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聽完時茜的一番話語後,整個人猶如遭受雷擊一般,呆立當場。南豐瞪大雙眼,嘴巴微張,一時間竟然無法做出任何反應。腦海之中,如同掀起驚濤駭浪般,瘋狂地思索著時茜話中的深意。
過了好一會兒,南豐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開始在心中暗自琢磨起來:按照蕭提刑所說,自己不就成了蕭提刑的堂哥了嗎?可這怎麽可能呢!鎮國公的哥哥和弟弟皆已在沙場上英勇捐軀,而且並未留有任何子嗣啊!那英國公又是從何而來的堂弟呢?
就在南豐滿心狐疑之際,時茜注意到了南豐臉上那副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於是,時茜輕輕歎了口氣,緩緩開口道:“事到如今,既然你是我的堂哥,那我也就不再對你有所隱瞞了。
其實,當年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真正戰死沙場的隻有三爺爺一人而已。而我的大爺爺雖然身負重傷,但幸運的是並未丟掉性命。當時,大爺爺因傷勢過重從馬背上跌落下來,導致雙腿折斷,同時頭部也受到重創,陷入了深度昏迷狀態。”
說到此處,時茜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凝視著遠方,似乎回憶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然後,時茜繼續說道:“後來,大爺爺被西且彌的長公主所救,並被帶回了她們的部族治傷。由於大爺爺受傷太重,以至於蘇醒過來的時候,大腦變得有些混亂不清,甚至連自己究竟是誰都記不得了。
而那位西且彌長公主對大爺爺一見鍾情,便心生一計,欺騙大爺爺說他乃是她的夫婿。起初,大爺爺對此半信半疑,但沒過多久,由於腿部傷口感染惡化,再加上高燒不退,大爺爺再度陷入了昏迷。
等大爺爺再次睜開雙眼時,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了。然而,就在那一個月的時間裏,世事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彼時西周,聖上早已發布了大爺爺和三爺爺雙雙戰死沙場的噩耗,這一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整個蕭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盡管大爺爺實際上並未殞命,但此時此刻,大爺爺卻麵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既然聖上已經認定他已戰死,那麽他若現身,無疑將會給自己乃至整個蕭家帶來滅頂之災。權衡利弊之後,大爺爺無奈之下決定隱姓埋名,留在西且彌繼續生活下去。
在西且彌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大爺爺憑借著他過人的智慧和勇氣,逐漸站穩了腳跟。並且娶了長公主為妻。從此,大爺爺過上了看似平靜的日子,但內心深處始終牽掛著遠方的蕭家。
然而,出於對家族安危的憂懼,大爺爺始終不敢貿然與蕭家取得聯係,唯恐自己的舉動會給親人帶來殺身之禍。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曾祖父護國公已至垂暮之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仿佛風中殘燭,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得知這個消息後,大爺爺心中那份對親情的渴盼如潮水般洶湧,終於再也無法遏製。
經過深思熟慮,大爺爺最終還是鋌而走險與蕭家取得了聯係。此時的大爺爺,曆經多年的風雨洗禮,已然成為了西且彌的一代梟雄。大爺爺他如履薄冰地安排著一切,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曾祖父和祖父接到了西且彌,一家人得以久別重逢,歡聚一堂。至此,大爺爺與蕭家之間那斷了許久的紐帶,終於又重新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
可悲的是,與此同時,遠在西周的蕭家境況卻是每況愈下。曾經備受尊崇的蕭家,如今在皇家眼中已如明日黃花。隨著局勢的風雲變幻,皇家對待蕭家的態度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昔日的恩寵如過眼雲煙,消散得無影無蹤,隻剩下無窮無盡的猜忌和打壓。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蕭家正深陷於這樣一場殘酷的政治旋渦之中,難以自拔。
