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紫閣功臣的名單後,朱由檢當即下令,由董其昌為他們畫像、黃立極等大學士作傳。


    在編撰《國朝紀事》和《三朝紀事》時,優先撰寫這些功臣的傳記,同時要編寫他們的年譜和履曆,讓天下官吏學習。


    這些人的著作,也要編成文集,並且要選擇優秀的篇章,和傳記中的事跡對應,編撰為《紫閣功臣選集》。


    這部書以後要向全天下發行,讓人們都知道功臣的事跡。用整個朝廷的力量,宣傳紫閣功臣。


    群臣聽著皇帝的這些命令,對紫閣功臣更加羨慕起來。知道這些人被列入紫閣功臣後,和其他臣子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例如之前和商輅齊名的彭時等人,以後在名聲上,再也無法和商輅相提並論。


    紫閣功臣的名號,把功績相近的兩人完全區分開來。


    而且這還不止,朱由檢再次重申了一道命令,讓世人知道自己對功臣的優待。讓人們知道紫閣功臣的稱呼,絕不是一個虛名:


    “紫閣功臣後裔,若是有能力者,允許去海外開辟諸侯國。”


    “封國的級別和最大麵積,由其祖上被封贈的爵位決定。”


    “例如李如鬆被追贈寧遠伯,他的後裔可開辟寧遠伯國,封疆麵積最高方三百裏。”


    “張居正被追贈江陵公,他的後裔可開辟江陵公國,封疆麵積最高方五百裏。”


    “並且允許其為封國城隍之神,諸侯在封國可以像郡王一樣立五廟,在宗廟祭祀祖先。”


    “成功開辟封國的家族,以後在《國朝紀事》和《三朝紀事》上,要單獨列為世家,記錄有功者事跡。”


    這個命令,讓群臣驚愕之後,激動得幾乎瘋了。作為儒家士子,敬天法祖的觀念,幾乎刻在了他們骨子裏。天地和祖宗的地位,在他們心中有著非常重的地位。


    皇帝這個命令,讓紫閣功臣的後裔可以把祖先當成神靈祭拜、也可以為祖先建立宗廟。這讓他們聽到後,如何不感到瘋狂!


    “孔子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國,設祖宗。”


    “這是真正的分封建製啊!”


    劉宗周出言感歎,道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群臣紛紛認識到,皇帝推行封建製的決心是堅定的,而且是真封建。


    想到宗廟祖先,他們開始嚐試著,詢問紫閣功臣之外,紫閣賢臣是否也享有這個優待。


    朱由檢看著群臣期待的目光,道出了他思索許久的打算:


    “紫閣賢臣受到的優待,相比紫閣功臣低一等。”


    “紫閣功臣的後裔能開辟封國,紫閣賢臣沒有爵位者、其後裔隻能開辟領地。”


    “這些領地可以按爵位稱為子爵領、男爵領、爵士領,領主擁有的權力少於諸侯。”


    “具體如何規定,由劉先生製禮規範!”


    把功臣的封地,細分為諸侯和領主兩個等級。其中領地的最小麵積是方十裏,諸侯國的最小麵積是方百裏。諸侯可以有領主做附庸,但是總麵積仍受到限製,不能超過所擁有爵位的最高麵積。


    這樣能讓海外的封臣以諸侯國為核心,形成一個個封地群。讓小領主能夠依靠諸侯國存在,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諸侯國能以這些領地為屏障,但是這些領地在周邊,也限製了他們肆意擴張的權力。


    這些細則,朱由檢簡單說了一下,讓劉宗周等人商討,製定更完善的禮製。


    群臣也徹底拜服,認為皇帝的重製禮樂不是虛言,而是參考周禮,開啟新的封建。


    雖然封地隻能在海外,但是在宗廟、神靈的誘惑下,很多人都動了心。


    他們心裏麵也充滿了建功立業的心思,覺得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在紫閣裏——


    讓自己能在宗廟接受供奉、能作為神靈被祭祀,同時為自己的後代,謀個世代富貴。


    很多人想到一直被皇帝稱讚登極功勞、幾乎確定能成為紫閣賢臣的黃立極,更是羨慕得眼中幾乎要冒火:


    這個人到底是走了什麽狗屎運,才能以平平無奇的事跡,得到這麽多優待?


    對主持封貢的孔貞運,同樣也有人羨慕。更有當時在朝堂上的,此時後悔不迭:


    如果他們當時勇敢點,主動請命去草原上主持封貢,林丹汗封貢的功勞,絕不會落到當時隻是左春坊左諭德的孔貞運手裏。


    這樁功勞在如今,可是代表紫閣賢臣的席位。前元後裔的徹底臣服,怎麽也能在青史上記一筆!


    尤其是禮部侍郎孟紹虞、王祚遠,此時最為後悔。封貢的事情本就該禮部主持,但是他們的畏難,讓孔貞運得到了機會,被皇帝加禮部侍郎銜,主持封貢事宜。


    如果他們當時主動請纓,孔貞運怎麽爭得過他們?


    孟紹虞後悔之下,更想到了皇帝之前讓自己製定印刷通用規範字表。這件事皇帝讓他和張瑞圖一起主持,如今還沒完結——


    因為他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這上麵,還在按以前的習慣,慢斯條理做事。


    現在想來實在大謬,因為這代表著紫閣賢臣的機會。


    從報刊的紅火程度來看,這個字表定好後,功績會非常大。成為紫閣賢臣,絕對毫無問題。


    所以他已經決定,回去就抓緊辦這件事,免得朝堂上人事變動,皇帝換其他人主持。


    張瑞圖也同樣想到了這件事,在被皇帝懲罰、幾乎確定要離職後,他已經決定要好好完成這件事,給自己爭取個紫閣賢臣的機會。


    可以說,朱由檢之前安排的各種事,都被群臣想了起來。此時他們都發現,皇帝安排的難事,其實都是機會。


    例如讓吏部推行磨勘法、考成法,讓戶部清丈田畝、實行分稅製,讓禮部和刑部整理禮法,讓工部和少府寺開發各種技術……


    這些以前他們覺得為難的事,此時都變成了機會。隻要能夠完成,大概率能成為紫閣賢臣。


    還有人野心更大,想到了天下的各種亂子。之前他們覺得天下不安、做地方官很難,此時方才覺得,這些是更大的機會。


    例如西南的亂子、遼東的亂子,無論平定哪一個,都能成為紫閣功臣,而且還可能不止一位。


    就是次一等的草原戰亂、東南海盜,在皇帝指揮下相繼被安撫後,負責這兩件事的孔貞運、朱一馮,也能成為紫閣賢臣。


    所以很多官員心中,已經有外放督撫的想法。不再把地方官視為畏途,看不起地方官員。


    朱由檢通過設立紫閣,挑動所有臣子的建功立業之心!(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