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阿姆打聽回來的消息,卻是叫琉璃大吃一驚。
這一年中,崔浩在元韜身邊甚是勤勉,處處為元韜謀劃。元韜與他,本有幼時的情份,這一年中,更是對他信任有加,恩寵甚過,許多事都不避忌,甚至出則同車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無怪乎短短一年,崔浩便從六品直郎升四品太常卿。
琉璃憂慮了半天,歎道:“急功近利,終致覆身。崔家伯父立在朝堂,本已招人嫉妒,兄長不斂光華,急升冒進,隻怕禍多於福。”
聶阿姆說道:“公主和崔家阿郎,已各自成家。崔家阿郎從前看著是極妥當之人,他如今冒進,必有他的緣故,公主還是安心將養身體才是。”
她自經了琉璃中毒幾致喪命之後,將琉璃看得比任何人都重。並不願意琉璃去過問崔家的事情。何況崔浩如今娶的是郭妍,琉璃與崔浩從前親近,郭家是熟知的。郭府多不多想,外人總會猜測一二,於琉璃名聲總無好處。
過了幾天,阿原上門來探望琉璃。見了琉璃,眼淚便止不住地掉。
琉璃笑道:“我不過去了一年,如今安好地回來,阿娘該高興才是。”
阿原勉強止了眼淚,說道:“我知道你在北涼過得並不如意。阿娘麵前,並不需要強作無事。”
琉璃隻淺淺一笑:“也沒有多麽不如意。不過是沒有防著別人的惡意,才累得身體這般。不過如今已經好了大半,無礙了。”
阿原握了琉璃的手,一看再看,恨聲說道:“當初你一走,我便是後悔了。我寧願自私自利一些,強過眼睜睜看你遠嫁和親,被人欺負!”
琉璃輕聲說道:“阿娘是疼我,所以覺得一丁點的不如意都是委屈我。然而我並沒有阿娘想的那般不開心不如意。涼王再心存算計,麵上也要照顧我幾分麵子。阿娘莫要傷心了。且我走了這一趟,才不好叫說阿爹的不是。”
“你阿爹知道你是為他,你走後,常常暗自難過……”
琉璃聽得心一酸,差點掉了淚,輕聲說道:“阿爹阿娘當初若不是為了我,何必從宋地遷來大魏?來大魏後,幾番又為了我,與東阿候府結怨,與大公主結怨。亂世如此,不是誰拖累了誰,若我當初執意不嫁,皇上也許不會強逼,然而別人總會說三道四。兩國若起征戰,民生塗炭,我便是罪魁禍首。我如今能再回大魏,麵見阿娘,已覺命運百般厚待。阿爹阿娘實在不必做無謂的傷心難過。”
阿原說道:“我知你心性豁達。北涼一年,你心性未變,樂觀依舊。知道你如此,你阿爹才會為你高興。”
“阿爹呢?”
“你阿爹自升了中書侍郎,掌管國史一應編撰,書院那邊他又不曾放下,兩邊著忙。”
琉璃笑道:“編史本來便是阿爹喜做的事情,書院又是他的心血,阿爹終於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也替他高興。”
阿原輕聲說道:“你阿爹本心想著,他在朝堂上立得穩了,北涼忌憚著,能對你好些……”
琉璃心裏一動,說道:“阿爹用心良苦。本不願為官,為了我卻偏偏還是列了朝堂。聽說這一年,崔家兄長步步高升,頗招人忌恨?”