西周周邊的摩柯、西彌、東莞等國,被曾曾祖父、曾祖父打得望風披靡,他們一聽到蕭家軍的名號,一看到蕭家的帥旗就嚇得魂飛魄散。而西周境內的匪徒也被祖父剿滅得幹幹淨淨。西周內外一片安寧,皇家不再需要蕭家這樣的將才了。
當大爺爺得知蕭家所處的艱難困境後,就苦口婆心地勸說曾曾祖父以及曾祖父搬遷到西且彌去開啟新的生活。曾曾祖父心中一直惦念著蕭家與西周皇家墨家往昔的深厚情誼,實在不願意與墨家刀槍相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還是同意了大爺爺的這個建議。
從那時起,曾曾祖父和曾祖父就在暗地裏悄悄地謀劃並著手安排蕭家舉家離開西周,向西且彌遷徙生活的諸多繁雜事務。然而,這件事情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西且彌當地的民眾對於大爺爺這位外來者並非完全信任和順從。盡管大家認可的是大爺爺身懷絕技,有著非凡的能力,可以保護他們免受其他國家的欺淩、掠奪、強征供奉以及肆意毆打及大爺爺是他們長公主夫婿的身份,但在內心深處,他們始終認為大爺爺終究是個“外人”,難以與他們真正地同心同德。
而如今,聽說大爺爺居然打算將整個蕭家族人和蕭家軍一並引入西且彌居住,這些當地人頓時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畢竟,這片土地本就是他們世代生息繁衍之所,突然湧入這麽多外姓之人,難免會令他們心生憂慮和不安。
就這樣,由於西且彌人的反對,原本計劃好的遷移事宜進展得異常緩慢,甚至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直到我父親長大成人,承襲英國公爵位之時,當初那件關於蕭家遷往西且彌的大事依舊未能如願達成。
我的父親承襲英國公爵位沒多久,聖上便突然下令讓我父親統領大軍抵禦外敵入侵。祖父深知我父親第一次上戰場必定凶險萬分,念及“打虎親兄弟”這句古話,趕忙修書一封寄往西且彌的大爺爺處請求援助。大爺爺收到信件後果然仗義相助,讓堂叔蕭子月趕赴西周支援我父親。
堂叔抵達西周之後,憑借著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作戰風格,很快就在戰場上嶄露頭角,聲名遠揚。這自然引起了那位一心想要找人取代蕭家地位、掌控軍權的當今聖上的注意。聖上見此良才,心中大喜,遂對堂叔展開了一係列的拉攏手段。然而,聖上有所不知的是,堂叔與我父親可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啊!麵對聖上拋出的種種誘人橄欖枝,堂叔表麵上裝得傻乎乎的,暗地裏卻巧妙地一次次破壞掉聖上特意為他精心安排的大好機會。
聖上在堂叔這裏接二連三地碰了軟釘子,吃了不少啞巴虧,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心思縝密深沉。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聖上又心生一計:他決定利用美人計這一招來離間堂叔與我父親之間深厚的兄弟情誼。
於是,聖上親自挑選了一名容貌出眾、才情過人的女子,並下旨將她許配給堂叔為妻。本以為這次定能得逞,孰料事與願違——堂叔根本不為所動,絲毫沒有被這位美女迷惑住心智;反倒是那名被聖上選中的女子,也就是後來成為我堂嬸的佳人,竟然深深迷上了堂叔的英俊瀟灑和非凡魅力,心甘情願地與堂叔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一心一意地支持著堂叔和我父親。
如此一來,聖上心中便深深地記下了這份怨恨,對於堂叔和堂嬸更是耿耿於懷。而堂叔心裏也跟明鏡兒似的,深知聖上對他們夫妻二人的不滿和恨意。於是,在成親之後,堂叔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毅然決然地帶著堂嬸遠赴邊關,遠遠地離開了繁華喧囂的上京。這般舉動,一方麵可以避免聖上日日見到他們心煩意亂;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距離遙遠,聖上即便想要對付他們,也會因鞭長莫及而無可奈何。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你呱呱墜地一年有餘的時候,某一天,正在鎮守邊關的堂叔竟然收到了當今聖上突如其來的一道聖旨。這道聖旨要求堂叔立刻交接手中的兵權,並攜同堂嬸以及尚在繈褓之中的你速速返回上京。更令人詫異的是,聖上竟以邊關戰事尚未平息為由,拒絕派遣兵士護送堂叔一家回京。
