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會試分為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舉行。


    今年因為增加了明法科和明算科,在第三場會試結束後,還會於十八日、二十一日繼續舉行考試。


    許多舉人為了增加錄取的幾率,報考了明法科和明算科。打算在會試結束後,順便考這兩個科目。


    甚至有專門瞄準這兩科的,對前三場會試都不怎麽用心,打算考明法科或明算科進士。


    這樣的人雖然很少,卻代表了一種新方向。例如河南盧氏的牛金星,便瞄準了明算科。


    他是在去年鄉試才考上舉人的,對考進士根本沒有多大指望,本來沒打算參加這次會試。


    沒想到皇帝新設明法科和明算科,而他從小就很喜歡天官風角秘要,對天文占卜這些雜學頗為精通,也因此在算術上有些造詣。


    自認為在算術上勝過很多舉人,牛金星進京赴試,打算考明算科進士。


    隻是他的消息不夠靈通,不知道摹擬考試的事情。進京之後才知道為了準備明法科和明算科考試,京城舉辦了兩次模擬考試。若是他能早來些時日,就能參加第二次模擬考試,多一次科場經驗。


    如今,牛金星隻能像其他舉子一樣,抄錄一些人傳出的模擬考試題目和參考答案,揣摩明算科試題。


    “雞兔同籠、勾股計算、測量田畝……”


    “這些試題都很簡單,就是題目太多了!”


    看著這些算術題,牛金星覺得大多沒有什麽難度,就是考題的範圍比較廣,很難有人把這些全部掌握。


    尤其讓他注意的,就是明算科的題目特別多,如果算得慢了,很可能無法把整張試卷答完。


    這種考試方法,是朱由檢觀看兩次模擬考試答卷後,所定下的方略。


    因為他發現很多人的數學知識不夠,如果考得太深,可能沒多少人答上來。


    而且那些天文等方麵的高深知識,對官員的用處也不大,沒必要考得這麽深,讓很多人答不出來。


    所以他的策略,就是參考後世的行測,設置很多考題,讓大部分人沒有時間答完。


    通過大量的題目,區分應試舉人。


    這也是他想實行百分製的原因,隻是因為其它條件不成熟,暫時沒有采用。


    牛金星如今就發現了,如果時間充足,自己能把大部分題目都答出來。


    但是明算科的考試,隻給了兩個時辰答題。他在這個時間內,隻能答出一半。


    『這可如何是好?』


    心中煩躁地想著,牛金星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聲音,一個孩童高聲道:


    “賣報!賣報!”


    “《京報》會試專刊,刊登曆年會試題目和參考答卷。”


    “有誌會試的舉子,都快過來買啊!”


    聲音清脆,從外麵的巷子傳出。


    牛金星好奇之下,走出旅舍查看。


    到了外麵,隻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童,挎著一個布包,被一群人圍著,正在販賣報刊。


    這份報刊的名稱,正是在京城頗有名氣的《京報》,首頁寫著會試專刊四個大字,被裝訂在一起。


    以牛金星的眼光來看,這份報刊印刷得頗為精美,紙張質量好不說,字跡也很清晰。


    相比那些印刷模糊、紙張質量很差的報紙,《京報》專刊的質量,更近似於書籍。


    所以他當即有了興趣,和其他人一樣取了一份報刊,詢問道:


    “報刊怎麽賣的?”


    “要多少錢一份?”


    那小童道:


    “這是宮裏用的開花紙,用金屬鉛版印的,全天下獨有一份。”


    “一份一兩銀子,概不討價還價。”


