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勳貴的動作,很快被錦衣衛官情司注意到,在情報簡報中上報給皇帝。


    朱由檢得知源頭在英國公張家後,感歎道:


    “英國公有遠見啊!”


    對英國公張家帶頭準備開藩的想法,很是讚賞了一番。


    但是對他們想要以交趾為封地,並未做出許可。


    這塊地方,是大明周邊最好的地之一,不但英國公盯上了,剛剛進京的靖江王世子朱亨嘉也盯上了,請求前往交趾開藩。


    此人在曆史上就曾覬覦大位,在南明時自稱監國,被時任兩廣總督丁魁楚和廣西巡撫瞿式耜鎮壓。可以說是一位不安分的人。


    朱由檢因為奢安之亂還沒平定,安南都統使莫氏又頗為順從。對於這些言論一律壓下,不準討論在安南等周邊屬國開藩的事情——


    他可不想在奢安之亂沒平定的時候,在周圍新開一條戰線。


    勳貴和大臣的動作之外,海外糧食運到京城的影響,開始在民間醱酵。


    京城的百姓吃到海外的糧食後,頓時對海外的看法發生了改變,從以前視為不毛之地,到現在羨慕那些得到海外土地的人。


    無論海外的土地多偏遠,隻要能種糧食,在他們看來就有價值。


    前段時間被諸侯國以百畝土地招聘的水手,成為普通百姓羨慕的對象。


    還有很多人去諸侯那裏打探,看看他們是不是還需要人,會不會分配土地。


    韓王、江陵公、寧遠伯,都因此招攬了一些人才。


    抵達京城的鄭芝虎、李國助等人,對此極為豔羨。


    李國助酸溜溜地說道:


    “北方的土地有什麽好的,一年有幾個月下雪,海岸還會結冰。”


    “南洋才是好地方,一年能收三季!”


    鄭芝虎不高興地瞥了他一眼,說道:


    “行了,別說這些怪話了!”


    “想要招攬人才,先立功把自己的爵位升上去。”


    “人家都是王公,能冊封附庸貴族。”


    “咱們這些爵士,拿什麽和他們爭人才?”


    心中盤算著怎麽樣才能立功,把自己的爵位提上去。


    皇帝動不動就冊封諸侯,給他們幾百裏封地。鄭芝虎著實受到刺激,同樣想當諸侯。


    想到皇帝任命自己的海軍參將,還有俞谘皋一直以來的招攬。他決定這次回去後,就要把麾下船兵帶過來。


    李國助沒有他這個機會,更多的在盤算:去南洋開疆拓土算不算立功?皇帝會不會把自己打下的土地都封給自己?


    把海外開疆拓土的功勞盡量拔高,但是李國助仍舊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就算他的見識再淺薄,也不會覺得自己打下多少土地,就會被皇帝冊封多大地方。


    必須立下其它功勞,才能被皇帝提升爵位和封地。


    『什麽樣的功勞對陛下來說算功呢?』


    『給陛下運糧算不算?』


    『畢竟陛下說以後十幾年都會大旱,肯定很需要糧食。』


    『如果我捐糧食,能不能提升爵位?』


    心中盤算著這些,更擅長經商的李國助,還是打算在錢糧上立功,而非上戰場搏殺。


    沒等兩人想好,皇宮中的朱由檢,很快召見了他們。


    對這些人在這時運來糧食,朱由檢極為欣喜,指著京城地圖說道:


    “諸王府建造的事情,你們也應該聽說了。”


    “這次你們立了功,朕就給你們每人賜地二十畝,在上麵建立府邸。”


    “以後用心辦事,朕不會虧待你們!”


    話語說得很直白,賞賜也是實實在在。


    鄭芝虎和李國助聽到皇帝像對待郡王一樣,給自己劃出二十畝土地建造在京城的宅院,歡喜得合不攏嘴。


    二十畝宅地不算大,但是卻代表著,他們真的被皇帝視作勳貴,以後有機會打進京城勳貴圈子,和宗室、勳貴建立聯係。


    尤其讓鄭芝虎欣喜的,是皇帝還問了一下自己子侄的情況,讓自己和哥哥不要給他們訂婚。


    這讓他覺得,皇帝似乎有賜婚的想法,有意讓他們和宗室、勳貴聯姻。喜得他大咧咧地說道:


    “臣回去後就告訴大哥,讓他把侄兒從平戶接回來。”


    “都已經是爵爺了,把兒子放在外麵像什麽話。”


    “他將來的家業,還不要給侄子!”