要知道,當時堂叔所麵對的敵人可是摩柯啊!這個摩柯可不是等閑之輩,其麾下有眾多實力強勁的皇族和威猛善戰的將軍。而且,由於堂叔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屢建奇功,致使不少摩柯一方的皇族成員和將領都命喪堂叔之手。正因如此,摩柯對堂叔可謂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齒。甚至曾經數次派出殺手秘密潛入兵營,妄圖將堂叔置於死地,但最終都未能得手。
如今,聖上執意要堂叔回京,卻又不肯派兵保護他們的安全,堂叔怎能不憂心忡忡呢?思前想後,堂叔別無他法,隻好趕緊給身在上京城的我的父親修書一封,請求我父親派人前往接應他們。
然而,堂叔卻不知,那個時候,我的父親正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無法自拔。我年幼的大哥蕭煜遭人毒手,不幸被害身亡;而本就身體孱弱的母親,因為承受不住這沉重的打擊,精神失常,變得瘋瘋癲癲起來;就連一向硬朗的祖父也經受不住這般折磨,臥病不起。
如此一來,家中事務繁忙混亂,難免出現了疏漏之處。堂叔寄給我父親的書信,竟意外地落入了皇帝手中。皇帝一心想要弄清楚這封書信中的內容究竟所為何事,於是將其截留下來,仔細研究琢磨。就這樣,過了數日,當這封書信再次回到我父親手中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過去了整整五日之久。
等我父親拿到堂叔的書信閱讀完畢後,深知情況危急萬分,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親率府上訓練有素的羽林衛前去接應堂叔一家。可惜,終究還是遲了一步。待我父親及羽林衛他們趕到之時,堂叔和堂嬸已然雙雙遭遇不測,命喪黃泉。
父親悲痛欲絕地在堂叔堂嬸遇難的現場四處搜尋,最終僅僅找到了堂叔與堂嬸的遺體,但始終未見你和你奶娘的屍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我父親推測道:也許在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之際,奶娘拚盡全力護著你逃離了險境。
而且,我父親心裏很明白,你奶娘是來自西且彌的女子,在整個西周之地,除了他之外,恐怕再也沒有其他相熟之人可以依靠。所以,他大膽猜想,奶娘在成功逃脫之後,極有可能會帶著年幼的你一路北上,前往京城尋找他的庇護。
於是,我父親留下羽林衛繼續四下打聽探尋你與奶娘的下落,他自己則孤身一人,帶著堂叔、堂嬸的遺體返回上京,在上京府裏苦等你奶娘待你尋來。
父親在上京府裏望眼欲穿地等了數日,卻始終未見你奶娘帶著你前來,心中不禁擔憂萬分,生怕你奶娘迷失了方向,又或者遭遇了什麽不測。父親在安排好府中事務後,便心急如焚地再次離府尋找你和你奶娘。
途中,父親與留下打探消息的羽林衛不期而遇,從羽林衛口中得知了你與奶娘的消息。果然不出父親所料,你奶娘正如他所想的那樣,帶著你馬不停蹄地奔赴上京尋找我父親,然而一路上,你奶娘都如同驚弓之鳥,小心翼翼地隱匿著自己的行蹤,見到人就躲藏起來,專挑那荒無人煙的小路行走。
奶娘如此怪異的舉動,使得羽林衛想要獲取她的消息變得難如登天。我父親在聽完羽林衛的稟報後,驚訝地發現奶娘所走的路線,竟然與他交給堂叔在遭遇危險時用來躲避追蹤的路線如出一轍。於是,父親當機立斷,率領羽林衛沿著那條路線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追尋,隻可惜,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據後來我父親在他所寫的手劄中記載,你與你奶娘最後出現的地方,正是南老將軍的故鄉附近。隻是,令人費解的是,奶娘為何會帶著你登上殷山。或許是被人窮追不舍,慌不擇路才逃到了山上。
我父親後來也率領著羽林衛登上了殷山,可惜那個時候,你應該已經被南老夫人抱走,而你的奶娘則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杳無音訊了,十有八九是遭遇了不測,命喪黃泉了。”
南豐聽完時茜的講述後,猶如雕塑般沉默了許久,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過了兩刻鍾,南豐才緩緩開口道:“茜兒妹妹,能否告知堂哥我,我父母如今安息在何方。”
時茜輕聲說道:“我父親將堂叔堂嬸的遺體送回西且彌了。西且彌以王爺、王妃的禮製厚葬了他們。若堂哥想給堂叔堂嬸上香祭拜,蕭家祠堂裏有供奉他們的牌位。”
南豐沉思了三五分鍾,然後說道:“茜兒妹妹,煩請帶堂哥我去蕭家祠堂吧!我身為蕭家子孫,理應為蕭家列祖列宗上香祭拜。”
時茜應道:“堂哥請隨我來!”言罷,她便邁步走在前方,宛如一隻輕盈的蝴蝶,李戈扶著梅俊瑞,跟在南豐身後。
……
蕭家祠堂內,南豐恭恭敬敬地給蕭子月夫婦上香祭拜後,站起身來,滿臉疑惑地問時茜道:“為何牌位上的名字是蕭十一呢?”