阿原歎了口氣:“從前隻覺那孩子冷性兒,你走後才知道那孩子心癡。你阿爹也勸過他,然而少年心性,總是有些賭氣的成份。你崔伯母也暗自擔心,然而他便是極有主意的性子。從前你被叔孫恭劫擄那般大事,都能一瞞幾年,半絲口風不露。如今更是心意堅定,別人說什麽,他是也不肯聽的了。”
琉璃吃驚道:“崔家兄長,從前並不像這樣。”
阿原張了張口,心裏想說,崔浩從前除了肯對琉璃柔軟,又能誰正眼瞧過?然而崔浩已是成了親的人,琉璃這次回來,身份又敏感,免被人傳閑話,還是不要跟她說崔浩的好。
於是便說道:“你如今雖回了大魏,名義上還是涼王的王後。崔家的事情,還是少說為妙。皇上從前為籠人心,厚待赫連昌。想著這一次,如果平了北涼,想來也不會虧待北涼王。你與他到底如何,還要皇上回來定奪。這期間,還是避諱一些,不要引話柄上身的好。你崔伯母原要一起來看你,被我勸住了。這一年來,為你崔家兄長與阿妍,她已經盡夠操心了。”
琉璃一愣:“崔家兄長對阿妍不好麽?”
阿原苦笑一下:“你道你崔家兄長為何會娶阿妍?原是他為了絕始平公主嫁他的念頭。他對阿妍,倒也和氣,然而更像兄長對妹妹一般。郭家知道崔府沒有虧待了阿妍,因此不出聲。然而時間長了,兩人夫妻不像夫妻,郭府不會有意見?”
琉璃未料,這一年,竟然生了這許多事情。崔浩若是對郭妍那般,自己倒真不好跟崔府裏的人見麵了,更別說去規勸崔浩適可而止。
心裏沉重了一分。然而當著阿娘的麵,又怕她多心難過。轉了話題,說起李蓋來:“這次能回來,多虧了他。回來才知道,因著我從前的無心之語,害得他多年未曾續弦。但有合適的人家,阿娘操心受累,為他尋看著些。總要見他娶了合意的妻子,我心裏的愧疚才能安上幾分。”
阿原見提起李蓋,便說道:“說起李蓋,從前打交道的時候少,自從你阿爹位列朝堂後,倒是與他交談過幾次,他也曾到家裏請教過你阿爹用兵之道。見的多了,才知道,他原來可文可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當初皇上親選他做貼身侍衛,確是眼光獨到。且我見他,從未計較你當年之事,幾次見麵,都恭敬有禮。你阿爹與他談論過幾次之後,對他頗另眼相看。”
說得琉璃心內愈加慚愧:“前幾天讓阿姆去李府走了一趟,回來說那老夫人麵上也是十分地客氣有禮,言語之間,對我也無記恨之意。然而越是如此,才越是叫我心內不安。隻想著等皇上回來,隻得他相中了哪家小姐,便求皇上賜個婚。”
阿原說道:“你阿爹說,李蓋能得皇上青眼,確有過人之處。他那樣的人,不會缺了妻子,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我看你是操心太過,該專心將養身子才是。皇上此去討伐北涼,大約要幾個月時間,你安心養著身體,何去何從,也認真想一想,但你不想做北涼的王後,你阿爹必會想盡辦法說動皇上,再不讓你委屈!”
琉璃這一將養,一直養了三個月,直到消息傳來,說北涼頑抗三個月後,終於不敵,沮渠牧健不得已率眾投降。沮渠無諱卻是帶兵逃了。
又數天後,元韜終於率兵回都,隨同大軍回來的,還有北涼數萬臣民。
琉璃想起自己入北涼都城姑臧時,滿街夾道相看的百姓。那個時候,姑臧也是一城繁華,然而短短一年,人去城空,從此將為廢城一座,不久便會成為蒼原的一部分。
那個時候,沮渠牧健甚至對自己許諾要說騎馬城外觀瞧一番。言猶在耳,物是人非。
琉璃知道自己很快就會與沮渠牧健見麵。她最後一次見到他,還是那一年冬天,因著大王子夫人的事情,兩人話不投機,她自閉宮門,即使後來王太後病重,她到床前伺候,也從未與他碰過麵。再後來,她中毒,有知覺的時候也隻聽到他的聲音。那個人,當時她是那般覺得厭惡,現在想一想,竟然已經無感。沒有了惡感,也全沒有好感。
琉璃最先見到的,卻是元韜。
正是春夏之交,琉璃經過三個月的調養,已然複了從前的活力。這一日正在池邊閑坐喂魚,聽到身後有響動,一回頭,卻是元韜站在身後。一身勁裝,風塵仆仆,顯然是一路急奔而回。
琉璃猜,他並沒有來得及回宮去休養一番。
急忙站起來要行禮,元韜已上前兩步將她扶住。握著她的手,打量再三,才開口說道:“若當日不是李蓋將你強行帶離北涼王宮,我不知會如何愧疚!”
