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東寧衛指揮僉事的封賞,放在以前李誠銘絕對不會放在眼裏。


    京城的勳貴哪個沒有都指揮、都督的職位,他們連一二品高官都不放在眼裏,怎麽會看得起正四品指揮僉事?


    但是現在,這兩個職位就是李家的救命稻草——


    李家能不能保住,以後還能不能翻身,就看這兩個職位。


    作為京城外戚勳貴的頭一號人物,武清侯李誠銘的消息還是很靈通的,知道皇帝有意開辟東寧衛,如今冊封的東寧衛官職,有可能轉為世襲。


    甚至他還隱隱約約聽說,皇帝有把東寧衛世官改為世爵的心思。按照流傳出來的說法,世襲指揮就是世襲子爵。


    如果這個說法成真,李家以後就還有兩個子爵。雖然和現在的侯爵不能比,卻仍舊屬於勳貴。


    這說明皇帝沒有趕盡殺絕的心思,隻是覺得李家不可靠,想要把他們趕出京。同時查抄家產,為內庫補充錢財。


    到了這個時候,李誠銘已經沒有保住家產的心思。在知道皇帝動真格後,他現在最大的想法,就是保住李家的人。


    如果皇帝不管不問,即使不把他們下獄問罪,李家男丁女眷在抄家時也會受盡屈辱,抄家後甚至被周圍環伺的其他家族吞掉。


    所以兩個指揮僉事職位,現在就是李家的救命稻草。說明皇帝沒完全放棄李家,以後還有可能起複。


    這樣的話,無論抄家的廠衛,還是周圍虎視眈眈的家族,都會把陰暗的想法收起來。李家在抄家時受到的損失,會減少到最小。


    他的想法不錯,在皇帝的命令下達後,剛剛還如狼似虎、在府中到處亂闖的廠衛,動作都輕了很多。


    兩個指揮僉事的封賞,讓他們知道李家在皇帝心中還有地位,說不定以後就會起複,甚至被調入錦衣衛。


    他們這時候做得太過,以後有可能被李家報複,會有很多後患。


    而且,在皇帝下令允許李家男丁女眷帶著隨身物品後,他們更不好搶奪李家人隨身帶著的玉佩、頭麵了。這些隨身物品都是能被李家人帶走的,他們搶奪的話,說不定會被問罪。


    就連王永祚,在收到皇帝的旨意後,也下令對李家的人尊重點,不能動手動腳。


    所以廠衛的動作,因此溫柔了許多。即使還免不了磕磕絆絆,但是卻有所顧忌。


    李誠銘看著這一幕,心中竟然對皇帝有所感激。


    他知道,若不是皇帝剛剛傳下的命令,李家絕不會受到這樣的優待——


    抄家這個劫難,就能讓李家損失很多人。


    當年張居正家被抄時,被丘橓封閉家門餓死十多人,甚至連女眷的褻衣都被搜檢。那件事距離現在並不遠,李誠銘有所耳聞。


    皇帝給李家賜予官職、而且允許李家男丁女眷帶著隨身物品,免了他們受辱,實在稱得上仁德。


    沒有膽子再抱怨皇帝,李誠銘感激之下,想到自己的家產絕對保不下,不如完完整整獻給皇帝。


    這樣能讓皇帝的心情多少會好一點,以後指揮僉事轉為世襲子爵時,也會更加順利。


    所以他當即跑回書房,讓人把武清侯府的賬簿、地契等等都找出來,打算親自獻給皇帝。


    廠衛也不敢阻止,任由他在府中亂跑。李誠銘是削爵了的沒錯,但是他的兩個兒子還被封為指揮僉事,怎麽也得留麵子——


    說不定這人哪一個就會被調入錦衣衛,成為他們的上司。


    喚來兩個兒子,李誠銘大喝道:


    “還在愣著做什麽,快點隨我進宮,要謝陛下皇恩!”


    生怕見不到皇帝,李誠銘想了個理由,以李國瑞和李國臣被冊封為由,帶他們進宮謝恩。


    李國瑞神色扭曲,顯然有些不願。好好的侯爵世子變成指揮僉事,這讓他怎麽甘心?