時茜解釋道:“蕭十一是堂叔在西且彌的名字,子月則是堂叔來西周後使用的別名。”說完,時茜沉默了一瞬,目光如炬,看向李戈,李戈微微頷首,時茜與李戈的默契互動,南豐盡收眼底,南豐並未心生芥蒂,反而對時茜的謹小慎微多了幾分讚賞。
在聽完時茜的講述後,南豐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愈發沉重,仿佛有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肩頭。南豐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妻子、兒子、蕭家以及茜兒這個妹妹。
時茜見李戈點頭示意後,正欲將一些關於堂叔堂嬸遇難的線索告知南豐,南豐卻先一步開口道:“茜兒妹妹,堂哥我能否看一看堂伯父英國公關於我父母遇難的手劄?”
時茜聽了南豐的話,不假思索的道:“當然可以。父親的手劄此時放在書房中,堂哥,我們先離開祠堂,到前院花廳稍坐,我去書房把手劄取來。”
南豐應了一聲好,隨後幾人便一起離開了祠堂,往前院花廳去。
……
過了好一會兒,南豐才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開始在心中暗自琢磨起來:按照蕭提刑所說,自己不就成了蕭提刑的堂哥了嗎?可這怎麽可能呢!鎮國公的哥哥和弟弟皆已在沙場上英勇捐軀,而且並未留有任何子嗣啊!那英國公又是從何而來的堂弟呢?
就在南豐滿心狐疑之際,時茜注意到了南豐臉上那副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於是,時茜輕輕歎了口氣,緩緩開口道:“事到如今,既然你是我的堂哥,那我也就不再對你有所隱瞞了。
其實,當年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真正戰死沙場的隻有三爺爺一人而已。而我的大爺爺雖然身負重傷,但幸運的是並未丟掉性命。當時,大爺爺因傷勢過重從馬背上跌落下來,導致雙腿折斷,同時頭部也受到重創,陷入了深度昏迷狀態。”
說到此處,時茜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凝視著遠方,似乎回憶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然後,時茜繼續說道:“後來,大爺爺被西且彌的長公主所救,並被帶回了她們的部族治傷。由於大爺爺受傷太重,以至於蘇醒過來的時候,大腦變得有些混亂不清,甚至連自己究竟是誰都記不得了。
而那位西且彌長公主對大爺爺一見鍾情,便心生一計,欺騙大爺爺說他乃是她的夫婿。起初,大爺爺對此半信半疑,但沒過多久,由於腿部傷口感染惡化,再加上高燒不退,大爺爺再度陷入了昏迷。
等大爺爺再次睜開雙眼時,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了。然而,就在那一個月的時間裏,世事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彼時西周,聖上早已發布了大爺爺和三爺爺雙雙戰死沙場的噩耗,這一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整個蕭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盡管大爺爺實際上並未殞命,但此時此刻,大爺爺卻麵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既然聖上已經認定他已戰死,那麽他若現身,無疑將會給自己乃至整個蕭家帶來滅頂之災。權衡利弊之後,大爺爺無奈之下決定隱姓埋名,留在西且彌繼續生活下去。
在西且彌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大爺爺憑借著他過人的智慧和勇氣,逐漸站穩了腳跟。並且娶了長公主為妻。從此,大爺爺過上了看似平靜的日子,但內心深處始終牽掛著遠方的蕭家。
