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對招撫鄭芝龍很謹慎,鄭芝龍其實更忐忑,他擔心俞谘皋進京後受到重用,自己再無受撫機會。


    作為一個聰明人,鄭芝龍雖然很年輕——今年不過二十四歲。但是他的行為,卻稱得上老謀深算,完全不像個年輕人。


    無論是想要接受招安,還是向福建沿海富戶收報水,都說明了他的遠見。就連朱由檢這個皇帝,都對他頗為忌憚。


    和他相比,俞谘皋這個老將,已經跟不上時代,被他耍得團團轉。


    如果不是朱由檢把俞谘皋調進京城,此時兩人說不定已經分出勝負。俞谘皋會被鄭芝龍逼走,被迫丟官去職。


    但是俞谘皋突然被皇帝調走了,鄭芝龍的計策,頓時就用不上。甚至還因此變得不上不下,不知道下一步怎麽辦:


    原本他想要進攻中左所,把俞谘皋逼走,讓俞谘皋承擔責任,被朝廷給罷官。


    但是俞谘皋現在被皇帝召進京,他現在就是打下中左所,也不是俞谘皋的責任。


    想用這件事逼俞谘皋去職,是不可能的事情。


    京城的新皇帝不可能唾麵自幹,因為這件事懲罰剛褒揚的武將。


    說不定還會給俞谘皋船和兵,讓他回到福建挽回顏麵。


    對大明的律令很了解,鄭芝龍原本的計劃,就是分散福建兵力,然後進攻中左所、逼走俞谘皋。讓朝廷的官員彈劾,逼俞谘皋丟官罷職,利用朝廷的力量,解決這個大敵。


    但是如今俞谘皋被皇帝一紙詔令召到京城,這個計策頓時就尷尬了:


    俞谘皋不在福建,中左所即使丟失,也不是他的責任。說不定還會在皇帝支持下返回福建,繼續指揮作戰。


    至於中左所和島上的廈門城,在有陸地貨物運來時很重要,能讓鄭芝龍獲得海貿利益。


    但是鄭芝龍如果率領海盜奪取、被大明軍隊圍困後,那就是個不產糧的島嶼而已。


    這樣一個海島,他們占據了有什麽用?隻能在上麵被動挨打,沒有絲毫利益。


    作為一個聰明人,鄭芝龍要的是福建的海貿利益,而非攻城略地。更何況他麾下的海盜雖有三萬多,精銳卻沒多少。在陸地上和明軍打幾仗就消耗完了,不可能堅持多久。


    海盜損失多了,他這個海盜首領,還有可能被人取代。


    所以,京城的朱由檢擔心他帶著海盜擾亂海疆,他卻更害怕引來朝廷注意,下決心剿滅自己。


    可以說,朱由檢和鄭芝龍是麻杆打狼兩頭怕,都有招安的打算,卻又擔心對方不接受。


    相比來說,鄭芝龍本錢更小,更經不起折騰。朱由檢則擁有大明,隻是不想在福建開一條戰線而已。


    長籲短歎,鄭芝龍對自己的未來,可謂深感憂慮。連之前製定的計劃,也沒有心思執行下去。


    偏偏這個時候,還有人過來添亂。鄭芝虎風風火火地闖進來,大叫道:


    “大哥,弟兄們都準備好了,什麽時候去中左所?”


    “把官兵的船都給燒了,福建的海上就是我們說了算。”


    鄭芝龍看著勇猛果敢的弟弟,知道他在打仗上是一把好手,進攻中左所的事情,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還是那句話,打下中左所又如何呢?既不能讓俞谘皋去職,也不能獲得陸地貨物。對他來說,就是單純地取得勝利。


    一次勝利能如何呢?大明家大業大,經得住無數次失敗。覺華島一次戰敗,被焚的船隻就有兩千多艘。雖然其中有許多是小船,但是船隻總數,卻是他的兩倍。


    大明朝廷實在是太強了,承受風險的能力也大。鄭芝龍隻要敗一次,就可能萬劫不複。


    所以鄭芝龍已經不想打這一仗,不想要無謂的勝利。


    擺了擺手,鄭芝龍向鄭芝虎道:


    “二弟,讓兄弟們都回去吧!”


    “攻打中左所就算了,不要在這時候添亂。”


    鄭芝虎為這一仗準備很久,眼看大哥輕飄飄地就說算了,當然很不願意,大聲道:


    “大哥,你是不是怕了。”


    “他們俞家是俞龍,我們也是龍兄虎弟。”


    “旁人敬畏他俞家名聲,我鄭芝虎可不怕!”


    鄭芝龍搖了搖頭,說道:


    “不是怕不怕的問題!”


    “俞家風頭正盛,不但被皇帝賜字,還被追贈鎮海伯。”


    “我們在這時候掃麵子,就是和俞家結死仇。”


    “俞谘皋回福建後,非得拿下我們。”


    鄭芝虎毫不畏懼,拍著胸膛說道:


    “鬥下去就鬥下去,那個老家夥我不怕,隻有他怕我們。”


    “我就怕他跑得快,到時候我們逮不住。”


    對弟弟的這個想法,鄭芝龍根本就不認同。向弟弟認真解釋道:


    “打敗俞谘皋又如何?”


    “皇帝剛剛褒揚了俞家,又追贈了爵位。”


    “你把俞谘皋打敗了,說不定皇帝為了顏麵,會給俞谘皋派來更多兵力。”


    “或者把他給撤職了,派來更有能力的人。”


    “現在掃俞家的麵子,就是落皇帝的顏麵。我們再想招安,以後就困難了。”


    這是從招安大局出發,決定不攻打中左所。鄭芝虎雖然不願意,卻不得不執行哥哥的命令。


    他知道招安是大計,是早就定下來的,誰要反對這一點,誰就是哥哥的敵人。


    眼看他有些不願意,鄭芝龍又想了個理由,安撫他道:


    “俞大猷當年平倭,對福建人有恩。”


    “看在他的麵子上,今年我們不去掃俞家的顏麵。”


    “等明年俞谘皋回來,咱們再和他對陣。”


    決定等到明年,再想法趕走俞谘皋。


    無論如何,他必須讓大明朝廷招安,否則在海上就是無根浮萍,無法為泰西商人提供需要的商品。


    唯有接受招安,他才能依靠大明物資,獨占海上利益。


    俞谘皋想和自己爭奪,那就讓他滾蛋。


    此時的鄭芝龍,根本不知道俞谘皋已經被皇帝留在北方擔任海軍提督,甚至主動向皇帝提出把他招安。


    兩人以後根本就對不上,還會成為同僚。


    他這個海盜首領,會在皇帝的旨意下,搖身一變成為大明爵爺,擺脫現在的海盜身份。


    《崇禎長編》崇禎元年六月:


    初,海寇鄭芝龍先從海賊顏樞泉,樞泉死,遂有其眾。天啟末,乘閩饑,益招致多人,攻廣東海豐山□欺頭村,既得而複棄之,仍入閩,圍中左所。然而不殺不焚,頗有悔罪之意。興泉道副使鄧良知因遣其鄉人李瑞、陳凝、陳瑤往撫之,又命芝龍母舅黃夢龍剖析利害,芝龍遂於正月十八日就中左所受撫,餘眾漸行觧散。


    (崇禎元年,大明在五個地方作戰:


    遼東後金建虜、西南奢安之亂、福建海盜鄭芝龍、草原林丹汗西遷後進犯宣大、陝西流民起義。


    同時,九邊欠餉968.55萬。


    這就是崇禎登極時的局勢,閹黨留下的殘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