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洪武軍事學院的訓練場上,烈日高懸,灑下一片熾熱的光。


    宋焱章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正有條不紊地組織著學員們進行任務分配。


    他巧妙的根據每個人的長處,將任務安排得妥妥當當,盡顯其出色的組織才能。


    那些原本被眾人視為“吊車尾”,不被看好的學員,在宋焱章的鼓舞與帶領下也都個個精神抖擻,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然而訓練並非一帆風順。


    總有幾個曾在背後使絆子的學員賊心不死,暗中搞著小動作。


    他們時不時故意拖延進度,或者在協作時故意出錯,試圖破壞團隊那來之不易的和諧協作氛圍。


    但宋焱章恍若什麽也不知道,依舊沉著冷靜的帶領著大家,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目標前進。


    最終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終這個小團隊高效地完成了軍事學院交付的任務。


    在任務完成之後,宋焱章微微喘息。


    他抬手擦了擦額頭上細密的汗水,臉上露出了自信而從容的笑容。


    宋焱章整理了一下衣衫,主動朝著那幾位曾使絆子的學員走去。


    走到幾人跟前,他神情誠懇,目光溫和地說道:“幾位兄弟,這次任務能圓滿完成,可多虧了大家齊心協力。


    在下想著把咱們這次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分享,以後咱們一起進步,爭取下次做得更好!”


    “哼,少在這兒假惺惺!”


    其中一名高個學員鼻子裏冷哼一聲,陰陽怪氣的說道,“你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真有本事,別光嘴上說,拿出點實際的來瞧瞧!”


    其他幾個學員也跟著轟笑起來,眼神中滿是不屑與輕蔑。


    宋焱章麵色平靜,微笑著回應道:“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嘛,不過大家若有疑問,咱們也可以好好探討探討。”


    就在這時,另一名身材魁梧的學員跳了出來。


    他眼神中帶著不懷好意的挑釁,大聲說道:“那你說說,要是下次任務遇到突發狀況,你打算怎麽應對?


    別到時候又讓我們跟著你瞎忙活,白跑一趟!”


    宋焱章不慌不忙,隻見他微微眯起眼睛,將任務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如敵人的突襲、地形的變化、物資的短缺等,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一一分析了出來。


    期間宋焱章說得條理清晰、頭頭是道,引得周圍不少人都暗暗點頭。


    可這些學員依舊不買賬,那高個學員甚至雙手抱胸,冷笑著說道:“講起來容易,有本事和我們在某個軍事技能上比試一番,看看你是不是真有兩下子!”


    宋焱章欣然接受,在比試中他憑借著紮實的功底和出色的應變能力,最終贏得了勝利。


    這下那些學員們頓時自慚形穢,臉漲得通紅,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而其他人對宋焱章的大度和能力,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後來在與教習們的一場激烈辯論中,宋焱章引經據典,言辭犀利。


    他不僅將那些教習們的觀點一一剖析,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令眾人眼前一亮。


    宋焱章的才華和智慧,在這場辯論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也因此得以被朱標看中。


    此刻的宋焱章深知此次自己被舉薦,勢必要肩負起重大的責任與使命。


    他站在洪武軍事學院的操場上,望著遠處那一片湛藍的天空。


    宋焱章在心中暗暗發誓:我定要在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上大展身手,證明自己的價值,絕不辜負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


    如今接過聖旨的宋焱章,神色恭敬地對前來傳旨的太子內官李恒說道:“公公,在下打算在啟程雲南之前,前往東宮謝恩。


    不知太子殿下什麽時候方便,還望公公能指點一二。”


    李恒微微眯起眼睛,臉上掛著一抹恰到好處的笑容。


    那笑容中帶著幾分世故與圓滑,讓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宋大人真是有心了!”


    李恒的聲音尖細,卻不失沉穩。


    “隻是按照太子的吩咐,在啟程去雲南之前,宋大人還需要陪同晉王殿下去大同府處理一些公務。


    至於謝恩的事情,等晉王殿下返回山西時,太子殿下會帶領文武百官親自送別。


    屆時宋大人隻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便足夠了。”


    說罷他輕輕甩了甩手中的拂塵,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


    宋焱章聞言頓時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思忖著太子的深意。


    他連忙取下腰間的玉佩,雙手遞向李恒,態度恭敬地說道:“公公,在下出身寒門,如今身無長物。


    這塊玉佩是家父臨終所留遺物,雖不值什麽大錢,但對在下意義非凡。


    如果公公不嫌棄的話,就收下這份心意吧,也算是在下對公公的一點感激之情。”


    李恒伸出白皙細長的手指,輕輕接過玉佩。


    他將玉佩放在眼前細細端詳,臉上露出一絲玩味的神情。


    “這塊腰佩看著有點年頭,雖說材質一般,可做工精巧。


    想來是宋大人的寶貝,還是自己留著好。”


    宋焱章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將玉佩遞了回去。


    然而他眼神中卻流露出對宋焱章的一絲讚賞,似乎在肯定他的為人。


    在得知要陪同晉王去大同府處理公務時,與宋焱章同行的還有鄭遇春。


    此人向來剛愎自用,總是對宋焱章的一些想法嗤之以鼻。


    甚至在一次會議上,鄭遇春當著眾人的麵直接反駁宋焱章。


    言辭之激烈,讓宋焱章一時下不來台。


    可宋焱章並沒有選擇與之針鋒相對,而是在一次休息時,主動找鄭遇春交流。


    “鄭將軍,在下一直很佩服您的軍事才能。


    今日得空,想向您討教一二。”


    鄭遇春卻根本不理會他,冷哼一聲,直接轉身就走。


    宋焱章沒有氣餒,他四處打聽,得知鄭遇春曾在一場戰役中立下大功,便決定從這場戰役入手。


    他先是找到鄭遇春的一位好友,好說歹說從此人口中了解到了更多關於那場戰役的細節。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宋焱章再次找到鄭遇春,一臉真誠地說道:“將軍,在下聽聞您在那場戰役裏神勇無比。


    關鍵時候那個決策,簡直堪稱是神來之筆!


    在下一直想請教,當時您怎麽判斷形勢的呢?


    我思來想去,都想不明白,還望將軍不吝賜教。”


    鄭遇春這才停下腳步,瞥了他一眼說道:“哼,你一個文弱書生,懂啥!


    不過既然你這麽有誠意,我便給你講講。”


    說著鄭遇春便開始講述起那場戰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