然而,出於對家族安危的憂懼,大爺爺始終不敢貿然與蕭家取得聯係,唯恐自己的舉動會給親人帶來殺身之禍。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曾祖父護國公已至垂暮之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仿佛風中殘燭,隨時都有可能駕鶴西去。得知這個消息後,大爺爺心中那份對親情的渴盼如潮水般洶湧,終於再也無法遏製。
經過深思熟慮,大爺爺最終還是鋌而走險與蕭家取得了聯係。此時的大爺爺,曆經多年的風雨洗禮,已然成為了西且彌的一代梟雄。大爺爺他如履薄冰地安排著一切,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曾祖父和祖父接到了西且彌,一家人得以久別重逢,歡聚一堂。至此,大爺爺與蕭家之間那斷了許久的紐帶,終於又重新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
可悲的是,與此同時,遠在西周的蕭家境況卻是每況愈下。曾經備受尊崇的蕭家,如今在皇家眼中已如明日黃花。隨著局勢的風雲變幻,皇家對待蕭家的態度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昔日的恩寵如過眼雲煙,消散得無影無蹤,隻剩下無窮無盡的猜忌和打壓。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蕭家正深陷於這樣一場殘酷的政治旋渦之中,難以自拔。
西周周邊的摩柯、西彌、東莞等國,被曾曾祖父、曾祖父打得望風披靡,他們一聽到蕭家軍的名號,一看到蕭家的帥旗就嚇得魂飛魄散。而西周境內的匪徒也被祖父剿滅得幹幹淨淨。西周內外一片安寧,皇家不再需要蕭家這樣的將才了。
當大爺爺得知蕭家所處的艱難困境後,就苦口婆心地勸說曾曾祖父以及曾祖父搬遷到西且彌去開啟新的生活。曾曾祖父心中一直惦念著蕭家與西周皇家墨家往昔的深厚情誼,實在不願意與墨家刀槍相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還是同意了大爺爺的這個建議。
從那時起,曾曾祖父和曾祖父就在暗地裏悄悄地謀劃並著手安排蕭家舉家離開西周,向西且彌遷徙生活的諸多繁雜事務。然而,這件事情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西且彌當地的民眾對於大爺爺這位外來者並非完全信任和順從。盡管大家認可的是大爺爺身懷絕技,有著非凡的能力,可以保護他們免受其他國家的欺淩、掠奪、強征供奉以及肆意毆打及大爺爺是他們長公主夫婿的身份,但在內心深處,他們始終認為大爺爺終究是個“外人”,難以與他們真正地同心同德。
而如今,聽說大爺爺居然打算將整個蕭家族人和蕭家軍一並引入西且彌居住,這些當地人頓時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畢竟,這片土地本就是他們世代生息繁衍之所,突然湧入這麽多外姓之人,難免會令他們心生憂慮和不安。
就這樣,由於西且彌人的反對,原本計劃好的遷移事宜進展得異常緩慢,甚至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直到我父親長大成人,承襲英國公爵位之時,當初那件關於蕭家遷往西且彌的大事依舊未能如願達成。
我的父親承襲英國公爵位沒多久,聖上便突然下令讓我父親統領大軍抵禦外敵入侵。祖父深知我父親第一次上戰場必定凶險萬分,念及“打虎親兄弟”這句古話,趕忙修書一封寄往西且彌的大爺爺處請求援助。大爺爺收到信件後果然仗義相助,讓堂叔蕭子月趕赴西周支援我父親。
堂叔抵達西周之後,憑借著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英勇無畏的作戰風格,很快就在戰場上嶄露頭角,聲名遠揚。這自然引起了那位一心想要找人取代蕭家地位、掌控軍權的當今聖上的注意。聖上見此良才,心中大喜,遂對堂叔展開了一係列的拉攏手段。然而,聖上有所不知的是,堂叔與我父親可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啊!麵對聖上拋出的種種誘人橄欖枝,堂叔表麵上裝得傻乎乎的,暗地裏卻巧妙地一次次破壞掉聖上特意為他精心安排的大好機會。