琉璃仰頭看著這一年似乎又見高大了的元韜,微微一笑:“和親是我自願,我對皇上,從無怨意。人心多變,命運多桀,人人皆如此,皇上也無須自責。”
元韜拉著琉璃的手,於池邊坐了,想是有些累,半靠著欄杆,微閉了雙目,說道:“是我思慮不周,才累你受盡委屈。本是我曾經捧在手心要疼愛的人,卻被北涼如此慢待。阿璃,沮渠牧健已被我擒回,我先行趕回,隻跟你要一句話。你是否還想跟他過日子?”
琉璃一愣。一路急趕而回,隻是為要她這樣一句話?
“阿璃,你不必考慮任何旁的事情,隻說你自己的心意,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皇上為何要問我的想法?”
“我曾經勉強過你一次,讓你受盡委屈。這一次,我要你遵照自己的心意來選擇。阿璃,從此而後,我不叫你有半點委曲求全。你隻回答我,你對沮渠牧健,有無感情?”
琉璃輕聲說道:“我在北涼,他對我,也還照顧。然而他自有心愛之人,我不自討沒趣,更不想橫刀奪愛。”
元韜睜開眼,看著琉璃,溫和說道:“我知道了。阿璃,從這一刻起,你是大魏的武威公主,跟北涼,再無半絲瓜葛!”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這一年中,崔浩在元韜身邊甚是勤勉,處處為元韜謀劃。元韜與他,本有幼時的情份,這一年中,更是對他信任有加,恩寵甚過,許多事都不避忌,甚至出則同車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無怪乎短短一年,崔浩便從六品直郎升四品太常卿。
琉璃憂慮了半天,歎道:“急功近利,終致覆身。崔家伯父立在朝堂,本已招人嫉妒,兄長不斂光華,急升冒進,隻怕禍多於福。”
聶阿姆說道:“公主和崔家阿郎,已各自成家。崔家阿郎從前看著是極妥當之人,他如今冒進,必有他的緣故,公主還是安心將養身體才是。”
她自經了琉璃中毒幾致喪命之後,將琉璃看得比任何人都重。並不願意琉璃去過問崔家的事情。何況崔浩如今娶的是郭妍,琉璃與崔浩從前親近,郭家是熟知的。郭府多不多想,外人總會猜測一二,於琉璃名聲總無好處。
過了幾天,阿原上門來探望琉璃。見了琉璃,眼淚便止不住地掉。
琉璃笑道:“我不過去了一年,如今安好地回來,阿娘該高興才是。”
阿原勉強止了眼淚,說道:“我知道你在北涼過得並不如意。阿娘麵前,並不需要強作無事。”
琉璃隻淺淺一笑:“也沒有多麽不如意。不過是沒有防著別人的惡意,才累得身體這般。不過如今已經好了大半,無礙了。”
阿原握了琉璃的手,一看再看,恨聲說道:“當初你一走,我便是後悔了。我寧願自私自利一些,強過眼睜睜看你遠嫁和親,被人欺負!”
