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大唐的國教是道教,但是對於佛教,倒也沒有從官方場麵做太多的限製。


    這就導致佛教在大唐的發展非常的迅速。


    單單長安城裏頭就有不少的寺廟。


    李承宗既然準備讓倭國人去學習佛經,那麽自然就要有一個專門的地方。


    佛學院就是在這麽一個背景下成立了。


    “蘇我使臣,唐人禮部的官員說了,隻要我們繳納學費,就可以進入到佛學院學習高深的佛經,多少人都沒有問題。”


    倭國使臣府邸,近衛三郎興高采烈的過來給蘇我人見匯報了一個好消息。


    “大唐終於鬆口了嗎?真的是要去多少人都可以嗎?”


    蘇我人見聽了近衛三郎的話,心中大喜。


    這比自己想象的最好的場麵都還要好很多啊。


    原本以為自己來到長安城這麽久了都沒有見到大唐的皇帝陛下,這一次的出使應該是不順利了。


    沒想到現在卻是峰回路轉啊。


    這個時候,學費多少,已經不是他擔心的事情了。


    反正倭國內部雖然很是貧窮,但是短時間內,還真是不大缺少金銀。


    特別是各個地方的貴族,普遍都是幾代人積累了不少的金銀。


    哪怕是這幾年通過貿易用掉了不少的錢財,家底都還是比較厚實。


    畢竟他們對於底層百姓的盤剝,實在是太厲害了。


    “千真萬確,這是大唐禮部那邊正式傳遞過來的消息,禮部員外郎王大明現在就負責協助我們的人員去到佛學院入學。”


    近衛三郎臉上的喜悅,沒有一絲的作假。


    自從佛教通過朝鮮半島傳遞到了倭國之後,僧人在倭國的地位就非常的高。


    貴族子弟,往往都是請寺廟裏頭的僧人進行教學。


    “禮部有沒有說需要什麽條件?”


    “條件很簡單,交學費就行了,一個人一學期十個銀幣,不算很貴。


    哪怕是加上其他各種費用,我們也應該是完全支付的起。”


    近衛三郎顯然是把情況都打聽清楚了。


    “我們想要去那渭水書院,禮部怎麽說?”


    蘇我人見倒是沒有覺得佛學院就有什麽不好。


    但是來到長安城有一段時間了,他自然也知道渭水書院才是最熱門的。


    院長更是當今大唐的天子。


    “蘇我使臣,那渭水書院的情況我也打聽到了,除了唐人,其他人都是沒有資格去那裏學習的。


    甚至不是唐人,連渭水書院的藏書閣都是進不去的。”


    近衛三郎小心翼翼的在旁邊解釋了一下,生怕蘇我人見不高興。


    沒辦法,大唐就是這麽規定的,他能怎麽辦呢?


    “國子監呢?如果可以安排幾個人去國子監,也是可以的。”


    “國子監也不行,目前除了佛學院之外,我們的人員哪個書院都去不了。


    並且禮部的人還說過了,我們的人在長安城必須定期的去禮部匯報一下自己的動靜。”


    雖然近衛三郎覺得這個要求有點過分了,但是卻不敢有任何反抗的心思。


    大唐實在是太強大了。


    當兩者之間的差距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弱者心中就不會有什麽非分的想法了。


    “那我們就先去佛學院吧,終歸也是一種學習。


    過段時間之後,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機會。”


    蘇我人見在倭國是很有地位的,但是他倒也有自知之明。


    知道長安城不是自己撒野的地方。


    這要是什麽事情都沒有辦成,就被人趕出了大唐,那麽他哪怕是順利的回到了倭國,也沒有什麽前途可言了。


    ……


    “孔祭酒,那些倭國人手中還挺有錢的,並且我看他們是真心想要學習儒學經典。


    但是我們國子監為什麽就不願意收留他們呢?”


    國子監裏頭,孔繁星很是不解的在孔穎達身邊抱怨著。


    直接跟渭水書院競爭,國子監的壓力也是很大的。


    這要是過個幾年,國子監的風頭完全都被渭水書院給蓋下去了,那他們兩個就成為曆史的罪人了。


    指不定還能青史留名呢。


    隻不過留下的是罵名。


    “你以為我不想招募他們啊?聖人的經典要是能夠在倭國也得到傳頌,我自然是最開心不過的了。


    但是你要想清楚陛下的態度如何。


    這國子監祭酒的位置雖然是我的,但是國子監是朝廷的啊。”


    孔穎達倒也有幾分自知之明,沒有什麽都覺得理所當然。


    “我聽說陛下把倭國的這些使臣都安排到了一座寺廟裏頭學習了。


    甚至還專門請長安城內有名的僧人去給他們講解佛經呢。


    也不知道這些佛經是真的想要學習,還是沒有辦法之下的辦法。”


    孔繁星的消息頗為靈通。


    倭國使臣這段時間在長安城雖然過得非常低調,從來不敢惹事。


    但是那幾百號看起來就跟唐人不大一樣的人出現在長安城,自然是不可能什麽事情都沒有。


    “朝廷以道教作為我大唐的國教,但是佛教對於我們大唐來說,也是有一定的恩典的。


    所以我覺得是不是陛下不方便直接禁止佛教的傳播,但是又不希望看到佛教在大唐得到大規模的傳播,所以就通過這個方案。


    一方麵是讓大家意識到佛教這個東西,其實沒有那麽神秘。


    另外一方麵,也是想要讓倭國人都去信佛教。


    這麽一來,將來我們的商隊到了倭國之後,安全性就更加的有保障了。”


    孔穎達這麽一解釋,孔繁星立馬就明白了。


    看來這裏麵的彎彎繞繞,還是挺多的啊。


    自己果然還是不適合混官場啊。


    要不然被人賣了可能都還在幫人家數錢。


    “有可能確實是這樣子,今年新修建的道觀數量有不少,但是佛教的寺廟卻是屈指可數。


    看來陛下是覺得佛教有一定的可用之處,但是又不想大唐的百姓都去信佛教了。”


    孔繁星的這話說的有點繞口,不過孔穎達倒是很輕易的就聽懂了。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國子監要是收留了倭國的使臣,壞了陛下的好事,你覺得我們會有什麽好下場嗎?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為什麽要去做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堂並收藏大唐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