聖上在堂叔這裏接二連三地碰了軟釘子,吃了不少啞巴虧,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心思縝密深沉。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聖上又心生一計:他決定利用美人計這一招來離間堂叔與我父親之間深厚的兄弟情誼。
於是,聖上親自挑選了一名容貌出眾、才情過人的女子,並下旨將她許配給堂叔為妻。本以為這次定能得逞,孰料事與願違——堂叔根本不為所動,絲毫沒有被這位美女迷惑住心智;反倒是那名被聖上選中的女子,也就是後來成為我堂嬸的佳人,竟然深深迷上了堂叔的英俊瀟灑和非凡魅力,心甘情願地與堂叔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一心一意地支持著堂叔和我父親。
如此一來,聖上心中便深深地記下了這份怨恨,對於堂叔和堂嬸更是耿耿於懷。而堂叔心裏也跟明鏡兒似的,深知聖上對他們夫妻二人的不滿和恨意。於是,在成親之後,堂叔當機立斷地做出決定,毅然決然地帶著堂嬸遠赴邊關,遠遠地離開了繁華喧囂的上京。這般舉動,一方麵可以避免聖上日日見到他們心煩意亂;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距離遙遠,聖上即便想要對付他們,也會因鞭長莫及而無可奈何。
然而,世事難料。就在你呱呱墜地一年有餘的時候,某一天,正在鎮守邊關的堂叔竟然收到了當今聖上突如其來的一道聖旨。這道聖旨要求堂叔立刻交接手中的兵權,並攜同堂嬸以及尚在繈褓之中的你速速返回上京。更令人詫異的是,聖上竟以邊關戰事尚未平息為由,拒絕派遣兵士護送堂叔一家回京。
要知道,當時堂叔所麵對的敵人可是摩柯啊!這個摩柯可不是等閑之輩,其麾下有眾多實力強勁的皇族和威猛善戰的將軍。而且,由於堂叔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屢建奇功,致使不少摩柯一方的皇族成員和將領都命喪堂叔之手。正因如此,摩柯對堂叔可謂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齒。甚至曾經數次派出殺手秘密潛入兵營,妄圖將堂叔置於死地,但最終都未能得手。
如今,聖上執意要堂叔回京,卻又不肯派兵保護他們的安全,堂叔怎能不憂心忡忡呢?思前想後,堂叔別無他法,隻好趕緊給身在上京城的我的父親修書一封,請求我父親派人前往接應他們。
然而,堂叔卻不知,那個時候,我的父親正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無法自拔。我年幼的大哥蕭煜遭人毒手,不幸被害身亡;而本就身體孱弱的母親,因為承受不住這沉重的打擊,精神失常,變得瘋瘋癲癲起來;就連一向硬朗的祖父也經受不住這般折磨,臥病不起。
如此一來,家中事務繁忙混亂,難免出現了疏漏之處。堂叔寄給我父親的書信,竟意外地落入了皇帝手中。皇帝一心想要弄清楚這封書信中的內容究竟所為何事,於是將其截留下來,仔細研究琢磨。就這樣,過了數日,當這封書信再次回到我父親手中的時候,時間已經悄然過去了整整五日之久。
等我父親拿到堂叔的書信閱讀完畢後,深知情況危急萬分,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親率府上訓練有素的羽林衛前去接應堂叔一家。可惜,終究還是遲了一步。待我父親及羽林衛他們趕到之時,堂叔和堂嬸已然雙雙遭遇不測,命喪黃泉。
父親悲痛欲絕地在堂叔堂嬸遇難的現場四處搜尋,最終僅僅找到了堂叔與堂嬸的遺體,但始終未見你和你奶娘的屍首。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我父親推測道:也許在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之際,奶娘拚盡全力護著你逃離了險境。