    牛金星聽得咋舌,覺得實在是太貴了。


    大明書籍的價格,一般在三分到五分銀子,一兩銀子能買二三十本。


    現在一份報刊就要一兩銀子,讓他覺得實在是太貴了。


    難怪很多人隻是翻看,卻沒出錢購買。


    這周圍住著的舉子,都是不怎麽富裕的,花一兩銀子買本書,當然要仔細考慮。


    不過,牛金星卻不在此列,他父親是魯王府正八品紀善,家裏雖不算豪富、卻頗有些餘錢。之所以住在這邊,是想和同鄉舉子聯係。


    所以,在翻看了一下這份報刊,認可了它的質量後,牛金星爽快地掏出五兩銀子,買了五份報刊——


    一份要自己留著,其它幾份打算回鄉送人。從京城買到的東西,帶回家自然更寶貴。


    可以說,他已經想著如何打道回府、回家後如何交待了。


    在他買了之後,又有幾個舉子,咬牙買了報刊。


    不一會兒,這孩童便把書包賣空,回去取報刊了。


    其餘沒買到的舉子,頓時連道可惜。但是他們又舍不得花一兩銀子買,隻能向購買報刊的人借著抄寫了。


    牛金星便遇到一個人,向他借報刊抄寫。


    此人也是河南人,來自開封府杞縣,和洛陽府盧氏縣的牛金星,勉強稱得上同鄉。


    牛金星之所以知道他,是因為從河南舉子那裏聽說,這個名為劉理順的同鄉,在萬曆三十四年中舉後,已經考了七次會試,如今是第八次,堪稱倒黴之極。


    見他頭發花白,四五十歲的人還穿著破舊的衣衫。牛金星心中戚戚,覺得看到了十幾年後自己的樣子,取出一份報刊,塞給劉理順道:


    “劉兄拿著就是,也不用費時間抄寫了。”


    “就當我送給劉兄的,咱們交個朋友!”


    劉理順急忙推辭道:


    “這如何使得,可是一兩銀子呢!”


    “而且這些題目我都做過,隻是想看看他人如何回答的。”


    不願接受好意。


    對大部分舉人來說,一兩銀子不說隨手就能拿出,卻也不可能是什麽大問題。


    但是劉理順的情況是,他這些年一直進京應試,家底早就耗光了,如今是靠同鄉豪富何登雲資助。


    麵對牛金星這個陌生人,不願接受他一兩銀子的好意。


    牛金星卻故作豪爽,說道:


    “劉兄若是過意不去,指點我一下科場經驗就好。”


    “說起來我是去年剛中舉,第一次參加會試呢!”


    劉理順聞言驚訝,看了牛金星一眼,估摸他已經三十多歲。想著自己二十五歲中舉,從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到現在的多年不第。歎了口氣說道:


    “我這科場經驗,也沒什麽能隱瞞的。”


    “隻要牛兄弟不覺得我倒黴、會染上黴運就好!”


    聽他這麽一說,牛金星還真有些後悔,擔心會染上黴運,以後多年不第。


    不過他為人頗有心計,心裏忌諱也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繼續向劉理順請教科場經驗,打探注意事項。


    言談之間,牛金星發現劉理順學問極為紮實,遠遠勝過自己。這讓牛金星更是不解,不知這樣的人為何會多年不第?


    『難道會試真那麽難,連這樣的人都考不上?』


    這個發現,讓牛金星頗為沮喪,覺得劉理順都考不上,自己更別提了。


    一時之間,甚至沒有了參加會試的信心。


    劉理順見他突然蔫了,心中頗過意不去。他知道很多人和自己交流後,都會喪失信心。所以安慰牛金星道:


    “牛兄弟不要覺得不如我就考不上,我是純粹的走黴運。”


    “就連我的恩師都說過,以我的本事早就應該中進士,現在之所以沒中,就是因為倒黴。”


    “但是人不會一直走黴運,吳尚默第八次會試中進士,我這應該也快了!”


    口中安慰著他人,心中安慰著自己,鼓勵自己繼續參加會試,堅定考進士的決心。


    吳尚默五十五歲中進士,六十六歲被皇帝超擢為布政使,著實鼓勵了不少人。


    劉理順就是以他為榜樣,堅定自己信心。


    牛金星聽著這些,心中卻要涼透了。他可不想像吳尚默那樣,考了二十多年才成為進士。所以他有氣無力地接話道:


    “劉兄老師是誰?”


    “為何肯定劉兄能中進士?”


