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偉大的戰略,大明的底蘊。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達也老了。
今年,他剛好五十歲,達到了知天命的年齡。
他看著麵前這張極盡詳細的海圖,心中不免有一番感慨。
當年,若是知道有這張圖,會不會……
雖然沒有如果,但或許現在也還來得及!
以徐達的睿智,他知道群臣的想法,也知道麵前這位一路相攜的老夥計,不會像群臣那樣看低自己。
站隊?
大明魏國公,不需要。
徐達微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神色變得微微凝重,沒有繼續賣關子,沉聲說道:“陛下,微臣的戰略,是想要從水陸兩路,齊頭並進,一舉徹底改變世界格局!”
嗯?
群臣猝不及防,神色微微驚奇。
水陸並進?
好家夥!
這聽上去,好像跟兩位皇子的都不相同啊。
魏國公這是要做什麽?
標新立異麽?
氣氛忽地安靜下來,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徐達身上,這個五十歲的老人,此刻脊背絲毫沒有彎曲,依然挺直如長槍大戟,讓人驀地想到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那個坐鎮中軍,縱橫捭闔,一舉收複已經丟失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的無雙名將!
“陸軍一路,可以重開絲綢之路,經由西域,波斯,直達君士坦丁堡!海軍一路,則可以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在裏斯本建立貿易前哨。”
徐達侃侃而談,手上指著海圖的各個方位,此刻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中。
眾人驚呆了。
這、這是什麽瘋狂的思路?
竟然是跨越大陸,直通歐洲?
太異想天開了吧!
咱們大明,有這個國力麽?
原本在這場奏對中,隻是小透明的戶部尚書黃鐸,竟然也因為徐達的這個大膽的構想,吸引了一波目光。
打仗,就是打經濟,就是打後勤,倘若徐達的這個戰略真要付諸實踐,錢糧問題是首要問題。
朱元璋眉頭一挑,顯然也並沒想到自己這位老夥計,這次竟然玩得這麽大。
水陸並進,直通歐洲?
朱元璋望著眼前的海圖上,歐洲的位置,距離大明之遙遠,足以讓任何人望而卻步。
可是如果真的能夠如徐達所言,拿下歐洲呢?
作為當世最傑出的戰略家,朱元璋就算沒想到徐達這麽大膽的思路,但是一經點醒,立刻開始以上位者的角度,站在統領全局的高度,思索這一計劃實施的可能性,以及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後,給大明帶來的深遠意義。
首先!
若是能夠成功,便能輕易截斷圖上標明的阿拉伯-威尼斯商路,從而將大明的優勢商品,比如絲綢、瓷器、茶葉等已經在東南亞市場形成壟斷席卷之勢的商品賣到歐洲,且擁有無可爭議的定價權。
隻此一項,將給大明帶來多少怦然心動的利益?
朱元璋的目光,有意無意地掠向戶部尚書黃鐸。
可惜……這個老實頭,顯然反應還是慢了半拍甚至更多,這會兒還沉浸在眾人對於出兵耗費錢糧的質疑中,壓根沒想到朱元璋此刻所想的這一層。
唉。
朱元璋不由得微微歎息。
戶部何其重要!
當初若不是有秦楓坐鎮戶部,按說不應該讓黃鐸這個勤懇有餘,智慧不足的家夥坐上戶部尚書的高位。
幹了這麽多年,戶部固然是沒出什麽差錯,但也談不上有什麽發展。
秦楓若是在這裏,必定能跟自己想到一起去!
咳,什麽想到一起去……
朱元璋一念及此,竟是啞然失笑。
這張海圖上,標得清清楚楚,連阿拉伯到威尼斯的商路都畫得明明白白,哪裏還會想不到這麽粗淺的一層,說不定秦楓的戰略構想,早就超過了所有人,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
這家夥,哄什麽孩子!
朱元璋不由得一陣無語。
不過,既然秦楓不在,朱元璋對著海圖,對著大明朝最精銳的文武群臣,也是悄悄起了爭競的心思。
難道這麽多人加在一起,也無法提出比秦楓更成熟的方案?
倒要來比一比!