而且,我父親心裏很明白,你奶娘是來自西且彌的女子,在整個西周之地,除了他之外,恐怕再也沒有其他相熟之人可以依靠。所以,他大膽猜想,奶娘在成功逃脫之後,極有可能會帶著年幼的你一路北上,前往京城尋找他的庇護。
於是,我父親留下羽林衛繼續四下打聽探尋你與奶娘的下落,他自己則孤身一人,帶著堂叔、堂嬸的遺體返回上京,在上京府裏苦等你奶娘待你尋來。
父親在上京府裏望眼欲穿地等了數日,卻始終未見你奶娘帶著你前來,心中不禁擔憂萬分,生怕你奶娘迷失了方向,又或者遭遇了什麽不測。父親在安排好府中事務後,便心急如焚地再次離府尋找你和你奶娘。
途中,父親與留下打探消息的羽林衛不期而遇,從羽林衛口中得知了你與奶娘的消息。果然不出父親所料,你奶娘正如他所想的那樣,帶著你馬不停蹄地奔赴上京尋找我父親,然而一路上,你奶娘都如同驚弓之鳥,小心翼翼地隱匿著自己的行蹤,見到人就躲藏起來,專挑那荒無人煙的小路行走。
奶娘如此怪異的舉動,使得羽林衛想要獲取她的消息變得難如登天。我父親在聽完羽林衛的稟報後,驚訝地發現奶娘所走的路線,竟然與他交給堂叔在遭遇危險時用來躲避追蹤的路線如出一轍。於是,父親當機立斷,率領羽林衛沿著那條路線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追尋,隻可惜,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據後來我父親在他所寫的手劄中記載,你與你奶娘最後出現的地方,正是南老將軍的故鄉附近。隻是,令人費解的是,奶娘為何會帶著你登上殷山。或許是被人窮追不舍,慌不擇路才逃到了山上。
我父親後來也率領著羽林衛登上了殷山,可惜那個時候,你應該已經被南老夫人抱走,而你的奶娘則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杳無音訊了,十有八九是遭遇了不測,命喪黃泉了。”
南豐聽完時茜的講述後,猶如雕塑般沉默了許久,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過了兩刻鍾,南豐才緩緩開口道:“茜兒妹妹,能否告知堂哥我,我父母如今安息在何方。”
時茜輕聲說道:“我父親將堂叔堂嬸的遺體送回西且彌了。西且彌以王爺、王妃的禮製厚葬了他們。若堂哥想給堂叔堂嬸上香祭拜,蕭家祠堂裏有供奉他們的牌位。”
南豐沉思了三五分鍾,然後說道:“茜兒妹妹,煩請帶堂哥我去蕭家祠堂吧!我身為蕭家子孫,理應為蕭家列祖列宗上香祭拜。”
時茜應道:“堂哥請隨我來!”言罷,她便邁步走在前方,宛如一隻輕盈的蝴蝶,李戈扶著梅俊瑞,跟在南豐身後。
……
蕭家祠堂內,南豐恭恭敬敬地給蕭子月夫婦上香祭拜後,站起身來,滿臉疑惑地問時茜道:“為何牌位上的名字是蕭十一呢?”
時茜解釋道:“蕭十一是堂叔在西且彌的名字,子月則是堂叔來西周後使用的別名。”說完,時茜沉默了一瞬,目光如炬,看向李戈,李戈微微頷首,時茜與李戈的默契互動,南豐盡收眼底,南豐並未心生芥蒂,反而對時茜的謹小慎微多了幾分讚賞。
在聽完時茜的講述後,南豐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愈發沉重,仿佛有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肩頭。南豐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妻子、兒子、蕭家以及茜兒這個妹妹。
時茜見李戈點頭示意後,正欲將一些關於堂叔堂嬸遇難的線索告知南豐,南豐卻先一步開口道:“茜兒妹妹,堂哥我能否看一看堂伯父英國公關於我父母遇難的手劄?”
時茜聽了南豐的話,不假思索的道:“當然可以。父親的手劄此時放在書房中,堂哥,我們先離開祠堂,到前院花廳稍坐,我去書房把手劄取來。”
南豐應了一聲好,隨後幾人便一起離開了祠堂,往前院花廳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