琉璃輕聲說道:“阿娘是疼我,所以覺得一丁點的不如意都是委屈我。然而我並沒有阿娘想的那般不開心不如意。涼王再心存算計,麵上也要照顧我幾分麵子。阿娘莫要傷心了。且我走了這一趟,才不好叫說阿爹的不是。”
“你阿爹知道你是為他,你走後,常常暗自難過……”
琉璃聽得心一酸,差點掉了淚,輕聲說道:“阿爹阿娘當初若不是為了我,何必從宋地遷來大魏?來大魏後,幾番又為了我,與東阿候府結怨,與大公主結怨。亂世如此,不是誰拖累了誰,若我當初執意不嫁,皇上也許不會強逼,然而別人總會說三道四。兩國若起征戰,民生塗炭,我便是罪魁禍首。我如今能再回大魏,麵見阿娘,已覺命運百般厚待。阿爹阿娘實在不必做無謂的傷心難過。”
阿原說道:“我知你心性豁達。北涼一年,你心性未變,樂觀依舊。知道你如此,你阿爹才會為你高興。”
“阿爹呢?”
“你阿爹自升了中書侍郎,掌管國史一應編撰,書院那邊他又不曾放下,兩邊著忙。”
琉璃笑道:“編史本來便是阿爹喜做的事情,書院又是他的心血,阿爹終於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也替他高興。”
阿原輕聲說道:“你阿爹本心想著,他在朝堂上立得穩了,北涼忌憚著,能對你好些……”
琉璃心裏一動,說道:“阿爹用心良苦。本不願為官,為了我卻偏偏還是列了朝堂。聽說這一年,崔家兄長步步高升,頗招人忌恨?”
阿原歎了口氣:“從前隻覺那孩子冷性兒,你走後才知道那孩子心癡。你阿爹也勸過他,然而少年心性,總是有些賭氣的成份。你崔伯母也暗自擔心,然而他便是極有主意的性子。從前你被叔孫恭劫擄那般大事,都能一瞞幾年,半絲口風不露。如今更是心意堅定,別人說什麽,他是也不肯聽的了。”
琉璃吃驚道:“崔家兄長,從前並不像這樣。”
阿原張了張口,心裏想說,崔浩從前除了肯對琉璃柔軟,又能誰正眼瞧過?然而崔浩已是成了親的人,琉璃這次回來,身份又敏感,免被人傳閑話,還是不要跟她說崔浩的好。
於是便說道:“你如今雖回了大魏,名義上還是涼王的王後。崔家的事情,還是少說為妙。皇上從前為籠人心,厚待赫連昌。想著這一次,如果平了北涼,想來也不會虧待北涼王。你與他到底如何,還要皇上回來定奪。這期間,還是避諱一些,不要引話柄上身的好。你崔伯母原要一起來看你,被我勸住了。這一年來,為你崔家兄長與阿妍,她已經盡夠操心了。”
琉璃一愣:“崔家兄長對阿妍不好麽?”
阿原苦笑一下:“你道你崔家兄長為何會娶阿妍?原是他為了絕始平公主嫁他的念頭。他對阿妍,倒也和氣,然而更像兄長對妹妹一般。郭家知道崔府沒有虧待了阿妍,因此不出聲。然而時間長了,兩人夫妻不像夫妻,郭府不會有意見?”