    朱由檢聽得一驚,詢問具體情況。確定鄭芝虎所說的侄子,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還有個弟弟田川七左衛門,如今隨母親田川氏在日本平戶藩居住。


    這讓他非常高興,在知道鄭成功現在還沒有大名後,當即道:


    “田川氏既是正妻,當冊封為男爵夫人。”


    “她所生的長子,要冊封為世子。”


    “朕賜其名成功,望其成就功業!”


    鄭芝虎聽到侄子被賜名,笑嗬嗬地謝恩。


    李國助看到他和皇帝的關係這麽融洽,心中羨慕不已。


    如果早知道當今皇帝這麽好說話,他早就主動申請過來了。哪像現在這樣,被鄭氏搶盡先機。


    不過他提出的獻糧想法,成功打動了皇帝。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麵臨十多年旱災的朱由檢,最看重的就是糧食。


    聽到李國助有納粟捐爵的想法,朱由檢雖覺得這樣會讓爵位貶值,卻沒有一口否決。


    畢竟如果不把災民安頓好,大明朝有可能亡於農民起義。考慮爵位貶值不貶值的事情,著實有點太遠。


    所以他在思考之後,向李國助道:


    “爵位可以捐納,但僅限於男爵。”


    “李卿覺得應該捐納多少,能獲得世襲男爵爵位?”


    李國助見皇帝剛才眉頭緊皺,心中惴惴不安。在聽到皇帝說爵位可以捐納後,這才鬆了口氣。


    然後又聽到皇帝說捐納的爵位僅限於男爵,這讓他覺得著實有點雞肋。畢竟他想要的,不止是男爵爵位。


    想到鄭芝龍憑借十八芝領頭人的身份,在招安時被授予了男爵,李國助不甘心地說道:


    “能不能捐納得更高,比如伯爵爵位?”


    此言方一說出,旁邊的王體乾立刻大喝“大膽”。慌得他急忙跪下,深刻意識到自己麵對的是皇帝,不是平常討價還價的商人。


    朱由檢對他覬覦諸侯之位,同樣也是皺眉。如果是子爵、男爵還好說,他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爵位貶值。而且這兩個複設的爵位,地位如何他完全能夠決斷。


    但是伯爵以上,在大明朝非常尊貴。如果他敢讓伯爵貶值,大明現在的勳貴,說不定都會跳起來——


    他們祖上辛辛苦苦立功得到的爵位,可不能讓商人通過捐納得到。


    那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羞辱。


    而且伯爵貶值後,人們會把這個爵位看低。通過捐納得到的錢糧,不一定能提高多少。


    所以朱由檢覺得,不能讓伯爵通過捐納得到。有封號的高級貴族,必須立功才能授予。


    靜坐不語,就這樣看著李國助。李國助終於感到怕了,跪伏在地上不斷請罪。


    朱由檢看他的額頭都磕出血來,皺了皺眉頭說道:


    “起來吧!”


    “隻是商議事務,用不著如此告罪。”


    “李卿還是先說說,打算捐納多少,獲得男爵爵位?”


    李國助心裏不怎麽看得上男爵,因為他覺得伯爵才是真正的貴族。


    而且讓他花錢捐一個和鄭芝龍一樣的爵位,他心裏覺得不痛快。


    所以剛才壯著膽子,想捐納伯爵爵位。


    如今得到教訓後,他頓時收起了浮躁,認識到爵位的提升,非常非常不容易。


    在心中計算之後,李國助道:


    “男爵封地方一百裏,就是一萬平方裏。”


    “福建民間有言:八山一水一分田。以這個比例計算,大概能開墾一千平方裏耕地。”


    “一平方裏是三百七十五畝,一千平方裏就是三十七萬五千畝。”


    “捐納男爵所需要的糧食,臣以為應該定在三十七萬五千石。”


    這個數字,在他看來已經很高,因為他不想花很多錢糧,捐納個和鄭芝龍一樣的爵位。


    但是在朱由檢看來,那就實在太低了。以鄭彩說的一石稻穀五錢銀子計算,三十七萬五千石隻相當於十八萬七千五百兩銀子。


    這對於他來說,完全是杯水車薪。


    所以他對納粟捐爵的興趣一下子低了起來,直接道:


    “無論是不是耕地,一畝封地都需要一石糧食捐納。”


    “男爵封地三百七十五萬畝,那就是三百七十五萬石。”


    “願意捐的就捐,不願意朕也不強求,隻要納稅就好。”


    “男爵是世襲爵位,擁有世代傳家的封地,不能輕易讓人通過捐納獲得。”


    “待到旱災緩解後,朕會結束捐納。”


    把捐納男爵需要的糧食,直接提升了十倍,並且表現出愛捐不捐的態度,對此事似乎無所謂。


    這讓李國助頓時慌了起來,知道自己定的捐納數額太低,沒有能打動皇帝,甚至讓皇帝有些生氣。


    為了避免皇帝對自己生出惡感,他急忙道:


    “臣願捐納男爵,隻是一時拿不出這麽多糧食,請陛下寬限些時日!”


    打算找劉香等人湊一下款子,爭取把男爵的爵位拿手裏。他雖然看不上這個爵位,不想花這麽多錢才能和鄭芝龍爵位相當。


    但是在皇帝有些生氣的情況下,隻能破財免災。畢竟如果傳出去他被皇帝厭惡,以後就別想和鄭芝龍打擂台。


    朱由檢沒想到自己提價十倍後,李國助竟然急著捐納。而且聽他的意思,隻需要花一段時間就能湊出這麽多糧食。


    這讓他對這些海盜的財力,再一次感到驚歎。不過他沒有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意思,在考慮之後,向李國助道:


    “一下子拿出三百七十五萬石,對朝廷來說也困難。”


    “這樣吧,朕允許捐納男爵的人分期付款,每年付上十分之一即可。”


    “男爵領地也可以提前開辟,可提前享有男爵待遇。”


    “但是夫人、世子,隻能在捐納完成後受封。”


    “如果捐納沒完成,到期會收回男爵爵位。”


    這個條件,讓李國助從剛才的肉痛,頓時轉為大喜。


    因為他認識到,自己可以用男爵的名頭,開辟方一百裏封地。然後拿封地上收獲的糧食,上繳捐納所需。


    如果他能在領地上開墾出十分之一耕地,那就是三十七萬五千畝,以南洋一年三熟的氣候,怎麽也能收一石糧食租稅。


    等於說,他完全可以在捐納第一年需要的糧食後,以後用封地的產出,交上剩餘的捐納。困難隻在前幾年,但他完全能負擔。


    這讓他的心中,變得大喜起來,覺得這個捐納很劃算。


    鄭芝虎一時沒想明白這些,但是他身邊有鄭彩。在鄭彩的提醒下,他認識到自己可以通過捐納獲得男爵,這讓他懷著忐忑詢問道:


    “捐納得到的爵位,以後還能立功提升嗎?”


    “俺還想為陛下立功,以後成為諸侯。”


    朱由檢聽得大笑,肯定道:


    “無論什麽樣的爵位,立功就能提升。”


    “大明的外戚立了功,爵位都能世襲。”


    “捐納的男爵不用有任何擔心,朕會和其他男爵一樣對待,可以立功提升。”


    “例如李卿,你若是能幫助一位藩王開辟封地,在開藩時立下大功。朕封你個伯爵之位,也是未嚐不可。”


    “大明有三十個藩王,機會就在這裏!”


    這讓李國助聽得更喜,真正看到了成為伯爵的機會。


    想到南洋那麽多大島,方千裏之地的島嶼也不少。他下定決心搶占一個,以後獻給皇帝用作藩王封地。


    這樣他就能成為諸侯,成為高級勳貴!


    鄭芝虎和鄭彩想的也是如此,尤其是鄭芝虎,想要催大哥早點南下搶地盤。畢竟這機會並不多,大明的藩王隻有三十個,還不一定封在南洋。如果被李國助等人搶了先,伯爵的位子可能就沒了。


    就連他自己,都猶豫著以後是帶領船兵北上,還是去南洋幫藩王搶封地,謀取伯爵爵位。


    鄭彩對那些擁有船和兵的頭領更是豔羨,暗恨自己沒有早點下海,擁有自己的船和人。現在,他隻能看著這些頭領去搶地盤,自己能奢望的,就是湊集糧食,先捐納個男爵爵位。(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