畢竟海圖就在這裏,世界也就這麽大,要如何做,對大明最有利,總有個最佳方案,現在就看誰能憑借自己的智慧把它找出來,並加以完善。
唔……先看看徐達這個。
朱元璋收回思路,一邊仔細看著海圖,一邊認真思索徐達所言這條戰略的可能性,以及背後巨大的綜合價值。
壟斷商路,隻是第一步!
抵達歐洲之後,大明可以用白銀直接衝擊歐洲貨幣市場,引發價格變革,讓歐洲那邊的不管什麽國家,立刻陷入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財政危機,從而完全落入大明掌控。
到時候,日月所照,皆為明土!
歐洲將納入大明朝貢貿易體係,進而可以在裏斯本、熱那亞等地,設計市舶司,收取高昂的過境稅,這又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益。
朱元璋微微激動起來,但看著依然懵然不知發生了什麽的戶部尚書,差點被氣笑了。
意義,當然不止是經濟方麵!
朱元璋微微吸了一口氣,思路再次拓展發散,考慮到國家安全這個層麵。
大明若是進駐歐洲,在君士坦丁堡駐軍,便能夠阻止地圖上那個奧斯曼帝國向東擴張。
在海洋方麵,也能夠直接控製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海峽,從而形成印度洋防禦圈。
厲害啊!
天德,這些,你都已經想到了麽?
朱元璋忍不住抬頭望向徐達,這個老夥計,盡管也已經鬢邊多了許多白發,但遠遠沒有年老糊塗,反而在得到這張海圖之後,竟然看出了比自己更多的東西,想出了連自己都拍案叫絕的這條方略。
好一個魏國公!
這麽一來,那個被秦楓標注成“教皇”國的歐洲王室,將徹底變成大明的西洋都護府,從此被大明左右製衡,不但再無任何威脅,而且還可以作為大明的安全屏障和戰略緩衝,意義深遠。
好,好,好!
朱元璋在心中接連說了好幾個好字,越琢磨越覺得回味無窮。
縱然沒有秦楓,我大明依然是人才濟濟,英傑輩出!
可是……
美好歸美好,但這樣的宏大戰略願景,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這次,朱元璋也沒了底氣。
水陸並進?
難!
今年,他剛好五十歲,達到了知天命的年齡。
他看著麵前這張極盡詳細的海圖,心中不免有一番感慨。
當年,若是知道有這張圖,會不會……
雖然沒有如果,但或許現在也還來得及!
以徐達的睿智,他知道群臣的想法,也知道麵前這位一路相攜的老夥計,不會像群臣那樣看低自己。
站隊?
大明魏國公,不需要。
徐達微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神色變得微微凝重,沒有繼續賣關子,沉聲說道:“陛下,微臣的戰略,是想要從水陸兩路,齊頭並進,一舉徹底改變世界格局!”
嗯?
群臣猝不及防,神色微微驚奇。
水陸並進?
好家夥!
這聽上去,好像跟兩位皇子的都不相同啊。
魏國公這是要做什麽?
標新立異麽?
氣氛忽地安靜下來,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徐達身上,這個五十歲的老人,此刻脊背絲毫沒有彎曲,依然挺直如長槍大戟,讓人驀地想到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那個坐鎮中軍,縱橫捭闔,一舉收複已經丟失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的無雙名將!
“陸軍一路,可以重開絲綢之路,經由西域,波斯,直達君士坦丁堡!海軍一路,則可以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在裏斯本建立貿易前哨。”
徐達侃侃而談,手上指著海圖的各個方位,此刻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中。
眾人驚呆了。
這、這是什麽瘋狂的思路?
竟然是跨越大陸,直通歐洲?
太異想天開了吧!
咱們大明,有這個國力麽?
原本在這場奏對中,隻是小透明的戶部尚書黃鐸,竟然也因為徐達的這個大膽的構想,吸引了一波目光。
打仗,就是打經濟,就是打後勤,倘若徐達的這個戰略真要付諸實踐,錢糧問題是首要問題。
朱元璋眉頭一挑,顯然也並沒想到自己這位老夥計,這次竟然玩得這麽大。
水陸並進,直通歐洲?
朱元璋望著眼前的海圖上,歐洲的位置,距離大明之遙遠,足以讓任何人望而卻步。
可是如果真的能夠如徐達所言,拿下歐洲呢?