琉璃未料,這一年,竟然生了這許多事情。崔浩若是對郭妍那般,自己倒真不好跟崔府裏的人見麵了,更別說去規勸崔浩適可而止。
心裏沉重了一分。然而當著阿娘的麵,又怕她多心難過。轉了話題,說起李蓋來:“這次能回來,多虧了他。回來才知道,因著我從前的無心之語,害得他多年未曾續弦。但有合適的人家,阿娘操心受累,為他尋看著些。總要見他娶了合意的妻子,我心裏的愧疚才能安上幾分。”
阿原見提起李蓋,便說道:“說起李蓋,從前打交道的時候少,自從你阿爹位列朝堂後,倒是與他交談過幾次,他也曾到家裏請教過你阿爹用兵之道。見的多了,才知道,他原來可文可武,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當初皇上親選他做貼身侍衛,確是眼光獨到。且我見他,從未計較你當年之事,幾次見麵,都恭敬有禮。你阿爹與他談論過幾次之後,對他頗另眼相看。”
說得琉璃心內愈加慚愧:“前幾天讓阿姆去李府走了一趟,回來說那老夫人麵上也是十分地客氣有禮,言語之間,對我也無記恨之意。然而越是如此,才越是叫我心內不安。隻想著等皇上回來,隻得他相中了哪家小姐,便求皇上賜個婚。”
阿原說道:“你阿爹說,李蓋能得皇上青眼,確有過人之處。他那樣的人,不會缺了妻子,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我看你是操心太過,該專心將養身子才是。皇上此去討伐北涼,大約要幾個月時間,你安心養著身體,何去何從,也認真想一想,但你不想做北涼的王後,你阿爹必會想盡辦法說動皇上,再不讓你委屈!”
琉璃這一將養,一直養了三個月,直到消息傳來,說北涼頑抗三個月後,終於不敵,沮渠牧健不得已率眾投降。沮渠無諱卻是帶兵逃了。
又數天後,元韜終於率兵回都,隨同大軍回來的,還有北涼數萬臣民。
琉璃想起自己入北涼都城姑臧時,滿街夾道相看的百姓。那個時候,姑臧也是一城繁華,然而短短一年,人去城空,從此將為廢城一座,不久便會成為蒼原的一部分。
那個時候,沮渠牧健甚至對自己許諾要說騎馬城外觀瞧一番。言猶在耳,物是人非。
琉璃知道自己很快就會與沮渠牧健見麵。她最後一次見到他,還是那一年冬天,因著大王子夫人的事情,兩人話不投機,她自閉宮門,即使後來王太後病重,她到床前伺候,也從未與他碰過麵。再後來,她中毒,有知覺的時候也隻聽到他的聲音。那個人,當時她是那般覺得厭惡,現在想一想,竟然已經無感。沒有了惡感,也全沒有好感。
琉璃最先見到的,卻是元韜。
正是春夏之交,琉璃經過三個月的調養,已然複了從前的活力。這一日正在池邊閑坐喂魚,聽到身後有響動,一回頭,卻是元韜站在身後。一身勁裝,風塵仆仆,顯然是一路急奔而回。
琉璃猜,他並沒有來得及回宮去休養一番。
急忙站起來要行禮,元韜已上前兩步將她扶住。握著她的手,打量再三,才開口說道:“若當日不是李蓋將你強行帶離北涼王宮,我不知會如何愧疚!”
琉璃仰頭看著這一年似乎又見高大了的元韜,微微一笑:“和親是我自願,我對皇上,從無怨意。人心多變,命運多桀,人人皆如此,皇上也無須自責。”
元韜拉著琉璃的手,於池邊坐了,想是有些累,半靠著欄杆,微閉了雙目,說道:“是我思慮不周,才累你受盡委屈。本是我曾經捧在手心要疼愛的人,卻被北涼如此慢待。阿璃,沮渠牧健已被我擒回,我先行趕回,隻跟你要一句話。你是否還想跟他過日子?”
琉璃一愣。一路急趕而回,隻是為要她這樣一句話?
“阿璃,你不必考慮任何旁的事情,隻說你自己的心意,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
“皇上為何要問我的想法?”
“我曾經勉強過你一次,讓你受盡委屈。這一次,我要你遵照自己的心意來選擇。阿璃,從此而後,我不叫你有半點委曲求全。你隻回答我,你對沮渠牧健,有無感情?”
琉璃輕聲說道:“我在北涼,他對我,也還照顧。然而他自有心愛之人,我不自討沒趣,更不想橫刀奪愛。”
元韜睜開眼,看著琉璃,溫和說道:“我知道了。阿璃,從這一刻起,你是大魏的武威公主,跟北涼,再無半絲瓜葛!”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