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巧了。


    朱棣是三條,朱標也是三條。


    這兩兄弟……


    有點意思!


    眾臣子紛紛將目光轉向朱元璋。


    現在,朱棣的意思是主攻太平洋,銳意進取;朱標的意思則是掌控印度洋,穩中求勝。


    應該說,不論哪一種,都是可圈可點的戰略構想。


    但是最終拿主意的,自然隻能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隻是……


    倘若陛下支持太子也就罷了,若是陛下的意思跟四皇子殿下一致,那隻怕是有點不妥吧?


    心思敏捷的臣子,已經隱隱嗅到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要知道,這幾年本來就在傳,說四皇子朱棣,在征南一戰中的表現,勇武過人,大有乃父昔年之風。


    而現在拋出來這兩條方略,若是按照陛下年輕時的作戰風格,還真有可能傾向於朱棣呢。


    畢竟,朱元璋的格局之大,眼界之廣,當世不做第二人想。


    “哈哈,都看著咱幹什麽?”


    朱元璋今日顯然是心情極好,讓任何人也猜不透他心中所想,反而是哈哈一笑,指著海圖說道:“還有呢?還有沒有人有什麽想法,都說出來嘛,大家集思廣益,才能想出最好的主意。”


    呃……


    皇帝竟然不表態。


    群臣微微一怔。


    太平洋,印度洋,這兩條方略,一個力圖穩妥,一個偏於激進,應該已經很完備了。


    難道還不夠?


    可是,聖上似乎很認真,並不是隨便問問,而是目光炯炯,從群臣臉上掠過。


    莫非,這兩條,都沒說中皇帝的心思?


    群臣愕然之餘,連忙將目光注視海圖,冥思苦想,誰都想著在這個時候能夠揣摩到真正的上意,那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


    但是這顯然很難。


    朱標和朱棣,這兩兄弟,雖然都未到而立之年,但一個是從小就被當做是下一代帝王來培養,文韜武略無一不精,另一個更是在安南戰場上用血與火打出來了赫赫威名。


    縱觀曆史,很多朝代的第二任皇帝,都會出現後繼乏力的情況,甚至選不出一個真正足以擔當大任的繼承者。


    但是對於大明,好像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在場的文臣武將,雖然都是當世英傑,卻很難跳出這兩兄弟的思路,再想一條全新的未來戰略,最多是在這兩個方案的基礎上的小修小補,那也不必說出來獻醜。


    “怎麽?沒人了?”朱元璋眉頭微皺,竟是直接點名道:“天德,你怎麽看?”


    刷!


    無數道目光,同時落在魏國公徐達身上。


    果然,在這麽重要的戰略決策時刻,陛下首先想到的,還是當年一起血裏火裏滾過來的老兄弟,被譽為大明開國武將之首,當世第一名將的徐達。


    數十年前,陛下起於毫末,這一路上篳路藍縷,文臣之首當屬李善長,武將之首毫無疑問就是徐達。


    可惜,李善長晚節不保,此刻已經魂歸幽冥。


    但徐達卻人老彌堅,近年來韜光養晦,在朝堂上也極少發表自己的意見,但隻要開口,份量卻是極重。


    這個問題,很難呢!


    一開始,反應慢些的,倒也沒覺得有什麽,隻當是陛下特別信任這位魏國公,才有的這句垂詢。


    可是漸漸地,越來越覺得這裏麵不簡單!


    或許陛下不見得有那個試探的意思,但不管陛下怎麽想,對徐達來說,這個問題真的是很困難!


    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徐達,我要怎麽回答這個問題?


    眾人紛紛思索,越想越覺得頭疼艱難。


    作為徐達來說,選擇隻有兩個。


    其一,對朱標或是朱棣的方案表示讚同,並且以他豐富的經驗,提出許多具體戰術上的細節要點,供陛下參考。


    其二,跳出兩位皇子的思路,自己再開拓一條新的。


    可是,開拓新路,何其困難!


    剛才大家又不是沒動過腦子,但那張海圖就擺在眼前,看來看去,也實在難以看到第三條路。


    可是如果是第一種選擇,又有兩個分支。


    支持朱標,還是支持朱棣。


    按理說當然應該支持朱標,畢竟朱標才是根紅苗正的大明太子,未來是要坐天下的!


    可是偏偏……就在今年,徐達的次女徐妙雲,已經跟四皇子朱棣締結鴛盟,擬定於明年擇良辰吉日完婚。


    這個老丈人,不該支持一下女婿的想法?


    當然了,若是從政治考慮,不支持也就不支持了,相信四皇子也一定可以理解。


    但總是覺得會造成一層障壁,讓兩人的關係變得微妙。


    “啟稟陛下。”隻聽徐達微笑道:“微臣的意見,跟太子殿下,以及四皇子殿下,都有所不同。”


    哦……


    眾人立刻發出意味深長的聲音,互相交換眼色,心想不愧是魏國公,根本不會讓自己處於尷尬的境地。


    他直接破局,選擇第一條路,自然避免了那個無聊的站隊問題。


    這個選擇,充滿智慧。


    然而新的問題來了……


    印度洋,太平洋,一守一攻,幾乎已經道盡了大明未來發展的所有可能方向。


    即便是徐達,又能說出什麽新鮮的?


    明白了!


    這位魏國公,一定是寧可隨便說一個不著邊際的答案,也避開從兩位皇子中選一個支持。


    本來麽,換成是我,也一定是這樣。


    了不起跟皇帝說一句自己老糊塗了,腦子不靈光了,丟點麵子,那不算什麽。


    “好!”


    朱元璋一聽徐達開口,說有不同意見,眼睛亮了起來,連忙追問道:“天德你說,我們大明未來遠航出海,應該去往什麽方向?”


    智慧如朱元璋,自然知道群臣心裏的那些小九九,更知道近年來因為老四崛起,明裏暗裏那些本無必要的聲音。


    實際上,倘若不是秦楓的心聲一再為朱棣說話,壓根就不會有朱棣這個征南大元帥。


    之前朱元璋聽到心聲,知道所謂靖難之役,對這個老四可謂是嚴防死守,但後來居然又被秦楓心聲斥之為“格局小”,這可把自視甚高的朱元璋弄得十分不服氣。


    好,你說老四可用,我就用給你看!


    至於奪嫡之爭,在我大明朝,決計不會存在!


    現在,徐達說有新思路,朱元璋的想法,並不會跟群臣一樣,認為這位老夥計隻是耍滑頭。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人比朱元璋更了解徐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西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西來並收藏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