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皇帝的想法,王體乾卻不敢說半個不字,而是一直在說皇帝英明。


    因為他已經聽出,承天爵位不止有子男爵士,同樣能封王公侯伯。


    甚至,因為承天貴族和順天貴族差不多的原因,在一些文官看來就是土司。封爵的難度會低些,更容易把爵位提上去。


    所以王體乾對此當然非常擁護,期待能獲得更高爵位。


    因為承天爵位不是那麽珍貴,也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王體乾提醒皇帝道:


    “陛下,世官九等有七個品級,子男世爵八等,與之並不對應。”


    “臣以為百戶可封三等男,試百戶、所鎮撫封爵士即可。”


    “高等爵士可以不設,都以世襲爵士稱之。”


    朱由檢初聽覺得有些道理,但是細想之後,卻又覺得男爵太多,變得太過廉價,說道:


    “2908個千戶所,一個千戶所十個百戶,至少有兩萬九千八十個百戶。”


    “以男爵方百裏計算,每個人的領地麵積就是一萬平方裏。”


    “總計就是29080萬平方裏,比大明現在的麵積大得多,實在是太多了。”


    “百戶都封為男爵,需要的領地太多啊!”


    29080萬平方裏,就是7270萬平方千米,接近兩個亞洲的麵積,朱由檢當然不敢封出去。


    畢竟百戶以上,還有千戶、指揮呢,他們需要有更大的領地。


    甚至,未來如果宗室要移藩海外,每一個都至少需要方五百裏。朱由檢給三十個藩王還能勉強劃出來,對幾百個郡王就實在沒法了。


    所以郡王的爵位,在朱由檢看來也要降,至少要降為伯爵一級,以後讓藩王提供領地。


    王體乾聽了皇帝的想法,知道了皇帝把百戶定為爵士的原因,不過他還是提醒皇帝:


    “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爵士隻有一廟,和男爵的五廟相差實在太多,臣擔心百戶不願啊!”


    原來是擔心這個,朱由檢覺得好解決,當即就下令道:


    “世襲爵士擁有領地,同樣看做諸侯領主,允許建立五廟。”


    “這樣正六品百戶轉為高等爵士、從六品試百戶和所鎮撫轉為爵士,兩者都世襲爵士,可有什麽問題?”


    都有五廟的話,就隻有爵祿和領地大小的區別的。王體乾覺得可以接受,而且自己為爵士爭取到五廟,也算立下了功勞,當即就表示道:


    “如此恰當無比。”


    “陛下明見萬裏,所慮臣不能及。”


    沒理會他的馬屁,朱由檢繼續道:


    “正五品千戶轉為二等男,從五品副千戶轉為三等男,兩者都世襲男爵。”


    “正三品指揮使轉為一等子,從三品指揮同知轉為二等子,正四品指揮僉事轉為三等子,三者都世襲子爵。”


    “但是這些指揮,必須是有資格世代承襲的。否則按原本的世職授予爵位,最高封一等男。”


    製定這個規定,朱由檢也是不得已。因為在王體乾的提醒下,他注意到大明的世官實在太多,如果都冊封一百裏二百裏的封地,很可能封不過來。


    所以朱由檢限製了一下子爵數量,並且在心中計算,需要多少領地:


    “大明有493個衛,如果每個衛平均有十八家指揮,那就有8874個子爵爵位。每個子爵方二百裏,那就是8874萬平方千米。兩個亞洲的麵積,才夠子爵封地。”


    “如果按每衛七個指揮計算,那就是3451個子爵,需要3451萬平方千米封地。雖然數字同樣很恐怖,但是一個非洲就能勉強滿足。”


    這是朱由檢限定子爵數量的原因,但是還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他注意到,大明還有2908個千戶所,以每個千戶所有一個正千戶、兩個副千戶計算,那就是8724個男爵,需要2181萬平方千米封地。


    這個數字同樣有些恐怖,讓朱由檢覺得都按一百裏、二百裏冊封不過來,所以又補充道:


    “之前規定的裏數為上限,實際至少方十裏即可。是否能達到規定上限,看諸侯領主所擁有的實力。”


    “王卿的封地在東寧衛,那地方就先以衛所開辟。在確定安全後,衛所世官轉為諸侯領主封君,劃分領地、子民。”


    “所以海外的事情王卿要幫襯點,讓他們盡快開辟衛所,然後轉為爵位。”


    “爵位的事情王卿也要先保密,自己心裏有數即可,先做前期準備。”


    感覺承天爵位的設置還不完善,朱由檢決定讓人先去實踐一下,然後確定製度。


    他不僅要給海外貴族劃分領地,還要小心他們相互攻擊,培養出實力強勁的大領主,威脅大明統治。


    所以朱由檢決定緩一點,先在東寧衛等地試行,確定具體製度。


    這讓王體乾有些失望,知道自己要戴簪纓要晚一點。


    同樣也讓他有些慶幸,知道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應對外廷攻擊。


    他準備拉攏更多的人轉為承天貴族,幫自己分散攻擊。


    讓王體乾把商量好的承天爵位製度整理出來,朱由檢開始思索,有哪裏適合試行:


    田爾耕可以算一個,讓他領著之前冊封的千戶、百戶去海外開辟衛所。


    李尊祖可以算一個,金角衛那地方雖在大陸,卻離京城太遠,又是苦寒之地,以後可以封出去。更往北的地方,同樣可以封出去。


    毛文龍可以算一個,他如今寄居在朝鮮,給他封朝鮮的地盤。再問問他能不能拉攏一些朝鮮大貴族,給那些人冊封承天爵位。


    如果能像冊封林丹汗的下屬一樣冊封朝鮮大臣,以後朝鮮在大明這條船上,就再也跳不下去。而且還能把朝鮮力量分散,無法威脅中原。


    懷著這些打算,朱由檢準備和毛文龍好好商議一下,看看能不能在朝鮮冊封爵位。


    而且他還有個現成的理由,那就是朝鮮王室內亂,大明能憑借宗主國的身份,冊封朝鮮宗室,解決朝鮮危機。


    如今的朝鮮國君,在大明這邊的定性還是篡逆。朝鮮國君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得聽話一點,讓宗室和臣子接受大明冊封。


    《明史》:後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二十一,留守司二,內外衛四百九十三,守禦屯田群牧千戶所三百五十九……


    《大明會典》:世官:指揮使、同知、僉事、正副千戶、衛鎮撫、實授試百戶、所鎮撫,凡九等。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重振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凰北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凰北鬥並收藏崇禎重振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