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盜賊劫掠衙門銀錢、砍傷官員一事非常重視,朱由檢實在想不到,堂堂大明京城,盜賊猖獗到這個地步。


    這讓他決定對京城展開一次嚴打,對京城盜匪和違法犯罪行動,進行嚴厲打擊。


    嚴打的執行機構,顯然就是錦衣衛。這讓他對下午的錦衣衛集訓更加重視,決定對把錦衣衛官員好好整訓一下,把嚴打的事情辦好,免得好事變壞事。


    同時,三法司改製也要推進,派出人員監督嚴打工作。


    思考著這些事情,朱由檢對工部的事情,自然就不大上心了。因為當前的工部並不適合大改革,朝廷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三法司改製上,分不出精力推進工部改製。


    朱由檢隻能先把工部官員調整一下,把零碎機構分給少府寺,以後在三法司監督下,再推進公布改製。


    這些瑣碎的事情處理完後,會議很快就結束了。朱由檢中午歇了一會兒,下午便前往西苑的內教場,檢閱錦衣衛官員和巡捕營將士。


    這個月他整天都在忙碌,連喘口氣的功夫都沒有,忙得不可開交。


    這讓朱由檢認識到:當皇帝首先需要一副好身體!


    太祖朱元璋當年直接處理六部事務,真不知道是怎麽堅持下來的,他就不會累嗎?


    觀賞著西苑的景色,朱由檢趁著錦衣衛官員還沒到,忙裏偷閑歇息。


    這個月鏟除閹黨之後,為了掌握朝廷大權,朱由檢可謂一刻沒有停歇。現在他終於感到有些累,覺得不能在這樣下去。


    而且他還想到,自己作為皇帝都感到累,朝中那些上了年紀的老臣,估計感覺更累。自己要讓他們喘口氣,不能安排更多事。


    所以他已經打算轉向更具體的事情,例如武學和錦衣衛。把朝堂上的事情先放一放,專注於把之前的改動落實。


    不知道自己接下來就要受難,錦衣衛官員和巡捕營將士對皇帝的命令不敢怠慢,在規定時間到來後,開始進入內教場。


    朱由檢看他們還算齊整,微微點了點頭。讓他們按之前的辦法,開始進行校閱。他想看看這時候的士兵是怎麽操練的,校閱如何舉行。


    越看越是皺眉,朱由檢看著亂糟糟的隊形,詢問高時明道:


    “這是巡捕營的精銳嗎?”


    “和禦馬監的勇士四衛營比起來如何?”


    聽得出皇帝對巡捕營的表現不滿意,高時明斟酌了一下,說道:


    “禦馬監在整頓前,精銳大概也就這個樣子。”


    “後來禦史高弘圖奏請以三大營例,分弓弩、短兵、火器,加以訓練。”


    “嚴加整訓之後,才能稱為強軍。”


    對此頗感興趣,朱由檢實在沒想到,竟然有文官主動加強內廷兵馬,詢問道:


    “高弘圖在哪裏?”


    “現在是什麽職位?”


    高時明回答道:


    “高弘圖曾是陝西道禦史、陝西巡按,又轉任山西道禦史。”


    “此人無黨無依,和東林黨趙南星有矛盾,也曾說過魏忠賢的過錯。”


    “在去年十一月的時候,因為疏請霽主威、保聖躬,違背魏忠賢的意思,被魏逆勒令閑住。”


    這又是個中立派,朱由檢看了高時明一眼,知道這個在宮中沉浮多年的太監,看出自己重用中立派的打算,所以推薦了這個人。


    不知道高弘圖和高時明有什麽關係,也不認為高弘圖連魏忠賢都不依附、卻會去依附高時明,朱由檢道:


    “高弘圖起複,給他安排個好職位。”


    “如果資曆夠的話,讓楊景辰把他推薦為僉都禦史。”


    擔任禦史多年,還曾經做過巡按,高弘圖升任僉都禦史的資曆大概是足夠的。朱由檢打算放在朝中觀察一下,看看這個人能不能用。


    如果能用的話,這個加強皇帝兵權的文官當然應該大用,可以去監軍總署,也可以去京營。禦馬監兵馬在他建議下整訓為一支強軍,京營的兵馬由他去監督,或許也能有改觀。


    收獲了一個人才,今日的校閱總算不是一無所獲。朱由檢看巡捕營的操練實在不成樣子,在他們勉強完成操練之後,下令道:


    “把這一千人打散,按照什伍編組,讓士兵推舉什長、伍長,組成一個小旗。”


    “然後以三個小旗為一小隊,三個小隊為一中隊,三到五個中隊為一大隊。讓巡捕營把總以上將領、錦衣衛指揮以上官員親自帶領訓練。”