作為當世最傑出的戰略家,朱元璋就算沒想到徐達這麽大膽的思路,但是一經點醒,立刻開始以上位者的角度,站在統領全局的高度,思索這一計劃實施的可能性,以及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後,給大明帶來的深遠意義。
首先!
若是能夠成功,便能輕易截斷圖上標明的阿拉伯-威尼斯商路,從而將大明的優勢商品,比如絲綢、瓷器、茶葉等已經在東南亞市場形成壟斷席卷之勢的商品賣到歐洲,且擁有無可爭議的定價權。
隻此一項,將給大明帶來多少怦然心動的利益?
朱元璋的目光,有意無意地掠向戶部尚書黃鐸。
可惜……這個老實頭,顯然反應還是慢了半拍甚至更多,這會兒還沉浸在眾人對於出兵耗費錢糧的質疑中,壓根沒想到朱元璋此刻所想的這一層。
唉。
朱元璋不由得微微歎息。
戶部何其重要!
當初若不是有秦楓坐鎮戶部,按說不應該讓黃鐸這個勤懇有餘,智慧不足的家夥坐上戶部尚書的高位。
幹了這麽多年,戶部固然是沒出什麽差錯,但也談不上有什麽發展。
秦楓若是在這裏,必定能跟自己想到一起去!
咳,什麽想到一起去……
朱元璋一念及此,竟是啞然失笑。
這張海圖上,標得清清楚楚,連阿拉伯到威尼斯的商路都畫得明明白白,哪裏還會想不到這麽粗淺的一層,說不定秦楓的戰略構想,早就超過了所有人,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
這家夥,哄什麽孩子!
朱元璋不由得一陣無語。
不過,既然秦楓不在,朱元璋對著海圖,對著大明朝最精銳的文武群臣,也是悄悄起了爭競的心思。
難道這麽多人加在一起,也無法提出比秦楓更成熟的方案?
倒要來比一比!
畢竟海圖就在這裏,世界也就這麽大,要如何做,對大明最有利,總有個最佳方案,現在就看誰能憑借自己的智慧把它找出來,並加以完善。
唔……先看看徐達這個。
朱元璋收回思路,一邊仔細看著海圖,一邊認真思索徐達所言這條戰略的可能性,以及背後巨大的綜合價值。
壟斷商路,隻是第一步!
抵達歐洲之後,大明可以用白銀直接衝擊歐洲貨幣市場,引發價格變革,讓歐洲那邊的不管什麽國家,立刻陷入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財政危機,從而完全落入大明掌控。
到時候,日月所照,皆為明土!
歐洲將納入大明朝貢貿易體係,進而可以在裏斯本、熱那亞等地,設計市舶司,收取高昂的過境稅,這又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益。
朱元璋微微激動起來,但看著依然懵然不知發生了什麽的戶部尚書,差點被氣笑了。
意義,當然不止是經濟方麵!
朱元璋微微吸了一口氣,思路再次拓展發散,考慮到國家安全這個層麵。
大明若是進駐歐洲,在君士坦丁堡駐軍,便能夠阻止地圖上那個奧斯曼帝國向東擴張。
在海洋方麵,也能夠直接控製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海峽,從而形成印度洋防禦圈。
厲害啊!
天德,這些,你都已經想到了麽?
朱元璋忍不住抬頭望向徐達,這個老夥計,盡管也已經鬢邊多了許多白發,但遠遠沒有年老糊塗,反而在得到這張海圖之後,竟然看出了比自己更多的東西,想出了連自己都拍案叫絕的這條方略。
好一個魏國公!
這麽一來,那個被秦楓標注成“教皇”國的歐洲王室,將徹底變成大明的西洋都護府,從此被大明左右製衡,不但再無任何威脅,而且還可以作為大明的安全屏障和戰略緩衝,意義深遠。
好,好,好!
朱元璋在心中接連說了好幾個好字,越琢磨越覺得回味無窮。
縱然沒有秦楓,我大明依然是人才濟濟,英傑輩出!
可是……
美好歸美好,但這樣的宏大戰略願景,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這次,朱元璋也沒了底氣。
水陸並進?
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