    李國臣的心情則有些複雜,既有不甘也有暗喜。不甘是因為不想去鳥不拉屎的東寧衛,暗喜是因為他和弟弟一樣成了指揮僉事——


    說明在皇帝的心中,他和弟弟的地位是一樣的。如果以後李家複爵的話,兩人都有機會。


    這對於他來說,可謂是莫大的機緣。此時他已經決定到了東寧衛好好幹,至少要把弟弟比下去。


    懷著這個心思,李家父子三人,急忙前往皇宮,請求進宮謝恩。


    說起來也是諷刺,之前朱由檢罰沒李家的錢財他們都不願上繳,現在把李家抄家,他們反而要謝恩。


    這讓朱由檢感慨,有些人就是得上手段,否則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麽是皇帝天威!


    “讓他們都進來吧!”


    “朕要好好看看,李誠銘父子有什麽話要說。”


    下達了這個命令,李誠銘父子三人,很快就輕車熟路地來到了乾清宮。


    沒有在前殿召見他們,而是位於後宮。這讓李誠銘心中稍安,知道皇帝還是把李家的事情看作家事,沒有完全按公事公辦。


    所以他一到宮中,立刻就是認罪——


    此時不是辯解的時候,再辯解就是說皇帝抄家是錯誤。皇帝會更惱怒,更不會手下留情。


    所以李誠銘痛快承認了罪行,承認自己被魏逆蒙蔽,無意間犯了附逆罪。


    對他的解釋並不怎麽相信,朱由檢厲聲說道:


    “無論有心無意,附逆就是附逆。”


    “這是客觀附逆罪行,必須予以懲治。”


    “若非看在孝定李太後的麵上,你們李家今日就要下獄。”


    “和魏忠賢的親戚一起,全部發配東寧衛。”


    李誠銘心驚肉跳,同時也確定皇帝的確沒有重懲的意思,隻是把李家趕去東寧衛,卻沒用發配名義。


    否則以發配名義去東寧衛任職,李家的處境還會更難。哪像現在這樣,還能進宮謝恩。


    這讓他不斷請罪,感謝皇帝開恩。


    李國瑞、李國臣不管心裏怎麽想,也在他的催促下,不斷向皇帝謝恩。


    看出李家已經被馴服了,不敢心有怨懟。朱由檢微微點頭,知道給他們一條出路是對的。


    否則李家魚死網破的話,能給自己帶來多少麻煩不好說,至少麵上不好看,天下人也會說自己苛待親戚。


    所以朱由檢看著李國瑞、李國臣,向兩人道:


    “東寧衛的事情你們應該知道了,以後朕打算把世官轉為世爵,並且分配領地。”


    “如果你們做得好,立下的功勞很大,從子爵升為侯伯,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朕許諾伱們有功就能晉升,侯爵之下沒有任何阻礙!”


    打算在海外大肆封爵,區區一個侯爵算什麽。更何況是需要他們努力,立下足夠的功勞。


    李家三人聞言,頓時心中一喜。皇帝的這些話,說明他們身上的指揮僉事已經確定是世襲,而且還明確表明,李家有複爵的機會。


    即使這個爵位是在海外,不可能有以前的安逸。李誠銘現在也認了,知道李家在未來還可能有富貴。


    這讓他心中的最後一點不滿也消失了,把帶來的賬簿、地契都獻出來,請求皇帝收下。甚至還請求申報隨身物品,和賬簿上一一對應,以免抄家的廠衛欺上瞞下,吞沒那些物品。


    對此很是滿意,朱由檢之前不怎麽願意抄家的原因,就是因為在抄家過程中很容易損失。如今有李家主動配合,那就順利多了。李家的財產能夠最大程度地被內庫接受,成為自己的東西。


    所以他高興之下,又下令道:


    “李家的隨身財產,最高可達到總財產的一成,作為你們南下定居所需。”


    “除了李國瑞、李國臣外,朕允許李家其他人在泉州定居,在東寧衛開辟好後再遷過去。”


    “為了不讓福建地方官員欺負,李誠銘你的身上也加個指揮僉事吧,如果李家有其他人能繼承這個職位,以後可以傳下去。”


    “這樣李家就有三個指揮僉事,看看哪一脈爭氣,立功後恢複武清侯爵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