    “先教他們隊列,不要再這樣亂糟糟的。”


    按自己經曆過的軍訓,讓他們進行隊列訓練。


    這種訓練是熱兵器時代的基礎,是否適應如今的冷兵器熱兵器混合時代朱由檢不清楚。但他覺得錦衣衛和巡捕營更多的是警察,首先要加強紀律性,需要隊列訓練。


    而且這樣做還能塑造出獨特的氣質和形象,和其它機構區分開。朱由檢訓練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用他們去嚴打,清理京城盜匪。


    同時想拿巡捕營練練手,看看自己學過的軍事知識,是否適合這個時代。


    一時不敢相信,高時明仔細詢問,才明白皇帝的意思。知道皇帝是對巡捕營不滿意,讓高層去當基層軍官訓練。


    但是這樣一來,巡捕營以前的基層軍官怎麽辦?還有錦衣衛指揮以下官員,應該怎麽安排。


    朱由檢聽到這個疑問,想到後世的教導營,說道:


    “組建教導大隊,讓他們作為獨立大隊參與訓練。”


    “官職仍舊保留,但是訓練時都作為普通一員。”


    “五十歲以上的老將,還有那些身上有傷的,允許不參加訓練。”


    這是看到教場上有一些須發皆白的將士,擔心他們受不住,特意點出這點。


    身上有傷的要求,也是把一些畏難的人淘汰掉,免得他們影響訓練。


    但是皇帝能這麽說,他們卻不敢不參加。訓練都不參加的人,還能指望打仗嗎?他們都擔心被皇帝以這個理由懲治,所以都要求參加參加訓練。


    就這樣,錦衣衛所有參加集訓的官員,以及巡捕營將士,都要求參加訓練。


    按照朱由檢的命令,除了教導大隊之外,其餘人按編號分為三個大隊,分別由鄭士毅、戚昌國、劉僑率領,重新打亂編組。


    朱由檢回憶自己參加過的軍訓,首先讓他們報數,把人數精確統計出來。然後是立正、稍息、跨立、蹲下、坐下等基本動作,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等。


    這些簡單的動作,讓很多人不明所以,但是又不敢質疑皇帝的決定。隻能按皇帝傳出來的要求,一點一點調整。


    為了防止他們懈怠,朱由檢還仿照軍訓匯報總結大會、以及自己看過的閱兵式,定下訓練檢閱儀式。


    半個月後,他要檢驗這些人分列式。還打算選一套拳法,暫時當做軍體拳。


    這個拳法,朱由檢沒有把後世自己學過的軍體拳拿出來,而是詢問周圍的人,現在軍中都用什麽拳法。


    高時明回道:


    “戚繼光曾從各種拳法之中,擇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勢,”


    “軍中有很多人,都會這套拳法。”


    聽到是戚繼光這個威名赫赫的將領定的,朱由檢頓時大喜,覺得更適合現在使用,當即就下令道:


    “以後就把這套拳法稱為戚家拳,作為第一套軍體拳使用。”


    “錦衣衛抓捕工作有特殊需求,以後還要有專門的擒拿手,方便捉拿罪犯。”


    這些是徒手功夫,是朱由檢參考後世的軍體拳、擒敵拳定的,用於抓捕沒有兵器的罪犯。


    不過這時候的犯罪分子,很多都持有冷兵器,錦衣衛的製式兵器也不少,相應的武藝都要定下來。


    朱由檢開始考慮,是不是舉行一次軍中大比武,專門選些武力高強的,為製式兵器創作武功。把那些冷兵器武藝,搜集保存起來。


    大明數萬世官,當了二百多年世襲軍官,雖然有一些是墮落了,武藝不怎麽樣。但是有一些家族,卻有武藝世代傳承下來。


    這些秘而不宣的技藝,隨著熱兵器時代到來有可能會失傳,自己要搜集一下,用在捕盜上麵。


    記下這個事情,朱由檢又想到後世的警棍、盾牌等警用器械,決定把這些都配上。


    還有現在的軍服,對各種動作也是有些不便,朱由檢決定仿照後世的軍服,給錦衣衛製作服裝。


    錦衣衛和衛尉寺要有單獨的製服,同軍隊和政府機構分開。漂亮的製服還能改善錦衣衛的形象,讓人們更加信任。


    同時,錦衣衛和衛尉寺也需要單獨的徽章,作為他們的標誌。


    一邊看著錦衣衛和巡捕營的訓練,一邊思索這些事情。朱由檢覺得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一個新機構的成立,絕不是任命幾個官員就行的。要讓他們發揮作用,需要更細致的工作。


    “警械製作可以交給南司房裝備廳,錦衣衛本就有軍匠,這些東西讓他們製作即可。”


