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戚昌國這麽詳細地講解皇帝設置護軍的用意,俞谘皋隱隱有點明白了:


    戚昌國和李順祖是帶著任務來的,說不定之前那番話,就是皇帝讓他們說的。


    兩人看似是和他閑談,其實是帶著任務來的。談話中交待的事情,他要多注意點。


    這個猜測不錯,因為戚昌國說的那番話,就是朱由檢告訴他們的。


    話裏麵的用意,除了提高武將地位、不讓他們被文官肆意打壓之外。就是警告俞谘皋收斂點,讓他不要仗著熟悉海洋事務,就在海軍衙門肆意攬權,侵奪護軍使的權力——


    那會引來文官們的反擊,把護軍使和提督地位,一起給壓下去。


    除此之外,朱由檢對其它幾個事情也很關心,特意囑咐了一番。


    戚昌國想著皇帝的話語,向俞谘皋道:


    “俞兄可知陛下處置魏逆之後,最看重的是哪個方麵?”


    俞谘皋對此有些猜測,指著東北說道:


    “應該是東北的建虜吧?”


    “陛下任命孫閣老擔任督師,又設置了三個提督、三個護軍使,還有天津和山東登萊的巡撫聽令。”


    “這麽多重臣集中在遼東,不是為了建虜為什麽?”


    “而且為了消滅建虜,還把整個遼東的土地,都拿出來酬功。”


    “這麽大的手筆,就是開國的時候,恐怕也不多見。”


    井田封建的用意,儒生或許會以為是行三代之治,但是在俞谘皋這樣的武將看來,其實就是酬功。


    可以說,皇帝是把整個遼東都許諾為戰利品,賞賜給有功之臣。


    這樣的重賞如果不是為了消滅建虜,俞谘皋怎麽都不會相信。


    正因為此,他在被任命為海軍提督、駐紮在旅順時才如此興奮。不但沒有害怕旅順可能陷落,反而要把經營多年的班底從福建帶過來,參與這場戰事——


    因為他很明白,這麽多土地的分封,一定會有爵位封賞功臣。


    作為鎮海伯俞大猷的後代,隻要他立下一些功勞,這個鎮海伯的爵位,就有可能轉為世襲。


    所以俞谘皋認為,皇帝在掀翻魏忠賢掌權之後,最大的目標就是遼東。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一點。


    戚昌國微微點頭,卻又搖頭說道:


    “陛下要消滅建虜是不錯,但是當前最重要的,卻不是這一點。”


    “消滅建虜需要軍隊,也需要足夠的錢糧。所以陛下現在最看重的,其實就是賦稅。”


    “隻有把九邊欠餉解決了,再把遼餉也減免一部分,把大明內部都穩住了,朝廷才能專心對付建虜。”


    “所以陛下現在對建虜是圍困封鎖為主,並不發動大戰。”


    “你是海軍提督,一定也要明白這一點——”


    “海軍現在最重要的是收稅,而非急於出擊。”


    俞谘皋恍然,說道:


    “是極!是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九邊欠餉這麽多,確實是錢糧最重要。”


    已經想著怎麽把海關總署給建起來,提供足夠的稅款,獲得皇帝賞賜。


    他相信,隻要做好這件事,將來遼東收複以後,單單後勤的功勞,就有可能讓自己獲得爵位。


    說清楚了這一點,戚昌國提到鄭芝龍的事情,說道:


    “錢糧除了開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節流。”


    “當前朝廷要在遼東用兵,西南奢安之亂也牽扯了五個省份的精力。”


    “再加上西北剿匪之戰,可以說是三麵用兵。”


    “所以東南那邊,無論如何不能再亂起來。”


    “福建不但不能消耗錢糧,還要提供稅款。”


    向俞谘皋解釋了一下皇帝提出的戰線理論,戚昌國道:


    “小弟不知道俞兄和鄭氏有什麽仇怨,但是陛下說了,當前大明最多維持二點五線作戰。”


    “所以鄭芝龍是一定要招撫的,俞兄一定要明白這一點。”


    “鄭氏的人如果願意北來,俞兄也要用好。”


    “遼東的土地很大,海外的土地更多,有足夠的地方分封。”


    “俞兄不要擔心你的功勞被人侵占,你是將門裏麵領兵職位最高的。不但陛下關注,我們這幾家的人,同樣也在看著伱。”


    “隻要你能立功,俞家的功勞就沒有人能奪去。”


    俞谘皋聞言大喜,聽出這幾乎就是許諾,他有可能獲得世襲爵位。


    皇帝讚揚的四大將門,是一定要推出個榜樣的。這個榜樣除了領兵職位最高的他之外,還有誰能勝任?


    戚昌國的話語,也表明了戚家、李家的態度。他們都想讓俞家的爵位轉為世襲,以便能仿照他的例子,獲得世襲爵位。


    可以說,俞家封爵之事,上有皇帝鼓勵,下有將門支持。隻要他不是個廢物,就能獲得爵位。


    這讓俞谘皋不由感慨:


    “皇恩浩蕩!”


    “真是皇恩浩蕩啊!”


    “俞某生逢明君,定當建功立業。”


    “戚兄弟和李兄弟的話,俞某都記住了。”


    “我這就派幾個家人,和陛下的特使一起南下,把鄭芝龍給招撫過來。”


    戚昌國道:


    “下了決定就快做,否則遲則生變!”


    “你是乘坐快船來的,可以派條船南下,把這個消息傳回去。”


    “我會向陛下申請,派遣中使隨船。”


    這是皇帝的目的,俞谘皋聽出來了。


    想想自己離開福建之前,還安排軍隊和鄭芝龍作戰,俞谘皋心裏也有些擔心,說道:


    “戚兄說得極是,我這就派船南下,把消息給傳回去。”


    “戚兄就等著好消息,鄭芝龍一定會接受招撫,他早就在為這件事做準備了。”


    把鄭芝龍的事跡,向他們一一道來。


    作為海盜首領,鄭芝龍和很多凶殘好殺的海盜不一樣。這個人雖然年輕,卻是頗有頭腦,在劫掠沿海的時候,從不大肆殺戮,“所在勒富民助餉,謂之報水”。可以說,他一直在留一線,以便能受招安。


    如果不是俞谘皋想獨占海上利益,不肯讓鄭芝龍分享。說不定鄭芝龍早就受到招安,而非拖到現在。


    可以說,現在的福建沿海戰事,其實是利益之爭,能夠協商解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