    劉理順遲疑了一下,看到周圍的人都已經走了,才小聲向牛金星道:


    “愚兄的恩師是節寰袁公,杞縣旁邊的歸德府睢州人。”


    聽得牛金星“嗡”的一聲,瞪大眼睛看著劉理順。實在沒有想到這個其貌不揚、看著極為落魄的老舉人,竟然是兵部尚書袁可立的弟子。


    而袁可立正是這一科的副考官,明法科的負責人。


    難怪,劉理順認為自己隻是運氣不佳,水平早就能中進士——


    以袁可立的學問,還有他之前擔任殿試同考官的經曆,如何能看不出劉理順學問早就到了,考不上純粹是運氣不佳。


    這次袁可立擔任副考官,劉理順第八次參加會試,想必能像吳尚默那樣,曆盡坎坷之後否極泰來。


    而以袁可立的地位,劉理順入仕之後,也一定會官運亨通,遠勝尋常進士。


    想到自己無意間結識的老舉人,竟然有如此前程,牛金星激動地拉著他,說道:


    “劉兄,一定要拉我一把!”


    “多給我講解一下!”


    完全把劉理順當成了未來的進士,誠心誠意地向他請教科場經驗。


    劉理順見他態度大變,肉眼可見地變得更加熱切,眉頭微微皺起。覺得牛金星有些趨炎附勢,不是可以深交的人。


    這讓他有些後悔,不該把老師名字透漏出去。


    但是這件事又不是什麽機密,很多同鄉舉人都知道,劉理順認為牛金星這個同鄉遲早也會知道,所以就沒有刻意隱瞞。


    如今看來,他還是有點草率了。舉人和舉人之間,有著很大不同。


    牛金星這個舉人,很會攀附他人。


    被牛金星這樣纏住,劉理順無奈指點了他一番。又聽說牛金星打算主要考明算科後,心中鬆了口氣,指點道:


    “袁師負責明法科,我因為要避嫌、又不擅長明算科,不打算考這兩科。”


    “不過我聽人說,想在明算科取得好成績,最重要的就是做題。”


    “把各類題目都做熟了,最好熟極而流。”


    牛金星聽得激動,覺得知道了秘籍。


    明算科的題目,在他看來沒有什麽難的,唯一的難點就是時間不夠、題目無法答完。


    如果題目做熟後能把試卷答完,他就很有考取的希望了。所以他急忙問道:


    “題目做熟就有用嗎?”


    “哪裏有那麽多習題?”


    劉理順一時語塞,也不知道哪裏有那麽多習題。


    恰在這時,之前賣報的孩童,聲音又傳了過來,大喊道:


    “賣報!賣報!”


    “《京報》禮法、數算專刊出來啦,都快過來買啊!”


    “想考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千萬不要錯過!”


    聽得兩人一滯,牛金星突然邁開腳步,向聲音傳來的地方狂奔,抓住那個孩童,便問道:


    “數算專刊裏麵是什麽?”


    “裏麵有多少題?”


    被他嚇了一跳,這孩童有些驚慌地道:


    “你可不要亂來啊,《京報》現在是內府監的。”


    “我們家裏都是錦衣衛,做的是獨門生意。”


    牛金星哪管什麽錦衣衛、內府監,看著圍過來的舉人,放開這個孩童,追問道:


    “數算專刊裏麵有多少題?”


    “要多少錢一份?”


    這孩童見他真的想買,取出一份報刊,說道:


    “五兩銀子一份,裏麵有數算知識,還有五套試題。”


    “題目都是仿照模擬考試出的,還有參考答案。”


    牛金星心中激動,覺得有這些題目做練習,自己極有可能適應明算科的考試。


    所以他當即取出五兩銀子,買了一份數算專刊。


    若非價格太高,他還打算像會試專刊那樣,多買幾份拿著。


    旁邊又圍過來的舉人,有的不明白他為何如此激動。但是在聽人說明算科題目就要刷題後,有些打算參加明算科考試的,也同樣花錢買了一份。


    其餘打算考明法科的,雖然覺得沒有刷題必要。但是出於熟悉考試題目的想法,也買了禮法專刊。


    這個孩童帶來的報刊,很快又售賣一空,收獲了數百兩銀子。


    這麽重的銀子,他自己當然抱不動,而且還很危險。


    在他求助之後,很快便有一個穿著紅馬甲的巡警,過來幫這個孩童提著銀子,送到了附近的報刊集散點。(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