    “內府監的兵仗局,也可以製作這些,但不如錦衣衛自己製作方便。他們能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對警用器械改進。”


    “這些沒多大威力的東西,可以讓錦衣衛自己做。”


    對警械不怎麽在意,朱由檢知道錦衣衛不可能憑借這個造反。但是對製服製作,他就很在意了。


    在他的規劃中,錦衣衛是不能有獨立財源的,以免脫離控製。


    成衣是紡織工業的下遊產業,紡織又是工業革命最先開始的行業。如果這個行業的技術獲得突破,能賺取很多金錢。


    所以服裝製作,絕對不能交給錦衣衛。朱由檢打算在內府監或尚衣監設立單獨的製衣工坊,專門負責這件事。


    規劃著這些方麵,朱由檢感覺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天色暗下來,朱由檢讓他們結束訓練,明天繼續到來。


    他要天天盯著這些人,看著他們的變化,製定出合適的操典。


    被皇帝盯著訓練了半天,接下來半個月還要天天入宮訓練,錦衣衛和巡捕營這些人,都是壓力山大。離開皇宮之後,不斷有人抱怨。


    鄭士毅、戚昌國、劉僑等人同樣也想抱怨,他們這些高層都有工作安排,如今卻在皇帝命令下都要參加訓練,讓他們覺得實在是累,恨不得能有分身術。


    但是讓他們現在去和皇帝說不參加訓練,他們卻又不敢。這些人實在是被皇帝的高壓管理弄得有些怕,不敢違逆皇帝。


    更別說皇帝之前說了,允許不參加訓練。他們之前要參加,現在又不想參加,皇帝會怎麽看?


    所以再苦再累,這些人也隻能咬牙撐著。至少這半個月,都要參加訓練。


    半個月後,皇帝要檢查分列式和軍體拳,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大考,關係到他們的能力,在皇帝看來怎麽樣。


    所以這半個月,他們打算咬牙撐著。能不能被皇帝看重,就看這段時間的表現。


    其他錦衣衛官員和巡捕營將士,大多數也是這麽想。皇帝關注的機會,可不是什麽時候都有的。嫌累抱怨的固然有,更多的人覺得是個機緣。


    就這樣,朱由檢對訓練的改動,開始在錦衣衛推行。最終效果如何,需要實際檢驗。


    十二月一日,甲午,朔。


    這一日又是朔望朝,朱由檢考慮過不舉行,但是想想十一月的朔望朝都沒有議事,再這樣下去那些無法參加常朝官員可能會有意見。


    所以他在皇極殿舉行朔望朝,讓在京朝參官參加。


    隻有失去才知道珍惜,現在京城的官員,都知道上朝議事的機會多難得。那些無法參加常朝的朝參官,對這次朔望朝很積極。很多官員對皇帝在十一月的動作,都有很多意見。


    但是朱由檢一直在防著那些小官胡亂發表意見,所以這次朔望朝,被他安排個大議題,那就是對閹黨的處置,也就是八等逆案。


    他讓吏部把已經確定的首逆、首逆同謀、主犯、從犯官員名單列出來,並且在常朝上宣讀他們的罪行,這件事就用去很多時間。


    其他官員想說的話,根本就沒有機會說。在這件大事麵前,其它事情都要靠邊站。


    定下逆案標準,讓官員積極檢舉。朱由檢又按他們的推薦,起複了一批被閹黨打擊的官員。這次朔望朝,算是無驚無險的過去了,沒有出現意外。


    這讓朱由檢鬆口氣,知道朝堂上的事情,沒有脫離自己安排。但是隨後發生的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有很多官員上疏,補充空缺官員。


    排在最前麵的,就是刑部尚書、左右都禦史這三個九卿職位。工部左侍郎、專督大工侍郎,以及戶部專督錢法侍郎、兵部專督京營侍郎等官職,也被提議補充。


    不止一個官員上疏,就連袁可立也這樣要求,讓朱由檢不得不認真對待,考慮這件事情:


    “或許是我安排的事情太多了,給他們的壓力太大,需要有人分擔。”


    “這些官職也該安排,不能一直空著。”


    “袁可立不想一直管著三法司讓人非議,請求任命刑部尚書和都禦史,說是三法司已經完成階段調整,需要主官繼續推進。”


    “那就把這些職位廷推,除了專督京營侍郎之外,都要推選出來。”


    京營朱由檢是打算大動的,需要讓他們有戰鬥力。所以專督京營侍郎這個職位,需要慎重選拔。


    而且在專督京營侍郎上任前,還需要有個靠譜的勳貴,負責京營事務。以免京營被文官掌控,自己難以控製。


    這讓他開始期待十二月二日的校閱,想選個合適的勳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