰績。


    但是無奈這兩件案子,都不是廉政總署發現的。甚至朝堂上正在推行的官員財產申報,負責此事的廉政總署也不積極。


    這讓皇帝覺得,廉政總署不稱職,至少沒有使出全力。


    耿如杞自己知道這件事,但是他實在沒辦法對以前營救過自己的同僚下狠心,所以這次就主動請求帶隊,留在山西審案。


    如果他做得好,把山西上上下下理順。現在臨時署理的山西巡撫,有可能轉為實任。


    陳奇瑜不知道這些內情,但是他對山西巡撫的位子,絲毫沒有想法。


    一是山西救災局麵和陝西一樣嚴峻;二是他身為山西人,對自己家鄉要回避。


    所以他從沒有想過山西巡撫的位子,在看到檻車中的李養衝向自己求救的目光後,狠狠呸了一聲,絲毫不理會此人,帶著隊伍回京——


    畢竟李養衝貪墨的可是山西未來的救災款,他即使不喜歡吳尚默破壞官場規矩的行為,也不會和李養衝親近。


    快馬加鞭,陳奇瑜一路疾行,終於在六月底趕回京城。


    此時的京城,正沉浸於歡樂之中,因為在連續大旱近三月後,京城終於下了雨。


    陳奇瑜見到這個景象,心裏也有些喜悅。因為京城下了雨,代表這一季的糧食不會完全絕收。朝廷這邊的錢糧,能更多地用於陝西、山西救災。


    這是他一路走來,見到的最好的事情。


    紫禁城中,朱由檢得知陳奇瑜回京後,很快下旨召見。


    對陳奇瑜這麽快完成考察,他心中很是讚賞,認為是一個辦實事的人:


    “陳卿考察有功,朕會讓吏部記年功,以後會有賞賜。”


    “還有太仆寺的事情,陳卿要暫時擔起來。”


    說起這件事情,朱由檢頗有些慚愧。因為太仆寺卿秦士文,是被他安排的任務累倒的。


    秦士文心思本就重,在被列入閹黨後,一直想用功勞,洗刷身上的汙跡。


    對皇帝安排他整合太仆寺和行太仆寺、統管馬政郵驛的事情,那是十分上心。


    各地的行太仆寺能這麽快設好,和他的用心分不開。甚至他還和內府監合作成立郵遞公司,向各地運送報紙。


    這麽能幹的官員,朱由檢當然是加擔子。公路的規劃和修建,被他交給了太仆寺。


    例如京津公路這件事,除了組織人力的工部和提供技術支持的少府寺之外,就屬太仆寺任務重。


    秦士文頂著三伏天的大旱災,在京城和天津之間來回考察。前幾天突然一下雨,冷熱交加之下,頓時就病倒了。


    若非秦家是醫學世家,秦士文的隨從頗有眼力,及時讓他就醫。說不定秦士文就因病殉職了,成為崇禎朝第一個被累死的大臣。


    這件事發生之後,朱由檢頗有些後怕。給秦士文敘功不說,還加了承政大臣,勒令他好好休養。


    並安排太醫院太醫,給所有大臣體檢。


    這一體檢才發現,很多大臣都是在帶病工作,也難怪有些人一直在請求致仕,請求辭官回鄉。


    最讓朱由檢憂心的,是入京沒多久的李起元。


    這個人前段時間被他和韓爌放在一起斥責,怪他不早些上任。


    如今來到京城,朱由檢才發現李起元是真的有病,無力承擔重任。


    這讓他慌得急忙把李起元轉為資政大臣休養,免得被詬病累死老臣。


    還有八十三歲的長城督師王象乾,眼看起複時間就要滿一年。朱由檢是不敢再留任,甚至擔心他在最後這幾個月身體出問題。時常派太監慰問,甚至派太醫跟隨。


    陳奇瑜身為不到四十的年輕人,就這樣被加了擔子。在秦士文休養的時候,署理太仆寺卿和兵部右侍郎。(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